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陳靜發表於2020-07-15
Sucker Punch發揮了揚長避短的精神,最終遊戲體驗不錯,而且很可能比它的實際質量更好一些。

第一次看《對馬島之魂》的實機演示視訊時,我就腦補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Sucker Punch內部一直有一群熱愛日本武士電影的人。某天,一個人興致勃勃地提議:“我們們來做個武士題材的遊戲吧!”另一些人馬上響應:“好!我們們就做個武士題材的遊戲吧!”待到開始工作,他們才發現自己只會開放世界、沙盒地圖那一套。於是又有人提議:“我們們為什麼不能把武士題材和開放世界結合在一起呢?”人們恍然大悟:“對呀,我們們為什麼不把武士題材和開放世界結合在一起呢?”最終,就成了現在的《對馬島之魂》……

以上這段當然只是我內心戲太多,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對馬島之魂》的確是個以蒙古與日本的戰爭為背景,講述男主角境井仁從“武士”成長為“戰鬼”的過程,同時以開放世界動作冒險為主要玩法的遊戲。

這幾項要素,加上Sucker Punch一直以來的特點,其實不難想象出《對馬島之魂》的優缺點。實際玩過之後,它的表現也印證了我的想象。

總結起來就是,《對馬島之魂》是一個十分取巧的作品,Sucker Punch發揮了揚長避短的精神,最終遊戲體驗不錯,而且很可能比它的實際質量更好一些。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結合武士題材與開放世界的《對馬島之魂》

取巧

事先宣告,“取巧”並非貶義,而是Sucker Punch在選取題材和玩法上,的確給了我這樣的感覺。我相信開發團隊在製作過程中做的工作非常紮實,但我也很難不去想象他們是如何一邊製作遊戲一邊揣摩玩家想法的——“武士題材不新奇,開放世界更不新奇,然而你們試過把日本武士放進開放世界麼?”這種嘗試可能不是第一次,不過Sucker Punch把它做到了徹底。

最為明顯的取巧體現在畫面上。自從首次公佈訊息以來,《對馬島之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畫面,而一次又一次的預告片也讓玩家有些擔心它會不會成為“縮水之魂”。

某種意義上說,《對馬島之魂》沒有縮水,不過它所追求的也不是每根草葉都要纖毫畢現的質感,而是從黑澤明電影中吸收靈感,讓畫面呈現明顯的電影風格。根據遊戲環境和場景設計負責人Joanna Wang接受採訪時的說法,製作團隊參考了《七武士》《亂》等黑澤明經典電影,在光影、色彩乃至鏡頭運用上都下了工夫。

為此,遊戲特別設計了一個“黑澤模式”,畫面只用黑白表現,再加上老電影的粒子特效,看上去確實似模似樣(但相信我,這模式玩上一會兒就覺得累眼睛)。而在大多數場景中,遊戲選取了較為簡單但有代表性的植物、動物作為背景,加上天空、海洋,形成大面積色塊,再通過色塊碰撞來達成“電影級”效果。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更偏向寫意風格的“電影級畫面”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初始畫面上可選黑澤模式

《對馬島之魂》以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戰爭為背景,但遊戲中淡化了具體(或者說較為巨集觀)的歷史要素。假如玩家對這段歷史比較熟悉,也許會猜測主角境井仁開場時敗北的那場戰鬥可能發生在有名的“文永之役”當中——當時蒙古軍隊正是在海灘上用弓箭輕鬆打敗了日本武士,而這場戰鬥也讓日本武士們“痛定思痛”,換用更靈活的戰法對抗蒙古人,這也與主角從武士到戰鬼的身份轉變暗合。

不過,即使玩傢什麼都不瞭解,也能順利融入遊戲,因為他們自始至終接觸到的都是男主角個人的成長,從一個把榮譽掛在嘴邊、遇到敵人只想正面衝鋒的一根筋武士,到為了人民和家園無所不用其極、殺人如麻的戰鬼,這個過程並不難讓玩家理解併產生一點共鳴。

