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今年以來,網際網路金融突然成為各方熱議的焦點。網際網路金融概念的爆發是有原因的。以阿里 巴巴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正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各界素來對銀行僵硬迂訥的經營方式頗有微詞,自然而然寄望於網際網路為金融帶來生機與活 力。當下網際網路正極大地衝擊著商貿、出版、造紙等行業的既有模式,因此當阿里推出小貸和餘額寶開始挑戰銀行固有領域時,對於未來金融新模式的想象空間就被 極大地開啟了。

而站在銀行立場上,看起來也頗有值得委屈的理由:網銀、手機銀行不是老早就推出了嗎?最近兩年銀行業還出了移動支付、遠端理財、iTM乃至於善融商務、交博彙等創新,為什麼這邊廂冷冷清清而那邊廂人氣爆棚?

而目前市場熱捧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例如阿里小貸、餘額寶、P2P貸款、金融產品銷售平臺等,是否也存在著各自的侷限和瓶頸?模式的弱點和風險在哪裡?

本篇報告將著眼於結合金融與網際網路的分析方法,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出發,回答下述核心問題:

* 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研究正規化來分析網際網路金融?

* 網際網路為金融帶來的只是新工具還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 若是後者,未來的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 網際網路金融將怎樣衝擊金融行業現有格局?什麼樣的企業將主導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網際網路金融競爭中勝出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此 外,熟悉我們以前研究風格的讀者會發現,我通常喜歡將研究建立在大量資料和圖表的基礎之上。但本報告有所不同,大量涉及的是概念、定律和邏輯推導。原因在於對於分析新生的網際網路金融而言,過去的規模、價格等資料對預測未來的意義僅聊勝於無,相反慎密的商業模式分析思辨才是更有效的辦法。惟望不要因此使得讀 者感到艱澀。

且讓我們引用《人人時代》的一段話來作為警世危言:

“任何職業,尤其是那些已經存在很久、讓人感覺他們似乎一直都在的職業,這些從業者有一種傾向,他們往往把對於特定問題的臨時解決方案當成這個世界的深刻事實”。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不能積極適應的職業者都需要承擔被淘汰的風險。

1、席捲一切的網際網路為金融帶來了什麼?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幫助我們剝繭抽絲地理清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我們認為,網際網路(包括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以及背後的資訊科技能力)為金融帶來了:

1.1 極為低廉的交易成本

具 體而言包括:(1)裝置硬體價格遵循摩爾定理不斷下降。即使有安迪-比爾定律(英特爾公司總裁安迪·格羅夫一旦向市場推廣了一種新型晶片產品,微軟CEO比爾蓋茲就會及時的升級自己的軟體產品,吸收新型晶片的高效能)的對衝,例如膝上型電腦之類的終端價格仍然持續不斷降低,在顯性的經濟成本方面,交易成本 明顯得到節約。

(2)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不僅進一步降低了顯性的經濟成本,更降低了包括時間成本在內的各種隱性成本,顯著提高了資訊和服務的可獲得性。

1.2更有效的大資料分析方法

隨著獲取和處理資料的成本急速下降,人類社會的資料呈現急速膨脹的指數式增長。根據《大資料時代》,“2007年人類大約儲存了超過300艾(2的60次 方)位元組的資料,其中模擬資料只有7%,其餘全部是數字資料。人類儲存資訊量的增長速度比GDP增速快4倍,計算機資料處理能力增速則快9倍。”

而且,資料的維度也在進一步多元化。例如,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就將“位置”這一維度與其他維度的資訊關聯起來,此外交叉驗證進一步豐富了資訊的維度,資訊的用途也因此實現幾何倍的增長。

資料總量的急速膨脹和維度的日益豐富拉開了大資料時代的帷幕。“大資料時代”顯著區別於抽樣統計的小資料時代。奈米技術通過將事物分解至分子級別而顯著改變了事物的物理屬性,大資料與此類似,通過海量資料處理使得人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抽樣統計所無法揭示的細節資訊。《大資料時代》告訴我們未來分析資訊時將面

臨三個轉變:一是在大資料時代我們可以分析更多的資料,有時候甚至可以處理和某個特別現象相關的所有資料,而不再依賴於隨機取樣;二是研究資料如此之多, 以至於我們不再熱衷於追求精確度;三是我們不再熱衷於尋找因果關係,不必知道現象背後的原因,只要讓資料自己發聲。

但大資料時代的資料卻未 必對所有主體開放。公共機構擁有更廣泛的資料來源,但往往缺乏對社會開放資料的意識。大量商業機構擁有的往往僅是自身經濟活動的資料積累。商業購買行為可以成為獲取資料的一種方式,但繞不開隱私保護這一問題。換而言之,大資料時代資料卻又是相對匱乏的,獲取資料的能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這使得我們下文將闡 述的“雙邊平臺”具有更高的價值,因為提供了一種獲取全面資料的途徑。

1.3 人人組織的興起

傳統理論認為,只存在兩種組織 方式:市場和企業。市場承擔交易成本,而企業承擔管理成本。企業的有效邊界在邊際管理成本的增加超過邊際交易成本的節約這一點上得以確定。但這就意味著存在著某些行為:它們對一些人有價值,但以任何機構的方式做都太昂貴(《人人時代》)。在交易成本較高的環境下,這些行為就只能沉沒在“科斯地板”之下而無 法完成。

《人人時代》舉了這樣的例子:六月最後一個星期天的“美人魚遊行”是一場紐約時尚人士的遊行。上百人聚集在布魯克林老舊的遊樂園 中,身著各種奇裝異服。遊行佇列中有巨大的紅色章魚木偶、一群晃著呼啦圈的美人魚、還有用兩個頭骨扣在胸前的比基尼少女。旁觀者四處拍攝照片。這些照片中

