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J3技術美術負責人:工業化對遊戲產業的意義是什麼?
導語:天美十三週年,天美聯合知乎遊戲,舉辦“遊戲未來十三問”主題圓桌,邀請遊戲從業者、玩家和廣大朋友們,一同探討和展望遊戲的未來。本文為圓桌議題“如何看待工業化對遊戲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下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答者:Richard,天美 J3 工作室技術美術負責人
我從事遊戲行業 17 年,先後任職於上海育碧和蒙特利爾育碧, 從 PS2,Xbox 時代的遊戲開始,經歷了 PS3,PS4,Xbox 360,Xbox One 等的變遷,也參與過多部當時所謂的“次世代”作品,比如《幽靈行動》,《I Am Aive》,《細胞分裂》和《孤島驚魂》系列等等。
此外,我也做過關卡,VFX/Shader TA,技術美術總監,期間負責過多個專案重大對外節點(如 E3,Gamescom 等)的攻堅。
接觸天美 J3 還是 2019 年的時候,當時美術總監 BrianTao 和技術總監 Shadow 找到我,給我展示了目前在研的幾款遊戲,我為手機上能呈現如此的品質而驚歎!
J3 工作室作品《使命召喚手遊》
要知道出國前,我對手遊的印象還停留在《憤怒的小鳥》和《部落衝突》這類休閒品類上。之後我們又談到了工作室今後的規劃和發展,“大世界”和“工業化”是提到最多的關鍵詞,這也正是與我過往的經驗和想做的事不謀而合!
由於疫情關係,我最終在 2020 年底回國,有幸加入了天美 J3 大家庭,目前擔任技術美術負責人。
說到工業化,雖然我經歷過多款 AAA“次世代”,但是從遊戲的內容量品質,團隊人員配置和流程上講,它們同樣有著天壤之別。行業也已經在過去這段時間裡經歷了幾次重大革新。
記得早些年,在主機上(如 PS2,Xbox)開發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團隊規模往往在百人以內,開發週期在 1 年左右。開發流程上也非常線性和簡潔明瞭,比如遊戲分為多個關卡,每個關卡由各自的關卡設計和關卡美術負責,在技術美術總監的指導下,效果得到藝術總監認可,效能在規定範圍內就可以了。
《幽靈行動 AW》
至於裡面的細節,只要不是違背大的技術框架,可以由該關卡的負責人按照自己的習慣就行,而資產(Source Data/Raw Data)管理,流程管理等也並沒有規定得那麼死板。在開發中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非常靈活的定向研發的方法逐一攻破。
之後來到 Xbox 360 時代,隨著遊戲製作體量的變大,團隊的規模和分工也進一步改變。
無論是程式,策劃還是美術,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細分,程式方面細分專做引擎渲染,專做物理,專做工具的等等。美術這塊,有了法線貼圖(Normal Map),高光貼圖(Specular Map)等 Shader 概念相關的內容後,細分為專做模型,專做貼圖,專做 Shader,甚至當時就出現專門負責打燈光的。
專案的規模通常上升到 200-300 號人,開發週期也在 2 年以上。
因為規模大了,所以需要有一定的規範限制和流程考量,各個方面有了管線(Pipeline)這個概念,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每個過程結果檢驗通過才能流轉到下個流程。
同時,Jira 等管理工具的引入,也為團隊的精準任務管理起到了關鍵作用。大家也逐漸養成了沉澱技術方法,撰寫 wiki 的習慣。
《細胞分裂:黑名單》Xbox360/PS3
之後,隨著 AAA 開放世界遊戲的到來,我認為是迄今為止,行業生產方式跨越最大的一次變革。
由於遊戲的體量驟增,動則上千人的開發團隊,對於大多工作室來講,是沒辦法一口吃下的,那就會考慮多工作室協同開發(co-dev)。
比如我之前的公司育碧,一款開放世界遊戲,就會有 10 個左右的工作室聯合開發,這些工作室分佈在不同國家,不同時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習俗。
全球化協同研發(co-dev)
那就出現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大家都在開發各自的內容,如何保證進度和質量一致,並且在最後的時間節點完成專案上線並取得成功?
