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個人做的遊戲” 和它的玩家們
“一個人做遊戲”的故事也許你已經聽膩了,但我還是想把它寫出來。
很自然的,由一個人製作的獨立遊戲《靈之祕境:異象殘影》上線一週後,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目前好評率是66%
這是一款國產3D動作遊戲,兩年前遊研社曾在微博上報導過它登陸Steam綠光的訊息,當時微博下有500多條評論,被轉發了3000多次。
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話題度,除了當時PV中呈現的一系列元素:暗黑童話、雙馬尾蘿莉、獸耳娘外,更關鍵的原因是人們對遊戲作者的好奇——“最終虛妄”,一位17歲、剛上大一的女大學生。
1
除了常規的學習,虛妄的17歲,甚至15、16歲,都是在研究“如何製作遊戲”中度過的。她和許多熱愛遊戲的獨立開發者一樣,從小接觸了大量風格迥異的遊戲,心態也逐漸從“玩遊戲”變成了“做一款讓其他人喜歡的遊戲”。
虛妄的想法很單純,沒準兒會讓現在的同行們笑出聲。她覺得“遊戲製作人都是God!”,因為他們能將“自己心中的世界通過遊戲表達出來。”
接下來便是一段模板似的經歷,你能從許多以“製作遊戲為夢想”的作者的口中聽到。虛妄利用課餘時間學自學了美術、動畫、程式設計還有虛幻4引擎的相關知識。因為熱愛遊戲,因為興趣使然,這一切算得上是“水到渠成”。
當然,在這個模板裡,製作人們也會遇到各種困難,但虛妄始終認為:“遊戲才是讓人體會幻想世界最貼切的方式”,而這個想法也成了困難之下,支撐虛妄繼續開發遊戲的主要原因。
對於一個遊戲製作人,成果比過程更重要。遇到了什麼困難,虛妄沒有和我細說,她只是覺得:“正是無數次對遊戲開發的嚮往,才使我支撐到了現在。”
四年前,還在上高中的最終虛妄在貼吧上釋出了她使用虛幻4製作的第一個遊戲Demo,當時她只有十五歲。
“一個人製作”、“15歲”、“妹子”、“3DARPG”這些極具反差的關鍵片語合在一起,讓這個Demo和作者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當時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天才、作者好強、別人家的15歲。”
知乎甚至還出現過一個挺熱門的相關話題,題目描述中那個15歲的開發者,指的就是她:
原題目中使用了“天才”這個詞來描述虛妄,但還有些人覺得不太現實:“15歲的女生?一個人?做成這樣可能嗎?”對遊戲質量和訊息真實性的懷疑,這是當時的另一種聲音。這個靈魂拷問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每當《靈之祕境》有什麼新訊息的時候,遊戲作者永遠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早期的Demo和遊戲確實是虛妄一個人製作的,這中間沒有什麼太吸引人的故事。利用功能強大的虛幻4引擎和她自學的一系列程式碼、建模、美術知識,2年前她完成了《靈之祕境》的Demo併成功登陸Steam綠光。
這件事看上去很了不起、不可思議,但她認為自己當時已經很有壓力,“除了吃飯睡覺以外的時間都用來開發遊戲,只想盡力把它完成。”
2
她希望能將心中那個幻想的世界,通過遊戲完整地展現出來。
“為了表達心中所幻想的世界願意付出一切!”這是她堅持下去的原因。我知道這聽上去可能有點中二,但其實,類似的話我們能從很多獨立製作人口中聽到。
同樣是“一人開發者”,曾賢成在開發《光明記憶》時,表達的意願是“開發一款擺脫傳統FPS遊戲戰鬥型別以及模式的新遊戲。”
