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歐傳說中,“諸神黃昏” 大戰之後並未結束, 還有這樣一段:

“嶄新的一天終於開始了。

在被巨狼吞噬前,太陽火速生下了一個女兒。小丫頭越長越大,越長越亮,終於照耀萬物。新的月亮和新的星星也出現了,一道新的彩虹連線起荒寂之海和遠高於艾達綠地的天堂。

新的地球緩緩地從海里冒出來。

在綠色、可愛的新地球上,種子發芽,老鷹翱翔,野獸出沒,魚兒撲騰。

從霍德密密爾的隱祕森林裡走出一名少年和少女,他們是利弗 Líf(生命)和利弗詩拉希爾 Lífþrasir(堅定的求生意志)… 他們的後代將居住在新地球上。

利弗和利弗詩拉希爾抬頭向天上… 好靈魂聚在那裡,永遠沐浴在榮光裡——那裡是如珍寶般閃閃發亮的天堂,高於一切之上……”

是的,所有生命即新生。每個人年輕的時候,看到的都是朝陽;每一代人崛起之際,都曾向著光;年輕人們心存過往,也需要艱苦學習、懂得敬畏,但更重要的是向前,為人類尋找新的希望。

在 2022 年五四青年節前夕,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東圖書、京洞察、騰訊研究院、貓眼研究院、騰訊音樂資料研究院、閱文集團、喜馬拉雅(排名不分先後)聯合發起《當代年輕人 “精神消費” 現狀調研》*,並與年輕人們在聽(音樂、有聲書)、看(電影、電子/ 紙質書籍)以及寫作等領域的消費資料相結合,分析當代年輕人的心靈世界、精神消費現狀,並得出以下趨勢:

  1. 1.這個時代,太多 “碎片化” 看似讓人無力,但年輕人卻學會了尋找寶藏;
  2. 2.傳統文化作為讓年輕人心靈更加豐富的 “抓手”;
  3. 3.這屆年輕人嘴上說著 “躺平”,其實是在更好地 shape 自己;
  4. 4.如今中國社會的主流敘事,正在從 “生活越來越好” 轉向“越來越有趣”;
  5. 5.精神世界的三大作用,讓年輕人的理想主義的光芒始終閃爍。

(* 根據相關機構界定 “青年” 的年齡段範圍,本次調研覆蓋 18-45 週歲人群;共回收 25 週歲及以下 1000 份、26-45 歲 550 份,男女比例約為 51:49;而下文中所提及 “Z 世代” 為其中 1995 年及以後出生人群,回收樣本量約 1100 份;下文中所指 “全體人群” 即參與調研的所有 45 歲及以下人群,總樣本量約 1550 份)

從 “進步敘事” 轉向“有趣敘事”

與 70 後以及更早的世代相比,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已基本不愁吃穿,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對非物質層面的追求更高,因此他們的成長過程可以被稱為跨越 40 年的 “進步敘事”。

這從本次調研中受訪人群的基本狀況可以得到印證:由於主要基於京東渠道調研,因此受訪者學歷和收入水平相對於整體水平略高。

從收入分佈來看,考慮到 25 歲以下人群很多仍為學生,因此月收入 15000 元以上的僅為 6%,下面主要對比 26-35 歲和 36-45 歲這兩個人群:

從 TGI 指數看,儘管 36-45 歲人群的收入有著明顯優勢,但在 20K 以上的較高收入段內,28-35 歲人群的實際比例已與上一代人非常接近,說明年輕一代的整體收入水平較上代有著顯著的增長。

從下圖來看,61% 的人在精神層面的消費 “不固定”,但在有固定支出的人群中,Z 世代的支出金額甚至要高於 28-35 歲人群,而 36-45 歲人群經濟條件更好,因此在大額支出上更具優勢。

據京東消費情況顯示,2021 年 Z 世代使用者購買家電銷量佔比增速超過 20%,他們偏好購買功放、家庭影院等在內的視聽影音類產品;一季度微單相機銷量同比增長 57%,VR 眼鏡增長 55%,無線藍芽耳機增長 45%。

收入更好、學歷更高、視野更開闊,乘著改革開放和網際網路之潮,當代年輕人無疑生在人類歷史上最具想像力的時代。他們的敘事模式,正在從 “越來越好” 轉變為“越來越有趣”。

但他們同時也是內心存在不少衝突和矛盾的一代,他們既獨立又愛追潮流,既勇於創新但也似乎吃不了太多苦,既接受消費主義又輕視物質,既堅信未來又似乎有些迷惘…… 因此對他們的心靈世界和精神追求進行一些探究是很有意義的事。

不同年齡、層級間的精神需求差異

廣義上的 “心靈 / 精神追求”,可以定義為“非實物消費” 的充實自己的方式,包括投入時間、財力和精力等,可分為:

看電影、聽音樂、閱讀書籍、玩手機等消遣類專案;

專業能力提升、參與考證培訓等學習類專案;

學習樂器、參觀展覽或者聽講座等文藝類專案;

