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中國消費者對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和即時配送業務所展現出的巨大熱情,曾在中國出行市場掀起一輪為期三年的發展狂潮。然而眼下,受乘客安全問題影響,地方政府陸續出臺更為嚴格的運營許可條例,出行行業整體急轉直下。貝恩公司研究曾一度預計,中國出行市場的交易總額將在2020年達到720億美元,但據最新預測,這一數字在2021年才會緩和增至600億美元。作為亞洲發展中國家中的領軍市場,中國出行行業的探索之路,對於相關企業如何在區域市場中站穩腳跟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研究指出,2018年中國智慧共享出行行業總體增勢趨緩。網約車、共享單車和B2C共享汽車三大領域發展嚴重放緩,僅即時配送企業短期內前景較為樂觀,交易總額在2018年實現了40%的增長。2018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的投資規模銳減約90%,導致中國出行行業整體投資縮水48%。此前,行業巨頭滴滴的“順風車”業務發生兩起乘客遇害案件令乘客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在法規政策不斷收緊的背景下,出行行業下行趨勢預計仍將延續。

“儘管挑戰重重,我們認為不僅在中國,乃至印尼、印度在內的所有亞洲發展中國家,出行行業依然有很好的盈利前景。”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先進製造業務和汽車業務主席及本次報告的聯合作者曾偉民先生說道。“只有敢於做出艱難決定,腳踏實地、耐心佈局的領導人,才有可能帶領企業破解盈利難題。”

對於想要破解盈利難題的出行企業,貝恩公司針對網約車市場總結出以下四大關鍵盈利手段:

極致的運營。極致的運營對出行企業重新獲得公眾信任至關重要。為了更好地應對乘客的出行安全問題,各大出行企業相繼推出緊急聯絡人、實時位置共享、車內錄音和虛擬號碼等功能。

除此以外,出行企業還必須解決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難題——運營虧損。貝恩研究發現,Lyft的單均運營虧損高達45%左右。儘管大幅提高乘客車費和平臺抽成可以彌補某些成本的大項開支,但在管控較為嚴格的國家,例如中國,這一方法未必可行。出行企業只有在企業內部不斷優化,積極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例如,網約車公司可能有機會通過投資電動車車隊來提升利潤,貝恩公司針對中國地區的研究表明,這一舉措可降低約65%的燃油成本。2018年到2020年,中國充電站數量預計將增加六倍以上,而在東南亞充電站目前仍十分罕見。

區域聚焦。區域密度對網約車業務的盈利至關重要。網約車公司應該瞄準優勢地區,建立密集且穩定的車隊規模,減少乘客的等待時間和運營成本。在中國的高線城市,網約車公司的滲透率正在臨近飽和點,這就意味著公司應該將業務重點轉移至低線城市,去那裡爭取高增長機會。

報告主要發現

相鄰擴張。 對大多數網約車龍頭企業來說,建立“全平臺”模式尤為重要。他們可以通過向電動滑板車或即時配送領域擴充,充分發揮出它們在演算法和平臺資源方面的優勢。在東南亞,Grab為了擴充業務版圖,已經開始測試旗下支付服務GrabPay。

“在擴充核心業務的同時,網約車公司為彌補運營虧損,還需要利用自身優勢沿著行業的垂直領域發展相鄰業務。比如,可以利用龐大的司機資源和資料,在汽車融資、車輛保險和售後服務,以及二手車銷售等領域探索新的收入來源和業務模式。” 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蔡晴表示。

持續創新。網約車公司將通過平臺實現人車互聯,在未來增值服務和資料領域,扮演重要的“守門人”角色。

自動駕駛汽車這一重大技術突破的普及不再是天方夜譚,企業若能精準地制定戰略佈局,將有望顛覆全球出行市場,走上規模化盈利之路。例如,擴充雲服務領域機會,基於個人資料和位置資訊進行精準營銷從而實現乘客資料變現等。對做好準備的企業來說,自動化駕駛技術的潛力巨大。隨著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企業目前的創新優勢將直接關係到其能否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貝恩公司全球副董事劉湘平指出, 早期“試水者”毫無疑問將擁有巨大的優勢。要想在未來出行行業的生態體系中分得一杯羹,出行企業必須制定明確的戰略目標,選擇明智的合作伙伴和聯盟,為成功奠定基礎。成為出行行業的遊戲顛覆者,還是出局者?成敗亦將在此一舉。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援我們發展可加入!
貝恩諮詢:2019年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