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生意義的消費
前言
新創企業汩汩流淌的創意和老牌企業毫不懈怠的深耕,瞄準我們的痛點、癢點、爽點,從飛鳥走禽的加工、包裝與渠道創新,
到環繞我們手腕的珠寶與運動手環,從地位型產品到愉悅型產品,
從前幾年的O2O到今年以大資料、場景洞察和體驗設計為基礎架構的新零售,
個性化越來越強的商品透過無所不在的數字與實體渠道,他們費盡心機的瞄準我們的痛點、癢點、爽點,
不斷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一些深淺不一的印記,其靶心指向的大多是我們的口袋,
同時也讓我們似乎陷入“工作—消費—渴望”的消費主義輪迴之中。
我們為何需要消費?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待我們人類,那麼,我們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
我們需要消耗食物來汲取養分,透過生存來達到創造的目的。而創造的本身,也是一種新型的生產。
那我們為何去購買那些不能從中獲取任何養分的產品呢?
我們可以從人類進化史上找到根本原因,進化心理學能夠告訴我們消費背後的種種隱性動機。
其實,我們並不僅僅是被廣告迷惑、或出於自我放逐以及攀比才去消費的,
而是因為我們能從消費中獲得自信與社會聯絡,或是滿足了我們人類心理、情感上的某種特定的感受。
瞭解消費深層次的意義,能讓你的消費變得更有意義,並能更好地掌控消費。
消費的本質是什麼?
那麼,我們平時中不知不覺的消費過程中,所隱藏這哪些本質性的統一呢?
在這裡,我們可以將消費目的歸為有以下幾類:
1、功能價值;
商品本身的功能性價值,也叫商品的功能屬性,這個很好理解。
比如“水”這個種商品,它的本質就是為了解決人類口渴的問題。
2、象徵價值;
商品所代表的象徵性價值,也就是品牌的附加值,象徵性地位的標誌等。
這個在奢侈品(汽車、化妝品等)上,表現的更加的淋漓盡致。
很多人視某種特定的品牌為自我價值的體現,並能獲得一種群體認同感。
3、體驗價值;
商品所具有情感作用,能夠讓我們對其產生嚮往與崇敬之情,還對我們起著引導作用。
經過漫長的進化,人類作為巨大的社會性靈長類動物,學會了瞄準一個核心的生活目標:
讓自己在別人眼裡看起來光鮮亮麗,從而在心理上、生理上獲得某種優越感。
洗腦式營銷的策略
從《無節制消費的元兇》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出,
產品在生產出來之前,所有的營銷策略和模式都已經設計完畢,
只等著我們消費者鑽進這個圈套中。
這些圈套可以歸結為如下幾點:
1、產品未出廠,就已經做好了計劃報廢的規劃;
在20世紀20年代,製造商提出一種理念,併成為了當今消費經濟的基礎。
那就是:人為地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也被稱作“計劃報廢”。
即故意設計容易損壞的產品。
當今社會,“計劃報廢”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2、改變人們的消費心理,有序製造不滿的情緒;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看看這幾年的汽車、手機等商品,
技術上沒有太大的突破,但在顏色和外觀上,更新迭代的越來越快。
更甚者,蘋果手機噁心到降低頻率,逼迫使用者更換更高CPU,更大儲存的手機。
人為製造你使用這個商品的麻煩和不滿情緒,從而提升他們的銷量,掏空你的“腎”。
3、電視、新聞等各種媒介的引導(勾引),再加上信用卡、花唄的輔助推手;
這些誘惑就不用多說了,從每年雙11的鋪天蓋地的宣傳架勢,年終特價商品的推廣上,我們都能夠看到這個縮影。
從Coca-Cola到KFC,每次廣告上所表述的都是誘惑,我們就如同孩子一樣,在這種美食麵前,抵抗力幾乎為零。。
同理,街頭巷尾的衣著也是一個活動的品牌秀,如果抵擋不住,那麼同樣也會向商品伸出貪婪之手。
在加上,目前信用卡、花唄、分期和白條的泛濫,提前消費的觀念深入人心,無疑也給商品的大肆氾濫推波助瀾。
同樣,現代化工業製造技術的進步,致使同質化商品種類選擇過多,人們就開始習慣購物和淘汰。
4、用一次性消費文化品牌,來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
引入新的消費觀念,倡導新的潮流趨勢,以此來改變人們的購物消費習慣。
比如宜家,改變的傢俱的一成不變的面貌,多樣化、品類繁多、潮流趨勢的引導等方式,
致使我們淘汰那些自認為過時的、陳舊樣式的傢俱,從而購買新款、新式樣的傢俱等。
5、利用消費者的恐懼(恐慌)來營銷商品;
這個大概有兩種,在地產業更勝吧。
認為製造輿論,造成房子被搶完的恐慌,讓人民趨之若鶩地購買地產;
同樣的,在美容、醫療行業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比如:人們都想青春永駐,一直保持年輕的皮膚狀態,
而創造了一種血漿療法,可以在短期內滿足他們的需求,減輕他們的恐懼和焦慮。
小米用的這個飢餓營銷法應該也是類似的。
高階產品的定製、特製、人物簽名會等等都是類似的手段。
沒有高,只有更高,這些高招的終極目的就是你的錢包!