就我來說,開場時看男主角想單槍匹馬衝入敵營,我的心情和女主角結奈差不多——榮譽固然很好,但蒙古人都打到家門口了,你這麼送死也太軸了吧?等到境井仁下定決心暗殺第一個敵人,把趕走蒙古人放在個人尊嚴之上,我才感覺“這就對了”。靠著這段劇情,遊戲也順理成章地引入了開放世界幾乎必不可少的潛行要素。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這個場景也許有其歷史淵源(我猜的)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遊戲過程中,不同人對武士也有不同的印象

《對馬島之魂》另一項取巧之處——再次宣告,取巧不是貶義——在於淺層文化符號的運用。直白點說,製作者在其中塞進了儘可能多的“日本印象”細節,足以讓不甚瞭解的玩家(尤其是歐美玩家)一見而驚呼:“美!贊!這就是日本!”至於這些細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玩家不用細究,開發者也沒有去細究。

爬神社、泡溫泉,追狐狸、寫俳句

《對馬島之魂》中的淺層文化符號大多體現在收集要素中。比如拜會神社和稻荷神社——前者可以獲得不同效果的護身符,後者則用來增加小型護身符的欄位。現實中,稻荷神社與其他神社相比,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遊戲裡卻做成了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神社被安排在地形險要的地方,玩家必須越過地形障礙才能到達,其中還包含了簡單的解謎要素(主要是尋路);稻荷神社要通過散落地圖各處的狐狸巢穴來尋找,玩家只需要跟在狐狸身後跑一段路就行了,成功之後狐狸還有一定概率蹲在原地,等主角來撫摸,相當可愛。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尋覓神社的過程中包含了簡單的解謎要素和相當“波斯猴子”的操作,尤其是拿到鐵鉤之後,感覺自己就是對馬一隻狼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爬上頂峰見到神社,視野豁然開朗

類似的符號還有不少。在竹場斬竹以增加決心值(遊戲中的“決心”相當於血瓶與藍條的結合體,用來補血和施放特殊技能),泡溫泉以提升生命值上限,寫俳句以獲得裝飾頭帶,收集戰旗以換取馬鞍,尋找蟋蟀以學習新曲譜,在“榮譽之柱”收集刀裝,在不同環境下與浪人們決鬥——每一項看上去都非常“日本”,而且對主角的旅程有所幫助(至少有外觀上的幫助),但每一項的運用也都簡單直接,玩家僅需輕鬆操作就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收益。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可愛小狐狸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擊竹,其實不難,就是很容易按錯

這些設計看似不夠深度,我卻覺得恰到好處。首先,我一直認為文化符號需要取捨,太過複雜的內容往往會讓玩家產生不必要的壓力——不解釋,玩家一頭霧水;解釋,費力不討好,還容易影響故事節奏(雖然節奏在開放世界裡算是個頑疾)。倒不如干脆簡單點。

其次,從遊戲本身來說,在主線、支線任務的間隙裡,泡個溫泉、寫個俳句,的確是一種放鬆。試想一下,雖然不少玩家知道俳句是“五七五”格式,但假如把俳句設計成只有根據主題選出正確句子才能獲得獎勵,按照遊戲中的三選一模式,總得嘗試個幾次、十幾次才能成功,那我可能會立刻對它失去耐心……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寫俳句需要玩家在已有的句子中選擇,再按照“五七五”拼在一起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雖然我寫得很一般,但頭帶還是照給

相比之下,遊戲中真正的收集元素顯得十分樸實。“記錄”用不同人的視角展現了人們在殘酷戰爭中的選擇,“蒙古珍寶”則採取了偏客觀的口吻敘述,讓玩家得以跳出戰鬼立場,對歷史上真實的蒙古窺豹一斑。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通過收集珍寶,玩家可以從側面瞭解當時的蒙古

武士,以及其他

起初玩到《對馬島之魂》的時候,我就一直有個疑惑:既然遊戲中已經塞進了那麼多“日本元素”,為何忍者沒有出場,哪怕隻言片語裡也沒提及?不過很快這個疑惑就有了答案:主角已經把武士和忍者的活兒都幹了,忍者確實沒有出場的必要。

