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

相較2019年,政務雲上使用者對資源量的需求變得更大,對支撐的業務範圍有所擴大,政務雲已經成為數字政府、數字城市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該市場總規模已達到4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有所放緩,達到25%

市場主要變化

資源集約走向融合創新

在政務雲建設初期,政府機構旨在使用實現資源的集約化利用。但是,在政務雲的基礎設施建設趨於階段性飽和的時期,基於政務雲的創新被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所看重。這種創新在政務雲服務的運營方面體現最為強烈。

政府對於場景化運營需求強烈

政府急需提升服務及管理能力,先進地區基於新型政務雲建設正逐步深化應用創新,形成頭雁效應;欠發達地區正在考慮以地方產業發展、區域特色為核心,複製先進地區經驗。

政府對於多雲管理的能力要求強烈

隨著政務雲基礎設施建設的階段性飽和,以及各地市與省級政務雲對於多雲服務商的遴選趨勢,政府機構對於異構的雲服務與雲能力的統一納管要求越來越強烈,對能夠實現異構雲資源的呼叫、雲服務的統一規劃、多雲承載的業務與資料的互通協同等領域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對技術提供商的建議

不要只關注技術創新,要放眼融合發展,避免內卷

近些年,技術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多,企業也在不斷追求技術上的創新。但是,如果企業一味地在技術領域競爭,帶來的勢必是企業內部自身的內卷,以及進一步促進外部市場的深化內卷。如何避免內卷,需要企業基於泛行業認知,熟稔業務理念,尋找與創造技術在市場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場景,創造更多技術落地的應用價值,才會有更多的市場機會。

運營需要有全域性意識

企業提供的雲服務運營,一方面需要聚焦在技術領域如何破除資源的浪費、人員的浪費、財政的浪費,為政府提供更好的資源規劃方案;另一方面,企業需要能夠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這就需要有全域性概念,理解政府需求的本身意圖以及邊際影響,為政府提出更多優質的融合方案,不僅支撐政務的事務性工作,還需要支撐政府對外提供更多的民生服務、國家治理、數字社會等創新發展的訴求。

IDC中國政府行業與智慧城市研究組研究經理詹墨磊表示:政務雲服務的運營是未來政務雲發展的主要模式,其目的不僅在於為政府提出實現降本增效的雲服務方案,還需要提出能夠支撐業務創新的融合方案,並對於多元基礎架構可以提出相容性運營的能力。未來,政務雲服務運營要放眼融合創新,開創更多市場機會,引領本市場以及相關市場走出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