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下載:新增199IT微信公眾號【i199it】,回覆關鍵詞【2021自動駕駛使用者認識洞察】即可

進入2021年自動駕駛安全事件持續增多,併成為中國社會的關注熱點。另外,在接下來的十四五規劃期間(2021-2025),多數車企提出了更激進的自動駕駛目標,恨不得立刻馬上全面進入完全自動駕駛時代。

問題越來越凸顯,慾望越來越膨脹,就像冰與火,共同交融於當下。易車研究院認為,自動駕駛能否、如何健康發展,最終還是使用者說了算。但在目前圍繞自動駕駛展開的多方博弈中,最被忽略的恰恰是最核心的使用者聲音。不少車企的戰略規劃,完全建立在純技術路線上,從L0L5一根筋、大踏步推進,期間也沒怎麼問使用者是否喜歡,喜歡什麼,更沒提煉出使用者眼中的自動駕駛新路徑。萬一使用者眼中的自動駕駛路徑不是從L0L5,那車企的問題就大了!

基於上述背景,易車研究院調研並撰寫了《自動駕駛使用者認識洞察報告(2021)》,希望有助於車企更理性看待與規劃自動駕駛實現路徑。內容不足之處,大家多指點與批評。

2021年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安全性擔心的比例高達92.77%

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隱患一直存在,進入2021年,進一步增多。4月,一輛特斯拉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發生碰撞並起火,調查顯示該車輛撞擊時處於無人駕駛狀態;9月,因NGP系統無法有效識別大貨車,導致一輛小鵬P7在山東高速發生追尾……目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展開調查,該機構自2018年起已獲悉11起有關Autopilot的安全事故;

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問題已成中國社會的關注熱點,易車研究院調研顯示,目前高達92.77%的中國使用者,擔心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該結論基本說明近幾年車企各類自動駕駛概念,對中國使用者的“洗腦”是失敗的,也給目前正大規模佈局自動駕駛,尤其是樂觀預判在十四五規劃期(2021-2025)就能實現L4L5等高階別標準的車企,提供了一次理性反思與及時調整的機會;

總結過去二十年,多數車企在中國車市所犯的嚴重戰略錯誤,都是被“同行”帶亂了節奏!目前在自動駕駛領域,同樣有這樣的風險

作為中國車市消費主力的30多歲使用者,對自動駕駛最擔心

各大年齡段對自動駕駛的態度,整體上以擔心為主,其中正壯年的30多歲使用者的“膽子”最小,對自動駕駛的擔心佔比高達95%。年齡越大倒反越“寬心”,尤其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50歲以上的爺爺級別使用者,對自動駕駛最不擔心;

目前30多歲使用者是中國車市的頂樑柱,2020年銷量貢獻超過40%2021-2025年,車企想普及自動駕駛,爭取30多歲使用者的支援是繞不過去的。首先車企需要思考,中正壯年的30多歲使用者到底喜歡什麼樣的自動駕駛

易發生故障/系統錯誤是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擔心的主要因素

2021年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擔心高度聚焦易發生故障/系統錯誤,佔比高達86.25%。其次是發生事故後的法律責任,佔比71.63%。再次是缺乏對行人等非機動車的有效識別與保護,佔比67.99%。使用者隱私與資料安全也引起了中國使用者的擔心,佔比47.36%

最基礎的系統錯誤成為最擔心的因素,基本說明在中國使用者眼中,所謂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是非常不成熟的。另外,中國使用者對法律責任、隱私與資料安全也有擔心,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千萬別類似金融領域的相關部門,P2P等氾濫成災了,才開始亡羊補牢

近半數中國使用者明確認為車企誇大了自動駕駛宣傳

近幾年,為了突出產品賣點,不少車企將自動駕駛作為核心宣傳點,期間中國車市有關自動駕駛的宣傳不絕於耳,但中國使用者認不認可、買不買賬,是另外一回事。調查顯示,2021年中國使用者明確認為車企誇大自動駕駛宣傳的比例高達48.32%,接近一半。另外,有43.37%的使用者表示不確定,僅有8.3%的使用者明確認為沒誇大;

這意味著,在某種情況下,車企不吹自動駕駛,可能比吹的效果要好,一旦沒有得到使用者的信任,倒反影響了自身品牌形象,甚至是市場銷量,類似於偷雞不成蝕把米。日後車企在傳播自動駕駛時,最好能先反問下自己:我這麼說了,使用者會不會信。因為過去自動駕駛更像個“營銷概念”,反正大家都拿這個吹牛逼,我也跟著吹一吹,接下來就是個實戰課題了,車企不得不更注重實際效果轉換