《硬核:機甲》的製作人穆飛在談及遊戲立項時曾告訴我:“夢想能做一款在戰場上自由對戰的機甲遊戲。”
而另一款入選索尼中國之星的遊戲《Evotinction》,開發者顧星演也把“傾力創造中國第一款主機高品質潛入類科幻遊戲”作為自己的短期目標。
他們的遭遇在某種層面上很近似——都是各自從美好的、充滿願景的想法出發,卻在實現環節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難,有些還導致了負面問題。但到了玩家這裡,關注的往往只剩下成品的品質,而“獨立遊戲開發者的理想故事”,外界可能早就聽膩了。
像《靈之祕境》從8月23日上架搶先體驗版本後,目前在Steam上一共得到了700多篇評測,好評率為64%,被系統評定為“褒貶不一”。
客觀的說,它所呈現出的質量,確實不能讓多數玩家接受。作為一款3D動作遊戲,《靈之祕境》存在著許多細節上的問題,比如動作僵硬、優化差、流程短。考慮到作者的身份和遊戲只是EA版本,這些問題在情理之中。
但在另一面,我們看到的是玩家和開發者之間難以得到的“互相理解”。
過去我們時常能聽到這樣的言論:國產獨立遊戲開發不易,需要玩家的寬容和耐心。即使一個遊戲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我依舊能看到許多玩家在指出不足後,善意地打出好評。正如許多遊戲作者希望的那樣:寬容地對待一款國產遊戲。
但現在,耐心似乎正在被消耗,更多人開始給《靈之祕境》打上了“不推薦”的標籤,大家的觀點出奇的一致:遊戲的立繪、角色、場景設計都不錯,甚至還請了專業的聲優配音,但只要涉及到遊戲核心玩法的部分,總給人一種“不盡人意”的感覺。
這是Steam上的演示GIF,但因為優化問題,實際體驗遠沒有上圖這麼流暢
玩家們開始拒絕關注遊戲質量以外的要素,在《靈之祕境》的評論區中,我注意到這樣一句話:對國產獨立遊戲的無限包容是最壞的縱容。這樣的話可能有些嚴厲,但它似乎替許多玩家發出了不願說、不敢說的心聲。
對於這些評價,虛妄的反應相對平靜,她和我說:“能看到有人支援自己的遊戲,還是非常高興的。”她也明白遊戲目前的不足之處,對於玩家所反映的優化、Bug、流程短的問題,她表示正在抓緊時間完善。
她依舊會繼續改良、開發《靈之祕境》,目前遊戲的風評並沒有影響到她“向人們展示自己夢想的世界”的那份決心。
我問過虛妄一個問題:如果發現自己鍾愛的遊戲風格不被人接受,還會繼續堅持嗎?她反問我:“為迎合大眾而改變核心主題風格,那跟做氪金頁遊有什麼區別呢?”
3
另一個“獨自做遊戲”的人是鑽子。
鑽子是另《白石洲往事》的作者,他花了兩個月時間獨立設計並製作了這款遊戲。但顯然,它並不受人歡迎。
Steam的34篇評測中僅有20%的好評,對於《白石洲往事》,玩家們更不願意揮霍他們的耐心。實際上,從遊戲本身的質量和作者最開始的態度看,它也很難讓人寬容起來。
按照作者的描述,這是一款類似模擬人生的開放式打工模擬遊戲:
“開放世界,多條劇情,在遊戲裡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打工,送外賣,買東西吃,租房買房。總之,這是一個模擬+劇情的開放世界。”
但從畫面到玩法,我很難找出什麼“有趣的元素”,甚至只需3分鐘,我便體驗完了遊戲的全部內容:在一個名為“白石洲”的小地圖上打工——指在特定的位置站立讀條,消費——指購買補充飢餓度的食物,娛樂——站在特定場所等待人物娛樂點數的上漲。遊戲的自由度和完成度都相當低。
但這就是組成《白石洲往事》內容的三大要素,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稱不上“好玩”,為此,遊戲也遭到了玩家們的口誅筆伐,遊戲剛發售時,經常會聽到玩家憤怒的、質疑的聲音,在Steam上我見到了一個最嚴厲的措辭:
這個也好意思叫遊戲?