整體來說,《對馬島之魂》在戰鬥系統方面仍然在做減法,在此基礎上再做出明確區分。作為武士,主角的近戰武器只有一把家傳武士刀,捨棄了豐富性,代之以磐石、流水、皎月、疾風4種不同架勢,用來對抗不同種類的敵兵,每種架勢裡又包含了不同招式,配合起來使用也有種刀刀見紅的手感——當然,這裡就不要考慮武士刀能不能砍穿蒙古鎧甲的問題了,這本來就不是個純粹追求真實的遊戲。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武士刀與4種近戰架勢

作為戰鬼,主角的武器、道具都要豐富得多。遠端弓箭、毒箭、投擲炸彈、風鈴,近戰苦無(還說你不是忍者!)、煙霧彈、黏著彈,無論潛行暗殺還是正面對砍都十分有效——這裡不禁又讓我想到遊戲開篇不久,滿腦子武士榮譽的境井仁還在糾結“武士砍人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現實卻逼著他不得不採取暗殺等不甚光彩的手段消滅敵人。或許自那時起,從武士到戰鬼的命運就已註定。

不過,大部分戰鬼武器和道具在主角和敵人1v1決鬥時都無法使用,在這方面,主角還保持著武士的操守。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5種戰鬼兵器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可選擇的戰術——這些並不是全部,出於索尼的保密需求,還有更重要的戰術“等待玩家發掘”

基於主角的兩種身份,遊戲設計了不同的戰鬥模式。遭遇敵人時,玩家可以立即選擇“對峙”,以類似彈反時間的手法迅速解決一至數名敵人,再與其他敵人正面戰鬥。此外,還可以選擇從地面、高處、懸崖悄悄接近,潛行暗殺。當然,潛行類遊戲的傳統藝能,“只要幹掉所有人就沒人發現我,也算潛行成功”仍然有效,但也有不管用的時候……

除主線任務外,遊戲並不會明確告訴玩家應該怎麼做,但細節方面仍有引導,隨著越來越多戰鬼道具與技能解鎖,玩家也會自然而然地考慮正面戰鬥以外的方法。一些任務中,完成額外條件會有更多獎勵,這些條件往往與正面對決矛盾,鼓勵玩家多用道具和技能。尤其是解救人質時,敵人一旦發現玩家便會開始殺死人質,這時潛行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有些任務會為玩家提供多種選擇,比如潛入,既可以飛簷走壁,也可以藏身在馬車中

以主角的成長為核心,《對馬島之魂》的劇情其實沒有太多懸念,主線故事平鋪直敘,其中穿插的回憶也是在強調“曾經的武士”與“如今的戰鬼”的區別,始終圍繞著核心展開。

這樣的劇情有缺點——太容易猜到結局,我相信等到正式發售之後,會有不少朋友像我一樣,在中間幾個明顯的Flag之後就大概明白後續是個什麼走向。不過它也有優點——因為簡單,所以不容易踩雷,而且有助於編劇把更多筆墨花在核心主題上。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主線故事的核心是“從武士到戰鬼”,情節並不複雜

從結果來看也是如此。儘管在一些細節上還有鋪墊不夠、轉折略顯生硬的問題,但主角的成長曆程十分完整——主角以武士之身化為戰鬼,獲得了英名也付出了代價,而這些都以一句“我不後悔”作結。結局選擇也水到渠成,把握住了傳奇故事的神韻。

陌生的傳奇

直到通關《對馬島之魂》,我一直在思考:以開放世界自由度評價,它或許只是個“不錯”的遊戲,主要玩法在其他遊戲裡也屢見不鮮。以風指引方向初見時很驚豔,但畢竟只是指引方向,實際上只要開過傳送點之後我都是能傳送就傳送;把主角完成任務的過程稱為“傳奇”也很有意思,但“你的傳奇越發恢弘”的結果,除了讓我的戰鬼之名從愛爾蘭到契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只是增加一些技能點,提升決心……其他方面也可以類推。同時,開放世界難以避免的、支線任務影響主線敘事節奏的毛病,它也一樣沒落下。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除了砍竹子之外,當主角完成足夠的任務,聲望與決心都會提升

