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醫療雲正處於快速發展期,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在資訊化升級中逐步採用醫療雲,尤其是在各地的醫共體、健康雲等建設中,採用雲平臺和雲服務作為IT基礎設施的模式基本上成為主流,各級醫院也在積極探索或整體IT系統上雲或者部分IT系統上雲。IDC研究顯示,2022年中國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規模為70.1億元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44.6%,預計未來三年中,醫療雲發展仍處於快速發展期。

醫療雲作為醫療數字化轉型的基石,支撐醫療資訊系統集約化發展

2022年11月,《“十四五”全民健康資訊化規劃》釋出,規劃提出完善國家衛生健康委政務雲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構建全民健康基礎設施雲。根據十四五全民健康資訊化規劃,醫療資訊化將會朝著集約化方向發展,集約化體現在基礎設施層、平臺層和應用層三個方面。在集約化發展的背景下,醫療雲基礎設施是最底層的基石,在醫療雲基礎設施的支撐下,中間平臺層也正在逐步雲化部署,PaaS平臺正在探索中發展,應用軟體也在朝著雲原生的方向發展,在雲基礎設施和平臺層的支撐下實現集約化發展。在三層集約式架構之下,有醫療雲建設與運營服務,支援三層架構的建設與執行。三個層面的架構如下圖所示:

醫療雲廠商各具優勢和特色,競逐醫療雲藍海市場

醫療雲市場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很多雲廠商進入這一領域,為了更好地支援醫療衛健管理部門和廣大的醫療機構選擇雲廠商提供參考,IDC透過對國內市場上主要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廠商做了綜合評估以及對大量醫療機構的客觀訪談,總結併發布了《IDC MarketScape:中國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2023年廠商評估》報告。在此次研究中,共有九個雲廠商最終入選報告,這些雲廠商包括(按照首字母順序排序):阿里巴巴(阿里雲)、華為(華為雲)、浪潮(浪潮雲)、青雲科技、深信服、中國電信(天翼雲)、中國電子雲、中國聯通(聯通雲)和中國移動(移動雲)。廠商評估結果基於IDC MarketScape模型以影像形式展示。

這些雲廠商在醫療雲的建設中,其雲端計算技術、雲交付與運維、雲整合與雲遷移及支援服務、市場發展策略等方面呈現出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廠商都在利用自身優勢,積極開拓市場。目前醫療雲基本上還是一片藍海市場,這些入選評估的雲廠商都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並且在醫療雲落地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且具有醫療行業屬性的雲解決方案,形成醫療雲的優勢,且建立了大量成功案例,逐步形成品牌優勢,為未來中國醫療雲市場的開發、以及基於醫療雲基礎設施進而全面開發醫療數字化轉型服務市場打下基礎。

透過本次研究報告,IDC有如下重要發現,供醫療衛健機構和雲廠商參考:

  • 醫療雲承載智慧醫院、醫共體和健康雲等資訊化執行,醫療雲的形式有公有云、專屬雲以及以公有云和專屬雲組成的混合雲。雲廠商醫療雲解決方案中,如何有機地搭配公有云、專屬雲和混合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成為重要方向。
  • 醫療機構在採用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基本的雲服務,即包括計算、儲存、網路、安全、災備等在內的基本雲服務,還要考慮健康醫療大資料、包括大模型在內的醫療人工智慧、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應用對於雲端計算算力和雲服務的需求,醫療雲中的PaaS層服務正在探索中,預計未來三年中將會進入增長期。
  • 隨著醫療雲需求的爆發,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的交付、運營和運維工作將越來越繁忙,醫療機構對於交付和運維的要求比較高,雲廠商在完善其醫療雲產品的時候,也在加強交付和運營及運維能力。
  • 醫療雲的建設和執行,不僅僅是雲廠商獨立完成,而且需要各類應用系統遷移到雲上,遷移上雲的工作需要有云廠商、應用軟體廠商以及相關的系統整合商合作完成,這幾方合作得越默契,則雲服務的效果越好。
  • 醫療雲具有自己的行業特色,這就需要雲廠商根據醫療行業要求做好醫療雲端計算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的研發,逐步建立行業統一的標準,支援醫療雲的開放,從而使得醫療雲成為醫療數字化轉型的樞紐和基石。
  • 醫療雲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在醫療資訊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未來發展中,醫療應用系統也在逐步採用雲部署和雲原生的技術,整個醫療資訊化體系將全面採用雲端計算技術。

IDC中國高階研究經理肖宏亮表示,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已經獲得了各級衛健委和各類醫院的認可,醫療雲的建設呈現加速發展的勢頭。各級衛健部門和醫療機構在選擇雲廠商的時候,要根據自身對於醫療雲基礎設施服務的需求重點,選擇具有相應能力和策略的雲廠商,不僅僅需要考察其雲端計算技術的水平,還要綜合考慮其交付和運營及運維能力,以及面向未來支撐PaaS平臺和醫療應用全面採用雲端計算技術的能力與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