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如何做覆盤——“年終盤點一對一”之騰訊回來的同學

葉小釵發表於2022-02-06

原創不易,求分享、求一鍵三連

愛恨糾葛:“年終盤點一對一”之一生之敵孫狗!

繼續整理技術團隊最近的年終盤點,「採用我問他答的形式」主要是聆聽,今天這位同學之前在騰訊工作了幾年,被我忽悠到現在的團隊,他一年的角色變化是這樣的:

圖片

凝聚者屬性降低,監督員、推進者屬性升高,和從一線技術開發到一線Leader的身份轉變有關。

作為一線leader,會更多地排程資源,做專案推進和管理,包括技術方案評審、產品需求PK,相應地,推進者、監督員屬性會有提升。

依然是實幹主義者,以事為本,執行力強,關注能不能做成事,帶著這些印象,我們來看看這一大公司登陸中型團隊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你一年印象最深的事

工程輪崗業務

輪崗機制是團隊人才運營中重要一環,用以防止單點產生和骨幹Leader培養,我剛好被小釵強制調崗了......

這次調崗產生了很多後續影響:

  • 工程組開發陸續離職;
  • DevOps流水線被下線;

針對我的調崗,組織目的是為了讓我熟悉業務,看清並抓住研發團隊真正的痛點,能更好地推動工程落地,之前業務接觸較少,工程推動阻力很大。

目前在業務線呆了快一年了,從結果來看,個人認為這種調崗並不是必需的,每個團隊其實都有各自的痛點,有些並不是通病,深入某個業務可能會導致看不到全域性。

但作為工程線Leader,一定要主動去熟悉業務,同時要具備或者提升一定程度的外交家屬性,主動與業務線Leader多溝通多交流,從多方交流中來把握住整個研發團隊的痛點,才能更好地提出適合團隊的方案,這樣落地時也能減少阻力,更好推進。

再說工程組同事陸續離職,其實工程部的同學整體實力是比業務團隊強的,但當時在外界看來輸出不如業務團隊,作為Leader,我有一定責任的:

1)不熟悉業務、工作安排優先順序有問題,沒有及時去解決研發團隊遇到的痛點;

2)與業務團隊交流不夠,整體上有些脫產,閉門造車。

3)工程組開發陸續離職其實和「孫狗」說的「統一閘道器」沒有關係,那時候閘道器並不是工程部的重點,所以不存在爭輸贏的說法,只是工程組的同學覺得不被重視,工作成果也不被尊重(被要求改來改去,打雜的,或者做出來不被採納),更多地是工作「成就感的問題」

作為Leader善後工作做的不行,這裡我是有責任的。

小釵有話說:

這個同學這裡說的工程團隊的問題,「因為與業務弱繫結」容易「閉門造車」,工程線和業務線經常脫節,這樣會導致工程線同學變成「垃圾桶」「經驗包」

業務組同學忙不過來,就丟一些基建任務外包給工程線;

業務組同學稍微優點時間,便直接以實際業務為起點,做工程建設,變成自己額外的「加分項」

對於以上情況,工程線同學往往沒有太多辦法,因為缺少業務創新、技術創新的事情難度太低,大家都能做。

但如果任由業務線自己做基建,很容易重複造輪子,得不償失。

重複造輪子

再說DevOps流水線被下線,調崗之後DevOps流水線就下線了。

但有趣的是,後面質效平臺也做了一套流水線出來,包括提測流水線和釋出流水線,還運轉的挺好的!

後面就在反思,當時我為什麼沒做成,其實當時也是有支援的聲音的?

從事前來看,當時DevOps流水線這個概念在整個研發團隊的普及度不高,很多人對這個持懷疑態度,所以先天的勢能不足,造勢不夠,盟友不足,這其實為後續孫狗等同學集體反對已經埋下了伏筆,在這之前其實應該把質效同學先拉過來的,畢竟質效後面也做了,他應該是盟友才對。

從事中來看,整個專案的推進沒有及時和其他人同步進度以及功能點,導致專案上線時很多人覺得很突兀、不適應,導致工程一直在孤獨奮戰。

同時,當專案遇到阻力時,也沒有及時向老闆獲取支援,專注做專案,過於被動。

從事後來看,沒有及時和相關同學做好溝通和安撫,導致相關同學陸續離職。

從整件事上來看,一個團隊的貢獻度和穩定性,除了公司大環境,和一線Leader還是有很高的正相關性的。

作為Leader,提升的能力要更多地從團隊視角出發,團隊缺乏什麼樣的能力,Leader應該做相應補齊(或者招人補齊),保持團隊的健康度和穩定性,工程團隊更應該做好對外的技術影響力和透明度。

