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熊大熊二發表於2021-07-06
深圳,某遊戲外包公司,8樓落地窗邊夕陽正好。餘光一瞟,BoBo瞧見斜對面的小凡一個鯉魚打挺,從座位上站起來活動筋骨。無須看錶,BoBo知道此刻的時間大概是下午5點55分,最多不超過10分鐘,小凡的身影就會準點從電梯間消失。

身為小凡的直屬領導,BoBo曾數次發出質疑:為什麼你下班這麼早,工作都按時完成了沒?而小凡則一面甩出手上的工作成果,一面小聲嘟囔:到點不下班幹嘛?擱這兒白打工吶?

在許多95後眼中,在職場裡徹底躺平,在生活裡支稜起來,已成為他們捍衛個人領地的最後倔強。一位初入遊戲行業的畢業生告訴陀螺,現在社會卷得這麼厲害,年輕人很可能一頭扎進去什麼都卷不出來,到頭來生活工作兩頭都丟了。權衡利弊後,不如選擇躺著混。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如同2017年那場曾席捲一線城市的「喪文化」浪潮一般,2021年伊始,越來越多年輕人身體力行,投身躺平隊伍,誓要與他們口中的「資產階級」抗爭到底。

這是場屬於全體打工人的戰爭,而身在職場的人心裡早已門兒清:這場戰爭,不可避免。

躺平:內卷社會的究極反噬

毋庸置疑,躺平的底色是被打工人痛罵、憎惡,卻又莫可奈何的「內卷」和「996」。偏激一點的人,則認為是資本擄走了他們的勞動果實,辛苦創造的剩餘價值被榨得一點兒不剩,更有甚者,將資本視為原罪,但凡與資本有瓜葛者便難逃「吊路燈」的咒罵與指控。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眾人對喝茶哥的擁護,也是對資本的集體抗議

面對躺平大潮,一些大佬看不下去了。網易CEO丁磊在一次有道精品課上表示:對我來說,給我100個億,我也不會躺平,還是要折騰一些事情的。

然而在一些95後看來,這麼說的大佬多半站著說話不腰疼。

某中型遊戲公司的程式剛哥甚至當著陀螺的面,義憤填膺地把清華教授、俞敏洪等人的話拉出來挨個痛斥,「大佬可能會說起他們那個年代的艱辛,又說我們身處於多麼好的時代。但年輕人還是會覺得這就是一個身居高位的人用高姿態說話,說難聽點跟割韭菜差不多——他們永遠不可能站在你的角度思考,只會叫你不要躺平,呼籲你多幹點活。」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去年入行的遊戲運營小諾也麻木地跟陀螺說:

當今社會,除非你有很強的能力一路向上,否則還是儘量向大平臺靠攏。我屬於後者,所以我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就是去一家大公司當平平無奇的小職員,朝九晚六按時上下班。這就是我的終極夢想。

他甚至建立了一套職場「躺平方法論」,心甘情願抱著鍍金的態度去大廠當一顆最小的螺絲釘:「哪怕只是混客服崗、運營崗,至少簡歷會好看一點,有在那兒工作的經歷,之後去一些外包公司、第三方公司會容易很多。即使自己沒有多強的競爭力,也可以繼續躺下去。」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但在遊戲公司想要躺平不容易

在打工人相繼放棄夢想的同時,一些年輕人開始拒絕去一線城市卷,寧願去新一線或二線城市發展。一位騰訊遊戲專案經理告訴陀螺,一些畢業生本來已經拿到了騰訊Offer,但考慮到深圳房價等因素,又轉投其他城市。

但「後浪」的離開絲毫沒有緩解「前浪」的焦慮。上述人士表示,身邊的圈子幾乎沒有人躺平,依然非常卷。他透露,現在騰訊的用人標準非常高,實習生和校招生都來自清北、復旦、交大等國內頂尖院校,海歸動輒史丹佛橋。但是再往上的93、94則是相對常見的985、211;而到了85後,雙非甚至專科都有。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大家順便感受下深圳小學教師已經卷到了什麼程度

學歷差距讓騰訊老人更不敢停下腳步,「面試層層篩選抬高入職門檻,進來的新人基本都抱著追求卓越的心態,並常年保持學習習慣。」騰訊發行線的老Y無奈道:

周圍的人這麼優秀,你躺著就意味著別人會從你身旁超過去,所以大家不敢有絲毫懈怠。拿專案來說,想要做出成績,就一定會主動做更多的事,而只要你想做,事情是做不完的,所以才應了那句話:讓你卷的不是你老闆,而是身邊的同事。這氛圍決定的。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不只是大廠,中小廠商想要躺平也不容易。