健身、跳舞、戶外等運動類專案;

聚餐、桌遊等社交類專案。

從總體人群的選擇來看,近 70% 的人選擇消遣類專案(右側百分比為 “總體投票率”- 多選題響應率,本文中此類圖表同),第二名的是學習類,其次是文藝類、運動類和社交類。

這其中,Z 世代在消遣、學習、文藝等方面的興趣均高於其它年齡段;同時學習類和運動類的分佈則隨著年齡變化而呈相反趨勢,可以認為是自身能力的積累與健康的需求隨著年齡產生微妙的轉化,而且在社交活動上,36-45 歲年齡段甚至還保持有優勢。

從城市線級來看,精神消費和活動的習慣正在逐步傳導和下探到更下沉的市場中。從貓眼、騰訊音樂和京東圖書的資料來看,高 / 低線之間仍存在著較大差距,但是差距正在縮小。

這一方面說明,相比工作緊張、節奏飛快的大城市居民,廣大下沉市場的人們有更多時間投入到精神活動上,更有意識地提升內在;但同時也顯示出高低線級使用者面對精神需求的選擇的差異性。

例如,下沉市場購買中小學教輔類圖書的佔比遠高於一線大城市,但大中專教輔則明顯低於後者。低線使用者更傾向於購買考試、農林業等 “實用書籍”,以及童書、小說、休閒娛樂、運動健身等書籍,而高線使用者則在管理、經濟、藝術、進口、IT 技術等品類上領先。

此外喜馬拉雅還指出,移動網際網路讓宅家的夜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人們在睡前使用各種方式或為自己充電、或作為伴夢助眠的良方。

2022 年,喜馬拉雅睡前活躍使用者收聽高峰在 21 點 – 23 點,10.9% 夜貓子零點後至凌晨兩點還沒睡覺。其中 95 後是典型夜貓子,63% 收聽使用者由 Z 世代、90 後和 80 後組成,其中 18-35 歲使用者佔比 41%。

年輕人睡前愛聽上升指數快的熱門內容:廣播劇、人文經典、懸疑、科幻、國學、影視、播客、故事、白噪音、新聞。使用者睡前收聽內容中,故事 IP 扎堆,播客電臺流行,夜貓收聽白噪音。

騰訊音樂也給出不同年齡段聽歌時間段差異,發現:青年人群一天中的聽歌峰值區間是下午和晚上,其中以閒暇時間的興趣和娛樂性聽歌為主,學生群體較多;而較年長人群一天中的聽歌峰值區間為上午和下午,可能以工作時間的伴隨式聽歌為主,而業餘生活更豐富或忙碌,聽歌相對較少(見下圖選取的兩個年齡段人群比較)。

資訊爆炸時代的垂直下鑽

現代社會節奏加快、資訊爆炸,讓人浮躁,在這樣的時代中,年輕人的精神世界與前世代相比,呈現出怎樣的狀態?

本報告集中關注年輕人在看電影、聽音樂、閱讀書籍、玩手機等消遣類專案的消費、投入行為(以下稱為 “精神活動/ 專案”),結果發現:在這個碎片化時代,“看電影”、“聽音樂”和 “看 / 聽書” 成為當代年輕人最主要的精神消費。

這其中,Z 世代明顯更偏向聽音樂和玩手機,以及對寫作的愛好,而年齡越長,則對看電影和看 / 聽書越偏好,有趣的是,28-35 歲人群最突出的愛好是喜歡聊天。

綜合上題與本題資料可以發現,Z 世代的社交需求和精神活動並無太大交集,例如音樂、寫作、玩手機大都是獨處時的活動。這顯示出,年輕人尤其是Z 世代在投入精神活動時,並不突出尋求社交層面的滿足,而是更樂於下鑽、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

在回答 “您更偏向獨自享受的娛樂活動還是有社交性和互動性的精神消費” 問題時,36-45 歲人群最偏向 “眾樂樂”,這與其往往有家庭有孩子,經常拖家帶口“闔家歡” 有關。

而 28-35 歲人群最喜歡獨處,Z 世代以微弱的差距緊隨其後。這其實反映出,精神層面的活動往往是自我的,甚至有些是不能分享的,其中快樂或痛苦、迷茫或透徹只有自己能體會,因此更像是日常的自己與深處的自己之間的一場愛情。

觀影:Z 世代是觀影 “行動派”、是電影市場的新生力量

在回答 “什麼情況下看電影” 的問題時,受訪者中超過 73%(多選題 – 響應率)的原因是“電影內容本身吸引”,其次是社交活動、朋友推薦或口碑傳播。

相比可能成家立業的人,Z 世代顯然有更多時間觀影,同時對優惠活動比較敏感——對照 Z 世代其實並不願與別人分享精神活動,因此他們可能更將看電影當成一種與親密朋友 / 戀人之間進行的社交活動。