業務壓力

於個人而言,今年同時上線了三個大的業務專案,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但對於專案組的同學而言,並行開發3個專案,經常在專案間切換,負荷很高,但其實效率不高,bug較多。

作為一線Leader,整件事下來還是過於偏執行了,決策之前沒有先搞明白業務整體的規劃就開始盤點人力開幹,實屬草率。

作為持續投入的長期運營專案,節奏感和人員穩定性還是相當重要的,這樣太卷的方式對專案其實是有傷害性,一線Leader需要做好專案與團隊兼顧,把控好專案進度,也需要做好團隊健康度和穩定性。

你的心得

時間管理

作為一線開發可以一整天寫程式碼,作為Leader,幾乎不可能,需要關注團隊、需求、會議、專案管理、其他雜事。

時間分配上,從100%,變為70%處理事情,30%時間開發。

自然而然的,開發工作的分配產生了變化,分配到自己身上的開發工作,都不是核心,不會對專案產生阻塞性。

目前來看,這項是不及格的,還是要堅持技術,畢竟P9以前更多還是要靠技術吃飯,以技術驅動,管理為輔,需要做好時間管理,希望今年能做到40%處理事情,60%開發。

視角變化

個人視角轉團隊視角,個人專案視角轉整體專案視角。

會更多地關注產品需求、專案整體的規劃,團隊負責的業務邊界,跨團隊合作等問題上。

管理思路和風格

不管是負責工程還是業務,首先都會了解團隊成員的過往經歷,瞭解團隊內每個人的特點,尋找領頭羊,篩選出哪些能獨擋一面的,哪些是配合者,再給予領頭羊相應資源(導師制,配學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帶領團隊正向迴圈。

雙週分享,提升團隊整體技術實力。組內同學輪流做專案owner,加快團隊磨合,以戰養戰。

目前做得較差的還是在團隊思考上,業務之外,團隊應該有怎樣的輸出,發揮怎樣的技術影響力,對整個研發能沉澱哪些優秀的系統設計和工具,這個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產品思維

發現關注開發、專案管理那點事是不夠的,需要關注產品端的需求。

有時候看著一堆堆功能的需求,其實挺困惑的,運營是ToC的,流量運營是不是該作為運營重點,而不該是功能運營?

就和一架沒油的飛機一樣,一直在修修補補或者換飛機表面的圖案,但一直沒有加油,飛不起來。

但目前還沒法驅動產品,只能砍砍需求,需要更多地補齊行業、業務、領域知識。

想對我說的話

1)希望能適當擴大資訊漏斗;

有些時候一個事情落到研發這裡來感覺沒頭沒尾,不清楚這件事的重要性、優先順序,就開始要做這做那,說實話心裡是排斥的,畢竟這樣太偏執行了。

如果手上還有事情在做,那動力就更不足了。還是希望能保持上下文相對暢通,一件事或者一個專案過來能經過5W根因法看到全貌。

2)希望能把產品的OKR做起來;

說實話,現在的OKR做得挺爛的,一個合格的技術團隊會有兩類OKR,業務OKR和專業OKR。

業務OKR會根據產品的OKR做出相應的技術規劃,如產品的OKR是日活增長一倍,那技術團隊是需要相應的OKR去支撐的,比如xx系統擴容、xx系統重構、xx系統優化等,如果有這類OKR,也不會出現技術優化完全沒有人買單的窘境。

專業OKR主要針對團隊內部的質量和效率優化,這個就是我們目前做得這些xx技術優化、xx重構、工程基建建設。

3)重視工程基建;

CEO駕駛艙這個專案正常其實應該由工程或者質效團隊來做,而不是臨時拉人去搞。

工程整體人手是不足的,目前只能做一些系統維護、bug修復,很多基建規劃沒人力去搞,2021年過去了,基建整體上改變並不大。

很多時候都是這個文件填過來,那個文件填過去,說實話挺煩躁的,還是希望能有一些系統和平臺出來,提升效率。

小釵總結

該同學作為業務Leader後,開始適應業務,接觸的面也更大了,會站在業務角度思考工程問題,這些都是好事。

另一方面,現在帶的業務團隊,後續他再輪崗回工程線做Leader時會對他產生莫大的助益,這也是輪崗的附加好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希望對各位有用。「原創不易,多多分享」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群:

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