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料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工業雲市場跟蹤(2020上半年)》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中國工業雲市場規模達到16.0億美元,同比增長31.8%。本期,工業雲基礎設施市場增速與雲解決方案市場基本持平,分別達到31.2%和33.1%。
本次工業雲市場研究覆蓋了為工業行業提供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基礎設施,以及面向工業行業的雲平臺、雲應用解決方案。
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形成新機遇:在新冠疫情作用下,非接觸商業連線在社會生活、企業活動的方方面面快速興起,工業企業亦通過遠端辦公、無接觸式物流進行復工復產;同時疫情蔓延對國外供應鏈形成較大沖擊,推動企業採用靈活的線上方式尋求本地資源對接,對工業雲市場形成利好。
公有云接受程度不斷提高:線上協同、互動模式的快速推廣,對公有云基礎設施提出了更多需求,根據IDC研究,雖然本期工業雲總體市場增速略有下降,但工業公有云基礎設施子市場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增速仍然接近50%。
根據IDC最新資料,未來五年,中國工業雲市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2019-2024年複合增長率預計達36.6%。短期內疫情對實體經濟與服務業帶來負面影響,並可能導致工業客戶、尤其是離散行業客戶在短期內看緊錢袋子;同時,全球疫情蔓延導致國際經濟環境惡化,也會影響國內經濟發展,進而在短期內對整個工業IT解決方案市場造成不利影響;但非接觸商業連線興起對遠期工業雲市場成長形成利好,工業客戶IT支出中,用於工業雲支出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2020上半年,中國工業雲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11.4億美元。目前,市場格局基本穩定,頭部廠商佔據大量份額,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礎設施部分,前五位分別佔據81%和70%市場份額。本期,公有云基礎設施成為拉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動力,線上協作、互動模式的全面滲透成為拉動工業公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長的核心動力。
2020上半年,中國工業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4.5 億美元。本期,解決方案市場集中度快速上升,頭部廠商體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機遇把握能力。軟體系、雲服務系、工業系三類服務商仍然是解決方案市場的主要玩家,雖然不同型別服務商由於產品與方案差異、行業差異,總體上處於錯位競爭狀態,但部分領域競爭加劇。
隨著雲上承載的業務與資料規模的不斷上升,雲上資料管理與分析、人工智慧、中介軟體等平臺型解決方案獲得了更高的增長速度;除直接向企業提供資料與智慧服務外,區域工業雲、園區工業雲、細分行業雲的公共底座也是阿里、華為、騰訊、浪潮等服務商的重要發力方向。阿里巴巴釋出工業大腦3.0,聚合了阿里雲完整的資料、AI、中介軟體等能力,具備從底層到PaaS能力的全面輸出能力;華為雲繼續圍繞工業智慧體、ROMA、大資料等核心產品(解決方案)擴充平臺市場,並在鋼鐵、石油、電力等多個行業取得重要進展;浪潮釋出雲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2.0,結合雲洲質量碼平臺以及雲洲雲ERP解決方案,滿足工業智慧化發展的需求,助力全行業客戶加速數字化轉型程式。
本期,線上渠道、供應鏈管理、業務協同相關解決方案成為新的追逐熱點,帶動應用解決方案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用友基於YonBIP平臺,以智慧化生產、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為主題,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雲上服務能力;海爾卡奧斯依託集團與生態合作伙伴資源,提供面向整個工廠的智慧化解決方案,並在化工、橡膠、醫療、模具等行業實現工業雲快速落地;樹根互聯除IoT、輕量級MES和產融等傳統優勢解決方案外,將視覺技術融入到雲應用方案中,打造透明工廠服務能力。
IDC中國行業雲服務研究經理魏雲峰表示,經過3年發展,工業企業對雲端計算的運用趨於理性和成熟。一方面,使用者更加重視對資料資源的使用,資料接入、資料分析、資料科學、資料智慧類方案應用推廣速度高於預期,主管部門亦看好這一趨勢,適時出臺工業大資料發展指導意見,掃除資料應用障礙;另一方面,雲上應用呈現多樣化趨勢,除供應鏈協同、裝置遠端管理、線上渠道外,工業客戶、供應商正合作探索和擴充工業雲使用方式與邊界,從外部互動與協同,延伸到內部運營管理、產品設計優化、甚至是生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