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遊資網發表於2019-12-18
在日本掀起了第一波虛擬偶像熱浪後,它便開始在世界各地發酵。

1998年,在音樂人Damon Albarn和藝術家Jamie Hewlett的合作下,英國虛擬樂隊Gorillaz誕生。這支擁有四名虛構成員的樂隊在2000年發售了他們第一張專輯,時至今日依然以虛構的身份活躍在音樂舞臺上。

此後的一兩年內,歐美地區相繼出現了以歌手身份出道的虛擬偶像,如精通五國語言的T-Babe、長相酷似基努裡維斯的德國“歌星”E-Cyas。此外,英國虛擬主持人Ananova、摩托羅拉虛擬助手Mya、古墓麗影中的女主角Lara Croft也不斷填充著虛擬偶像領域。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E-Cyas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品牌廣告中露臉的勞拉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2000年,BBC總結出的一些熱門虛擬偶像

這段時期的虛擬偶像熱對國內也產生了影響,2000年,部分雜誌中便已經出現了21世紀是虛擬偶像世紀的論調,同時,虛擬主持人阿拉娜、比爾·鄧的出現,填補了其實踐方面的空白。

不過,雖然國外將虛擬類似於比爾·鄧的虛擬主持人劃歸為虛擬偶像,但在國內,很少出現這樣的歸類。因而直到青娜的出現,國內的虛擬偶像概念才真正意義上落地。

中國第一位“虛擬偶像”的死亡

2001年8月末,“青娜”二字開始諸見報端,“國產第一個數字虛擬偶像”“我國首部數字電影片”“虛擬少女”“中國首部全數字電影音樂短片”……頂著各類劃時代的頭銜,國慶節當天,《青娜》於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館正式放映。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青娜

影片中,一位白衣短髮、面容姣好的虛擬東方女性青娜通過歌舞,連線傳統與現代,為觀眾們展現出來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主題,同時將青娜(CHYNA)這位姓名取自CHINA的虛擬偶像傳播開去,讓其成為中國的安吉麗娜·朱莉。

本應該是這樣。

但接下來的情況令人惋惜,在預期100天的連續放映期間,《青娜》的觀看人數並不樂觀,並於次年1月停止放映,同年3月,製作班底解散,4月,製作的合作雙方對簿公堂。

只用了半年時間,這名“中國首位”虛擬偶像青娜最終隕落。

雖然沒能“善終”,但青娜的構想在國內的確具有時代意義,除卻了首部數字電影的“開創性”之外,在製作組的設想中,青娜的數字短片將進入電影院、電視臺放映,電影音樂和其演唱的歌曲要出成唱片,要尋找長相和青娜相近的真實人物拍攝電視劇、開設個人網站、出寫真集等等。“婉如”一名虛擬偶像。

然而青娜也只具有時代意義而已,第一步已經決定了她的終局。2001年9月,其製作方之一北京紫禁城三聯影視發行公司的總經理卓順國在採訪中表示,《青娜》是在摸索一條技術研究、藝術追求和全商務的運營概念相結合的探索之路,為我國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打先鋒,來改變我國數字新技術不能走向市場、產業化的弊端。

在相關的說明中,《青娜》成為了一個去展示數字技術市場化的先頭兵,通過這種數字化技術的魅力吸引使用者,得到認可後不斷擴充商業價值,建設相關產業鏈,回過頭來推進國內的數字製作水平。

但青娜的悲哀之處也在於此,她是一個技術尚未“成熟”的環境下去證明數字技術的犧牲品。

根據公開資訊,青娜的製作投入約150萬元,宣傳投入約50萬元,製作時換了20個導演,動用了200臺電腦,影視、廣告、數字技術人員達200多名,且大部分人員報酬並不高。與此相對的是其時間的投入,5月構想提出,之後進行了三個多月的技術、人員、資源“整合”,8月28日開機,10月1日上映,總製作時長一個月。

所有的工作在一個月內完成,最終的結果便是5分鐘角色動作僵硬、肢體變形、多數鏡頭粗糙的數字短片(部分畫面的確精緻,但也僅限部分)。

真的有那麼不堪?同年《最終幻想:靈魂深處》CG動畫上線,稍作比較便高下立現。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製作並不精良,時長五分鐘,幾乎沒有什麼故事性可言,用這樣一部作品來吸引使用者走進電影院,通過單一媒體(電影影視)來擴大“IP”效應,用概念(數字、虛擬偶像)的概念來承載空洞的內容,第一步就必然失敗。

多媒體探索:E欣欣成功了嗎?

