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深與區域交通網路佈局的加強,中國已進入城市群發展時代。渤海灣、長三角、珠三角、華中以及西南分別代表了中國酒店市場最為成熟的一線及二線城市群。對這些區域的比較分析可以很好地表現中國酒店市場當下基於地理分割槽的表現特徵。

從經營業績來看,由廣州及深圳帶領的珠三角地區明顯領先於其他城市群。珠三角區域雖然地理面積小,但產業基礎雄厚,以全國0.5%的面積和5%的人口創造著10%的GDP,因此為酒店市場引入大量商務及會議需求。而從供給端來看,珠三角地區高階酒店供給相對有限,特別是新增供給的開發量明顯低於另兩個一線城市圈。因此,整體市場業績較為突出。

在客源結構方面,珠三角散客比例高達70%,明顯優於其他城市群,再一次說明其強大的商務需求流量,而較高的散客比例也有助於珠三角市場提升平均房價。西南城市群則有較高的團隊客源佔比。一方面,西南的核心城市成都近年來憑藉其便利的交通網路、高品質的酒店配套以及豐富的會展設施已成為中國大型會議會展的首選城市之一。另一方面,西南地區較為豐富的旅遊資源也為其帶來了大規模的國內及國際旅遊團隊客群。

在客源地上,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最為國際化的地區,其中歐洲、美洲以及亞洲其他地區的客戶佔比明顯高於其他城市群。而靠近香港的珠三角則緊隨其後,其客源中來自於港、澳、臺及其他地區的國際客人佔比較高。整體看來,一線城市群明顯更國際化,國際客源佔比較高。以西南和華中為代表的二線城市群則以國內客人為主,國內客源在兩區域內的佔比均接近90%。

熱愛飲食的廣東人民同樣為珠三角酒店貢獻了大量的餐飲收入,使其在平均每間可供出租客房餐飲收入方面傲視群雄。珠三角的高餐飲消費主要由較高的人均消費所帶動,特別是在全日餐廳以及特色餐廳方面,說明深受國際文化影響的珠三角人民更願意為高品質的自助餐以及酒店西餐支付溢價。而在中餐廳和大堂酒廊方面,珠三角酒店則普遍採取“低價高頻”的策略,通過更加親民的價格體系為餐廳獲得高上座率。

整體來看,越往北,酒店餐飲經營難度越高,消費習慣的不同使得南北方酒店每間可供出租客房餐飲收入有著明顯的層次劃分。渤海灣大部分地區的居民對於到酒店內用餐仍具有明顯牴觸性,更不用說將其變成日常家庭社交方式的一部分。因此,渤海灣地區酒店的每間可供出租客房年餐飲收入不僅低於15萬元,餐飲收入佔比也不及40%。

進一步看一下人工效率,西南城市群的員工效率最高,其次是長三角城市群。而珠三角及華中區域的員工配比則因為較高的餐飲比重而有一定程度的上揚。整體看來,南方的員工效率明顯高於北方。

而在平均每員工人工成本方面,則是北方高於南方,一線城市群高於二線城市群。以北京為代表的渤海灣地區員工成本位居五大城市圈首位。北方高品質服務型人才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服務業的用工成本,使得中國呈現出越往北服務業越難做,專業的服務人員越難找的局面。

在客房與餐飲收入雙高以及員工成本更為節約的多重助力下,珠三角都市圈順利成為中國高階酒店運營效率最高的區域,以38%的平均經營利潤率領軍中國市場。一線城市群整體看來,越往北,酒店的經營利潤率越低,坪效也越低。渤海灣城市群的酒店平均利潤率已與代表二線的西南城市群接近。

而在二線城市群中,華中城市群與西南城市群之間仍有較大差距。西南市場兼具商務及休閒氣質,優質高階供給密佈,人員效率優異,為市場業績提升帶來較大空間。華中市場則由於平均房價受限,使得餐飲收入佔比過大,導致酒店整體利潤率不及30%。但隨著華中地區酒店市場的不斷成熟,高品質新增供給逐漸進入市場,平均房價有望緩慢成長,而客房收入的增長也將有利於華中酒店整體運營利潤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