原來的工作方式完全沒法勝任!這就好像生產一臺車,配件、元件都來自於不同地方的代工廠,最終能夠精確完美地組合到一起,這就是所謂的工業化。
團隊中除了有一批人研究硬體軟體外,還有一大批人要考慮怎麼設計搭建生產流水線、怎麼建設製造車間、怎麼制定合作模式、生產流程和單項質檢標準等等。
再舉個通俗點的例子,就好比之前是經營飯店的,每天想著怎麼將菜品做到最受市場歡迎,隨著生意做大開了分店,連鎖店,甚至推出超市上架產品,此時所要考慮的事和投入的成本,就遠遠不僅限在如何炒好菜這一件事上。
做遊戲開發也一樣。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團隊和海量的內容產出來說,首先,團隊的職能分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就拿一款開放世界遊戲來說,單單世界內容建立團隊就分成這些特性組(Feature Team),這裡還不包括引擎,GPP 等底層技術開發團隊,每個特性組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負責內容。
世界內容建立團隊的分工
其次,要想嚴格按照流程和管線,是不能單靠個體的自覺或者所謂經驗就夠的,流程和工具鏈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
這裡大部分的工具還不是為效果而生,而多是為了流程,為了生產的統一性,便捷性和效率而設計。
剛接觸完整的工業化流程的時候,我確實也很不適應,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一點是“將資產匯入編輯器再上傳”這個操作,上傳 P4 時繞不開 Submit Assistant(傳輸助手)這個自研外掛工具:
● 首先要填入美術總監審批通過的 Jira 單號,說明這個物件是被認可的。
● 同時,資產(Source Data)都需要在同一個變動列表(Change-list)中,上傳到正確的路徑下,保證專案中任何一個人能找到,並與遊戲內對應資產(Game Data)一致,而且會檢測這個資產和其他內容的關聯性,有沒有可能導致重大問題等等。
● 等到一系列校驗管線走完,Submit Assistant 才會允許資源提交,同時自動更改 Jira 狀態並轉到質量檢測(QC/Dev Test)團隊,進行幾十項特性檢測,碰到任何一個問題都會將單子打回來要求修復。
換句話說,非法資產或者臨時資源以及會打斷版本的資料是絕對沒有可能在遊戲引擎中出現的。即使資產合法,一旦更新都會觸發 QC,保證準其確性。
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類似的限制機制在整個開發流程中無處不在。
對於大型遊戲開發來說,這類限制工具是必須要有的。只有當憑一己之力“搞壞專案”變得沒有可能,大團隊跨區域工作的可行性才能得到保障。
另外就是效率工具,這裡就要說到程式化生成和 AI 生成相關的內容。
縱使千人團隊,也不足以靠手動去建立整個遊戲世界內容,何況在整個遊戲開發週期的 3 年到 5 年中,有無數次的推翻。我一直堅信高質量的遊戲是靠迭代“改”出來的,如何滿足迭代過程中的一次次調整,這方面的工具至關重要。
比如開放世界場景構建,成千上百平方公里的地域區域,程式化生成毫無疑問是“唯一”的途徑。如何打磨流程,如何做細做深是每個團隊需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拿《孤島驚魂》和《幽靈行動》系列為例,藉助程式化工具,彈指間就能建立出高品質的生態群落,山川河流以及城鎮基建等,支援多人同時編輯、修改、構建並且做到品質統一,這點非常關鍵,也是優秀的程式化的魅力所在。
《孤島驚魂 5》程式化生成農田與自然風光
程式化生成不只是一個美術表現工具,更是一個流程方案,能非常有效地應對中後期效能記憶體優化、設計方案迭代而帶來的巨量修改。
當然,不單單是大世界場景方向,程式化和 AI 生成還體現在遊戲開發的各個方向,例如如何“智慧”地生成表情動畫,以及快速出產幾十小時的敘事動畫等。
《幽靈行動 WL》程式化生成城鎮與道路基建
另外整個遊戲系統錯綜複雜,對於測試來說,光靠人力也變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在源頭上保證內容正確外,還需要藉助 AI 和自動化工具手端,這部分的工具管線研發,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的意識改變並快速適應工業化。
就像我 10 多年前剛接觸的時候一樣,一開始一定會帶來不適和陣痛。開發設計工業化管線的工具流程更是之前未接觸過的內容。工業化、標準化就預示著限制和“不自由”,每個人只能在自己的這個“車間流水線”上發揮,這個是走工業化這條路上不可避免的。
但同時,我認為分工和職責的明確帶來非常棒的一點是,比如美術不用關心個體質感,燈光渲染方面的問題,有引擎,TA 等專門的特性組負責相關內容。
