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如何做覆盤——“年終盤點一對一”之自我重新整理3次的同學

葉小釵發表於2022-02-07

原創不易,求分享、求一鍵三連

繼續整理技術團隊年終盤點,「採用我問他答的形式」主要是聆聽,今天這位同學 去年我一直帶在身邊,承受了很多「折磨」,先看他一年來的自我認知變化

圖片

去年該同學角色有重大轉變,從「躺平」的技術團隊來到了「水深火熱」的資料團隊。

到資料團隊後,他需要自己做很多事,所以實幹家、智多星屬性增大;

因為他是Leader,需要大量的外部交流,所以外交家屬性大幅增加;但該同學去年跨部門協作一塊做的一般,該有的協調者屬性並沒有加強。

帶著以上印象,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

兩個變化

首先做個檢討,21年雖然感覺很忙,為了跟上團隊發展,長期成都北京兩地跑,也經常加班很晚才下班,但並沒有為團隊和公司產出什麼特別有價值的結果,沒有看到自己對團隊的意義。

小釵有話說:能深刻承認自己的不足,是進步的開始

團隊的變化

21年產研團隊變得更加「核心」,更加「中臺」,更加「務實」了。

產研在公司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主動做的事情也更多,這是個好的開始,但也是「卷」的開始。

小釵有話說:事情多是好事,但做事要聚焦,要有拳頭產出,一個大產出大於10個小產出

產研團隊很容易淪為業務「工具人」,很純粹的做著「研發」的工作,很少認真思考團隊應該為公司做什麼,公司應該有的節奏是什麼。

對於很多公司,如果沒了產品團隊,研發就要重新找工作;同樣對於「不思考」的產研團隊也是一樣,如果沒有銷售團隊或運營團隊,那麼產研同學是不是也都該重新找工作了?

團隊經歷了好幾年的摸索,已經找到了發展方向,但運營方式過於粗獷,更多的是靠堆人的方式解決問題,但人越多,效率越低,所以公司運營效率一直起不來。

通過網際網路產品的方式去解決運營過程中的問題,甚至主導業務運營,成了公司的解法,因此將產研團隊推向了公司更加核心的位置,也是應該的位置。

隨著公司的壯大,人員越來越多,部門配置也更加完善,同時公司的「部門牆」越來越高,部門「協作效率」越來越低,對應的「管理成本」越來越高。

似乎這些問題和產研團隊沒什麼關係,但是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公司,最好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去解決這些問題。同時公司的資訊化建設也並不完善,以此為契機,產研團隊部分承擔了公司中臺的角色。

其實上面兩點或多或少有些被動的意思,也並不能使公司業務本質發生變化。

產研團隊要承擔起公司核心角色,能推動公司業務向更健康加高效的發展,肯定有很多路要走。

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獨立思考」「堅持創新」,擺脫純粹「執行者」的底色,要更加「務實」——緊緊圍繞公司目標主動推動產品迭代、主動承擔運營目標、能識別並拒絕和公司目標無關的事情。

很高興團隊走出了邁向業務前線的第一步,但也暴露團隊了諸多問題,例如人員梯隊建設不完善、行業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在公司的影響力還有待提高等。

但危機並存,這些既是團隊的問題,也是團隊的機會,更是團隊成員的機會,所以大家要主動「卷」起來啊。

我的變化

如前文所說,這一年我對團隊的貢獻確實乏善可陳,但自己確實成長了不少,思維認知都有很大的提升。

我將自己在這一年的成長分兩個半階段:

  • 團隊管理技能提升階段;
  • 公司業務認知提升階段;
  • 團隊貢獻提升階段;

