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40次演講、14萬字,李彥宏的AI簡史
AI之門並不是天然就對人類敞開的,它在很久以來一直大門緊閉、門庭冷落,被認為是一個對實際應用幫助不大的領域。
但是總有人格外有恆心毅力,他們不肯離去,反覆叩擊大門,從推開一道門縫,到開啟AI的世界,這個過程的 參與者成千累萬,但是帶頭的是極少數人。
李彥宏一定是其中的一位。
今年的“烏鎮時間”已經告一段落。李彥宏和過去五年一樣,如約而至。Robin今年的主題依然是AI。
這距離上個世紀90年代在美國留學的李彥宏第一次認識“AI”,已經過去了30年之久。
在稱霸了整個PC時代的百度看來,改變命運的下一個機會已經不是網際網路的下半場,而是AI的上半場——但這一切首先取決於,百度和AI是否能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好的改變。
在烏鎮大會的企業家高峰論壇上,李彥宏分享道:
數字經濟在經歷了PC的發明與普及,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這三個階段後,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慧經濟新階段,智慧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本文整理了2017-2019年李彥宏的40篇內部和外部的公開發言。在這14.3萬字的資料中,還原了他從AI預言家、敲門人直到被暱稱為“AI先生”的全過程。
30年前:二手車、吃雞、無用的AI
2019年10月20日,烏鎮,這一天網際網路核心巨頭們都會向世界展示他們的最新戰略和核心理念。人們也期待著“六次進鎮”的李彥宏會說點什麼。
李彥宏坦言自己是一個“人工智慧樂觀主義者”,同時他對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充滿信心。
這其中的原因,更多在於他的觀察。他認為,雖然中國網際網路人口不再增加,但是這些人每天上網產生海量資料,他們產生的資料,用來訓練各種各樣的機器學習的模型,效果會非常好。因此,在這點上來看,中國發展AI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而在今年的烏鎮大會上,李彥宏繼續為他心中的AI願景“站臺”。
李彥宏今年帶來的新詞彙叫“智慧經濟”,雖然這個詞看上去和聽起來都顯得很普通,但在這個詞的背後,卻蘊含著他在過去3年時間中的39次公開發言的精髓思想,同時也飽含著他預測AI對人類未來生活產生巨大改變的激情。這也是百度對於產業智慧化這盤棋局的一次清晰的觀點呈現。
李彥宏認為,人工智慧驅動下的智慧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首先是人機互動方式的變革。“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的20年,那麼在未來20年,將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不斷降低的20年。”
在智慧經濟時代,智慧終端會遠遠超越手機的範圍,包括智慧音響、各種可穿戴裝置、無處不在的智慧感測器等,應用與服務的形態也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人們將會以更自然的方式和機器、工具進行互動和交流。
其次,智慧經濟也會給IT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的改變。李彥宏判斷,傳統的CPU、作業系統、資料庫將不再處於舞臺的中央,新型的 AI晶片,便捷高效的雲服務,各種應用開發平臺、開放的深度學習框架、通用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等,將成為這個時代新的基礎設施。
還有,智慧經濟會催生很多新的業態。交通、醫療、城市安全、教育等等各行各業正在快速的實現智慧化,新的消費需求,新的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
說到這裡,李彥宏眼前彷彿看到了30年前的一幕幕畫面。
1990年,留學時代的李彥宏,開著一輛二手的本田車、每週用電飯煲做一次紅燒雞塊,然後分七天吃完。
就是在這樣清苦的留學生時代,他卻喜愛上了人工智慧。當他向自己在布法羅大學的老師表示,自己對於人工智慧方向很有興趣,他的老師卻告誡他,人工智慧這門課沒用,將來靠學好這個是找不到工作的。
他的老師得出這個結論也不是沒有道理,站在當時的時間點上,人工智慧確實在工業界沒有實際的應用。雖然在理論上講有一套方法論,但無法落地,是比較沒有價值的學科。
