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太地區在開發多樣技能和促進創新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正以其高速的技術發展、勞動力發達的分析性思維和社會經濟技能聞名於世。
  • 然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目前亞太地區64%的企業紛紛表示,無法吸引到足夠的人才,已嚴重阻礙了當下的企業轉型。而相比之下人才匱乏,只有28%的公司認為在獲取投資資本方面仍存在困難,且投資資本才是實現業務轉型的關鍵。這兩方觀點各持己見,說明亞太地區對於人才和資本的看法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 亞太地區致力於實現區域的人才流動,並促進職場實現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目前,亞太地區的勞動年齡人口超過10億,是世界上社會經濟發展最多樣化的地區之一。正因為此,亞太地區也處於職場、就業和技能變化的最前沿。然而,影響勞動力市場前景的因素十分複雜。全球局勢波譎雲詭,數字化轉型和能源轉型不斷升級,而在此之外,供應鏈中斷、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勞動力老齡化和經濟不平等其他因素也需被納入考量。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釋出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涵蓋了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自然也包括亞太地區的12個經濟體。無論是中國、越南等全球製造業大國,還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等新興市場,又或是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等高收入經濟體,報告中都做了深入淺出的詳細討論與分析。

錢並不是萬能藥,人才短缺是東亞真正的轉型障礙

報告顯示,在亞太地區,相比於吸引投資資本,如何獲得更多的人力資本這一問題,似乎更加迫在眉睫。64%的受訪企業都表示,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困難,已嚴重阻礙當下的業務轉型。而這一資料,顯著高於53%的全球平均水平。具體而言,在泰國和韓國等國家,四分之三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士都明確表示,人才匱乏是轉型的最大障礙。

相比之下,缺乏投資資本在亞太地區便算不上最嚴峻的問題了,因為只有28%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士認為這一難題是關鍵的轉型障礙。但如果我們將全球統計資料引入考量,會發現地區與全球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全球層面上,有37%的受調查企業家認為缺乏投資資本是最主要的轉型障礙。然而,在亞太地區,投資資本並未受到如此高的關注。以越南為例,只有13%的受訪者認為潛在的資本短缺對他們的業務構成了威脅。

所以問題的關鍵究竟是何?對於亞太地區的僱主來說,能否聘用到高素質人才或許才是答案正中。而針對未來五年的招聘前景,雖然全球有36%的僱主表示看好未來五年的招聘前景,但相比之下,還是有略多的僱主持有較為負面的態度。39%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的招聘情況或許將面臨挑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如何吸引新的人才,亞太地區與全球最大的差異在於如何留住人才。27%的亞太受訪者都表達了對留住現有員工的擔憂,而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全球20%的平均水平。這一困境在馬來西亞和韓國尤為明顯。當問到在未來5年內是否能有效留住人才,這兩個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僱主都持悲觀態度。

不斷發展的技術和社會情感技能組合

從深圳的科技生態系統到雅加達的軟體蜂巢,亞太地區已充分證明自身,已成為數字技術發展的溫床。有趣的是,目前在亞太地區飛速發展的技能,並不僅僅侷限於程式碼或神經網路架構,而是技術技能、分析性技能和社會情感技能的綜合體。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能力分類法中各個領域通用現有分類的技能、知識和能力,《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調查了全球各地的僱主,以瞭解他們在當前和未來所重視的工作技能。

Image: 世界經濟論壇

2023年,分析性思維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受僱主關注的核心技能。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也證實了這一趨勢。而在其他技能中,設計與使用者體驗,以及閱讀、寫作和數學這兩項技能所獲得的關注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在亞太地區,兩者均為31%,而在全球平均水平上,兩者分別都只獲得了24%和25%僱主的關注。這種地區和全球的差異,充分表明亞太地區的員工既需要重視人際互動,也重視基礎技能。

亞太地區對創造性思維的重視也在不斷上升。78%的受訪者都認為,創造性思維在職場中非常重要。在日本和新加坡接受調查的企業高階管理人員中,更是有超過80%的人認為這種技能的重要性還將進一步上升。這一預測與普華永道在亞太地區的最新調查結果不謀而合。調查顯示,當被要求提名在未來五年內重要的技能時,66%的員工選擇將批判性思維等與他人有效溝通、建立關係和合作的能力排在技術或核心業務技能之上。

