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疾病負擔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有5740萬痴呆症患者,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5億。阿爾茨海默病(AD)佔全球痴呆症病例的60%-70%,是21世紀的主要健康挑戰之一。導致痴呆症(尤其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退行性病變通常是漸進的,在患者殘疾前已經發展了數十年。
既往研究證實,早在阿爾茨海默病明確出現之前,患者在診斷前15年裡會更頻繁出現10種症狀,包括重度抑鬱症、焦慮、有嚴重壓力且出現適應障礙、聽力損失、便祕、脊椎病、體重異常減輕、不適和疲勞、記憶力減退、暈厥和虛脫。
近日發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的一項研究最新證實,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進展會加速老年人群日間睡眠的變化,且這種關係可能是雙向的。分析結果與另外一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大規模研究結果相互印證,即中年時期經常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到了晚年會有更高的風險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
白天睡得多,痴呆症風險高!
白天補覺,如午睡是老年人常見一種生活習慣,但是日間睡眠對認知健康有何影響目前尚無充足研究證據。近日發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上的一篇論文報告了老年人群日間睡眠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關聯。
研究人員分析了芝加哥一項名為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專案的研究資料,其中共納入1401例受試者(基線時的中位年齡為81歲),隨訪時間超過14年。受試者通過佩戴手錶樣裝置記錄其日常活動。日間睡眠的定義為:從上午9時至下午7時之間長時間處於非活動狀態。
分析結果顯示:
每天日間睡眠時間超過1小時的受試者與小於1小時的受試者相比,其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要高出40%;
與每天日間睡眠次數較少的受試者相比,日間睡眠次數至少為1次的受試者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要高40%;
在校正睡眠質量、日常生活節律、合併症、治療藥物、APOE4等位基因攜帶狀態等因素後,日間睡眠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的相關性依然存在;
日間睡眠和認知健康之間顯示出雙向關係:日間睡眠時間較長、頻率較高與受試者一年後認知功能較差有關;受試者認知功能較差與其一年後日間睡眠次數較多相關。
總體而言,隨著受試者年齡增長,其日間睡眠的時長和頻率都有上升趨勢,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進展加速了這種變化,使得日間睡眠時間和頻率逐年增加了一倍多。此外,日間睡眠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可能互相推動彼此產生了變化。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系“首次證實日間睡眠時長(基於客觀記錄)與阿爾茨海默病之間存在雙向關係”。
儘管目前尚無充足證據證實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即究竟是日間睡眠對認知健康造成了影響,還是過長的日間睡眠本身就可能是加速衰老或是認知功能加速下降的訊號。但是,在調整夜間睡眠時長和質量後,日間過度睡眠與痴呆症之間的關聯仍然存在,這表明,日間睡眠本身的作用非常重要,且這種作用與夜間睡眠無關。
可能機制:促醒神經元損傷
這項研究的發現與最新發表在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結果相吻合。根據後者的這項研究假設:日間睡眠與痴呆症發病風險存在關聯,其潛在機制可能是:在澱粉樣蛋白相關損傷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綜合作用下,個體夜間睡眠開始呈現碎片化,而夜間睡眠質量不佳導致相應個體在白天總是感覺並未完全清醒,並選擇在白天某個時間點補充睡眠。
此外,研究作者強調,由於“促醒神經元”在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就已經開始退化,因此這部分人群或許並不是因為晚上沒睡好所以白天表現的很累,而是因為大腦中能讓他們保持清醒的系統消失了。
基於客觀評估的睡眠資料以及屍檢分析結果,研究團隊證實了他們的猜測,即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需要日間睡眠的原因在於疾病已經損害了“促醒神經元”,且出現損害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tau蛋白的積聚,而不是因為澱粉樣蛋白的沉積。
中年缺覺的危害
去年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表明,即使在相對年輕的人群中,睡眠與其晚年痴呆症發病之間關係可能也依然存在。
在對近8000名英國成年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隨訪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那些中年時期經常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到了晚年有更高的風險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總體而言,相比長期保持每晚7小時睡眠的人,從中年至老年(50-70歲間)長期睡眠少於每晚6小時的人,老年期痴呆症發病風險增加30%。
研究還分析了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發現中年時期睡眠時間與晚發性痴呆症風險之間的關聯與精神疾病、心血管代謝或其他已知的痴呆症相關慢性疾病等都無關。此外,夜間睡眠持續時間≥8小時與痴呆症發病風險之間並沒有顯著關聯。
儘管作為相關性研究,這項研究還不能建立因果聯絡,但這些資料告訴我們,睡眠對中年大腦健康可能很重要。未來的研究或許能進一步確定改善睡眠習慣是否有助於預防痴呆症,但即便我們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結果,保證睡眠時間總是沒有錯的。
自 藥明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