雖然人工智慧在那時並不被人所認可,但李彥宏還是保留了他對人工智慧的興趣,在讀研究生期間,他曾發表過一篇論文,核心內容是用人工智慧的方法加強OCR的影像識別效率。這就是李彥宏和AI的初見。
10年前:生而不同的技術派,開啟AI元年
剛創立百度時,誰也不會把百度和AI聯絡在一起。但在這十年,更多的人看到了李彥宏已經在人工智慧這條路越走越深。
人們總是以為變化會突然出現,但其實所有的變化都是一點一點發生的。
這幾天,有一篇叫《這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文章在網上爆紅,作者釋放了一個核心觀點:
這十年,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從凡事都Copy美國,開始變成了創新者。因為龐大的存量市場,使得中國在驗證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上都有巨大的規模優勢。
其實,關於這一趨勢,李彥宏大概在8年前就做出了精準的預測,他2012年在矽谷的華源科技協會演講中說:“由於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和網際網路市場規模龐大,中國使用者可能先於美國消費者認識和遭遇到某些特定挑戰和難題,中國網際網路業界可以透過創新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將擺脫模仿模式,產生更多本土化的發明和創新。”
這個提前八年的預測,現在已經完全被證實了。
在過去的八年裡,百度早已先他人而行。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李彥宏把自己的個性簽名改成了“生而不同”,而正因為這樣,百度也同樣擁有了這樣的屬性。
在C2C(copy to china)成為主流的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潮中,百度幾乎是唯一一家依靠技術創新而躋身前列的公司。從這個角度來看,百度無疑是一個異數。
李彥宏曾經說過“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收購技術公司,他們只為產品和使用者規模付費,不為技術付費,只有百度為技術付費”。事實上,百度早期的核心產品中文搜尋引擎,無論是爬蟲、頁面排序、個性化調整權重、反作弊、推薦機制、分詞和自然語言的處理等,無一不是技術驅動。
對於AI,大多數人、甚至大多數企業,都以為2016年才是AI的元年,因為這一年阿爾法狗戰勝了人類棋手,讓人們第一次真實的看到了AI的實力。
然而,這個時間點或許需要往前推6年,因為早在2010年,百度就開始了AI的佈局,成為中國最早深度佈局AI的先行企業。
有很多人認為,百度是“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才提前佈局人工智慧的。其實,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認知。2010年,也就是PC網際網路的極峰時期,百度已經在使用機器學習重新調整百度的搜尋演算法,並先後進行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資料探勘等技術的研發工作,這都是人工智慧的範圍。
百度對於AI的傾注,源於李彥宏對它的那份執著的鐘愛,而在這份鍾愛背後也不失他對AI冷靜的技術判斷。
大概在2012年的10月,百度的一位高管向李彥宏演示了基於深度學習技術對於搜尋的改進,在AI的加持下,搜尋排序的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
李彥宏當即寫了一封郵件,他在信中鼓勵全百度的產品經理去了解AI技術的最新趨勢。其實也就在這個時刻,李彥宏關於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的想法也愈發強烈。
同樣在2012年,百度的“以圖搜圖”功能在C端開始大受歡迎。從本質上來說,這意味著計算機開始理解除了文字以外的另一種重要人類表意體系的開始。
老人在百度大腦創新中心體驗
作為一個超級園藝愛好者,李彥宏本人對這種“以圖搜圖”用來識別各種植物的功能大加讚賞。
選擇深度學習作為方向,並不是一個“拍腦袋”就做出的決定,畢竟這是一個被業內人士稱為“黑盒”的深邃領域。
以其中比較典型的深度神經網路為例,一方面相比於傳統的視覺和語音識別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具有較好的Transfer Learning(遷移學習)性質;但是模型正確性驗證複雜且麻煩,某些深度網路在訓練和線上部署時都需要GPU支援,需要更多的資源、時間和錢來實現。