在青娜折戟的一年後,一個新的專案悄然而起。

2003年3月,一個名叫“四位一體超人氣偶像”的專案開始啟動。所謂四位一體,根據當時專案負責人吳起介紹,是包括了真人版、三維版、二維版、遊戲版在內的四種偶像形式,涉及影視、動畫、漫畫、遊戲四個行業。吳起表示,這個專案的希望能夠通過四個行業的協同,來形成一個成熟的虛擬偶像商業運作系統。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四位一體超人氣偶像”專案計劃用3月~10月的7個月來完成第一階段(製作、釋出、出版、發行),該階段的作品包括《E欣欣》全綵書、配套光碟,《E欣欣》 MTV專輯一套。

2005年前後,此時這個四位一體超人氣偶像已經升級為了八位一體超人氣偶像,除了之前提到的影視、動漫、漫畫、遊戲外,還包括軟體、主持人、Wap社群、手機遊戲(當時區別於PC網路遊戲)。

根據當時公開的資訊可以看到,虛擬偶像E欣欣出演了多種不同型別媒體的專案,電視劇《色拉青春》、CG電影《圖蘭朵》、音樂《尋》、漫畫《E欣欣》、網路遊戲《寵物派》、手機遊戲《粉紅救兵》……

在遊戲《粉紅救兵》中,宣傳方又將其同勞拉和古墓麗影繫結在一起,來塑造一種中國版勞拉的認知。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那麼,E欣欣成功了嗎?

從製作的思維上和當時製作的內容範圍來看,沒有理由判定它是失敗的。

就虛擬偶像商業化源頭日本來說,每每談及虛擬偶像之時,總少不了一個詞:多媒體。有學者認為,虛擬偶像即為媒體自我演繹的手段。

總之,回顧成功的虛擬偶像,立足於跨媒體的開發,這一思路毋庸置疑是有成功先驗的,因而回到E欣欣的情況,可以看到當時製作方對於虛擬偶像商業化的理解方式,至少站在了一個可以成功的起點上。

虛擬歌姬的時代

國內虛擬偶像的探索,除了這兩次有一定意義的實踐,更多的時候始終是在沉寂之中,直到2011年兩個形象:東方梔子和洛天依的出現。

2011年,東方梔子和洛天依先後出現,一個有著地方電視臺的支援,另一個則是平民出身。但就結果來看,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東方梔子是天津電視臺節目主持人劉冰計劃設計的一個虛擬形象,丹鳳眼、雙馬尾、紅色主基調,該形象第一次亮相於2011年底的“中國文化藝術獎首屆動畫獎頒獎典禮”上。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不過由於形象和此前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頗為相似,且在演唱方面採取的真人電音處理的方式,被網友征討,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友成立了“反東方梔子”吧,雖然關注量並不高,但是使用者討論的非常積極。

資本襲來之前,中國的虛擬偶像之路

最終,劉冰在微博上宣告和東方梔子脫離關係。

在這個事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點,東方梔子幾乎沒有太多的運營,形象、歌曲,而這些甚至被不少網友所厭惡。

但是,最終,使用者的矛頭並沒有指向這個虛擬的角色,更多是後面的設計者。有使用者認為,東方梔子本身也是受害者,此外,東方梔子也繼續在粉絲群體中發酵,不斷有新的同人作品產出,來填補其內容的空白。

結果上,東方梔子的確走向了一個深淵,“山寨”二字始終縈繞在其身旁,但另一方面,這也成為理解二次元使用者的一個視點,他們對待作品的寬容,實際上也是如今去理解VTuber的一個觀察點。

而同比之下,洛天依就走的非常順暢,作為VOCALOID計劃的一員,她在如今中國新生代的使用者群體中享受到的待遇並不比初音未來差。不過,這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了,在此就不做多提。

總體來說,在2010年前後,這個時期,得益於初音未來的成功,以及國內二次元使用者的暴漲,各類音源和相關的形象相繼出現,成為了該時期虛擬偶像的主要演繹方式。

資本聚集的時代

2017年開始,中國虛擬偶像迎來了資本的時代。一方面是二次元使用者的進一步泛化為年輕使用者,另一方面是VR技術、3D技術的大眾化,不斷的投資、跨國合作成為這一時代的主要議題。

大量虛擬團體/個人的出道、VTuber影響下的概念氾濫,下一次,我們將會就這個議題展開探討,當下、未來,虛擬偶像會走向何處。

作者:一個皮
來源:遊戲龍虎報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d-wi9K5vPkSUjBaJXvNmz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