據貓眼電影的資料,2021 年電影市場的消費人群構成變化明顯:隨著 00 後步入成年,他們快速湧入電影市場,逐漸成為消費新生力量,帶動中國電影市場觀眾整體結構年輕化。此外女性觀影者在 2021 年有著一定的增幅。

從觀影偏好來看,青春、愛情、青少動畫、驚悚等型別,是 00 後的偏好題材;95 後觀影除青春、愛情外,更多地選擇懸疑題材電影;90 後對動作、冒險等型別片的偏好更強;80 後的親子觀影需求旺盛明顯,體現在其對動畫電影的熱情上;劇情電影、歷史戰爭題材對 70 後及 70 前觀眾有著更強吸引力。

在喜歡一部電影的原因中,年輕人首先認可的是演員陣容、同系列作品、故事情節等,這可以理解為較長期的用心智培育的結果,然後是被海報、預告片、特輯、片名、主題曲等種草,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更容易被物料觸達的、觀影行動派的心態,而單純因為題材、導演而喜歡一部電影的較為少數。

調研發現,58% 的人會因為故事情節而選擇某部電影;而 37% 的 Z 世代和 35% 的 28-35 歲人群會出於 “喜歡同系列作品” 考慮,同時較年輕群體也更在意演員的陣容;但是 25 歲以上的人更會因為 “喜歡某個演員” 而觀影。

高達 62%(多選 – 普及率)的人願意為 “喜歡的題材 / 型別” 而購票,約 20% 的人會因為喜歡片名、海報、宣傳片等走進電影院,其中作為 “行動派” 的Z 世代,因為電影物料而觀影的概率比其它人群高 31%(TGI)

28-35 歲人群更在意 “大場面和視效”,36 歲以上人群更偏向 “喜歡導演”。

貓眼認為,不同的成長環境、消費習慣與審美意趣,影響著幾代人的觀影消費理念。通過打造優質型別片、創作強內容、運作系列 IP 以及儀式感等方式,可以強化觀眾觀影動機。

音樂:不願從眾,演算法與朋友知我心

在音樂的選擇偏好上,使用者的集中度比看電影低了很多。47%(多選題 – 響應率)的人投票給 “喜歡的歌手(的新歌)” 使之排名第一,其次是“每日推薦歌單” 41%、“好聽的影視歌曲”38%。

騰訊音樂的資料顯示,青年人群的音樂消費時長顯著高於年齡更高的群體。並且,在 2019-2021 三年間,他們的聽歌時長依然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走勢。

在面對音樂的對自己的作用時,52% 的 Z 世代會因為喜歡的歌手而聽音樂,而且其受歌手影響的偏好度遙遙領先排名第一;同時他們也喜歡聽取每日推薦歌單——演算法會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偏好而推薦,很有可能發現自己喜歡的小眾歌手和音樂,而年齡較大的人群則較少使用這種個性化推薦。

28-35 歲人群會受網紅短視訊影響較大,而 36 歲以上人群則受熱門排行和社交網路影響較大,說明在聽音樂的選擇上,年齡越小的人群越細分,並清楚自己要什麼。

調研顯示,37% 的人認為音樂已是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29% 的人認為是個人情感的寄託,13% 的人認為有社交價值(開啟新圈子 / 與朋友互動),但也有 21% 的人認為是可有可無的調劑。

其中, Z 世代中,有 39% 認為音樂是生活習慣,31% 認為是情感寄託;最認可音樂的社交功能(開啟新圈子 / 與朋友互動)的是 36-45 歲人群,高於其它人群,而 Z 世代認同度最低。

說明 Z 世代對音樂更加依賴,而且認為是比較個人的東西,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而 28-35 歲認為音樂 “可有可無” 的人群佔比最多,約佔 27%,而且比例明顯高於其它人群。

騰訊音樂尤其指出,當代年輕人的聽歌特徵之一,是從有態度的青年音樂人作品中,找尋共鳴並完成自我表達。

比如九連真人的閩南語搖滾歌曲《莫欺少年窮》,描述主人公阿民外出闖蕩的心情,歌名這五個字是每個年輕人在面對冷眼時可以拿來鼓勵自己的話;而姜雲升的說唱歌曲《反抗》,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了音樂人的切身經歷和生活體悟。以一種看似不屑和反抗的態度,實則表達了對人生選擇的驕傲和堅持自我的態度。

總體上,無論是聽歌人還是創作者,正在以澎湃的熱情和創作活力,表達自己對音樂的需求和想法,融合各種青年亞文化,迸發出更多元有趣的音樂生態,賽博朋克、電子音樂、方言文化、古風民樂在寶藏音樂人的創作中玩出了新的花樣,同樣也實現了音樂創作理念的革新。

閱讀:離散度最高、最自我的旅行

4.23 世界圖書日剛過,從行業和媒體間報導可見,閱讀(包括聽有聲書)有一定特殊性,貌似遠離人們的生活,但一深入到精神生活,書是一種基礎設施一樣的存在。

本次調研顯示,如今電子化閱讀已成為年輕人主流的閱讀方式之一,36% 的人選擇電子閱讀器或其它裝置(不包括手機)閱讀書籍,其次是社交平臺閱讀 26%,再次是紙質書 20%。