這就意味著,這是一個可能高效但也很花錢的決定,但在李彥宏的堅持下,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在2013年初就成立了,李彥宏親自擔任院長。
他先是對外界解釋了自己的“食言”,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堅持認為商業公司不要搞什麼研究院,即使搞了也是“一種PR”。
但這次完全不同,因為對於AI領域來講,要學習和摸索的東西真的太多,正如李彥宏說的那樣:“深度學習這一波起來之後,我覺得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它需要在理論上、演算法上,在很多方面有長遠的佈局和突破,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大規模地投入去吸引人才,去推進演算法,才決定做研究院。”
他還很謙虛的說:“(當院長)原因不是因為我多麼的懂深度學習,而是因為我這塊牌子能夠招來更多的懂得深度學習的專家和科學家。”
此後,百度建立百度研究院,其中的深度學習研究院改為深度學習實驗室;2014年4月,百度成立了大資料實驗室(BDL),同年5月又成立矽谷人工智慧實驗(SVAIL),這些機構和2015年起不斷擴容的百度美國研究中心一道,成為百度在海外招攬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
百度 Apollo 無人駕駛體驗站
一位參與深度學習實驗室的人士回憶道,“那是中國最早從事深度研究學習的研發機構。當時業界還是有挺多質疑的,在深度學習上投入這麼多,是不是太激進了?”
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培養了一大批頂尖的人工智慧人才,也一度成為中國AI行業中最大的人才集聚地。
對AI的重視程度也直接反應在真金白銀的投入上。李彥宏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出:“在中國五百強企業當中,我們論收入肯定不是排在第一的,但是論研發佔收入的比例,那絕對是第一的。而這個研發的投入,應該說絕大多數都已經投入到人工智慧上了”。
5年前:縱論AI
2017年有場著名的峰會,主持人是吳鷹。BAT的三大掌門齊聚,他們談起了人工智慧。當問到馬化騰時,他謙虛的說:“其實,Robin在人工智慧上走得更靠前,相對來說,我們還是落後不少,去年剛開始才成立了這個團隊。”
馬化騰這樣說,這其中也有著他對百度在人工智慧上的關注。畢竟在2015年和2017年,發生了兩件和AI、和百度有關的大事。
先是在2015年的“兩會”上,李彥宏率先提出了建立“中國大腦”的提案,提出要推動人工智慧跨越發展,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這在整個中國的產業界,都具有強烈的前沿色彩。
李彥宏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2017年的3月2日,“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百度大廈舉行,這被認為是當初 “中國大腦”概念的最終落地,也被認為是中國將人工智慧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重要標誌。
李彥宏回想到這些,激動地說:“當時用了‘中國大腦’這麼一個詞,實際上就是希望以國家的力量去建立一個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深度學習計算平臺,用最多的伺服器、最優秀的演算法,給中國的開發者、創業者、學者提供一個很好的研究深度學習各個方面應用的硬體環境和軟體環境,或者是基礎設施。這件事情已經時隔兩年,國家實驗室由百度來牽頭,我覺得我很滿足”。
而這一年,他的三個政協提案全部都和AI有關。
李彥宏在人民大會堂外被記者採訪
在2017年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正式釋出了DuerOS開放平臺,包括智慧裝置開放平臺和技能開放平臺。而支撐這兩個平臺的則是DuerOS對話核心系統,透過幫助開發者最大程度降低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的應用門檻,實現“喚醒萬物”。
李彥宏開始以一種狂熱的狀態在中國產業界四處奔走,傳播他對AI的理念。他時常語出驚人,做出了很多超前的論斷:
——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已經不再有了,新的機會屬於人工智慧,這不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延續,是一次新的工業革命;
——將來“中國製造”要想變得有競爭力、要想真正轉型升級的話,最需要依靠的是人工智慧技術,而不是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
——我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會談的時候提出一個觀點,網際網路只是前菜,人工智慧才是主菜,因為它們對這個社會的改變,在本質上不是一個量級的。網際網路只是使得原來存在的方式更加有效,而人工智慧是把原來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多次在重要場合對人工智慧的發聲,是李彥宏對於AI的強烈預見。從BAT的發展歷程看過去,人工智慧最早在百度的視野裡出現,是一個必然。
首先,是搜尋引擎的應用形態,是最有可能催生出和人工智慧結合的需求點的,這就使得百度必然比別的企業更早看到人工智慧的價值。
以前對人工智慧到底有沒有用,答案不是唯一的。但是,如果說全世界有什麼企業可能最早看到人工智慧的潛力,那一定是做搜尋引擎的公司。“最近的20年,技術創新在哪些地方是最有影響力的?或者說它的貢獻是最大的呢?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20年IT技術的創新中,基本上每一次大的創新都是來自搜尋引擎公司”。李彥宏如是說。
其次,是百度在技術上的領先性。阿里雲成立於2009年,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去IOE化,而這個時候的百度,早就超越了IOE,有了自己的雲端計算、儲存和資料庫,而且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搜尋引擎推動IT繼續往前走,把大規模索引網頁的技術抽離出來,就成為了通用的雲端計算;此外,最早大規模使用GPU晶片(來深度學習)的就是百度。今天業界都很清楚,GPU更適合做人工智慧方面的計算,再往前走了用FPGA來做,這些都是搜尋引擎公司首先遇到了這些問題。
李彥宏總結性的說:“在百度的實踐中,我們捕捉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提前五六年去看到了,新的計算架構跟人工智慧軟體的結合會迸發巨大的力量”。
一位AI領域的創業者這樣評價李彥宏,“他有很多非常超前的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這些話其實都變成了產業界的洪流。”
如今,數字經濟時代,百度又一次站到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道路的最前端。
未來:李彥宏的AI進化論
在過去的幾年間,李彥宏可謂是中國AI產業裡最為積極的佈道者之一。
“Mr. AI”坐無人車上五環的身影註定寫入中國無人駕駛發展的歷史。對於向來低調,追求務實的李彥宏來說,一次次親自為AI站臺絕對是出於對它的“真愛”。
由於極力去進行國家層面、社會層面普及推廣人工智慧,李彥宏也如願得到了一個“AI先生”的稱號。
相比於李彥宏的AI佈道,人們更關心的是,這一次他能再次以技術驅動者的身份引導百度再創輝煌嗎?
從微觀層面來說,這種判斷沒有錯。的確,人工智慧對於百度有很具體的意義,正如李彥宏曾就對此闡釋過:內容分發的核心就是人工智慧。
“今天,無論是搜尋、還是資訊流,所用的技術完全都是人工智慧技術。所以當我講內容分發是我們核心的時候,其實主要還是指——搜尋依然是我們的核心,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工智慧,資訊流則是搜尋自然的一個延伸。所以核心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工智慧,百度對於人工智慧是非常重視的。”
他也告訴網際網路的同行,AI時代的思維方式是一個降維攻擊。“如果你能用AI的思維做網際網路產品,那你就實現了降維攻擊。”
但是,拋開這些具體層面的考慮,更值得關注的是,李彥宏作為過去二十年裡始終站在科技前沿的科技創業家,他對於人工智慧的判斷有更宏觀的層面:人工智慧對社會和國家的科技前沿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到人工智慧,這令李彥宏興奮。他說:“過去五年,中國的經濟成長很大程度上受益於網際網路的推動,但是未來,中國經濟的成長,可能要更多的依賴人工智慧的技術的發展。因為網際網路本身的發展在中國已經遇到了瓶頸”。
在這一背景下,百度將AI能否給世界帶來更好的改變作為其研發人工智慧的成敗衡量標準。
