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之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覺。儘管總有人鼓吹犧牲一點睡眠時間可以換取成功。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睡眠不足給身心健康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甚至可能加速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的一種失智症。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在健康人群中發現,睡眠質量欠佳的人在數年以後,大腦中會積累更多的β澱粉樣蛋白,而這種蛋白正是影響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病理蛋白。研究結果發表於《細胞》雜誌旗下的Current Biology

負責這項研究的是知名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Matthew Walker教授,他說:“我們發現,現在的睡眠狀態就像一個預知未來的水晶球,告訴你大腦中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狀態會在什麼時候出現、進展得有多快。”

在這項縱向研究中,科學家們首先在6個月內,對32名平均年齡75歲的健康老年人進行了詳細的睡眠評估,包括利用多導睡眠監測儀等分析深度睡眠的時間,比較睡眠時間與臥床時間來計算睡眠效率等。

而隨後的4年時間裡,研究人員定期評估了這些老年人的認知狀態,並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檢查他們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

儘管參與者們都沒有發展出認知衰退等臨床症狀,但研究結果顯示,前期睡眠評估中深度睡眠較少、睡眠更碎片化的參與者,此後幾年時間裡,大腦內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速度更快。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有毒蛋白的更快積累,可能預示著阿爾茨海默病的悄然發生。

現有的證據顯示,β澱粉樣蛋白在腦中的沉積,可能會啟動複雜的多細胞神經退變過程(圖片來源:NIH Image Gallery from Bethesda, Maryland, USA / Public domain)

在這些老年參與者中,研究人員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在研究開始時大腦中已有一定程度的β澱粉樣蛋白沉積。為了進一步確認睡眠不足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因果關係,科學家們後續還將集中在中年人群中觀察,是否在發生實質性β澱粉樣蛋白病理沉積之前,可以檢測到睡眠不足。

研究人員在論文最後總結說,這項發現的特殊之處在於,睡眠不僅標誌著β澱粉樣蛋白積累的程式,而且本身就是可改變的生活方式因素。根據這項研究,睡眠過程中的深度睡眠可能是干預認知的重要目標。

研究中的深度睡眠,指的是腦電波最慢的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第3-4階段,這時候最不容易被外界喚醒(圖片來源:Pixabay)

“具有一線希望的是,我們可以為此做點什麼。在深度睡眠時,大腦會自我清洗(蛋白沉積),所以趁早好好睡覺,我們就還有逆轉的機會。”Walker教授說,“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改善睡眠來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那將是一個重大而充滿希望的進步。”

自 學術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