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入門記】產品經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學習?

磨劍十年發表於2018-09-27

  產品經理的學習成長,不是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從這些事情中得到多少經驗,梳理、總結就像是動物反芻,把經歷慢慢消化成經驗,並且通過文字與更多人分享交流。

  一、多閱讀

  想要了解,甚至入門一個行業,最高效的方法不過兩種:一是業內人士指導,二是閱讀。

  產品經理職業也是如此,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有人手把手地教你做一件事情,逐字逐句地跟你講清楚一個個概念,比自己去閱讀消化來得更快更好。但是這種“豪華”的配置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事實上也不太現實,工作場中大家都很繁忙,除了有超強的利益驅動,並不會有人手把手教導。

  因此,閱讀就是人人可得的最好方法,閱讀前人經過思考總結後的智慧結晶,也瞭解他們曾經做過的案例,不斷地通過“概念-實踐案例”來學習產品經理的知識和技能。

  但是閱讀也不能囫圇吞棗,那麼應該讀什麼呢?

  1、閱讀專業書籍

  產品經理是一個新興的職位,而且本身也是一個沒有固定標準、科學程式的職業,所以並沒有經歷時間考驗的書籍資料。雖然市面上冒出了許多相關的書籍,新媒體上也有浩如繁星的經驗分享,有價值的內容依然是屈指可數。

  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所謂的專業書籍,是指那些有足夠價值沉澱的書籍(或者未能成書的文章)。作者應該有相關的資質背書,案例應該經受市場的考驗。

  比如說小米的黎萬強寫了一本《參與感》,講述了小米成長過程中的一系列案例分析,概念總結。黎老師是小米創始元老,案例有小米的成功背書,再加上樸實但行雲流水的文筆,這就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

  以此為判斷標準,才能甄別出砂礫中的黃金。好書也有兩重境界,一是思想,二是乾貨。

  價值最大的當然是能夠高屋建瓴地傳授產品經理思維的書籍,他們經久不衰,常常被人們提起,成為行業典範。例如周鴻禕的《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張小龍的八小時演講稿,Jesse James Garrett的《使用者體驗要素》等神仙的大作都是經典作品,手邊常備一本,時常翻閱,每次看都有新感悟。

  對入門產品經理幫助最快的書籍就是第二種:乾貨,也就是我們經常會在知乎、微信公號等平臺看到的經驗分享,有足夠積累的作者也會出書。

  張亮的《從零開始做運營》,黃有璨的《運營之  光》,王堅的《結網》等等,都是一線從業人員的實戰經驗,不僅言之有物,作者文筆也是了得,將讀者拉到行業前線去了解網際網路的運作。不管是剛入門的產品助理,還是入行多年的產品經理,都能從這些書籍中獲得知識、得到啟發。

  總結之,關於書籍選擇,認定作者資歷好、案例真實的作品,才能得到最高效的進步。

  2、廣泛閱讀

  張小龍在他那著名的騰訊內部八小時演講中提到:

  產品經理應該有博而不專的積累。美術、音樂、閱讀、攝影、旅遊等文藝行為貌似不能直接轉化為生產力,但是合格的產品經理需要廣博的知識儲備,以此才能瞭解和認識大數量的人群,理解時代的審美,讓自己的所思所感符合普通使用者的思維正規化。以此為基礎,設計的產品才不會脫離人群。

  關於廣泛閱讀,我認為不僅是功利地為了職業發展,而是從書籍中去體會人生百態。

  作為一個洞察人性、發現需求的產品經理,眼中僅僅看到身邊的一畝三分地是蠻危險的一個狀態。也許你一生都不會有太多精彩的經歷,但是在浩瀚書海中就可以不斷地在不同世界中自由切換,這就是閱讀的魅力。

  說到生產力貢獻,有時候偶爾一個靈感竟是來自於曾經閱讀過的某一本書,那種美妙的體驗實在是難以言表。例如當你讀過蔣勳的《孤獨六講》,就會對人在孤獨狀態下的心境有更完整的認知,在產品設計上,也更加知道如何緩解這種孤獨感,像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微信朋友圈的點贊,QQ音樂的彈幕等等。

  所以,如果你有時間精力的話,請儘量多閱讀吧。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為以後的快速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做事

