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必備基礎模組-需求挖掘
引子
每一個網際網路人大概都有一個產品的夢,最近我也入了產品的坑,那就完成這個系列,希望可以分享自己學習產品經理知識的點點滴滴,自己回顧,也能讓想入門的有個大概的印象。
思維導圖
最近入手思維導圖這項技能, 感覺非常順手,那麼我就把本節的思維導圖寫出來,會幫助對本節的理解,本節主要是說需求挖掘的內容:
問題的本質
對需求的理解,不僅僅是使用者來找,被動的接需求,是主動發現問題的關鍵。
聚焦於具體的問題
用具體的資料來描述需求,這是最重點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產品經理,請你以資料來說話,而不是通過感性的認識,我認為這樣就能大賣!請用資料說話。
怎麼樣以資料來指導工作
- 問題分析: 通過資料認識-還原使用者使用產品的路徑,發現、解決問題
- 使用者分析: 用資料給使用者分層,精準解決特定使用者的問題(精細化運營/策略)
- 需求優先順序 資料能確定影響面/使用頻率,幫助確定優先順序
- 評估上線 上線後的前後資料,對比來評估迭代效果
但最主要問題就是轉化率的問題。
我們具體來講如何通過資料進行使用者的分析-使用者特徵分析
什麼是使用者特徵分析?
簡單點說其實就是給使用者打標籤,
- 通過各種方法,更完整了解目標群體的情況
- 描述典型目標使用者及群體行為
- 使用者分析=資訊的分析
使用者特徵分析的目的
- 明確知道你的使用者真實的訴求點
- 為功能設計提供核心依據
- 資料探勘與使用者推薦的底層支援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使用者心理的變化。一定是使用者的行為表現。
使用者特徵分析的邏輯
資訊階段:收集資訊-抽離資訊-行為分析 標籤:給目標使用者打標籤 方案:根據資訊標籤,來優化產品,運營方案
使用者特徵分析的過程
這裡可以通過幾個特徵點來進行分析:
- 基礎屬性:年齡、性別、星座、教育、身高……
- 社會關係:有孩子、男孩、兄弟姐妹、父母……
- 消費能力:月收入、月消費、有支付寶……
- 行為特徵:經常團購、經常加班……
- 心理特徵:品牌愛好、價效比需求高…… 這屬於使用者特徵分層,也是使用者畫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