鑽子覺得自己做《白石洲》不是要迎合多數人的喜好,也不願意把它做成一個商業遊戲,只是想把自己關於白石洲的情感通過遊戲表達出來。而且他認為,還是有不少玩家理解、喜歡他的作品。
他希望做的是“有稜角、我行我素的遊戲。”看到一些不理解、不認同以至於在社交平臺上惡語相向的人,他的態度更傾向於“不喜歡可以不玩”。實際上,他覺得自己只是單純的想把遊戲做好,然後分享給喜歡的玩家,不關心所有人的需求,也不會按他們的想法調整遊戲。
“只是單純地想把自己鍾愛的世界展現出來,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樣的心態其實和大部分獨立製作人很相似,但不同的是,鑽子和抨擊他的人展開了“激烈爭論”:
鑽子覺得這些是“同行在惡意刷差評”,因此以類似的語氣迴應了大部分評論,但後來他的態度又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在“這個也好意思叫遊戲”的差評下,他把回覆改成了這樣:
“沒想到這麼多人關注”“之前玩的心態,現在壓力有點大”,這樣的話反倒有了點希望玩家理解、包容的味道。
他說後來開始覺得“刷差評的也有可能是玩家”,索性修改了所有不合適的開發者答覆。但這依舊很矛盾,一方面,鑽子始終覺得自己的遊戲就是“有稜角,會被很多人拒絕的”,也表示自己“不太在意其他人的看法”。
但最後他還是刪去了那些言辭激烈的發言,覺得“還是尊重一下人家吧,我是個比較理性的人。”
他告訴我即使最後遊戲沒有人買,自己也依舊會更新,因為“我開發遊戲就是為了娛樂”,後來又提到“娛樂為主,如果能賺錢當然也挺高興的。”
我不能肯定鑽子更改態度的真正原因,也不確定他做遊戲是不是真的“為了娛樂”。但玩家沒理由因為這些外部的原因改變對遊戲的評價。發售整整兩個月,《白石洲往事》的好評率停留在了20%,依然是34篇使用者評測。
尾聲
我在這篇文裡寫了兩位遊戲作者,一方面我覺得他們很相似:比如同為獨立遊戲製作人、向我表露出對遊戲的熱愛,以及“不在乎其他人的聲音,希望用遊戲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觀點。同樣,在遊戲發售後,他們也曾被失望的玩家惡語相向。
但另一方面,他們又有著很大不同,從目前的評價上看,《靈之祕境》要比《白石洲往事》好不少,不是因為作者的身份,而是遊戲本身展現出了其他值得稱讚的品質——比如立繪和配音,它讓玩家們覺得,虛妄的態度要更為認真,也更尊重玩家,僅此而已。
作者:嚶肉衛星
來源:遊戲研究社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a8cWM1U0yJj-bQ2913effA
相關文章
- 如何鑑別“偽二次元”?二次元遊戲和它的玩家們二次元遊戲
- DevOps和它的朋友們——聊聊其他 “Ops”(一)dev
- InhertedWidget和它的繼承者們繼承
- 那些IP授權遊戲們的故事遊戲
- 如何讓海外玩家愛上我們的遊戲?遊戲
- ES6中的class物件和它的家人們物件
- 別小看那些在破樓裡做遊戲的老哥遊戲
- 怎樣為印度玩家做遊戲?遊戲
- 盤點遊戲中那些“欺騙玩家眼睛的開發技巧”遊戲
- DevOps和它的朋友們——聊聊其他“Ops”(二)dev
- 那些年,我們一起做過的 Java 課後練習題(71 - 75)Java
- 那些年,我們一起做過的 Java 課後練習題(1 - 5)Java
- 深受玩家們喜愛的RPG遊戲,也曾有過一段盛世王朝遊戲
- 這些年網際網路公司們做過的那些弊
- 拼圖遊戲和它的AI演算法遊戲AI演算法
- 因為那些無限咕咕咕的遊戲,玩家能有多瘋狂?遊戲
- 那些“氪金”“搬磚”的套路:遊戲公司是這樣讓玩家沉迷的遊戲
- 2023年玩家們60%的遊戲時間花在老遊戲上遊戲
- 遊戲玩家的道德遊戲
- 位元組跳動和它的 28 家遊戲公司遊戲
- 10大流行程式語言和它們的創造者行程
- 寫給那些IT的新人們
- 為什麼戰棋遊戲又受到玩家們的青睞了?遊戲
- 關於電子遊戲,那些被人們誤解的事實遊戲
- 普渡大學:研究發現近一半的貓與狗一樣也喜歡主人和它們玩取物遊戲遊戲
- 如何擴充遊戲的包容性,提升女性玩家們的歸屬感?遊戲
- 那些讓你無法自拔的遊戲們是怎麼做出來的遊戲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APPAPP
- 遊戲設計師的自我修養(一):認識玩家、理解玩家遊戲設計師
- 遊戲設計師的自我修養(一):認識玩家,理解玩家遊戲設計師
- 續作開發者們的“抉擇”,還有玩家們的“喜怒”
- 開發者攻略:當Steam玩家在看你的遊戲時,他們在看什麼?遊戲
- MySQL裡的那些日誌們MySql
- 遊戲中那些新穎的設計(一)遊戲
- 那些年我們一起踩過的Dubbo坑
- 那些年,我們一起誤解過的RESTREST
- V社:玩家說我們不做遊戲了,這讓我們很受傷遊戲
-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的iOS推送的坑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