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遊資網發表於2020-05-26
導讀:雲遊戲的落地,除有錢有內容外,誰能解決盈利問題,誰就佔據先機!

如果說2019年遊戲公司對於雲遊戲只是觀望的話,那麼,到了2020年,他們對雲遊戲的態度已變成進攻,且不少已經進入備戰狀態。

今年一季度,國內多家上市遊戲公司宣佈佈局雲遊戲,有些意在搭建雲遊戲平臺,有些計劃推出雲遊戲版本,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想在風口來臨之際,佔據先機。畢竟雲遊戲已被公認為行業的新風口,且有機構預測此風口在2023年市場規模或突破千億元。

據騰訊研究院資料,截止2019年9月,全球範圍內已有152家公司入局雲遊戲,包括騰訊、網易、三七互娛、盛趣網路、鬥魚等,如今這一數值或成倍數增長。

而與遊戲公司蜂擁相對應的是國內雲遊戲平臺層出,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當前基於軟體和硬體的雲遊戲平臺超過40家,包括格來雲遊戲、天翼雲遊戲、咪咕快遊、金山雲遊戲、鬥魚雲遊戲、菜雞、小沃暢遊、騰訊即玩和網易雲遊戲等。

這些雲遊戲平臺多數還處於發展前期,運營情況不甚明朗。在筆者的採訪中,時任某知名雲遊戲平臺技術總監的雙木透露,當前雲遊戲平臺基本都處於虧本狀態,一方面,雲遊戲平臺所需要的伺服器、網路頻寬、運營、內容版權等費用高昂;另一方面,雲遊戲平臺廠商還未能找到行而有效的盈利模式,沒有解決雲遊戲支付以及使用者信任問題。

短期來看,平臺的使用者增長速度較快,但遊戲體驗差,盈利模式頗為單一。長期來看,雲遊戲平臺運營成本高、內容版許可權制多,盈利問題仍待解決。

雲遊戲平臺現狀:使用者增速快,遊戲體驗較差

雙木解釋稱,“今年,疫情及5G網路的雙重因素疊加,使得雲遊戲的使用者增長較快,但受制於伺服器和網路頻寬影響,雲遊戲的使用者體驗不甚理想,掉幀問題嚴重,且畫質較差。”

在筆者的體驗中,雲遊戲確實省去了下載的麻煩,也能像頁遊一樣即點即玩,但使用者排隊的時間較長,且遊戲內切換場景、操作複雜動作時,有卡頓的情況,畫質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清。

以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快遊iOS版為例,筆者點選秒玩本週最熱排行榜中4399的FPS遊戲《火線精英》時,等待遊戲啟動的時間大概3分鐘,啟動時遇到不斷重啟,和驅動失敗的情況,無法進入遊戲。

筆者又試玩了4399的另一款FPS遊戲《槍戰英雄》,試玩過程中角色行走和操作動作較為流暢,但有卡頓,延遲在80到120ms左右,畫質一般。不過試玩非熱門小遊戲如《熱血火柴人》則無須排隊可直接進入,且操作比重度遊戲要流暢。

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圖:咪咕快遊平臺《火線精英》試玩,卡在這介面不斷重啟】

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圖:咪咕快遊平臺《槍戰英雄》試玩】

同樣的,筆者也在天翼雲遊戲平臺測試了銀漢的MOBA遊戲《時空召喚》。在遊戲試玩過程中有出現儲存空間不足以及卡在登陸廠商logo介面的情況,正式試玩後遊戲角色在操作行走和技能釋放時動作頗為流暢,但畫質較模糊,整體體驗不如APP客戶端。

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圖:天翼雲遊戲平臺《時空召喚》出現儲存空間不足情況】

整體來說,當前雲遊戲平臺的使用者體驗不是很理想,遊戲會出現重啟、閃退、卡屏的小BUG,而且有卡頓掉幀的情況。對此,雙木稱,在5G網路技術的成熟時會有質的飛躍。不過,對於網路問題,業內也有觀點認為,即使是5G網速變快時延變短,但時延依舊存在,對於硬核遊戲來說仍然是致命的制約。

體驗之外,在內容上,多數雲遊戲平臺以手遊、小遊戲、單機遊戲為主,PC和主機遊戲為輔,如咪咕快遊、菜雞遊戲、網易雲遊戲等,部分如格來雲遊戲主PC和主機遊戲,鯨雲暢遊主單機遊戲。數量上,據有飯研究資料,咪咕快遊有216款遊戲,動視雲科技旗下的格來雲遊戲188款,點雲科技的菜雞遊戲有153款,網易雲遊戲有132款。

在筆者的體驗中,當前主流的雲遊戲平臺內容差異不大,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啟用平臺內的內容生態,為使用者提供與現有環境適應的遊戲內容,並以此提高使用者的遊戲體驗。基於當前的網路,偏休閒、偏劇情、對延時要求不高的遊戲更適合放在雲平臺上體驗。雙木也認為,手遊、小遊戲及單機遊戲在雲遊戲平臺上體驗要好一些。