最後一步還沒走完,僅是認知上提升了,還沒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只算一半。

第一階段

團隊管理技能提升這個階段是我最舒適的階段。

因為本身已經在研發團隊待了很多年,自己也做過研發團隊的很多不同的崗位,對這個團隊很熟悉,這一階段更多是瞭解和熟知了一些團隊管理的方法論,讓自己的對研發團隊管理的認知和技能更加系統化,讓一個研發團隊正常高效的運轉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因為自己已經脫離程式碼有一段時間了,這個階段補足了一些自己管理技能上的短板,對於後續職業發展還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階段

隨後隨著崗位調動,到了一個自己不是那麼熟悉的領域,要在這個領域做好,必須要全面瞭解公司的業務,甚至要深入業務細節。

利用新的崗位之便,全面的認識了公司的業務,瞭解了公司運轉的機制。

以前做研發時,確實對於公司和行業的瞭解太少,容易陷入單純技術認知的細井裡,容易失去目標,也容易產生厭倦和疲憊感。

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是為服務業務為目的,要做好研發,要體現研發的價值,還得必須結合業務,因此,做研發熟悉業務是必須的。

這是第二個階段,已經跳出了自己的舒適圈,迎來了一些挑戰。

第三階段

最後半個階段做的事情其實和第二個階段沒啥大的變化,主要自己是做事的心態和目標已經發生了變化:

不做單純的執行者,要做創新者。

以前總是在老闆的思維框架裡去思考和做執行,目的總是圍繞老闆的表達出的那一點想法,做出來的東西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

老闆可能說了20分的東西,我們想的就是怎麼實現這20分的東西,但往往連這20分都達不到

後面在一位小釵的指點下悟了: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按100%的標準去完成任務,而是至少要按300%的標準去完成任務。

老闆給你20分的輸入,自己要想辦法做到60分,可以再從老闆那裡輸入20分,最後做到100分,因此自己要做60分的創新。

在最後這半個階段,挑戰大了很多,自己的價值是要為團隊做出更多自己的貢獻,體現自己的意義。

目前只是認知發生了變化,但還未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後面還有很多事情要思考,還有很多路要走。

你的感悟

團隊管理

團隊管理道理很簡單,只是需要理論結合實踐,需要自己親身去操作和實踐,提煉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這裡總結了我認為管理者最基本的三件事:

  1. 明確目標,建立文化。

優秀團隊的前提就是需要有能指引方向並且激動人心的目標,同時需要兼顧團結和競爭的團隊文化來引導團隊成員一起努力去達成目標;

  1. 制定流程與制度。

合理的流程和制度可以保證團隊的基本運轉,讓管理者可以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

  1. 建設人才梯隊。

有良好的人才梯隊,既可以保證團隊的穩定,能兜底日常事情,也使得團隊可以抓住機會做大事。

方法論來指引

做事需要方法論來指引。

方法論是什麼,方法論是一種思維框架或者思維方式,方法論是支援做一件事情的理論基礎,保證事情有始有終。

每做一件事情,在認清事情目標後,都需要思考如何去完成目標,目標如何拆解,理論依據是什麼。

不同的事,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就像造航母不是一錘子一錘子敲出來的。

晚清時期,看到國外的堅船利炮,有些上進的官員希望我們們也能有,希望我們們自己也能造,於是招募全國的能工巧匠來造船,能造出來嗎,肯定不能啊,就算多十倍百倍的工匠,還是不能造出來,為啥,文明代差,工業文明誕生的產物,不可能用農業文明的生產方式去造出來的。

所以,做事如果沒有方法論的指引,用錯了方式,就永遠也達到不了目標,如果有正確的方法論來指引,那麼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

毅力是消耗品

毅力是最不靠譜的事物。

一件事如果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完成,那這件事大概率完不成。

其實我們做事一般處於三種狀態:舒適區、挑戰區、迷惘區。

這三個狀態是從易到難的。一般我們會習慣性地覺得“舒適區”好像不太好,要去克服舒適區,但其實舒適區才是我們真正的核心競爭區,是體現我們能力的區,如果一件事能在舒適區幹完,那是最好不過的。