這其中,Z 世代有些意外地顯示出對紙書的偏愛,應該源於校園氛圍的影響,同時對電子書、社交平臺上閱讀的偏好也高於其它人群;只有聽(有聲書)這部分,28-45 歲人群佔據了絕對優勢。

對比上面音樂的資料,說明 Z 世代可能把 “耳朵” 留給了音樂,而年齡較長的人群可能時間有限或是開車、坐車通勤,因此更偏向以聽的方式來看書。

在閱讀偏好上,最多的選擇是 “沒什麼偏好”,這其中最多的是 Z 世代,不過也有 30% 的 Z 世代會根據同一作者或譯者去尋找相關書籍,36-45 歲人群最專注於同一類書籍,並尋找相關周邊,同時他們更加相信名人或榜單薦書。在“很少或不看書” 的人群中,28-35 歲佔比最高,其次是 36-45 歲人群。

同時,讀書也是興趣 / 需求最分散的精神活動之一。此前的常識一般認為,不同的年齡層次讀書的目的也表現不同。35 歲以下的職場人更 “功利性” 地讀書;36-45 歲的中年群體多是為了解決當下遇到的困惑和煩惱而閱讀;而 45 歲以上的人更多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

然而 2021 年的情況卻出現了很多 “跨界” 的變化,京東消費情況顯示,年輕人並不那麼喜歡勵志,卻關注碳中和,中年人一邊喜歡《人世間》,一邊學習元宇宙。

在這個時代下,曾經貌似廣闊的大路也可能遇到險阻,機會好像稍縱即逝,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最好的機會,是找到自己心靈上的生存空間。哪怕它很小眾,並不時髦,但是你擅長,並且堅持不懈,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為他人創造價值,直至贏得一片自己天地的生活方式。

上圖為 25 歲以下年輕人的購書消費結構與全部人群平均值的對比。可見,年輕人還是學習、考試類書籍上投入了大量閱讀時間,同時他們一方面更愛閱讀小說、青春文學等,一方面又在外語學習、IT 與網際網路等方面下功夫。

說明整體上看,Z 世代仍處於 “基礎建設” 階段,即偏向於應用考試、外語和 IT 等基本技能的學習,而在管理、經濟、法律、歷史專業技術的深入探索方面,仍需要時間和閱歷的積澱。

此外,Z 世代在社會科學、哲學、心理學、藝術等人文領域,以及勵志類書籍上基本與整體無大差異;但如果從消費金額增幅對比和偏好度變化來看,年輕人在婚戀、文學、心理學和小說類書籍上消費金額增幅都明顯大於平均值。

這說明在時不時出現了從未有過的挑戰與困境時,年輕人需要用閱讀來進行情感填充。就像阿爾貝 · 加繆所說的:“能夠戰勝瘟疫的,只有人類的真誠和善良”。

而喜馬拉雅則發現,年輕使用者具有 “愛學習” 和“愛娛樂”的雙重特徵,愛娛樂體現在搜 “小說”、“相聲” 內容佔比高達 55%,高於年長使用者約 20%(TGI);愛學習體現在對 “高等教育”、“外語學習” 和“學習提升”的搜尋佔比較高。

其資料顯示,18-30 歲年輕使用者偏好頻道有廣播劇、懸疑、情感生活、學習提升、相聲、有聲書。從 TGI 角度看,喜馬拉雅年輕使用者年輕人更偏好校園、學習提升、廣播劇、外語成長、有聲書、情感生活、娛樂、脫口秀等頻道。

閱讀與兩端的互相影響

當 Z 世代成為讀者主力時,作為最貼近讀者的文學形式,Z 世代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和精神特徵也深刻影響了網路文學的內容構成和價值培育,呈現了與以往不同的風貌氣象和精神境界。

閱文集團分析認為,Z 世代的網文審美更加多元,既愛讀都市、仙俠、歷史作品,也熱追科幻、現實、輕小說。

據其資料顯示,科幻題材讀者 95 後佔比達六成,現實題材讀者 Z 世代佔比超四成。與 2020 年相比,科幻題材付費人數增長率位於全站第一。

其次,隨著網路文學的精品化、主流化以及題材轉向趨勢顯性化,閱讀網路文學不再只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娛樂,而逐步成為了 Z 世代的知識學習入口。

據閱文集團旗下起點讀書 APP 統計,僅 2021 年一年,“知識”這一關鍵詞在書評區出現達 13 萬次,“物理”出現 7 萬次,“化學”出現 1.6 萬次,連 “高數” 都出現超 5000 次。