美術更多地是思考設計、構圖、美感、趣味性以及遊戲性敘事相關的內容,扮演一位更高層面的“創世界”設計師的角色。動畫師也可以把很多內容丟給 AI 程式化生成,而專注去思考如何塑造角色的個性與情感。
《刺客信條:奧德賽》的故事編輯工具
全隊上下要都理解並嚴格遵循,當中任何一環理解和執行偏差,可能都會使它跑不起來。舉個例子,育碧使用的 LOQ(Level of Quality)流程,對於質量標準分級,因為功能開發和內容設計製作是同步進行的,所以稽核也是在各個階段有不同的標準評定。如此一來,在什麼階段產出什麼結果,需要全隊有一致的認知。
在前期,如果要求面面俱到一定會打亂各個部門的開發節奏,局面可能會是人人都去“炒菜”而無暇顧及“建流水線”。對於一個開發週期較長的大型專案來說,這會是個很危險的訊號。
工業化流程和管線的設立,才能使得原本海量的任務做起來遊刃有餘。儘早部署,沉澱方法,完善工業化管線並將其打磨到極致的任務也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應對未來的超級數字場景時代的到來。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天美工作室群也做了很大的改變。
在我看來,其實 J3 的工業化水準這塊已經算是國內走在了行業前列,對於寫實 PBR 射擊品類也有了比較多的經驗沉澱。除了《逆戰》、《穿越火線手遊》和《使命召喚手遊》這幾款家喻戶曉的作品外,我們還有多款 AAA 遊戲 —— 極致寫實大世界,極具藝術風格化遊戲在並行開發探索。
目前我們除了引擎基礎,架構與效能工具,體驗設計和多媒體中臺外,去年也組建了技術美術團隊。
中臺組的無縫配合,成為 J3 各個專案組的堅強後盾。研究探索前瞻藝術傳達/技術方案的同時,我們也將很大一塊工作重心放在沉澱方法、梳理流程、建立工業化管線與工具等“造機器”上。
隨著天美越來越多的 AAA 級大型專案的開展,需要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加入進來,我們除了在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外,在北美,如蒙特利爾、洛杉磯、西雅圖等地也組建了工作室招募國際大咖。
在此,我真誠地希望各位有志之士可以加入天美,我堅信,只要我們齊心一致,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朝著夢想前進,一定會做出世界頂流的遊戲作品!
來源:TiMi Club 天美俱樂部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lNYAy_ndCdxmv6n6raoxHA
相關文章
- 天美J1技術美術負責人:開發工具的真正價值是什麼?
- 天美Z1技術美術負責人:複合型崗位為什麼越來越“火”了?
- 遊戲美術生產工業化:專案管理&資料管理遊戲專案管理
- 天美J3美術設計專家:遊戲美術越來越卷,如何提升競爭力?遊戲
- 天美遊戲人薦書:《天美官方藝術典藏》①遊戲
- 技術美術師是做什麼的?
- 天美J3技術策劃:這是我理想中TD的樣子
- 遊戲技術美術之<技術&美術>知識構成遊戲
- 騰訊光子技術美術負責人深度解讀國內TA現狀
- 美顏sdk是什麼?美顏技術詳解
- 天美F1技術美術專家:技術美術的未來前景如何?
- 天美J3客戶端負責人:全球化研發浪潮中,我們如何做好準備?客戶端
- 來自Riot 的一份遊戲美術教程(五):技術美術遊戲
- 工業大資料的關鍵技術是什麼大資料
- 美顏SDK全身美顏是基於什麼技術實現的?
- 關於遊戲技術美術工程師的思考遊戲工程師
- 騰訊光子《黎明覺醒》技術美術負責人:如何製作超真實的開放世界?
- 直播平臺的美顏美型SDK是什麼?是透過什麼技術實現的
- 如糖APP——招技術負責人APP
- 美顏sdk是什麼?美顏sdk有哪些技術組成?
- 天美J3關卡主策劃:遊戲策劃如何應對不斷提高的從業門檻?遊戲
- 走進遊戲中的美術:遊戲美術風格介紹遊戲
- 騰訊天美六位TA:技術美術這份職業會長期存在嗎?
- 美顏SDK人像摳圖技術是什麼?人像摳圖技術是如何實現的?
- 什麼是SWOT商業分析技術?
- 什麼是MOST商業分析技術?
- 什麼是PESTLE商業分析技術?
- 技術人怎麼“打通”產品業務?
- 遊戲工業化時代、高品質拼的是什麼?遊戲
- 美顏濾鏡sdk是什麼?它是透過什麼技術實現的?
- 中小團隊的技術負責人如何做好技術團隊建設
- 天美F1概念美術專家:一流的概念美術是怎樣“練”成的?
- BIM技術的起源與定義是什麼
- 高品質的遊戲美術如何生產?來看看鵝廠的美術開發工作流遊戲
- 人像磨皮美顏sdk是什麼?磨皮技術詳解
- 什麼是人機互動技術?
- 為什麼業務天天問技術你的技術產生什麼業務價值?可以到測試這邊為什麼天天覺得業務測試沒技術含量?
- 掘金 AMA:我是有贊前端技術負責人-- 施德來,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