中國使用者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概念印象最深刻

目前在自動駕駛參與企業中,讓中國使用者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特斯拉,佔比高達58.84%,其對推動自動駕駛概念在華普及功不可沒,相信裡頭也有不少事故案例的貢獻。其次是蔚來/理想/小鵬等國內造車新勢力,佔比35.2%;再次是一汽/吉利/長安等中國品牌車企,佔比28.97%

一方面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車企推動了自動駕駛在中國的普及,另一方面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還處於不信任狀態,認為車企宣傳誇大了,這種對立或矛盾的狀態,理應引起相關車企對自動駕駛研發、市場營銷等諸多領域的反思與優化

車企追求的自動駕駛與使用者眼中的自動駕駛,並不是一回事

無論歐美還是中國,對自動駕駛都有嚴格的分級標準,不同標準對應不同的自動駕駛模式,其中L0為無自動駕駛功能,L1L2以輔助駕駛為主,L3L4L5以高階和完全自動駕駛為主。調研發現,中國有將近一半的使用者,不知道自動駕駛的分級標準,但在用具體文字描述的調研中,有過半中國使用者認為自動駕駛需要人工干預;

目前車企宣傳中的自動駕駛,差不多以L3L4L5為主,中國使用者眼中的自動駕駛,差不多以L1L2為主,一個看著特別高大上,一個看著特別普通,如把兩類人放一起交流,估計會有種對牛彈琴的感覺。但實際上,不少天天喊著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車企,不見得就把L2等輔助駕駛做得出類拔萃了,多數還是外採,自身研發能力非常薄弱

特斯拉的FSD等高階自動駕駛功能並非中國使用者的核心關注點

在諸多自動駕駛功能中,2021年中國使用者最關注的是行人碰撞預警(PCW),佔比高達79.1%,在亂穿馬路橫行的當下中國,別碰到行人,還是中國使用者的核心訴求,如果該功能還能主動避讓“碰瓷者”,估計大家會愛不釋手。其次是自動緊急制動(AEB),佔比71.96%,在擁堵的大城市堪稱剛需,女司機尤其需要。再次是盲點監測(BSD)功能,佔比63.2%。這三大功能都與安全密切相關,且非常實用,並非華而不實的炫技功能;

目前特斯拉、小鵬等相關車企,都在不遺餘力推銷各自的FSD X-PiLOT等高階自動駕駛功能,而且這些產品大體都包含了上述細分功能,但從調研看,這些大而全的高階自動駕駛功能並不是中國使用者的核心關注點,僅位列2021年自動駕駛關注榜第八,相對靠後;

是車企把事情想複雜了?還是使用者原本就沒想要太多?還是車企高階自動駕駛的宣傳不夠接地氣?

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功能的訴求非常樸實,聚焦減輕駕駛疲勞

近兩三年,通過網路視訊等,能經常看到某某無人駕駛汽車,在“光天化日”之下,自由穿梭於大街小巷的鏡頭,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太牛逼了。激勵著好多車企獻身自動駕駛事業。目前不少車企還處於亢奮中,靜下心來認真探究中國使用者為什麼需要自動駕駛等基礎性課題的不多;

調研發現,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的核心訴求是減輕駕駛疲勞,2021年佔比高達82.01%,這個訴求一點都不高階,更談不上很酷,但在中國由疲勞駕駛導致的血淋淋交通事故舉不勝舉。其次是解放雙手,可利用時間增加,佔比50.62%。第三是技術含量高,佔比30.91%。認為自動駕駛很潮很酷、有面子的佔比都比較靠後;

目前自動駕駛佔車企研發投入的比例快速提升,甚至已成為部分車企的核心投入,意味著車企一旦在自動駕駛的研發調性上把握不準,一味追求完全自動駕駛等極致功能,可能會與中國使用者的實際需求漸行漸遠,浪費大量研發資源,甚至會危及車企整體戰略

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挺期待的,願意買單的比例近三分之一

亂穿馬路、隨意併線等陋習在中國屢見不鮮,近十年,中國每年大體有五六萬人死於交通事故,保持著每三起交通事故就有一人死亡的高概率,使得中國使用者對更安全、更智慧等技術,有更高訴求。雖然中國使用者對車企宣傳的自動駕駛並不太信任,但並不排斥自動駕駛技術。2021年有高達32.28%的中國使用者願意為自動駕駛汽車買單,不願意的僅有15.65%,其中有52.07%的使用者處於觀望狀態,極有可能轉換為願意買單使用者;