最後,Z 世代成長於崛起後的中國,民族自豪感表現更強烈,這既展現在網路文學的創作中,也蘊藏在網路文學的書評區內。除前文所述網路文學的家國敘事轉向外,網路文學的讀者也表現出了更積極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讀者的偏好也反饋到創作層面。2021 年,年輕一代網文作家的快速成長——“95 後”以崛起之勢成為網路作家中佔比最多、增長最快的群體。閱文集團資料顯示,2021 閱文新增作家中 “95 後” 超八成,2021 網路文學榜樣作家 “十二天王” 中近半數為 “95 後”,2021 作家指數 TOP 1000 的新面孔中“95 後” 佔三成,2021 新晉大神作家中四分之一是“95 後”。

由於新生代作家的興趣偏好和關注領域愈加豐富和前沿,他們創作的作品也呈現出多元化、交叉化的特點。在一些傳統題材的寫作上,Z 世代作家也很注意突破舊有框架,以創新變種的元素賦予經典題材以新面貌。

Z 世代的湧入深刻影響了網路文學的創作取向、精神風貌和價值功用。網路文學憑藉其豐富的想象力,一線的互動交流和春風化雨的優勢,不僅創造了年輕人最愛看的中國故事,發揮著文學作品的正向價值引導作用,也成為不斷吸納新讀者、新作品,拓寬全民閱讀疆域和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屆年輕人善於挖掘 “寶藏”

近年來,“寶藏”文化在年輕群體中盛行——意即發現未被多數人所找到的好內容,這也是另一個對抗 “碎片” 化的有力證明:中國年輕人的文化自信,寶藏文化 “新國貨” 迎來前所未有的復興機遇。

騰訊音樂認為,年輕人正在從音樂作品中尋找真實世界的價值共鳴。例如 2021 年度騰訊音樂由你榜、浪潮榜雙榜冠軍《孤勇者》(動畫劇集《英雄聯盟:雙城之戰》中文主題曲),在 23-30 歲聽歌使用者中的偏好度達 133.7(TGI,平均值為 100),2020 年度播放量破 10 億的歌曲《破繭》(動畫《斗羅大陸》2020 年新主題曲),在上述人群的偏好度達 109.6(TGI,平均值為 100)。

喜馬拉雅則發現,24-30 歲年輕人 “現充”* 趨勢最明顯:相對於其他使用者,年輕人工作日收聽更活躍。其中 24-30 歲年輕人現充趨勢最明顯,工作日熱衷收聽學習成長類內容。18-23 歲年輕人更愛在週末收聽廣播劇。年輕人週末傾向的內容型別還有有音樂、旅遊、科技。

(* 現充:年輕人網路用詞,來源於日本,指現實生活很充實的人生贏家)

喜馬拉雅資料顯示,年輕人在娛樂類內容收聽方面,對相聲、創新喜劇偏好程度高於其他使用者。年輕人在創新喜劇搜尋最高頻關鍵詞為脫口秀、段子來了、脫口秀大會、我再精神病院學斬神、大哥遠、小品、徐志勝、郭德綱、搞笑故事

喜劇類內容在年輕人中完播率全年超過 70%。時間方面,相聲和娛樂在一天中收聽時間主要集中在 23 點 – 凌晨 1 點,是年輕使用者睡前良伴。收聽時長方面,每天相聲收聽 20 分鐘以上的人數佔比近 65%,娛樂類 43% 以上。

內容方面,表現不錯的內容主要是:

– 持續更新的播客節目:諧星聊天會、歸屬感、怡悅電臺;

– 具有個人特色的原創脫口秀節目:非常溜佳期、段子來了、妙宇連朱;

– 地方電視臺的精品脫口秀節目:微言大義、二後生脫口秀、兄妹駕到等;

– 喜馬拉雅站外有一定知名度博主的衍生作品(內容以故事為主):大哥遠、酷酷的滕、花哥故事大王。

而來自閱文集團的資料顯示,電子閱讀領域正在快速湧入更多年輕人。2019 年,4.55 億網文使用者中,90 後的使用者超 70%;2020 年,Z 世代佔比近六成(00 後佔比 42.36%,95 後佔比 15.01%);而到了 2021 年,閱文旗下起點讀書 APP 新增使用者 Z 世代佔比已超 60%。

Z 世代讀者作為 “網生” 一代擁有與生俱來的數字化生存體驗,他們成長於 “進步敘事” 跨度中,民族自豪感表現更強烈,這既展現在網路文學的創作中,也蘊藏在網路文學的書評區內。除前文所述網路文學的家國敘事轉向外,網路文學的讀者也表現出了更積極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傳統文化成為豐富年輕人心靈的 “抓手”

此前一段時間,很多所謂 “傳統” 書籍多為打著 “國學” 之名,實為職場、商場或是人生“教科書”,比如對曾國藩、鬼谷子、王陽明、王夫之等的各種“解讀”。此類書籍的興起,代表著當時,人們通過補充傳統的經世致用之學來解釋或應對時代變遷的方式。

近年來,這類需求被大量新興企業家的種種 “祕訣” 所滿足,人們熱衷於各種網際網路時代成功之道,而國學,則相應逐漸迴歸其本質——思想和生活。原來除了經世之術外,我們的祖先還有那麼燦爛的文字、多彩的思想、世俗的煙火,甚至有趣的神話故事。

以《夜航船》為例,其實它不能算是嚴格的 “學”,而是一部古人在旅行中侃大山的段子集,其中天文地理、三教九流、草木竹石、華服美食無所不包,它並不會帶來功名,但從中可以看到有趣的靈魂。其它類似的書如《閒情偶寄》、《西湖夢尋》等也逐漸走上讀者的書單。

而從學歷 x 性別曲線來看,總體上學歷越高,對國學的偏好度呈上升趨勢,其中《山海經》在較高學歷人群中的熱度相對較低,而詩話、歷史類書籍的熱度基本呈上升趨勢.

