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遊資網發表於2019-12-03
丨先是《QQ飛車》再是《馬里奧賽車巡迴賽》,全球市場下的競速遊戲賺錢不易。

截至12月2日,《QQ飛車》日服版(《爆走ドリフターズ 》)已在日本App Store上線半月有餘。與上線三天便登上免費榜第一的成績相比,客場作戰的《QQ飛車》,終究還是未能在《馬里奧賽車巡迴賽》面前,嚐到太多甜頭。

截至發稿前,《QQ飛車》於日本App Store的免費榜排名已滑落到48位。《QQ飛車》與《馬里奧賽車》的首次正面競爭,或許已經有了答案。只是對於競速品類在全球市場的發展而言,無論是Q飛還是馬里奧,均有未能解決的品類難題。

“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QQ飛車》日服免費榜排名曲線,截圖來自:App Annie

高開低走,國產RAC遊戲的出海之旅

在道具亂鬥類賽車遊戲中,《馬里奧賽車》《跑跑卡丁車》《QQ飛車》是頗具代表性的三款遊戲。雖然《馬里奧賽車》問世最早,為後世同類遊戲提供了大量參考。可由於某些歷史原因,國內玩家更為了解的,還是《跑跑卡丁車》與《QQ飛車》這兩款遊戲。究竟誰才是國內第一競速遊戲,也始終未有定論。

即便十餘年後,兩款遊戲都已歸屬於騰訊旗下,《QQ飛車》與《跑跑卡丁車》也依舊是榜單“上下鋪”的關係。

“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兩款競速遊戲暢銷榜排名 截圖來自:App Annie

在移動端,《QQ飛車》是市場沉澱時間更久的一方,加之該作是騰訊的自研產品,所以《QQ飛車》也算是首款打向海外的國產道具類RAC遊戲。只是離開國內市場的舒適區,《QQ飛車》就再也不能避免與世界“卡丁車之王”——《馬里奧賽車》的直接競爭。

2018年12月,《QQ飛車》登陸越南市場,正式開啟出海之旅。2019年1月底,先後上線中國港澳臺地區以及其他東南亞市場,將戰線徹底定位於亞洲市場。據Sensor Tower所釋出的資料顯示,2019年3月《QQ飛車》於中國大陸之外的收入近千萬美元,其中台灣貢獻760萬美元,佔比近八成。

此外,在Sensor Tower每月釋出的國產遊戲出海收入Top30中,《QQ飛車》連續四月榜上有名,7月之後逐漸“銷聲匿跡”。再次傳回出海捷報,就是11月中旬問鼎日本App Store免費榜單。雖然在馬里奧的家鄉發起挑戰需要一定的底氣,但誠如開篇所提,在短暫的登頂過後,《QQ飛車》已有俯衝Top50開外的趨勢。而在暢銷端,《QQ飛車》卻從未踏進過Top200的大門。

“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QQ飛車》

“真·卡丁車一哥”入場,可依舊未能解決變現難題

另外一邊,9月25日,《馬里奧賽車》手遊版《馬里奧賽車巡迴賽》全球發行,上線首月便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雙端吸引到了1.24億玩家,實現營收約3740萬美元,其中首月下載資料還創造了任天堂的手遊之最。在此期間,《馬里奧賽車巡迴賽》也登頂過117個國家或地區的下載榜榜首,

與《QQ飛車》的主攻亞洲不同,《馬里奧賽車巡迴賽》的主陣地是日本與歐美,基本也是任天堂玩家的主要地區。截至發稿前,上線兩個月以來,《馬里奧賽車巡迴賽》還未曾掉出過日本App Store免費榜Top10之外。而在美國與英國,該作目前的排名也均在Top25以內。

“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馬里奧賽車》

留存能力突出,那《馬里奧賽車巡迴賽》的營收能力究竟如何呢?

作為任天堂旗下首月下載量最高的手遊,《馬里奧賽車巡迴賽》的首月下載量是《超級馬里奧跑酷(Super Mario Run)》的近5倍。不過在營收方面,《馬里奧賽車巡迴賽》只能排第二,3740萬美元的成績與《火焰紋章:英雄》首月的6760萬美元相形見絀。反觀國內市場,今年上線的《跑跑卡丁車》首月流水超8億,2018年1月公測的《QQ飛車》,則是連續三月流水超1億美金。

而且《馬里奧賽車巡迴賽》的ARPU僅有0.26美元,在任天堂系手遊中,僅高於《馬里奧醫生世界》的0.19美元,遠低於《失落的龍約》的16.5美元。在全球市場上,競速手遊的變現能力有待進一步開發。

“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馬里奧賽車》與《QQ飛車》

收入模式受質疑,任天堂的Golden Pass錯在哪裡?

在目前的頭部競速遊戲中,除了常規的購買角色/道具時裝,也有《馬里奧賽車巡迴賽》這種通過“Golden Pass”來變現的收費模式。Golden Pass,即金牌通行證訂閱服務,玩家每月支付4.99美元的訂閱價,就可在訂閱期間內,獲取更多的卡丁車、角色以及金幣服務。該收費模式類似於吃雞遊戲裡的Battle Pass,最早見於《DOTA2》,後由《堡壘之夜》發揚光大。

只是由於《馬里奧賽車巡迴賽》本身已有1.99美元到69.99美元不等的內購服務,包含道具、扭蛋,再在此基礎上推出月卡模式,則被外媒評為“脫離現實”、“逆勢而為”。

“卡丁車一哥”之爭暫告段落,可競速遊戲的海外難題並未得到解決
外媒評論

當然海外玩家對於此收費模式的不滿,或許並不是源於商業模式本身,而是“因為你是任天堂”。

當年發行《超級馬里奧跑酷》時,老任曾將價位定到68元,公開叫板手遊F2P的付費模式,雖然結果是血淋淋的,但卻得到了資深粉的一片叫好,順便也拉了一波路人緣。現如今,任天堂以更加與時俱進的方式來增加手遊套現方式,也難免有屠龍者終成惡龍的既視感。儘管在客觀理性角度上,老任的做法並非不能理解。


來源:遊戲日報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U-nYdGhVDswvMc1EqaCPR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