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的起源與定義是什麼

精信發表於2018-06-24

BIM技術的起源與定義是什麼?BIM的理論要說起,在1962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埃文•薩塞蘭(Ivan ESutherland)在他的博士論文中首先開發了互動式圖形系統“Sketchpad”,實現用光筆在計算機螢幕上畫圖並可控制圖形在螢幕上的大小,”Sketchpad”的問世首先開創了計算機互動。

BIM技術的起源與定義是什麼

在CAAD 一步一步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位重要地位的人物看到了當時存在的問題,”查克.伊士曼”;1975 年,俗稱BIM 之父,查克.伊士曼教授,借鑑製造業的產品資訊模型,提出"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的概念,透過計算機對建築物使用智慧模擬,這是BIM的起源思想。

20 世紀80 年代,有芬蘭的學者對計算機模型系統深入研究後,提出"Prouduct Information Model"系統。2002 年,Autodesk 公司提出BIM 並推出了自己的BIM 軟體產品,此後全球另外兩個大軟體開發商Bentley,Graphisoft 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BIM 產品。從此BIM 從一種理論思想變成了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資料化的工具和方法。

BIM技術的起源與定義是什麼

建築資訊模型BIM為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之簡稱,以我國來說,而對於很多人而言,以為是一套軟體,例如Revit、ArchiCAD..等,學了這個軟體就會”BIM”,而這樣的觀念讓人誤導BIM 就只是在賣軟體而已;其實BIM 就是一種觀念,強調的是建築模型資訊化,將所有的資訊資訊,都可以整合在3D 模型內,讓不同的使用單位針對各自的需求使用;以國內說法,BIM 簡稱建築資訊模型是一種新工具,被定義成有充足資訊構成以支援生命週期管理,並由計算機應用程式直接解釋的建築或建築工程資訊模型。利用數字技術支撐對建築環境的生命週期管理,透過建築過程的數字元展示方式來協助資訊交流及合作。

建築資訊模型是指建築物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建立和使用的"可計算數字資訊"。而這些數字資訊能夠被程式系統自動管理,使得經過這些數字資訊所計算出來的各種檔案,自動地具有彼此吻合、一致的特性。

BIM技術的起源與定義是什麼

如果用簡單的解釋,可以將建築資訊模型視為引數化的建築3D 幾何模型,此外這個模型中,所有建築構件所包含的資訊,除了幾何外,同時具有建築或工程的資料。這些資料提供程式系統充分的計算依據,使這些程式能根據構件的資料,自動計算出查詢者所需要的準確資訊。

本文引用美國國家BIM 標準(NBIMS)對BIM的定義,定義由三部分組成:

一、BIM 是一個設施(建設專案)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資訊;

二、BIM 是一個共享的知識資源,是一個分享有關這個設施的資訊,從建設到拆除的全生命週期中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的過程;

三、在專案的不同階段,不同利益相關方通過在BIM 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資訊,以支援和反映其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