雲遊戲平臺現狀二:盈利模式單一,支付難題待解

對於雲遊戲平臺的盈利模式問題,業界討論頗多。目前多數平臺以會員訂閱製為主,如咪咕快遊、網易雲遊戲、天翼雲遊戲、菜雞遊戲等,部分平臺如格來雲遊戲採取充值虛擬貨幣購買遊戲和會員模式。常見的雲遊戲平臺付費專案包括遊戲購買、會員充值、體驗時長和道具。

目前咪咕快遊會員收費有連續包月、月卡、季卡、年卡等方式,其中連續包月為9.9元、月卡為39.9元、季卡為79元、年卡為289 元。網易雲遊戲價格略低一些,月卡收費15.9元、季卡70元、年卡240元。

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圖:網易雲遊戲會員訂閱制收費,首購月卡15.9元】

與上述兩家雲遊戲平臺不同,格來雲遊戲平臺以PC和主機遊戲為主,資源消耗頗多,因此,其收費採用單一遊戲購買或者充值虛擬貨幣購買時長的方式,其中主機遊戲《荒野大鏢客:救贖2》遊戲收費272元,PC端遊戲《劍網三》收費為68.6元,PC端遊戲《我的世界》收費為172元,選擇包周的話為30元,包天為7元。

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圖:格來雲遊戲平臺的付費設定,可充值虛擬貨幣購買】

目前,在收費模式上,各大雲遊戲平臺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大多傾向於訂閱制。雲遊戲本質上也是一項流媒體服務,視訊和音樂類網站都通過訂閱模式跑通了商業模式,因此,訂閱模式也較為適合雲遊戲。不過,由於國內有大量的免費遊戲使用者,結合市場行情和使用者消費習慣,這一模式能否長久還有待觀察。

在雙木看來,目前雲遊戲平臺盈利模式單一,很難支撐雲遊戲平臺的高成本運營。他甚至認為各大平臺的會員收費在未來大概率會漲價。

眼下,雙木所在的雲遊戲平臺採用的也是會員訂閱制收費,他說他們正在探索其他的盈利模式。他認為誰能解決盈利問題,尤其是雲遊戲內部的支付問題,誰就能更快一步搶佔先機。但現階段,遊戲行業傳統的內購、廣告模式不太適用於雲遊戲。

雙木介紹稱,正常遊戲都是觸發計費後拉起了微信或者支付寶完成支付,但云遊戲由於遊戲部署在伺服器上,雲端沒有微信或支付寶客戶端,雙方沒有通訊,拉不起使用者本地的支付APP,因此支付上有一定的技術難點。“最核心的要解決在使用者本地支付伺服器端計費點的問題,需要CP配合接入SDK”。

此外,雲端支付還須解決使用者信任度問題。“極少有使用者會在雲端輸入自己的支付密碼,因為誰也不知道這視訊流還有沒有其他人能看到”雙木稱。

至於廣告模式,由於廣告平臺有裝置碼、IP段的識別設定,這些在雲遊戲上有較集中或是同一個的情況,會導致廣告收益被核減。

在雙木看來,雲遊戲平臺的突圍重點還是在於有錢有內容且能解決盈利問題。“大家都扎堆進駐,說明雲遊戲平臺搭建技術門檻並不高,重點還是誰有錢,能解決內容和支付相關的問題。誰能讓CP分到錢,誰就能搞定其他遊戲CP。”

值得注意的是,在技術門檻上,雲遊戲平臺和H5遊戲平臺有所區別,雖然這兩者的使用者體驗都是即點即玩,但是在效果和內容上,雲遊戲的延展性要更高一些。H5遊戲只能載入一些資源小的遊戲,其中游戲能不能流暢體驗,主要靠瀏覽器效能和包體大小。雲遊戲則是把遊戲放到伺服器上,使用者通過視訊流操作,這樣可以雲化各種遊戲,主機、PC、手遊,不用管包體大小,只要使用者手機端解碼晶片能執行,完全可以輕鬆體驗到4K級水準大作。

雙木稱,雲遊戲平臺搭建的技術難點不高,效果比H5遊戲平臺要好一些,因此各大企業都競相入駐,只是雲遊戲平臺要突圍的難點不在技術,而在成本、內容和盈利。

雲遊戲平臺的難點一:運營成本高,內容版許可權制多

如果盈利問題或者說雲端支付問題得以解決,那麼雲遊戲平臺遇到的網路技術、運營成本、內容版權問題也解決了一大半。說到底,雲遊戲平臺的構建本身就是一件極其燒錢的事情。

“雲遊戲平臺的突圍除了砸錢在內容、頻寬、伺服器上,沒有更好的辦法,我認為未來應該是某幾個平臺會成為主流,但有一點是要掌握核心。”雙木對筆者表示。

在平臺運營成本這點上,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優勢更加明顯,因為其本身就擁有5G、伺服器和頻寬資源,這些恰恰是一般公司負擔不起的。當然,遊戲的研發商和發行商也具有一定的優勢,畢竟掌握著最為上游的內容資源。