人生意義的消費
人類的消費,不應該是以浪費來開始,其消費的本質就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
“在每一件人類創作的背後,都隱藏著對優越感的追求,它是我們所有文化貢獻的源泉。
人類整個活動沿著這條偉大的行動路線,由上至下,由負到正,由失敗到成功向前推進……
企圖達到優越地位的努力,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所以在我們個人心靈生活中的每一點,
都能看到這種努力的影子”。早年師承弗洛伊德的奧地利哲學家
阿德勒在分析人類的“自卑與超越”時寫下了這段話。
品牌與消費如同汪洋大海,身在其中如同浮游生物的我們很難看清其全貌。
“那雙看不見的手”無形之中就將我們捲入其中。
所以我們應該看清商品的本質,看清消費的本質。
在《第4消費時代》的書中提到,我們應該倡導一種新型的消費,
它既不浪費,也不是消耗,從單純的追求新商品,到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現有的、陳舊的物品。
也就是從“喜新厭舊”的觀念中擺脫出來,擺脫那種虛無主義的觀點。
因為新的事物不見得就永遠優於舊物,因此,擁有新事物不意味著永遠的完全的滿足。
而目前,市場上所傳遞出來的“陳腐化”的氣息,通常就會促使消費者對自己現有的物品產生陳腐、無聊的假象,
從而促使消費者購買新的產品。比如,汽車吧,這個特別的有典型,有的廠商就改變一下顏色、佈局、外觀等,
就美其名曰的新款,來伸手掏顧客的腰包,難道你剛剛買的不超過一年的汽車,就已經過時了嗎?
這種虛無主義就是消費社會的宿命。
馬克思 韋伯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中世紀的農民因為感到自己完成了人生這個有機的圓環,而帶著滿足感離開了人世;
而近代人,無法達到這一點,近代人只能帶著對人生的厭倦感離開人世。”(《作為職業的學問》,1919年)
因為在文明的社會里,新的事物不斷的湧現,舊的事物卻漸漸地被遺忘,
在這種社會里不存在“完成”,因此“死”將變得毫無意義。
不管你活多久,人生總是沒有“完成”,最終都會以半途而廢而告終。
如果“死”毫無意義,那麼“生”也就喪失了價值,那麼人生,人死又有何意義呢?
反過來,要想讓我們的人生有意義,人類即便擺脫不了新事物、資訊相繼出現的社會,
但可以選擇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讓自己跳出追求虛無主義的怪圈,向那種能讓人生和時間更充實的消費的方向邁進,
而不是消耗人生和時間的浪費。仔細想一想,對人類來說,最終的消費物件就是人生,
所以最終消費也可以說就是你的人生的成就。
因此,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度過人生,無論是浪費人生,以筋疲力盡、毫無成果的方式告終,
還是度過充實的時間,帶著滿足感告終,總而言之,新的消費趨勢、概念和方向給我們人類敲響了關於這方面的警鐘。
企業應該怎麼做?
企業利用上面的營銷策略,已經做了很多看似不合理,但對自身有價值的手段。
如果新的消費者們以更充實的消費方向來指導自己的消費習慣,那麼對企業來說,應該如何去應對呢?
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加深,人們追求的物件會慢慢地偏離物質,而更注重人生的意義。
目前,我們所處的社會,為何很多人感到陌生,感到冷漠,感覺到價值觀都以“金錢”為最終的目標了呢?