綜合上下兩圖可見,《資治通鑑》(及解讀本)的曲線比較平衡,可謂是適合不同學歷、不同性別人群、老少咸宜的國學著作。

其它相對較有普適性的書籍有《二十四史》和《隨園詩話》。而《船山遺書》作者為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該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而深刻的反思,在高學歷的人群中有著較大影響力。

據騰訊音樂資料顯示,2020 年 7 月到 2021 年 6 月期間,國風類新歌的總播放量達 290.1 億次,同比前一週期增幅達 122.1%,其中 00 後(22 歲以下)人群對國風音樂的偏好度達 141.7(TGI,平均值為 100),典型作品例如融合了戲腔唱法的《赤伶》。

同時年輕人也勇於嘗試新風格。“國風 × 說唱” 融合新歌數量同比比增長 90%;“國風 × 電音” 融合新歌數量同比增長 200%,兩類歌曲的代表作有GAI 周延的《烈火戰馬》、時代少年團的《朱雀》等。

貓眼則指出,2021 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總票房及銀幕總數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國產影片開發創作、加強自有 IP 沉澱、提升優秀內容的開發製作能力都有顯著提升,持續輸出具有優秀品質、積極價值觀的好內容,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年輕人正接受自己和世界的不完美

不久前,一項 “MBTI 職業性格與人格測試” 火爆社交網路。甚至記住朋友的 MBTI,成為了一種新的社交禮儀。

然而年輕人真的會把其作為自己人格的 “標準答案” 嗎?很多年輕人其實並不這麼認為。相反,這成為一種社交工具,覺得很好玩、可以當名片、以及給自己 “立人設”、“找同類” 的一種依據。

它其實與真正的精神需求無關。

人們什麼要進行精神活動?從目的性來看,主要在於 “悅己”(充實業餘生活、釋放生活壓力)和 “提升”(尋找個人興趣、實現自我價值),其次為 “人設”(加強自我認知和標籤、緊跟時代潮流),最後是社交需求(尋找圈層、維繫共同話題)。

上圖展示的是人們追求精神活動的動機(豎軸)與使用者自我評估的實際效果(橫軸)進行的交叉對比。展現出以下特點:

-社交性需求,與 “潮流”、“人設” 強相關,但與 “興趣” 和“價值”關聯度不大;

-提升類需求,與社交、潮流無關聯,但是 “個人興趣” 與“自我價值”亦呈互斥;

-“悅己”類需求,只與興趣類強相關,與其它動機,尤其是 “潮流” 無關。

這再次證明,精神活動是非常 “自我” 的一種內生需求,目的不同而導致獲取方式與渠道大相徑庭。這其中,Z 世代突出體現在 “充實業餘”、興趣和自我價值、認知;而 28-35 歲人群則重視釋放壓力、維繫話題,相對來說不太在意充實業餘生活(可能剛剛步入社會壓力較大)和尋找圈層(尋求從學生定位向相對獨立人格的轉變);而 36-45 歲人群,除了釋放壓力、尋找圈層外,更重視的是緊跟潮流。

尋找興趣讓人們可以在更大的時間和空間跨度中尋找答案;釋放壓力,其實也是與自己、與別人和解,讓人沉浸在寬容和愛的感覺中;而尋找圈層,一方面是在遇到困難時期望得到庇護,同時更是保持年輕與進取心,不願固步自封;尋找自我價值可以幫助在困頓或迷茫時期掙扎的自己或別人;這些精神產品,或用聲音,或有文字,或有視像,譜寫出明亮的色彩,給人以溫暖與鼓勵。

而如果對比前面對職業的選擇,可以看出:現在許多年輕人在選擇職業時,常常把實現自我價值放在首位,會遵從自己內心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說明現在的年輕人擁有著更多的選擇,也更追求自我的實現。

在現代社會,走出校園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而學習往往是終其一生的成長。從年輕人追求自我價值和需求的變化,可以看出他們對自己的成長方向和追求有新的理解。

這屆年輕人嘴上說著 “躺平” 其實是在更好地塑造自己

不久前,有關 “躺平” 的話題在全社會引發諸多討論,但其實這更像年輕人的一種調侃。從此次調研和消費資料來看,絕大部分年輕人並未“一躺了之”,而是在更加註重 Shape(塑造)自己。

