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微文、Karen Harris、陸浩文(Thomas Luedi)

最近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本年初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對於大範圍傳染疫情,我們並不陌生。在過去20年裡,中國曾經歷過多次重大疫情,常見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也在持續開展。按感染人數和致命性程度來區分的話,可大致分為三類:

三類疫情

1.兼具高感染人數與高致命性的非典
根據統計資料,2003年非典感染病例共5,327例,死亡率約為6.6%。

2.感染人數多但致死率較低的H1N1流感
資料顯示,2009年到2010年間,全國共感染H1N1流感134,321例,死亡率約為0.6%。而常見的普通流行性感冒,在2019年全國約有3,507,306例患者,死亡率小於萬分之一。

3.相較非典及H1N1,感染人數少但死亡率較高的H7N9禽流感
在2014年至2017年間,共累計產生1,379例確認病例,死亡率約為40.5%。

除感染人數與死亡率外,此次疫情國家採取的疫情防控手段在範圍上與力度上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最為接近,對於經濟的影響也相對更值得參考。

非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那麼,03年的非典對於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根據統計資料,非典對於GDP的影響是短期的——在受影響最大的0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從11.1%下降至9.1%,但在三四季度迅速回升至10%,最終形成了1%左右的負面影響,並且並未波及下一年。

此外,非典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差異巨大,其中第三產業無疑是受到衝擊的重災區。其中交通運輸業增速下跌5.4%,住宿餐飲業以及金融業均下跌達到3.6%;第二產業所受影響也較大,工業和建築業跌幅分別達2%及1.7%;農業相對平穩,漲幅下降了1%左右。

然而,部分行業雖然受到重創,恢復速度也非常快。包括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工業等行業,在非典疫情結束後便立刻恢復到相對合理的水平,而包括金融服務、教育、文化娛樂等行業則要等到第四季度甚至下一年才會完全恢復。

而廣大股民所關心的資本市場,其恢復速度也較為緩慢。03年的非典對A股和港股造成了8%-10%左右的回落,並且A股指數下行趨勢一直持續到03年底才有所回升。

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的不同

然而,非典畢竟已是過去時。貝恩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與非典相比,有四大差異。

首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於春節前後,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更大,感染人數更多。而由於相關政策的影響,大規模返城高峰有所延後,後續發展尚不可知。

其次,政府對於此次疫情采取了更為有力、嚴格的管控措施,無論是延長假期,人員隔離,還是省際及本地交通管制,都超過了非典時期。而另一方面,群眾們有了抗擊非典疫情的經驗,在個人應對上也更為嚴肅、合理。

第三,過去十年裡網際網路與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對於生產力與居民生活水平的影響。

最後,中國的經濟體量與結構相比03年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的中國,佔全球GDP的比重從03年的4%上升到去年的超過16%,而第二及第三產業佔比為93%,其中第三產業超過50%。再加上來自內外部的各方面因素影響,此次疫情將會對經濟造成更大的下行壓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

多家機構初步預測,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造成約3000到5000億人民幣的損失,高於非典時期的約1000億人民幣損失。

短期來看,由於總體消費需求的減少,與消費有關的行業將受到較大沖擊,其中交通運輸、旅遊、娛樂、傳統零售、房地產、餐飲、非必需消費品、汽車等行業都將呈現較大幅度的下滑,甚至包括保險等行業也將由於線下活動的限制而短期承壓。而另一方面,生活必需品、部分醫藥及醫療健康領域則將在疫情期間顯著增長。

疫情結束後,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業有望快速復甦,而包括服裝、化妝品、奢侈品等可選消費領域甚至可能由於市民出行恢復後的報復性消費而迅速回彈。此外,包括醫療、保險、線上零售、線上教育、娛樂、通訊等與網路相關的行業也將由於疫情期間高漲的客戶獲取與轉化而產生持久效益。

此外,短期投資及出口都將明顯回落。製造與建築等資金密集型行業將面臨人力短缺、成本增加、現金流吃緊和供應鏈不確定性增高等問題,但這些問題可能隨著政府補貼的逐步落實而得到緩解。而根據中銀國際的預測,由於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廠大面積停產、公共假期延長以及交通運輸業調整等原因,疫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約為300億美金。

而在中長期,對於許多跨國企業而言,原本由於貿易摩擦及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而已經在推進中的生產及供應基地外遷,可能由於此次疫情的爆發而加速。如疫情持續時間長於預期,跨國企業廣泛實施供應鏈風險分散舉措,將在中長期內對進出口造成結構性影響。

由於此次疫情爆發在三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前,預計政府將在屆時提交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所調整,並採取多種措施降低疫情對營商環境的影響,推進既有投資專案,力保年度經濟目標不出現大幅波動。

貝恩給企業在新冠肺炎特殊時期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我們建議企業停止等待觀望,應在當下及時採取行動,制定疫情中及結束後的目標及計劃,並快速實施。

1.不忘初心

企業應及時評估市場變化及自身長期戰略規劃,不因短期挑戰影響長期戰略目標達成。並以終為始地為疫情後的情況設定理想目標以及中期目標,合理評估並調整2020年度計劃,以確保新計劃和新預算反映最新的市場環境變化並且分配足夠資源應對當前挑戰。

2.以人為本

任何企業應當首先將員工的安全及健康放在首位。人才是推動增長與變革的第一要素,保護好現有人才是企業在這一階段的重中之重。同時,企業應當開始為疫情後的中長期發展制定人才發展計劃,從內外部雙管齊下著手儲備戰略性人才。事實上在危機情況下,在人才市場上更有機會找到平時更難找到的優秀人才。

3.現金為王

由於疫情特殊時期供給及需求端均出現較大波動,企業應當著重控制現金流及成本(特別是行政管理費用與間接成本),對現有的現金流及資產負債表進行壓力測試,實時監控現金、庫存、原材料及關鍵生產要素儲備,切實保障供應鏈穩定運轉。最後,由於疫情仍在持續,企業也應對極端情形下(如疫情期持續長於預期)的現金流、業務規劃及員工遠端工作安排提前制定應急方案。

4.變中求勝

在特殊時期,短期內市場及客戶端均發生較大波動與變化,企業應當迅速對當前業務及運營模式進行轉變,來適應疫情期間的市場環境。在疫情後的中長期,準確識別市場與客戶需求的“新常態”,及時調整當前產品供應、銷售模式、渠道合作伙伴以及營銷手段。

5.合縱連橫

特殊時期下,市場領先的企業應當迅速更新潛在併購和合作目標名單,制定前瞻性的併購、合作或剝離計劃,使得企業能夠在時機成熟時迅速採取行動。同時,疫情結束後,中期內市場仍具有不確定性,應在行動前對標的公司及行業進行更為詳盡的盡職調查。

在歷史上,人類曾無數次與疫情交手,雖然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都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我們應當相信歷史發展的規律——我們終將控制住疫情,迎來正常有序、甚至更加充滿生機的市場環境。只要心中有陽光,陰霾終會被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