以金錢為中心來看待生活,就會讓我們更加的勞累而辛苦,卻毫無意義可言。
現在我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把各自封閉在“隱私和防衛”的鋼筋水泥的格子內,連隔壁鄰居長相我們都不知道,
除了在公司組織之外的環境裡基本是孤立的。
而且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喪失故鄉”的這一代人,很難形成自己特定的性格,
也同樣地失去了某種特定區域的氣質、特徵了。
另外,晚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
為何呢,因為大家都想表現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也是因為年輕人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婚姻,想要遇到一個自己認為最適合自己的結婚物件。
但是,找到這樣的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這種以“隱私和防衛”的世界裡,
更加約束和限制了找到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企業還是按照賣完商品而不管售後的模式來運營的話,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了。
但是,隨著共享型經濟的到來,企業也不得不做出改變。
人們從“買”商品變成了“租”、“借”商品,從對“物”的消費轉變到對“人”性關係的經營上的轉變,將對企業的經營造成很大的衝擊。
所以企業此時,不僅僅需要硬性的管理,而且還需要軟性的管理、運營的商業化等。
說的具體一點,就是需要建立能夠促使人與人之間順利地交流的體系,防止人與人之間的孤立化,
創造或改變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這也是為何地產商慢慢地變成了軟性管理的服務商的目的和初衷。
在第二消費社會最理想的就是成為上班族(我們父輩的鐵飯碗),
而到了第三消費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上班族十分憋屈,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人會越來越多。
我想,到了第四消費社會,人們追求的不是諸如上班族、自由職業者的工作形式,
而是能夠讓安定、自由之間保持平衡的工作方式,能夠擁有充實有效的工作時間,告別消耗人生的工作時間。
非正式員工在企業的佔比會越來越高,以專案為合作的共享型的工作形式會慢慢地普及。。
================= 分割線 =================
文章有很多地方是摘錄的:
我們為什麼要消費? 《哈佛商業評論·假期悅讀》
BBC究竟是誰在誘導我們消費?《無節制消費的元兇》(The Men Who Made Us Spend)
消費社會的去向 《第4消費時代》,作者三浦展
相關文章
- 24 冷戰與消費主義2024-10-31
- 淘寶:懶人消費資料2018-12-16
- 【原創】訊息佇列的消費語義和投遞語義2019-06-19佇列
- 義大利消費者協會:2018年義大利家庭聖誕餐桌平均消費為90歐元2018-12-27
- 更懂消費者 火山引擎資料飛輪助力乳企做好雪糕生意2024-09-04
- 疫情之下,8個定義健康消費品的趨勢2020-06-22
- kafka消費者消費訊息的流程2020-11-28Kafka
- 全民飲食健康時代:追求健康生活已成為消費新常態(附下載)2021-04-20
- springcloud之自定義簡易消費服務元件2018-06-04SpringGCCloud元件
- 定義新下沉 · 中國城市媒介消費地圖2022-03-03地圖
- 尼爾森:國人白酒消費迴歸理性2019-03-29
- Kafka 消費組消費者分配策略2021-01-01Kafka
- 從C到B:消費金融促消費的良性進階2024-01-24
- Morning Consult:73%的消費者信任保護個人資料的品牌2021-06-26
- 消費力量的覺醒:中國消費者的新購物觀2021-12-07
- 京東:2022年輕人國貨消費趨勢2022-05-10
- 前程無憂:2022職場人消費信心報告2022-06-24
- CCData:觸媒消費白皮書解“年輕尾款人”2020-12-10
- Afterpay: 年輕人喜愛的“先買後付”新型消費方式2021-06-11
- kafka消費2024-03-21Kafka
- Z世代的消費浪潮2021-10-09
- RFM模型的消費頻率和消費金額是什麼2022-12-22模型
- 消費端如何保證訊息佇列MQ的有序消費2019-07-30佇列MQ
- Rabbitmq消費者冪等性(不重複消費)2024-04-22MQ
- RocketMQ之消費者啟動與消費流程2022-07-12MQ
- YouGov:27%的美國人每個月的外賣消費達50美元2019-12-20Go
- 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追求EAD2022-03-19
- 通貨膨脹也阻止不了人們想外出消費的心!2023-03-07
- 【日記】感覺自己進入了消費主義騙局(1729 字)2024-10-18
- 最佳 Game Jam 遊戲之一《消費主義》開發總結!2020-09-30GAM遊戲
- 消費金融的長期博弈2021-09-22
- java的kafka生產消費2020-12-01JavaKafka
- RabbitMQ 消費端的限流策略2019-01-31MQ
- 消費摺疊2018-11-12
- 未來消費者系列研究:大資料驅動的消費者洞察2020-01-31大資料
- Uswitch:英國計劃購買iPhone 13的消費者約1000萬人2021-09-08iPhone
- 新消費時代:休閒食品消費趨勢研究2022-04-01
- 你們身邊成功的生意人有哪些特質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