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管理之變化中的根本

yarshray發表於2020-04-05
《老子》中談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我對這句的理解是,不管做什麼事情,你必須有一個很踏實的根基,作為管理者其踏實的根基必然是兩點;其一,是對業務的理解,其二是對人的理解。之所以我認為是這兩點是因為管理無非就是藉助管理達到人以致用這個目的。一個組織的形成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是長期的文化和業務聯絡在一個特定環境中形成的。因此相對而言組織通常都會有穩定的一面,這種穩定常常帶來的也是對外在變化的一種懈怠;這也是管理的矛盾,管理者面對的通常是外在的變化和內在的相對穩定之間的一種矛盾。

 

如何通過內在的變化來適應外在的變化成了管理的一個難題。通常聖人終日都表現的沉穩和安定,其目的無非是要穩定內在的根基。因為企業中業務是相對穩定的,因為一個業務通常和某些產業掛鉤;而這些產業本身就是成熟的環境,因此業務的創新是針對與產業內競爭對手的策略。就其本質是對產業環境的一種革新,使之更適合當前的市場環境。而市場環境是不斷變化,企業內部的調整也必須圍繞這個變化的環境做相應的調整。對於企業而言調整業務,就意味著對於企業人的思想的革新。比方當企業要適應外部環境需要增加某些服務,也就需要員工對服務有所理解,否則員工對於服務始終無法當成是一種本質工作來完成,這樣就會使得根基不穩;管理難度加大。

 

而這種這種調整往往會影響到企業中原本的文化,這樣管理者是不是就會去想你把我原本的根基動了是不是就影響了我的根基。其實不然,往往管理者如此想事實上是草率了一些。這種草率長久下去會使管理者失去平常心,因為外部環境會不斷髮生變化;從而改變業務的生存環境,這樣舊的管理體系也會失去以往的活力,進而管理也就失去原本的根基,管理也就無法控制局勢了;最終會使得整個文化變得不安定起來。所以我認為即時已經管理的很有序也需要處世超然,作為管理者的見解和思想依然要在時代的前面;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那麼這裡就不僅僅只是和變化一起變化,而是要做到在變化中引導變化,當然這取決與管理的根基,如果根基足夠大自然可以做到引導變化,如果根基不夠大也至少可以隨變化而變化,這就需要管理者把業務分解成員工所能理解的程度並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推動力的文化並沉澱下來。這裡的做法有很多,如一些大型企業採用末尾淘汰制,小型企業採用根基業務調整員工等做法。其目的無不是要使得變化不會影響到管理的根基。

 

因此,管理始終是要建立在一個穩定的根基的基礎之上的,而根基必須隨變化而變化,這樣才可以以靜制動從而使管理不浮躁。而作為管理者始終必須保持超越現有業務的見解和思想,以保證管理的根基。既便是現有業務已經很穩定也要考慮如何搶在對手變化之前控制市場和業務渠道,使得企業始終有核心競爭力(這裡不單是技術更是管理);這樣才可以稱為穩定和成熟的管理者。把一切問題作為一種變化來考慮是現代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