此外,隨著各國經濟透過國際供應鏈聯絡更加緊密,企業也更加需要像全球公民一樣思考和行動。例如,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印度尼西亞,對這一技能的需求都達到了56%,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0%。但另一方面,僱主也認為,市場營銷與媒體,以及人力靈活性、耐力和精確度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性可能會逐步下降。

未來5年,雖然分析性思維及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走勢,與全球技能提升與重塑的趨勢相一致,但亞太地區在此之中,仍有一些獨特的重點。例如,21%的企業將系統性思維作為培訓計劃的優先事項,充分顯示出亞太地區對綜合和整體解決問題方法的需求正日益增長。在澳大利亞,有26%的僱主都表示,他們願意在投資技能提升與重塑專案,以加強對僱員系統性思維的培養。

亞太在擁抱多樣性、公平和包容,和促進區域人才流動方面的獨特趨勢

當今世界相互聯絡日益普遍。在這種背景之下,亞太地區充分擁抱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促進區域人才流動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亞太地區正在變得更加多樣化和包容,這對勞動力市場產生積極影響。例如,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等國,正在充分挖掘潛在年輕和多元人才的儲備。而日本澳大利亞等老齡化相對嚴重的經濟體,正在尋求透過技術移民來解決自身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亞太地區的企業在實現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他們取得成功的公認法寶之一。《未來就業報告》的資料顯示,亞太地區23%的受訪者致力於落實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藉此,他們希望實現的目標是擴大可用的人才規模。亞太地區的這一數字明顯高於18%的全球基準,因此也值得我們的格外關注和細緻分析。日本的資生堂便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作為論壇2023年多元化、公平和包容的燈塔工廠之一,資生堂積極採取措施,有效提高了女性員工的技能水平。此外,資生堂還致力於增加高管和董事會級別職位的女性人數,推進了性別平等。在亞太地區,資生堂並不是個例。有77%的受訪企業都表示,他們已經啟動了相關措施,以促進職場更加多元、公平和包容。這和全球67%的平均水平相比,亞太地區對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關注也更加不言而喻。

那麼,企業具體會採取哪些舉措呢?通常情況下企業會在兩方面重點發力。一方面,企業會為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提供相關培訓,以提升他們對於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認識。另一方面,企業也會提高物理和數字平臺的可訪問性。此外,17%的公司表示有興趣培養多元化人才,這一數字表現非常引人注目,因為全球平均水平僅為10%。就具體國家而言,印度尼西亞為29%,韓國緊隨其後,為25%。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勞工組織強調,與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地區的勞動者普遍享有具有更高包容性的待遇。

亞太地區作為潛在全球人才中心的地位正在不斷躍升,這恰恰突顯了創造包容性環境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亞太地區的僱主對公共政策的看法似乎極具前瞻視野。尤其在與外國人才移民有關的法律政策上,他們更是先於其他地區一步。在亞太地區,41%的僱主表示支援改變移民政策以廣泛吸引人才,這一比例遠遠超過了28%的全球平均水平。新加坡和越南等國家表現尤為突出,60%的受訪者都支援進一步放寬此類政策。

但有趣的是,雖然迫切地想要吸引人才,亞太地區對遠端僱員依舊保持謹慎態度。只有8%的僱主認為跨境遠端工作具有較高的商業重要性,這一觀點與全球平均水平一致。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特定市場,僱主的平均重視程度更低,只有3%左右。

《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的結果清晰地解釋了未來企業核心戰略的重點。那就是,企業應該以其不斷變化的人力資本優先事項為基礎,不斷調整自身戰略。隨著就業形勢的快速變化,未來的勞動力既需要較強的適應能力,也需要較高的專業水平。在錯綜複雜的全球人才生態系統中,亞太地區應保持人才流動的良好勢頭,並繼續落實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發展。

《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由世界經濟論壇與澳洲工業集團、日本早稻田大學、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商學院合作完成與傳播,在此感謝他們的付出。

本文作者:

Ricky Li,世界經濟論壇新經濟與社會中心洞察產品主管

本文原載於世界經濟論壇Agenda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