以圖書購書情況為例子,《碳中和經濟學》領跑 2021 年經濟類 TOP 榜單,“元宇宙” 相關書籍躋身 2021 年經濟類書單前十。

下沉市場年輕人購買繪畫、烹飪 / 美食、攝影、時尚 / 美妝類客單價增長均高於平均值;在購買心理學、哲學、科普讀物、烹飪 / 美食書籍的人均購買數增長也高於平均值。

在此次問卷中,回答 “在步入成年 18 歲時,您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這個問題時,總體人群的分佈如下。

其中 A 選項測試使用者是否認同自己所處的時代正在發生巨大而且充滿誘惑力的變化,雖然 “未來” 同時也是“未知”;

B 則是對 “自己參與之前” 的世界的理解與接受度;

C 測試人們被身邊的環境所影響以及對此的重視程度;

D 更追求確定性,並通過此達到某種程度上的成就感,形成壁壘來對抗世界中其它未知的部分。

總體上人們仍認為需要更多學習來認識現有的世界,但是如果分年齡來看,則會得出有趣的結果:

這其中,Z 世代的關注度基本與較年長人群相反。他們對自己的時代優勢更加自信,同時也重視專注於特定領域。一般認為這屆年輕人更關心 “小圈子社交”,但資料似乎不足以證明這點。

28-35 歲人群則是最關注 “小圈子” 的人(注意本題要求使用者回憶 18 歲時的心態),他們偏向於認為個體的“渺小”,認為自己需要學習更多才能加入社會;而 36-45 歲群體更關注的是專長某個領域——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一代人成長的時代。

下面看下 “如今您對世界與自己的關係的看法如何?” 的問題時,總體上變化不大,但細分下還是有一些變化。

Z 世代由於年齡間隔不大,因此與前一題的選項基本一致,有意思的是認為 “世界發展太快,害怕自己跟不上” 的比例高於其它年齡段——因此而推測 Z 世代有較為明顯的 “兩極化” 趨勢,一方面認為自己優勢很大,另一方面則有些擔心自己跟不上世界。

28-35 歲人群比較明顯的變化在於對 “專注單一領域” 的關注度明顯升高,有可能在於步入社會數年之後,對自己 “想要什麼、想做什麼” 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而 36-45 歲人群一方面同樣展示出對 “專注單一領域” 更高的關注度,一方面對 “我認為自己這代優於前世代” 的認同有所降低。

Z 世代與 28-45 歲人群相比,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是對 “時代和外部世界” 的關注度普遍較高,其它年齡段對此都不甚敏感,而是更關注家庭、朋友等相對成熟穩定的圈子,並願意維護它。

這也體現在不同人群對職業和工作的偏好上,在以下職業中:

收入豐厚的牙醫或美容醫生

工作穩定的公務員/ 教師

在知名外企做Marketing

在網際網路大廠做產品經理

基因/ 演算法 / 航天工程等專業人士

有條件就會自己創業

總人群中有超過 32% 選擇了教師 / 公務員,其次是創業、基因 / 演算法 / 航天工程等專業人士。

這其中,Z 世代再次作出了與較高年齡段人群完全不同選擇:

即使牙醫 / 美容醫生等收入高、教師 / 公務員更加穩定,但恐怕年輕人嚮往的是更具有挑戰性的職業,比如網際網路大廠裡的職位,或者基因、演算法、航天等非常具有前瞻性意義的工作。

36-45 歲人群則明顯偏向於更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而 28-35 歲人群則基本居中,只有 “創業” 的意願領先於其它兩個年齡段,而有意思的是,Z 世代非常不喜歡創業,其偏好度是所有職業中最低的。

總體上說,這屆年輕人並未 “躺平”,而是喜歡新事物、新領域的挑戰,但是對於勇於冒險的創業精神不足,可能與其對“害怕自己跟不上這個快速奔跑的世界” 這一選項的認同度高於其它年齡段有關。

“進步敘事”塑造了年輕世代的個體化特徵及物質基礎上的精神追求,而物質和精神追求又促進了他們轉向 “有越敘事”。這些核心觀念的共同作用導致了一系列社會心態特徵,包括在“躺平” 和奮鬥中糾結、渴望“財務自由”、呼喚新經濟秩序、融入強大的國家,並呈現出當代青年群體獨特的一種向上狀態。

時代的砂,蒼海桑田。這幾年中很多已熟知的東西可能都變了,也讓年輕人變得更加包容和平靜,這不是 “躺平”,而是真正讓人成長的來自生活的考驗。正如泰戈爾曾說:“在我生機勃勃的世界裡,我容納了各種已經腐朽的事物。”

精神世界的三大作用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重視精神世界?