挑戰區是在舒適區基礎上稍加難度,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達到的狀態。

而迷惘區難度更大,需要突破自我,但突破自我談何容易,所以很可能達不到。

如果我們總想擺脫舒適區,去挑戰自我,會發現挑戰後「證明自己很失敗」,除了那種工作上迫不得已要去做的事,其他自我挑戰基本都很可能以失敗終結,尤其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很容易完蛋。

反倒是一些挑戰不太大的,反而能堅持很久,最終卻能產生了巨大的收益。

比如有的研發小夥伴,技術一流,領導讓他去做管理,突破下自我,結果突破的一塌糊塗,在管理崗管的天怒人怨,然後又回去做技術,在技術領域搞得風生水起,甚至將公司整體技術實力搞得更上一層樓。

所以,我們不是要克服舒適區,盲目的挑戰自我,而是要尋找合適的挑戰區,去把它開拓成新的舒適區。

具體的操作方式就是,不要給自己設定太大的目標,太大的目標也需要一步步拆解,拆解成我們容易夠得著,容易實現的小目標,通過一個個小目標的達成去完成大目標。

堅持每天做一件「低目標」的事,能達成一個很高的目標。

升維才能解決

有的問題需要升維才能解決。

重大問題的解決方案永遠不可能在產生這個問題的維度上出現!

比如用三維空間思路來解決二維空間的疑難問題:

一張紙上兩個點之間的最短距離就是兩個點的連線的直線距離,那如何讓兩個點的距離比這個直線距離更短呢,如果在這張紙的二維空間裡(平面),那麼這個問題無法回答,但是如果放在三位空間裡,我們將這張紙對摺,就可以得到更短的距離。

一個實際工作中的例子,之前資料團隊制定了很多資料相關的規範,出了一些新的工具,都是以安全和效率為目的出發的,存在一些學習成本。

但當時公司的資料分析師分佈在各個業務團隊中,並不直接接受資料團隊的直接管理,因此對於這些規範並不是很遵守。

和他們理論時,總是以影響業務為理由,甚至搬出業務線領導,來拒絕執行這些規範,當時想了很多辦法,甚至找了產研大領導和他們交涉,效果都不好。

但後面隨著公司對組織架構的調整,資料分析師全部調崗到了資料團隊,由資料團隊直接負責,這個問題也就不攻自破。

以上問題,按照辯證法的宇宙觀來解釋,任何複雜的矛盾都不可能自我克服,只有通過下一個矛盾來克服它,宇宙本質就是萬物矛盾交替運動的混沌體。

對小釵說的話

其實小釵在觀察我,我也在觀察小釵。

小釵的形式邏輯其實也不怎麼高明,這裡對他做個簡單總結,幾個特質:

  1. 喜歡思考,善於總結;
  2. 擅長社交,情商高;
  3. 有恆心,能吃苦;

具體到操作層面也有幾個點:

  1. 不斷學習,非常注重個人成長;
  2. 小團隊建設很好,團隊氛圍好;
  3. 做事有規劃,目標很聚焦,執行力強;

最後,還是對於2022年的展望,其實很簡單,把當下要做的事情繼續堅持下去,哪怕進度很慢,也要一點點拱下去,具體的希望有以下兩點:

  1. 堅持不斷的輸入和思考。

需要尋找更多的輸入源,保證更多的輸入,同時要堅持思考,特別是獨立思考。只有足夠的輸入和思考,才可能有效的產出;

  1. 儘可能輸出自己對團隊和公司的價值。

每天每週都能輸出一些東西,不管單次能輸出多少,但要不斷累積,積累總是第一位的,很多東西都是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解鎖。

小釵有話說:

不愧是我帶在身邊的同學,這個總結是整個團隊盤點質量最好的;

該同學從心理層面已經做好了準備,希望今年一起努力,重新整理自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希望對各位有用。「原創不易,多多分享」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群:

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