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2532999-7772-b938ebab4304d2628535e4dd6f05

根據CB Insights和花旗銀行出具的一份有關金融科技報告顯示,全球金融科技初創公司2015年共收到190億美元的投資額,這相比五年前增加了十倍。

當前金融生態領域相當活躍,規模的增長也不斷催生初創公司湧入該行業。全世界範圍內,現在有超過6000家的初創公司在從事於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市場的各行各業,從機器人顧問、區塊鏈解決方案到支付APP和移動錢包。紐約、倫敦以及亞洲的各大城市都在競相追逐金融科技中心的地位。

雖然歷史上大部分的初創公司都被西方國家所統治,但是從近五年激增的趨勢來看,金融科技公司的足跡已經遍佈全球,股東也來自各個國家,尤其是矽谷。如今,亞洲的市場動態和人口多元化創造了一套完全不同於美國金融科技企業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尤其是在面向消費者的服務中。

而下面則是致使亞洲網際網路金融領域與眾不同的四點原因。

1、地理碎片化

雖然說亞洲對外可以宣稱為一個大的區域體,但是內部擁有20多個國家,並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濟制度、貨幣和監管機構。除了印度尼西亞、中國和印度的市場規模較大以外,亞洲其他國家的國內市場都很小,所以他們必須去其他國家尋找發展空間。而要想進入其他國家市場,需要獲得許可和批准。雖然最初形成了一定的障礙,但是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淘汰手段。

社會貿易公司Sherelt的創始人Amar Banwait說:“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在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建立公司之前,需要做足準備工作,比如多跟新市場裡的企業交流,獲取相關資訊和價格配額優惠。”最終能衝破障礙進入市場的企業家都仿若經歷了一場戰役。他們清楚產品設計在多元化市場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他們也知道貿易伙伴既可以幫助他們進入市場,也可以阻礙他們進入。他們在僱傭和管理外國新職工方面經驗豐富,這樣的創始人能夠相對輕鬆地承擔起進入大市場的重任。

2、日益壯大的消費階層

隨著亞洲經濟從萌芽到壯大,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也逐漸成為消費的一大群體。阿里巴巴、Flipkart(印度最大的電子商務零售商)、騰訊、Lazada(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線上購物網站之一)以及Snapdeal(印度最大的線上交易平臺之一)都是亞洲地區最大的電商經營者。雖然美國在90年代中期就有亞馬遜和其他的一些電子商務平臺,而在亞洲,電子商務至今仍是一個相當年輕的行業。

隨著亞洲信用卡越來越普及,從2%的使用率到超過50%的使用率,電子商務零售商也在不斷創新支付工具,以便能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從銀行賬戶、移動賬戶或者離線狀態下進行支付。正如Tryb 的創始人和管理合夥人 Markus Gnirck所說的:“在新興市場上,電子商務極大地促進了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就是說,電子商務平臺已經存在分銷渠道,從而在消費者理財方面也能起一定的作用。”

3、非銀行使用者人口眾多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全球有將近20億的人屬於非銀行使用者,而超過一半的人是在亞洲,尤其是在印度。非銀行使用者沒有開立銀行賬戶的原因很多,包括錢不夠多,或者生活在農村,農村人對銀行缺乏足夠的信任,大多數人會選擇用現金支付。

在印度,政府的身份證管理局為印度居民提供註冊登記,並通過Aadhaar號碼——一個獨特的12位數字來證明其身份,從而方便支付,並促使居民遵守KYC的規定。該專案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識別資料庫,或許將成為改變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動力。

4、手機普及率高

亞洲跳過陸上通訊方式,直接使用無線和移動通訊。最終印度的移動手機普及率達到80%,印度尼西亞達到99%。移動手機APP的開發也成了亞洲金融科技公司的焦點。Monexo的Mukesh Bubna表示:“隨著智慧手機越來越普及,支付APP和電子錢包將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發展地更順暢。”但是該領域普遍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信用資料。

美國信用局已經存在一個多世紀了,但是對於亞洲的金融市場來說仍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補充。大部分人可能沒有認識到,即使是在香港這樣高度發達的地區,消費者信用徵信機構在1982年才建立,而新加坡的在2002年才成立。因此,一些金融科技的企業家們便捕捉到這樣的機遇,利用其他的資料來源無法提供足夠多的細節或歷史信用資訊的缺點,進一步補充完善現有的資料。移動通訊工具能進行各種資料的記錄,如人們用手機聊天、工作、購物、閱讀等。

基於社交網路的新興貸款公司Lenddo的Mark Mackenzie說:“在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每天都有無數的創新活動在發生。許多市場的銀行對消費者信用記錄的資料缺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填補缺口帶來了機會。”無疑亞洲有足夠大的測試系統,來弄清楚如何利用社會媒體資料、電子商務資料以及其他的行動網路資料點來預測企業的商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