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玩家眼中的《中國式家長》
《中國式家長》是一款關於中國父母養育兒女的模擬養成遊戲,它比同期的許多作品都更能帶來撫養子女的深度體驗。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網際網路上對中國家長的育兒方式都存在一種典型的負面解讀,認為他們的做法顯得過於獨裁,有時甚至是嚴苛的地步,流傳的各種奇聞異事也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印象。
比如近期流行的「高期望的亞洲父親」表情包,一位亞裔父親眉頭緊鎖,似乎對「不爭氣」的孩子沒能取得高成績而失望不已。再看看流行文化中對中國父母的專橫形象的刻板描繪吧,正如吳恬敏在美劇《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中扮演的不講理母親傑西卡·黃,又或是育兒專欄作家蔡美兒在書中寫到的對女兒們的嚴厲教育手段,而這也曾引發了軒然大波:她不允許她們在外過夜,要求她們每門課程成績必須拿「A」,除此之外還逼迫她們學習鋼琴或小提琴。
作為一個從小被中國父母嚴加管教的孩子,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這些故事所言非虛,但就像很多刻板印象一樣,它們缺乏現實生活中的細節和複雜性。它們沒有提到成長中那些有趣的小故事,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時候,祖父母會帶你溜到遊樂園去玩耍,或者被逼著用舊報紙包書皮的窘迫。
《中國式家長》這款遊戲卻並非如此。誠然,它也濃墨重彩地表現了中國式育兒中的巨大學習壓力,比如在模擬考中只取得了「B」的成績,你的家長就會大皺眉頭,神色不滿。但它還包含了許多溫暖,有趣和出人意料的細節。
《中國式家長》最早發售於2018年9月,並作為一款純中文遊戲迅速登上了Steam銷量排行榜,其銷量在一段時間內甚至超過了《輻射4》和《文明5》等3A大作。它的故事相比於末日求生或一統天下可以說平凡到不值一提。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開始,玩家必須儘可能提升子女的5類屬性,包括智商、情商、體魄、記憶力和想象力,還需要避免壓力過大導致產生心理陰影。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備戰高考,這也是玩家在最後階段必須面臨的挑戰。
在中國,高考是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途徑,也是社會底層家庭爭取更好生活的少數渠道之一:一旦被名牌大學錄取,他們出身平凡的子女就有了鯉躍龍門的機會。正由於高考決定了一名學生在中國的未來,他們揹負的學業壓力可想而知。如此背景下,你需要在《中國式家長》巧妙把握好父母的「滿意度」以及自身「壓力值」的平衡,如果你操作不當,壓力會飆升到令人崩潰的程度。
隨著人們對這款遊戲的興趣日益高漲,這也促使遊戲開發商將其英文化以滿足西方玩家。《中國式家長》細膩的情感和蘊含的幽默不但吸引人,也非常具有普適性,西方玩家也會目不轉睛地沉迷其中。
《中國式家長》本質上是一款資源管理類遊戲,遊戲的關鍵點是優先選擇加強哪些屬性和技能。每回合遊戲開始時,你要在「挖腦洞」的小遊戲中收集彩色寶石,這與你的人物屬性息息相關。例如,收集紅色可以提高情商,綠色可以提高智商。你還可以收集悟性點來學習技能。
當你還是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時,你能學的技能包括學習爬行、說話、走路和游泳,等到進入小學後,你就可以學習英語、語文和數學等科目。你學會的技能會出現在日程安排列表中,當你規劃好本回合的活動後,本回合就結束了:你是想花時間在公園閒逛,還是花幾天時間學習基礎代數?這些決定看似無關緊要,但你如果正確地安排日程,就能夠更快地提升屬性,解鎖隱藏技能,並得到一連串的好處。
《中國式家長》的有趣之處在於,它驚人地準確捕捉到了童年的感覺:那些奇怪行徑、歡聲笑語和難言委屈。如果你頻繁地鍛鍊某類技能,你就能很快解鎖進階版的學習,並解鎖對應的特長。因為,你可以從爬行,進步到表演後空翻;也可以從跟著音樂拍手,到成為一名才華橫溢的兒童鼓手去參加全國比賽。當你的父母與愛管閒事的親戚,以及家世出眾的鄰居進行激烈的面子對決時,這些特長就像底牌一樣被你來我往地打出,如同《精靈寶可夢》裡的戰鬥一樣,你必須壓低對手的生命點數來打敗或羞辱他們。
「面子」應該是遊戲中最難準確傳達的特色概念之一。簡而言之,就是通過你的努力和成就來提高你父母在同齡人中的榮耀和聲望。雖然這不是一個你能通過收集寶石來直接提升的數值,但當你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時,你可以獲得更多的「面子」,而當你解鎖稀有的特長,或是參加能提高父母社會地位的活動,都有助於你的父母贏得那些面子對決。
「面子」並不影響角色的成績,但會在遊戲中產生十分微妙的影響:面子值高了後你可以向父母索要一些東西,他們可能會給你多一些零花錢,或者給你買最喜歡的玩具,兩者都會影響你的技能和壓力水平。