  說完閱讀,就應該注重把書本上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了。我的導師曾經給我的一個評語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說的是:知識概念可以侃侃而談,但是卻難以在工作中發揮出來。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應該是新人常見的毛病。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在實踐中去感悟書中精神才能充分消化吸收。

  這一節我們講講如何在實踐中快速學習,一言以蔽之:多做事。

  1、瞭解公司的運作:架構、技術團隊、關鍵人物。

  三五人的創業團隊溝通基本靠吼,並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內部溝通還算是暢通無阻。但是假如你在一個規模稍大的公司,最重要的是瞭解公司內部是如何運作的。

  公司的架構是如何構成的,都有哪些部門,各自的權責是什麼。

  技術團隊的分工是怎麼樣的,產品從想法提出到正式上線分別要哪些團隊配合。

  團隊的關鍵人物是誰,要諮詢一個問題,或者出現問題應該找誰。

  如此種種,新人產品經理在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去主動了解。好在大部分公司都配有導師制度,例如我的導師在進入公司的第一天就會跟我講解上面這些問題,也會引薦我給相關的同事。

  瞭解公司的運作,是為了提高以後的工作效率,也讓自己對團隊之間的合作有最直接的認識。

  複雜如騰訊這種巨型企業,內部的團隊更是錯綜複雜,也許一個資料便有好幾個團隊在負責,你就要知道哪個資料應該找哪個團隊,甚至知道是哪個人負責的。在平時就應該多注意各個部門、各個團隊分別在做什麼,假如公司內部有論壇、分享會等內宣渠道,就要多參與其中,不一定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主要目的是瞭解對方的權責就好。

  以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很快的找到相關團隊。例如兩個產品經理,都想要做一個圖片自動識別功能,自己團隊來搭建該功能顯然太費勁,市面上肯定是有現成元件的。產品甲平日兩耳不聞天下事,根本不知道從哪裡找到這樣的API或SDK,群裡問來問去,團隊內部也沒人知道。產品乙上個月剛好聽了一個內部分享會,是關於一個AI團隊的研究分享,裡面提到了一個影像識別,也提到了業內有哪些公司在做影像識別。那麼乙很快就可以詢問對方是否可以支援,或者找相關的公司支援。

  可想而知,經過這個案例後,乙的工作能力會更加被團隊和老闆認可。

  2、多和使用者泡在一起:使用者在想什麼(潛在需求),說什麼(使用者反饋),做什麼(資料分析)

  Pony馬化騰曾提出一個廣為流傳的“10/100/1000法則”,即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使用者調查,關注100個使用者部落格,收集1000個使用者體驗反饋。

  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大特性就是永遠都是Beta版本,不斷地在改變。產品經理收集、判斷需求,然後不斷地打磨產品。這些源源不斷的需求並不是來自於產品經理的天才構想,而是來自於使用者,有的是使用者主動反饋,有的則是產品經理觀察得出。

  知道使用者在想什麼,識別未被滿足的需求

  在PC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會發現很多使用者會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今天聽了一首歌,有什麼感觸。歌曲是一個能夠影響情緒的行為,也許突然飄來一首歌,會讓人們想起和初戀的一件小事。所以說聽歌往往會伴隨著情感的表達,在每首歌附上一個評論留言區就是一個非常強的需求,網易雲音樂正是憑著這個膾炙人口的功能贏得了良好口碑。

  更進一步,我們會發現使用者很多時候也不寫感悟了,就是分享一段歌詞,可能再配上一張意味深長的圖片。也許是他們不想寫、不方便寫,也許是寫不出,但反正情感是通過歌詞和圖片來表達了。所以QQ音樂做了“歌詞海報”,一段歌詞配上一個好圖片,勝於千萬言語,這個功能也收到了許多讚譽。

  多聽使用者在說什麼,找到產品改進的方向

  如果能被使用者罵,說明還是一件好事情,使用者還是希望你變好的。如果使用者壓根都不想反饋,直接棄用了,這才是一個失敗透頂的產品。

  手機QQ4.0版本上線的時候,一天內收到了上萬條差評,原因是這個版本取消了QQ一直以來都有的線上和隱身狀態。手Q團隊迫於壓力不得不在幾天之內加上了隱身狀態,緊急釋出優化版本。手Q團隊的初衷是希望取消隱身狀態來提高溝通意願,因為使用者看到隱身就會減少留言的慾望,但是從輿論反應來看,使用者似乎並不為這個功能買賬,強烈要求保留QQ的傳統。