來自廈門的遊戲開發者ZZ表示,除非你的專案已經有了非常穩定的流水,不然很難躺著賺錢。遊戲行業最大的成本是人工成本,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讓員工加班永遠比新招一個人來得划算。

而對策劃、美術、程式等研發崗來說,躺平更是難於登天。ZZ回憶道:

平時我們基本要加班到九十點,有一次專案主策臨時有事準點下班了,結果那天製作人瘋了一樣找他,硬是把他從家裡叫了回來。所以不是不想躺平,是真的躺不平——專案負責人沒走,他突然找你你怎麼辦?如果你是策劃,大家有事找你,你能關機不管這事嗎?


躺與不躺,兩代人不同的職場觀

為了找到願意來遊戲公司卷的非躺平人士,一些廠商乾脆從員工入職第一天就開始篩人。

ZZ透露,有些研發公司經常在新人入職的那一天就安排很多不合理的工作,「也不叫你加班,但規定要一天完成——當然了,不加班到八九點肯定完成不了。這麼做的本意就是過濾掉那些不願意加班的人。」

老Y也說,實際上騰訊在面試的時候,會經常聊到價值層面的東西,如果不認可這種價值,可能壓根兒不會加入騰訊,「歸根結底是企業文化的問題。遊戲公司或許不強制你加班,但預設的文化沒辦談,最終結果是要麼主動走人,要麼預設接受,成為其中的一員。」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據老Y觀察,儘管95後對加班並不反感,但他們也不會像85後那麼鑽研,一心向上。

你讓他們做的事情,他們可以非常認真負責地做好,但沒有很執著的念頭,他們做事更多是出於自我要求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在能力範圍內盡力做好。而且大家好像都還蠻通透的,態度也很坦然,或許他們也知道職位上的東西並不完全由業務能力決定。

小諾告訴陀螺,他身邊許多人處於一種「躺平了,但又沒完全躺平」的狀態,「大家嘴裡一邊吵著要躺平,但該加班還是加班。」

而在剛哥看來,年輕人躺平與否,是一個「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否吃到紅利」的問題。如果奮鬥沒有帶來收益,躺平也無可厚非。即便就此離開遊戲行業問題也不大,因為現在年輕人選擇的成本很低。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但已經有一定社會事業基礎的85後處境則完全不同。他們害怕從當前階層滑落,想要保持一定的生活水準和社會地位——在手的東西反而成了身上的包袱,讓他們不得不保持奮進的狀態。躺平一說自然無從談起。

機會依舊在,遊戲人願不願起來嗨?

不管各路人馬如何抱怨,遊戲行業有一樣東西任誰都割捨不下:收益。

根據全球最大的上市諮詢公司埃森哲的調查報告,2021年全球玩家將達27億,遊戲市場的價值預計達到3000億美元。而縱觀中國遊戲行業20多年發展史,端遊、頁遊、手遊等世代產生了超乎外界想象的紅利,創造過無數財富神話。

ZZ指出,遊戲有一個非常現實的變現模式,你創作了一款遊戲,吸引了一批玩家,玩家又在遊戲裡充了多少錢——這是個一目瞭然的商業模型,會變成實實在在的錢。

更重要的是,遊戲行業是一個講究輪迴的行業,一直在變化,一直有機會。所以哪怕做遊戲更辛苦一點,但它終歸是新興產品,還有想象空間,誰也無法預測下一個風口在哪兒。

遊戲行業到底能不能「躺平」?

另一方面,一路狂奔的資本市場,讓許多遊戲人不甘心躺平。曾有投資人告訴陀螺,如今頭條和騰訊都在跑馬圈地,只要是看得上的案例,他們的支援力度很大。因此對現在的中小CP來說,遊戲又來到了一個黃金時代,大家都渴望一朝被頭騰看中,就此實現財務自由。

時代的紅利同樣惠及於95後。ZZ說,很多95後已經成長為遊戲公司的主力開發者,甚至有不少95後製作人開始嶄露頭角。通過努力和嘗試,遊戲行業依然有大把機會。

是抓住機會奮勇直前,還是面對現實就地躺平,對所有遊戲人而言,躺與不躺是個艱難抉擇。

是你的話,你會選擇「躺唄,反正錢又沒進自己口袋!」,還是建議「幹啊,青春飯早點吃,難道等30歲才奮鬥?」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大家聽見「內卷與躺平」時代的迴音。


來源:遊戲陀螺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5Naxfm-ATmgXwIvkrzGd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