此外還有一些隨機事件,你需要在多個選項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在春節的時候你還會收到親戚贈予的紅包。這個小遊戲折射出現實中這種交流的微妙之處:你既不能急於接受紅包,也不能斷然拒絕,因為需要照顧到親戚的感受,最終你只得欲拒還迎,並使落點巧妙保持在黃線區域內。這些場景以一種滑稽而誇張的方式呈現,也讓遊戲在刻畫中國式育兒時,不是一味講求嚴厲的說教。
《中國式家長》十分熱衷於引用一些俏皮話和流行文化。遊戲中有一個橋段就是拿國內流行的歌唱真人秀和相親遊戲節目開涮,但對外國人來說,領會這些隱含的笑點無疑具有挑戰性。因此,英文版翻譯大多隻能做到簡單字面直譯的程度。
舉個例子,有一個隨機事件描述了你作為一個孩子,在背誦中國經典讀本《三字經》時自己進行了「改編」,雖然配圖故意用了諧音字,但直白的翻譯遺失了那種孩子因為有趣而故意讀錯發音的韻味,英文玩家也難以會心一笑。除此之外,英文版的謎題說明可能有點不明確,不過經過幾次反覆嘗試,它們倒也並不難理解。
儘管如此,中國孩子所承受的童年和高考壓力仍然是顯而易見的,經歷了一輪輪緊張的考試後,我的手心一直冒汗,我的心也因焦慮而悸動。因此我為學習和課程制定了周密的日程表,以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分數,有時甚至不惜犧牲心理健康。我覺得自己幾乎就像時鐘一樣精準而高效地執行。
《中國式家長》並沒有掩飾說這個升學系統是完美的。在如此巨大的持續壓力下,你的角色可能會出現悲觀、焦慮,甚至嚴重抑鬱的情緒。但同時,它也沒有將它妖魔化。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把這種經歷設定為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同時突出表現亞洲父母不善於向孩子表達感情的溫暖一面。
即使我的角色在學習成績上不見起色,但母親依然會燉一碗雞湯來鼓勵她,或者帶她去一家高檔餐廳吃一頓豐盛的晚餐。這些橋段是甜蜜的,也讓人有所感觸。總而言之,《中國式家長》最終是對中國父母的一曲讚歌,他們對孩子抱有巨大的期望,以笨拙的方式去表達嚴格的愛,儘管在外人看來是如此古怪,但依然沒有改變愛的事實。
作者:Khee Hoon Chan
編譯自:Polygon
來源:篝火營地編譯
原地址:https://gouhuo.qq.com/content/detail/0_20190717181905_lz9hCjURe
相關文章
- 一群波蘭人做的《美國式家長》,能否打動中國玩家?
- 領英:2021年非洲裔美國企業家數量比2020年增長38%
- 萬字長文 | 一位臺商眼中的中國製造2025
- 從《中國式家長》到百景圖,椰島遊戲的破圈之路遊戲
- 美國心臟協會:科學家眼中的長壽身材,“腰臀比”或會影響壽命
- 中國長城,何以成為網信產業的國家隊產業
- Crunchbase:2021上半年非洲裔美國企業家融資達18億美元
- 中國的計算機視覺,為什麼成了美國的眼中釘?計算機視覺
- 美國式家長 for Mac(模擬養成遊戲)原生版Mac遊戲
- 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入選中國慈善家2020年度人物
- 美國DEI法案對印度裔或亞裔人在科技就業方面的影響就業
- 一個美國老師眼中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現狀人工智慧
- 華熙集團董事長趙燕被評為“中國慈善家2020年度人物”
- 遊戲論·文化的邏輯丨《中國式家長》過剩經驗與現實主義神話遊戲
- 中國青年報社:84.1%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喜歡用電子產品哄孩子的家長多
- eMarketer:66%的西班牙裔美國人擔心自己的支付能力
- 自然指數:AI研究產出增長最多的10家機構有6家來自中國AI
- 國家統計局:2020年中國創新指數增長6.4%
- macOS系統中的家長控制管理教程Mac
- 我眼中的管理之變化中的根本
- AREAA:2022年美國亞裔狀態報告
- 彭博社:過去四個季度中全球20家增長最快的晶片公司有19家來自中國大陸晶片
- 歐美開發者眼中的三國遊戲遊戲
- 中國千萬玩家的童年烏托邦,要回來了?
- Claritas:2021年亞裔美國人電信報告
- 國家統計局:2023年4月份中國餐飲收入增長43.8%
- 楊晨華|華昂集團創始人,華昂研究院院長揭幕CDIE中國數字化盛宴
- 我眼中的PHPPHP
- JS 的平凡之路–學習人氣眼中的效果(中)JS
- 《中國國家地理》:2021年“中國最美公路”榜單
- 埃森哲報告:國家資訊長的未來
- Morning Consult:47%的美國西班牙裔成年人擁有WhatsApp帳戶APP
- 怒懟玩家、壓榨員工、背靠國家的波蘭蠢驢真的“蠢”嗎?
-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2018上半年中國家電業增長11.9%
- 國家郵政局:預計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將增長20%
- 國家資訊中心:2021中國智慧城市長效運營研究報告(附下載)
- 華熙趙燕被評選為2020《中國慈善家》年度人物
- 中國遊戲出海:入門級玩家的解鎖攻略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