可以基本預判,一旦車企的自動駕駛調性,符合中國使用者的實際所需,相信會有不錯的市場空間。但中國使用者的實際所需,極有可能不是按照L1~L5的技術路線演進,希望這能引起廣大車企的高度重視,在投重兵於L4L5領域尋求突圍外,能否把L2L3做深做精:不要侷限於簡單的行人防撞預警,還可以主動避讓,甚至是有效防範碰瓷者;盲點監測除了服務駕駛員,能否有效兼顧第二排即將下車的小朋友……

中國使用者願為自動駕駛選裝包付費的佔35.34%,其中68.48%願意接受1~2萬元價格

雖然基於自動駕駛培育新盈利增長點的新商業模式,還處於試錯階段,但至少中國使用者並不排斥自動駕駛,為車企培育新商業模式爭取了時間;

2021年中國使用者願為自動駕駛選裝包付費的佔35.34%,其中68.48%願意接受1~2萬元價格

多數中國使用者認為不需要駕駛員干預的完全自動駕駛的普及時間在2035年以後

對比多數車企渴望在2025年就要實現L4L5高階自動駕駛的急切心態,中國使用者“佛系”多了,調研顯示,2021年高達41.18%的中國使用者認為2035年及以後中國車市才能普及完全自動駕駛,請注意這裡是“及以後”,可能是2035年、2040年、2050年,也可能更遠,甚至有10.41%的使用者認為自動駕駛永遠無法普及。另外,有33.99%的中國使用者認為在2030年,只有14.42%的認為在2025年;

中國使用者的良好心態,不僅值得廣大車企學習,也為廣大車企的積極試錯,預留了大量時間

2021-2025年建議廣大車企深耕高階輔助駕駛,跟上中國使用者的“慢節奏”,穩步推進自身由傳統制造向科技企業轉型

目前車企規劃的自動駕駛一個比一個激進,恨不得立刻馬上全面實現L5級的完全自動駕駛模式,但使用者眼中的自動駕駛樸實無華多了,聚焦行人預警、自動緊急制動、盲點監測等實用功能,以緩解疲軟等實在訴求為主,對自動駕駛的實現進度也很“佛系”

隨著中國車市逐步進入自動駕駛的落地階段,其實車企需要大量妥協,2021-2025年,易車研究院建議廣大車企聚焦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做深做精產業鏈,實現由目前的絕對外採,向日後的自產自銷為主的新模式轉型,像過去重視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總成一樣,重視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的垂直生態體系建設;

最後真得感謝自動駕駛,或者直接點說,感謝特斯拉,沒有這股潮流,沒有這家車企,很難啟用廣大車企由傳統制造型向現代科技型轉型升級的慾望。但自動駕駛與科技型企業,並不是兩條完全重疊或並行的線,甚至不在同一個平面,僅交匯於L2+等某個點。廣大車企千萬別淪落為自動駕駛的囚徒,努力讓自動駕駛潮流成為推動自身由傳統制造向科技企業轉型升級的支點。廣大車企的視野裡,不僅要有L4L5,更要有星辰大海

近幾年,車企自動駕駛宣傳如火如荼,但目前中國使用者很不信任車企宣傳的那套自動駕駛,2021年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安全性擔心的比例高達92.77%,其中86.25%聚焦易發生故障/系統錯誤,48.32%中國使用者明確認為車企誇大自動駕駛宣傳。

十四五期間車企的自動駕駛規劃一個比一個精彩,恨不得立刻馬上實現L5級的完全自動駕駛模式,但中國使用者眼中的自動駕駛樸實無華多了,對自動駕駛的實現進度也很“佛系”,高達41.18%的中國使用者認為2035年及以後中國車市才能普及完全自動駕駛。但這並不妨礙中國使用者對自動駕駛的憧憬,2021年中國使用者願為自動駕駛買單的比例近三分之一。

2021-2025年,易車研究院建議廣大車企聚焦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做深做精產業鏈,實現由目前的絕對外採,向日後的自產自銷為主的新模式轉型,像過去重視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總成一樣,重視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的垂直生態建設。自動駕駛與科技型企業,並不是兩條完全重疊或並行的線,甚至不在同一個平面,僅交匯於L2+等某個點。廣大車企千萬別淪落為自動駕駛的囚徒,努力讓自動駕駛成為推動自身由傳統制造向科技企業轉型升級的支點。

中國使用者對法律責任、隱私與資料安全的也有擔心,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千萬別類似金融領域的相關部門,P2P等氾濫成災了,才開始亡羊補牢。       

易車研究院定位車市“非商業智庫”,堅守獨立、客觀、建設性原則。報告觀點僅為一家之言,不足之處大家多指點與批評,有朋自遠方不亦樂乎。

報告下載:新增199IT微信公眾號【i199it】,回覆關鍵詞【2021自動駕駛使用者認識洞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