  騰訊的大小老闆們有個特質很讓人敬佩,就是非常注重使用者反饋。經常會在微博搜產品關鍵字,看看使用者在說什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多分析使用者在做什麼,驗證工作成果

  這裡的分析指的是通過資料來分析使用者在產品內的使用行為。資料是最客觀的,比如說你上線了一個新功能,也許在使用者調研的時候,很多人說很喜歡,但是如果資料表現非常差,則證明大部分使用者真的不喜歡你新做的這個功能。那就要反思一下哪裡出現了問題,是需求把握的不好,還是實現方案有問題,甚至考慮一下新功能是否應該繼續存在。

  3、知道做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做:邏輯能力和業務駕馭能力

  前面說到大量閱讀和多跟使用者在一起,到現在,產品經理腦海中、文件上應該存在著非常多的想法了。可是資源是有限的,你的100個想法也許都有用,但是肯定沒法都實現。所以需要掌握的能力就是:強大的邏輯能力和業務駕馭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知道需求實現的優先順序。

  比如說知乎這個產品,肯定會有人說我需要一個換膚功能,現在藍白的官方配色太單調了。那這個需求是否有用呢?當然有,做好之後能討好一部分有需求的人群。然而它卻不是應該現在做的,也許可以列在需求單裡面,但是估計使用者實現不了了。最高優先順序的應該是:完善編輯器、加強版權保護、打擊垃圾資訊等等。

  鍛鍊這種邏輯能力,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多做產品分析。

  自己在用的產品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微信朋友圈從誕生到現在4年過去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為什麼微信公眾號要加強版權保護?為什麼知乎要上線“友善度”?為什麼知乎不能上傳GIF,也不能換字型換顏色?

  純銀曾說過一個方法,把Appstore排名靠前的產品都下載下來分析一遍,產品方法就自然融會貫通了。

  對於此方法我並不太贊同,這種走馬觀花式的“研究”對於新人來說畢竟效率太低,而且新人也許連基本的行業常識都沒有,就算看遍了所有APP,也不知所以然。

  但是我還是嘗試了這個方法,不過是在入行兩年之後,有了足夠的基礎積累。我在一年的時間內體驗了大概上千款APP,有的掃一眼就可以,有的認真寫了分析。這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說不上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起碼會幫助你判斷不同團隊為什麼做這個,為什麼不做那個,對於錘鍊自己的產品感覺大有裨益。

  4、掌握溝通的技巧

  對於設計人員,尊重他們的審美和專業能力。我曾經在一個團隊,設計師的作品我大多不太喜歡,有時候會在群裡直接說不好看,於是經常引發一場撕嗶大戰。導師後來教我一個方法,那就是把自己想要的效果找一個案例給設計看,對於設計作品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如果是為了產品,那麼最高效的溝通就是找一個別人的案例,用實實在在的作品來講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樣才能做出大家都滿意的作品。當然如果遇到一個非常牛的設計師,不僅能領會到你的意思,還能根據產品的現狀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作品還很好看,那真的是福氣不淺,好好珍惜吧。

  對於程式設計師,瞭解並尊重他們的領域,千萬不要說“這個很簡單的,可以快速做”,“不就是改幾行程式碼嘛”,“這個明天要上線,快點做好”諸如此類的話語無異於給自己貼上了一個“不靠譜”的標籤。如果有條件的話,儘量多學點計算機技術方面的東西,自己判斷某個功能能否實現以及複雜度。關於產品經理可以學習的基本技術,我後面有時間會專門寫一篇。

  對於老闆,要保持工作同步,瞭解老闆對產品的構想,在非原則性問題上,不要和老闆對著幹,畢竟老闆就是老闆,這個也不需多說。遇到通情達理的上級,就要用科學的論證來說服他們接受你的方案,如果你自信自己是對的。

  關於溝通,我其實並不在行,還是專門找相關資料、老師來學習,我只能告訴的是:尊重對方領域是高效溝通的前提。

  三、多學習

  1、學習技術世界的基本原理

  大多數產品經理要分析一個資料,是給技術團隊提一個需求,然後坐等技術哥哥給到結果。有沒有想過自己從資料庫裡面提取呢?