為此,百度對於人工智慧選擇了更加開放的態度。李彥宏判斷,人工智慧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而且會持續很長時間。大概未來20年到50年都是一個快速發展人工智慧的時期。在這種時代大潮下,顯然不是一個公司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下來的。
“百度先進入了這個領域,能夠提供一些平臺,給一些沒有這麼多計算資源、不是這麼有長遠研發能力的機構,(讓他們)去做他們擅長的事情,他們對於很多垂直領域可能比我們解更加深刻,讓他們去做的話,會推動整個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李彥宏這樣說。
就這樣,我們看到了百度的戰略方向,無論是在無人駕駛、開放平臺還是在AI生態的搭建上,都具備生態賦能的屬性,其中鮮明的指向之一是向B端賦能。
在這樣的賦能下,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百度搭建的“生態樹”上成長起來,開枝散葉,這應該就是李彥宏和百度心中未來的樣子。
來源:北國網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6594/viewspace-266214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李彥宏稱AI可讓人們獲得永生AI
- 李彥宏烏鎮演講:移動網際網路已終結 不會再有新獨角獸了
- 依舊樂觀的李彥宏,十年尋光的百度AIAI
- 李彥宏談百度與Google的區別Go
- "AI先生"李彥宏除了"人工智慧",談得最多的是這兩個字AI人工智慧
- 李彥宏:離智慧助手更進一步 對話AI“新物種”AI
- 雲端計算:李彥宏、馬化騰和馬雲誰在忽悠?
- 誰在幫李彥宏打贏轉型仗?| 百度AI人才圖鑑AI
- 李彥宏:百度的研發佔比常年在20%以上
- 福布斯中國科技富豪TOP20,李彥宏跌出前三
- 新火種AI | “百模大戰”的進退兩難,被李彥宏一句話點破了AI
- 李彥宏發內部信 再次強調人工智慧戰略人工智慧
- 李彥宏:網際網路的下一幕是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
- BAT背後最大股東都是誰?並非李彥宏、馬雲和馬化騰BAT
- 中國IT富豪榜公佈:馬雲第一 李彥宏跌出前三
- 李彥宏說 網際網路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人工智慧
- AI 一分鐘 | 全國政協委員李彥宏:中國人工智慧是世界第二;AI獨角獸可獲“特批”AI人工智慧
- 谷歌借自動駕駛Waymo入華,李彥宏靠百度Apollo退敵?谷歌自動駕駛
- 百度李彥宏:網際網路未來是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
- 百度年報顯示李彥宏持股16% 愛奇藝去年營收52.9億營收
- 李彥宏:百度不結盟門戶 Google新浪合作影響不大Go
- 百度10.55億元入股創維酷開,李彥宏要為電視帶來AI遙控器AI
- 李彥宏雖然很投入 但百度可能正在錯過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落地三大產業,深耕兩個領域,百度 AI 的這一年 | 李彥宏的第五次烏鎮行產業AI
- 李彥宏:移動網際網路已經不可能出現獨角獸
- 谷歌即將重返中國 百度李彥宏:再贏一次,大家怎麼看?谷歌
- 李彥宏:過去一年人工智慧發生了方向性改變人工智慧
- 百度放棄O2O傳言不斷 李彥宏“移情”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刷爆了!李彥宏:這類程式設計師我給100萬!你怎麼看?程式設計師
- 李彥巨集的搜尋技術傳奇
- 李彥巨集:AI長得不應該像人,更不要模仿人腦原理AI
- 李彥宏:從沒覺得百度模仿谷歌;馬化騰:做ICO數字貨幣有很多風險谷歌
- 百度太子李明遠辭職難平風波 李彥宏親手修改通報郵件
- 人工智慧將是網際網路未來?百度李彥宏佈局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李開復就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的演講總結移動開發
- 李開復廣外演講:多學習“多犯錯”
- 李彥宏說移動網際網路結束了 度秘接棒將帶來三大變化?
- 李彥宏重視網際網路金融背後 百度拒絕被螞蟻金服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