在與筆者的交流中,雙木多次提到了雲遊戲內容。其中涉及最多的是遊戲內容版權以及遊戲CP的利潤分配問題。

在筆者的雲遊戲平臺體驗中,目前各大雲遊戲平臺大多將國內現有的端遊、手遊、單機、小遊戲搬上雲端,或者漢化國外經典單機、主機遊戲作為自己的產品,其中有大量的遊戲未經遊戲研發商合作授權。

筆者曾就雲遊戲內容版權問題諮詢過騰訊和網易知情人士,雙方均稱,未將旗下游戲授權給各大雲遊戲平臺。騰訊目前也在大力打擊雲遊戲平臺中的遊戲侵權問題。

早前,騰訊曾起訴過廣州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其作品資訊網路傳播權,涉及作品有《英雄聯盟》、《QQ飛車》、《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等。騰訊在案件中稱,被告廣州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授權將涉案遊戲作品置於其雲伺服器中供公眾訪問的行為,侵害了涉案遊戲作品的資訊網路傳播權。該案件也被媒體解讀為“國內雲遊戲第一案”。

進退兩難的雲遊戲平臺

從這點上看,內容版權或成為雲遊戲平臺發展的桎梏。而問題的解決最終還是要落到了平臺與遊戲研發商的利潤分配上。目前業內有觀點認為,雲遊戲平臺會爭奪優質內容合作,或通過併購、合作、降低分成等方式與內容方繫結。

雲遊戲平臺的難點二:CP利潤分配問題及傳統遊戲渠道競爭

談及平臺商和遊戲CP的利潤分配問題,這點在手游上較為容易解決,有知情人士向筆者透露,咪咕快遊部分手遊採用的是與遊戲渠道一樣的55分成制度,但這一制度並不適用PC和主機遊戲。

在PC和主機遊戲上,大部分的雲遊戲平臺還是作為服務提供方,即提供快速的平臺和網路頻寬服務,並未涉及到與遊戲CP分成問題。當然,這也與當前雲主機遊戲數量較少有關。

這也引發了另一觀點,有行業人士認為,雲遊戲當前最好的落地模式在移動端即雲手遊模式。一方面,雲手遊比雲主機在技術上更易實現。雲手遊模式要實現的是遊戲的上雲和適配操作,而云主機模式實現要跨平臺和跨螢幕並且適配改動較大。另一方面,雲手遊商業模式較為清晰,運營成本比雲主機平臺略低。雲主機平臺遊戲需要與3A遊戲廠商結算,雲手遊可作為分發或聯運渠道,按照CPS進行內購結算,與CP分成。

成本方面,雲手遊是基於ARM架構,該架構比雲主機採用的基於X86架構成本低,ARM架構1小時的消耗是X86的1/5。且不需要最新的硬體,穩定性較高。這或許也是現今雲遊戲平臺多以手遊、小遊戲、單機遊戲為主的原因。

雙木認為,PC端的雲遊戲平臺更適合來承載PC和主機遊戲,移動端雲遊戲平臺則是手遊更適配。“手遊天然適配,且雲遊戲啟動快,載入效率高,安全可靠,無計費破解風險,對出現故障的包體可以快速處理。如果計費問題得到解決,對遊戲分發來講是特別好的事。”

無論雲遊戲的落地模式是雲手遊還是雲主機,雲遊戲平臺都需要解決內在的內容、運營、盈利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雲遊戲平臺的外部競爭,尤其是來自傳統遊戲渠道的,畢竟雲遊戲也被認為將顛覆遊戲分發渠道格局。

早前,彭博社曾有報導稱,谷歌的Stadia、微軟的xCloud、英偉達的GeForce Now和索尼的PS Now都將無緣iOS系統,因為這些服務都違反了《App Store審查指南》中的3.1.2(a)條例。

蘋果認為,遊戲訂閱中提供的遊戲必須由該開發者擁有或已受獨家許可 (非屬於遊戲釋出平臺的一部分),且所有遊戲都必須直接從 App Store 下載,遊戲須避免訂閱使用者的重複支付,且不應損害非訂閱使用者的利益。而云遊戲平臺並不符合蘋果的這一規定。

筆者在App Store上對文章提到的雲遊戲平臺進行搜尋發現,僅有咪咕快遊和菜雞上線,騰訊即玩與網易雲遊戲均未上線,這對於雲遊戲平臺而言並不是好訊息。“目前,雲遊戲平臺還談不上對渠道有衝擊,即使有,渠道或許也會跟進蘋果的政策,封禁此類應用,純靠官網或者SEO推廣有限。”

綜合來看,當前雲遊戲行業正處於發展初期,即使有眾多的企業率先圈地,搭建起雲遊戲平臺,但基於網路技術、運營、內容版權、盈利模式,以及渠道競爭問題,後續的發展之路還很漫長。


來源:遊戲陀螺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7URR4tIQS68-MsVj446XQQ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