從上文中填補業餘、釋放壓力等需求中可以看出,精神活動可以帶來最基本療愈修復的效果。

尤其對重視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年輕族群來說,學業、工作、家庭等各種壓力難以喘息,日復一日重複而侷限的生活內容,往往讓人不斷持續累積著疲乏、無力等負面感受。此時,通過看電影、看(聽)書、音樂等等,通過創造一種短暫離軌的時空或只剩下自己的狀態,特別可以幫助重整情緒與思緒,進而修復負面身心,並重獲返回常軌的生活動力。

在精神層面消費的支出上,47% 和 40% 的人選擇了比去年 “增加” 或“持平”,其中 Z 世代中有 52% 支出增加,28-35 歲人群中有 42% 認為持平。

不過總體上,Z 世代仍處在精神消費持續增長階段,而年齡較長的人群雖然略有減少,但他們的支出絕對金額依然領先。

其次,現實困境難以改變下,除了即時的療愈充電,年輕人也倚賴精神活動為自己提供 “心理賦能” 和“生活重構”的效果──重新發現在自己沒辦法完全掌握,感覺壓抑和挫折的日常生活之外,還有很多自己可以好好完成,甚至勇於挑戰並突破的事物,進而在過程中重獲自信、掌控感和生活期望。

在面對 “增加精神消費專案的原因” 時,38% 的人選擇了“長期種草(喜歡)後終於有機會體驗”,其次是“臨時起意”(20%)、朋友推薦(18%)和在社交網路或影視綜藝中看到(17%)。

這其中,Z 世代最易接受其關注的 “明星或博主推薦”,或者是“臨時起意” 式的衝動嘗試,這與其對購買電影票的偏好度相對一致,他們反而最不容易受社交或綜藝的影響。

28-35 歲人群則是相對務實的人群,他們突出體現在 “長期種草後體驗”,可能在進行了充分了解、深思熟慮後再作出選擇,不會輕易受別人影響;而 36-45 歲人群則最容易受到社交網路、影視綜藝、朋友推薦等影響,一方面說明該人群的精神類消費相對固定不會臨時起意或長期觀望,同時也說明他們非常在意吸收新事物、新潮流,這與上文“精神活動的目的” 一題中,他們對 “緊跟潮流” 的選項偏好排名第一相印證。

如果遇到精神類消費(或專案)減少的原因,近 60% 集中在 “工作 / 學習太忙”,其次是經濟條件(40%),以及 “相關設施(影院、書店、劇場等)太少或落後”(21%),和 “沒有精神消費的習慣”(21%)。

Z 世代認為,經濟原因和 “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是減少的主要因素,而 28-35 歲人群則認為 “沒有習慣” 是主要因素,36-45 歲人群則比較在意“忙”、“缺少精神活動的氛圍”。

在應對 “精神消費減少” 的情況時,20% 的人 “會感覺到空虛、抑鬱、喪、煩躁,甚至質疑生活”(普及率),但也有 18% 的人“允許自己“沉淪” 一段時間後馬上振作起來”,也有 27% 的人會考慮“開發新的愛好”。

只有 8% 的人表示 “沒有感覺” 以及 6% 的人“強迫自己接受”、5%“重複做一件事情麻痺自己”。

但是 “強迫接受” 的人群中,Z 世代的傾向性最明顯,他們也是感覺空虛或者傾向於麻痺自己最顯著的人群;包括 28-35 歲人群傾向 “沒有感覺” 或“以物質 / 慾望麻痺自己”。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年輕人在即將或剛剛步入社會時的迷惘、彷徨有一定關係。

在工作、家庭較為穩定之後,看法就會有所不同,比如 36-45 歲人群認為 “沉淪之後馬上振作”,或者開發新愛好等。

這也是精神活動的第三層作用:探索創造──尋找、實踐生命價值。通過參與各種休閒和活動去探索,努力想找到以熱情驅動而非金錢驅動的終生志業,對年輕人而言,即便看似與既定行業和職業無關的事情,都是進一步瞭解自己喜好、特質和能力的絕佳機會。尤其年輕族群深刻認知到現今世界變化快速,依循傳統的職涯路徑向上爬升不再是成就自我的唯一選項,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也無須明確分隔。

結語

羅曼 · 羅蘭曾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一些為了善而受苦的偉大的心靈,他們除了仁慈,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

很多年輕人也許都經歷過:在許多個試圖要卸下外殼的一刻,被告知 “不許哭”、“會丟人”,然後他們憋著試圖堵住難過的傾瀉,逼迫著自己變成一個不太容易難過,或者說根本不敢太難過的人。

網路社交社交上,“焦慮” 這兩字儼然成為爆款熱文收割流量的利器。很多人並沒有殺死焦慮,而是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節奏。

慢慢地,年輕人開始相信等待跟蟄伏都是有用的,因為那些屬於自己內在的強大力量,那些日夜積累起來的點滴能力,那些從精神世界汲取並重新組建過的價值觀,才是讓自己對抗這種 “感覺一切都來不及” 的慌張的力量所在。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也許你的生活很平庸、很乏味,但依然不憚於任何人的指指點點,而是在心靈深處獲取營養——當你足夠強大到與這世界對視,會發現你自己已經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