  正是從這個念頭出發,我從資料庫技術開始,走上了自學計算機技術的不歸路。

  首先我們說資料庫,是最簡單的一個技術,只要掌握基本的SQL語法,就能拼湊自己想要的條件從資料庫中提取相關資料。這些語法,也不過是select…from…where等非常簡單的幾個單詞,經過幾天的學習就可以馬上運用。

  掌握SQL的好處,一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對產品的運作更瞭解。首先是工作效率得到巨大提高,以前提完一個需求可能得登上一兩天甚至一週,如果自己提取的話,什麼時候都可以,而且可以隨時改變提取的條件,不需要反覆溝通。第二是從資料層面對使用者使用產品的行為有更本質的瞭解,提高自己的邏輯能力。例如就使用知乎而言,使用者回答問題,就會在資料庫產生一條記錄:回答時間、內容、使用者ID、問題ID、點贊人數、感謝人數、收藏人數等等,當你從資料庫的角度去看這些問題是,是不是對於知乎的底層運作更瞭解了呢,也更瞭解使用者的一個行為會牽涉到哪些方面。

  度過了初級的SQL,可以往更高層面的技術學習,那就是真正的程式設計了。從HTML到CSS、JavaScript,從前端到伺服器通訊再到後臺程式,從資料庫到大資料探勘、智慧推薦,從實用程式設計到資料結構、演算法設計等等,技術的康莊大道上有無限的寶貴知識等著我們去探索。

  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技術不是必須的,但確實一個絕對的優勢。Pony在一次內部演講說:我們希望的產品經理是非常資深的,最好是由做過前端、後端開發的技術研發人員晉升而來。好的產品教導一個有技術能力,有經驗的人員手上,這樣會讓大家更放心。

  2、瞭解商業市場的運作

  德魯克認為滿足顧客的需求就是每一個企業的使命和宗旨。楊元慶同時也說,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不會持久。

  高段位的產品經理應該考慮的已經不僅僅是使用者需求,而是使用者需求和使用者價值相結合。產品經理界元老俞軍最近有個觀點:需求不僅僅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而是需要考慮使用者價值、願付價格和企業成本,所以需求是有商業價值屬性的。

  以音樂APP為案例,使用者有一個強烈的需求:音質要最好、下載要免費,按照我們常規的認知來說,這就是一個痛點需求呀,非常非常痛。但是企業能做這個需求嗎?顯然是不可以的,誰做誰倒閉。

  所以產品經理要得到長遠的提高,必須要了解商業市場的運作。僅僅看到產品設計原則、使用者需求,是井底之蛙。我們看2015年往後出現的產品,幾乎沒有一個是通過優化產品體驗就可以完成的,都需要產品設計之外的核心能力。例如滴滴Uber的政策影響能力,共享單車的地推能力,網際網路金融的資本能力。

  所有企業都要回到商業軌道上。

  四、多輸出

  最後一點,多輸出總結,往腦子裡輸入更多東西,始終是舶來品,只有經過消化吸收後總結成自己的經驗才能夠說完全學習透了。就像我在寫這些文字,也是強迫自己輸出的過程。要把自己走過的坑,在腦海裡整理過之後,輸出成文字,向有需要的人貢獻自己的一個案例參考。

  工作中,完成一個案子,多做總結,而不是甩手掌櫃,忙著去慶祝。

  據說在2011年的騰訊年會,Pony開完員工大會之後,匆匆回到辦公室,把騰訊創業12年的感悟用一封郵件跟全體同事再分享了一遍。如此繁忙的大佬,依然不斷地輸出總結,令人敬佩。

  在騰訊內部,晉升高階產品經理的人必須要有授課,晉升高階工程師的人必須要有技術文章分享,原因就是希望通過這種輸出型的工作,檢驗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和技能。

  我們的學習成長,不是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從這些事情中得到多少經驗,梳理、總結就像是動物反芻,把經歷慢慢消化成經驗,並且通過文字與更多人分享交流。


本文來自 qq_32506555 的CSDN 部落格 ,全文地址請點選:blog.csdn.net/qq_325065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