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xinhuozhong發表於2023-11-21

作者:文子

中國AI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大模型又多又亂。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摩肩接踵的大模型:兩極熱,中間空

中國到底有多少AI大模型?在今年10月國內大模型已經有238個。而在6月這個數字才只有79個,僅僅4個月就翻了3倍。 可以說,中國此刻已經是全世界擁有大模型最多的國家,遠遠超過美國。但這個看似厲害的數字背後,中國又有多少AI原生應用呢?

很顯然,現在的“百模大戰”進退兩難。而李彥宏在2023西麗湖論壇上的一句話也點破了這個問題,現在的國產大模型正面臨著一個尷尬的現實:賽道過熱且應用缺乏。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我們知道,在PC時代,基本上只有Windows一個作業系統,但是基於Windows系統開發的軟體卻有很多;而來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也只有安卓和iOS兩家主流作業系統,但移動應用卻有800萬之多。可見少量的作業系統,大量的應用才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關鍵。

但在今年國內人工智慧每收穫1塊錢投資,就有6毛錢流向大模型相當於作業系統,而涉及具體應用層面的,卻不足四分之一。也就是說,大模型佔據了絕對的資源優勢,但應用層卻被嚴重忽視和壓縮。大家一窩蜂地在做大模型,在這過熱的賽道里,不僅浪費了大量研發、算力和資料資源,也埋下了一場可能隨時爆發的危機。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一旦資本泡沫冷卻,隨著資本的撤離,將出現大量的大模型停止更新,媒體開始唱衰大模型寒冬,相關公司紛紛倒閉,員工待遇下降等問題接連爆發。這種行業猛然轉冷,很大程度會給真正具有競爭力、創新能力的中國AI企業帶來巨大的麻煩。

AI時代,驅動原生應用才是關鍵

面對國產大模型的困境,李彥宏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他認為,一個大模型要想成為新時代的Windows,安卓和iOS,一定具備一個能力,那就是驅動AI原生應用爆發。

事實上,在美國的AI創業浪潮中,早已開始出現這種AI原生應用。你會看到不論是AI虛擬對話的Character.ai,還是基礎設施領域的Langchain,甚至包括Humane推出的硬體AI Pin,這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對AI原生應用的形態的探索。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幸運的是,我國和美國這種差異化尚未達到決定性勝負的階段。因為直到今天,最出色的AI原生應用還沒有出現。就如同移動時代擁有其獨特的“mobile-native”應用一樣,這些應用已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同樣在AI原生時代,也將會湧現出基於大模型的新興國民級應用。

就如李彥宏所言:“人類進入AI時代的標誌,不是產生很多的大模型,而是產生很多的AI原生應用。我們需要100萬量級的AI原生應用,但是不需要100個大模型。”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因為模型本身並不能直接創造價值,透過基於基礎大模型的AI原生應用開發,模型的存在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意義。如今大模型最終的格局必然是少數實力玩家取勝,取勝的大多數機會就在於AI原生應用的研發。

無論是晶片、框架、還是模型,只有透過更多的場景落地應用,才可以形成更大的資料飛輪,技術才能被更多人感知到它的能量和價值。也只有繁榮的AI原生應用生態,會倒逼市場變化從而驅動經濟增長。

去掉90%大模型,迎來中國AI之春

現在的中國,在短時間內已經發展出了遠遠超過本身應有存量的大模型。而這裡面最致命的問題就是,90%的大模型都缺乏商業化支撐。這對於大模型創業型企業來說,一開局就是最艱難的局面。對他們來講,擁有的只是演算法,但連一條可行的商業化途徑都找不到。

這些問題導致大量大型模型積聚的賽道變得十分嚴峻。目前國內的現狀就是,大家談起演算法,各家都在創新;說到引數,各家都在追求規模;說到呼叫,卻幾乎沒有人使用;說到商業,更是幾乎沒有公司考慮。換言之,必須要淘汰今天超過90%的大模型。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只有大浪淘沙,中國才能迎來AI之春,才是真正能發揮出在應用創新、產品打磨、產業智慧化落地等領域的優勢。而大模型產業形態的良性化,應該是五家主流大模型互相競爭,一到兩個企業進行底層技術創新,同時還需要一系列作為補充的開源大模型,以及在學術領域充當AI科學支撐的大模型。

在大模型與行業垂直領域結合的同時,形成推廣和複製行業大模型的產業生態,諸如大模型+辦公、大模型+娛樂、大模型+媒體等等形式,在主要的C端市場,湧現出數以千計的公司,形成網際網路經濟之後的AI經濟奇蹟。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

未來的AI大模型一定會催生出新的象徵性產品,可能新的抖音,新的微信,新的office,甚至更多難以想象的創新,而這一定不是現在的大模型能做到的。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35178/viewspace-299644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