但就是這樣一個遊戲,我硬是幾十個小時之後還滿地圖找神社,追狐狸,寫俳句,樂此不疲。

至此我意識到,或許《對馬島之魂》真正的取巧之處,是它給了我一種相對陌生化的體驗。回想起我們熟悉的那些開放世界遊戲,優秀如“曠野之息”“巫師”,奇幻題材;長青如“刺客信條”,歐美背景下的科幻題材(姑且只算正作);銷量奇蹟如“GTA”,故事發生在現代美國……順著這些,還能舉出不少例子,這裡就不多贅述了。當我們把思路反過來,就會發現很難舉出一個日本武士題材、開放世界、知名度又高的例子來。

Sucker Punch就這麼做了。這或許在嚴格意義上不算創新,卻足以給玩家帶來新鮮感,讓人們在熟悉至極的開放世界中還能有新的認知——“原來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那樣”。

小而言之,這是Sucker Punch揚長避短的好方法。一直以來他們的遊戲總給人一種視覺效果拉滿、玩起來只是“還行”的印象,到了《對馬島之魂》,武士電影般的視效和日本文化元素為玩法本身做了加成,達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大而言之,它用一個不同的角度表達了“開放世界”——假如以後有更多原本不常見於開放世界的主題被塞進開放世界裡,我一點兒也不會奇怪。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支線任務中,“傳承”為主角提供了更多的鎧甲和武器,過場動畫以樂師之口講述,畫面也更粗獷

相比之下,美國公司Sucker Punch做出一個日本風味濃厚的遊戲,倒不會讓我覺得陌生,因為西方視角下的東方故事在如今這個年代實在是太普遍了。正如開發者在多次訪談中所說,團隊中有數量眾多的黑澤明愛好者,《對馬島之魂》無論是視覺表現還是精神核心,其實都能在黑澤明及同型別的影視作品裡找到。這一點在一部分支線任務中尤其明顯,由於劇透限制,就不多說了,也可以看做對電影大師的一種致敬吧。

《對馬島之魂》:“取巧”成功的佳作
決鬥時的鏡頭幾乎是武士電影的復刻版

順帶一提,出於個人原因,我總是對遊戲的翻譯和文字質量有些在意。在這方面,《對馬島之魂》中文版本應該是基於英文版翻譯的,但行文風格沒有太多西式翻譯腔,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了國內玩家的閱讀習慣。這一點值得表揚。不過這也造成了另一個問題:中文字幕內容和角色的日文對白很多時候不是一一對應的。選擇英文語音或許可以解決,但玩這個遊戲有多少人會選英文語音呢……

與此同時,不知是英文文字問題還是翻譯問題,《對馬島之魂》在角色稱呼上有些齣戲的地方。不論是簡體中文還是繁體中文版,主角舅舅在私下場合都稱呼主角“境井大人”(而角色語音裡講的明明是“仁”),於情於理都不太合適……不過這一點對玩家理解劇情影響不大,假如不是特別糾結,乾脆略過也無妨。

結語

假如你對武士題材感興趣,或是對開放世界感興趣,那《對馬島之魂》毫無疑問值得一試。它在開放世界方面合格,武士題材又能給人以新鮮感,二者相加可以給玩家帶來比實際質量更好的遊戲體驗。

從結果來看,Sucker Punch這一番操作,既成功地揚長避短,又把自己喜歡的“武士”與黑澤明做進了遊戲。《對馬島之魂》達不到“神作”的高度,但開發團隊做得開心,玩家玩得爽快,爽快之餘還能有點兒新意思,這就已經難能可貴了。

優點

武士題材與開放世界的結合
優秀的畫面和演出
日本文化符號的合理運用
可以摸狐狸!

缺點

開放世界難以避免的節奏問題
敵兵種類不夠豐富
一些劇情轉折略顯突兀

作者:陳靜
來源:觸樂
原地址:http://www.chuapp.com/article/287337.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