的絕大部分被上傳至Flickr並通過共享標籤組織起來。如果靠一個機構來組織這類活動,由於不可能預知誰會到遊行現場,因此只好給多的多的人傳送資訊,而看到這些廣告的絕大多數人不會去遊行現場。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會承擔這樣的任務,營利性動機也無濟於事——即便是那些頭骨比基尼造型的照片能夠賣出一定的數量,也不足以支付給攝影師報酬,更不用說事後盈餘任何利潤了。付出與回報之間的嚴重不成正比,對於任何機構而言都無法承受。然而,那些照片就那樣出現了。

但網際網路時代帶來的交易成本極大幅度的降低使得這些行為可以通過新的組織形式得以實現,《人人時代》將這一形式命名為“人人組織”。這 一型別的組織超越了傳統上的市場和企業,“多種社會化工具現在提供了第三個選擇:具有鬆散結構的群體,可以處於非營利性目的、不受管理層指揮而執行”,因 此也被稱為“無組織的組織力量”(《人人時代》)。

人人組織的外溢效應在網際網路時代隨處可見:微博的自媒體以及人際網路傳播特徵、淘寶的買家信用評級對後續購買者的便利、微信“打飛機”的病毒式傳播。人人組織的興起,已經開始改造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結構。

人 人組織導致了“大規模業餘化”的現象,例如攝影、攝像、報導、編撰百科等,從而在這些領域中形成了巨量的中低端產能供應。在一些專業門檻不是很高的行業 中,大規模業餘化從職業從業者手中搶走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但對於其他專業性門檻很高的行業來說,例如律師、醫生、基金經理或工程師,其影響微乎其微。

1.4 雙邊平臺作用獲得空前提升

“雙邊平臺”的概念來自於我的老師、中歐商學院陳威如教授。與傳統的垂直價值鏈不同,雙邊市場致力於為A與C的交易提供平臺架構。除了提供交易架構之外,雙邊平臺還需要具備的核心要件是同邊網路外部性或者跨邊網路外部性。

所謂同邊網路外部性指的是在A或者C一側,隨著市場參與者的增多,使用該平臺的效用隨之增加。例如,隨著QQ使用者的增多,原有QQ使用者的效用也將因此提 升。而所謂跨邊網路外部性指的是隨著C一側市場參與者的增加,A方參與者的效用將會提升。例如,淘寶商戶數量的增加將激發消費者使用淘寶平臺的意願。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的擴充在於,我認為網際網路時代人人組織的興起使得同邊網路外部性極大彰顯,而這是推動近年來雙邊平臺戰略重要性大幅度上升的核心因素之一。

以淘寶為例。傳統消費行為原本具有負的同邊網路外部性:更多的消費者意味著更擁擠的購物環境、更惡劣的服務態度以及更高的價格。但在淘寶的平臺上,消費者反而具有正的同邊網路外部性,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對店家的信用評級為克服“缺乏品牌和信譽”的小店家消費中的資訊不對稱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因此購物前先檢視店家的星級成為淘寶買家的基本習慣。但是在傳統的環境中,“組織消費者對眾多小商戶進行信用評價”本來是無論任何企業形式都無法實現的,只有當交易成本極 大地降低之後,依託於鬆散的消費者“人人組織”,這一體系才得以建立,隨之而來的同邊網路外部性則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對淘寶的使用。

平臺戰 略適用的領域都具有自然壟斷型。正因為平臺戰略的收益呈現平方倍增長(例如消費者的增加既提升了其他消費者的效用,同時又提升了商戶採用淘寶平臺的效 用),因此70-20-10定律成為網際網路經濟中的一個重要規律。該定律指的是與傳統行業更為分散化的競爭秩序不同,資訊科技相關行業普遍呈現出“贏者通 吃”的規律:第一名佔據70%的市場份額,第二佔據20%,而餘下的所有競爭者只能分享10%的市場。原本人們認為70-20-10定律產生的原因在於 IT產業具有高固定成本(主要是研發成本)、低邊際成本的特點,而網際網路經濟下,平臺戰略進一步顯著強化了這一規律。

同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商業實踐中,雙邊平臺往往成為大資料時代重要的資料積累方式,由此帶來的資料資源獨佔優勢進一步強化了平臺戰略的自然壟斷性。

1.5 網際網路精神的經濟學解釋

在 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自然壟斷條件下,企業的競爭策略自然演變成:先期零價格推廣產品、搶佔市場份額,後期利用自然壟斷優勢謀求獲利。“網際網路精神”被詮釋為“開放、平等、協作、分享”,這8個字完全可以在我們上文的分析框架中得到經濟學上的解釋。“開放”的目的是儘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以擴大人人組織的群體規模,“平等”是建立人人組織的基本原則,從而最終通過“協作”和“分享”形成同邊網路外部性。而協助建立這種人人組織的網際網路平臺因此實現了平臺價值的極 大提升,並享受到自然壟斷帶來的豐厚回報。

2、金融的本質與核心功能

金 融行業的商業模式素有自己的發展軌跡,資訊科技的進步亦不斷被金融行業的演進軌跡所吸納和消化。但資訊科技行業終究是近年來進化速度最快的經濟部門,網際網路時代爆炸式的技術和模式創新已遠非傳統金融業僅僅通過區域性改良就能夠覆蓋和消化的。但網際網路不改變人性也不改變行業的本質,它只是激發、啟迪和改造。因此,我們必須回到金融的本質,才能看出網際網路時代撞擊之下,金融行業將呈現怎樣的新面貌。發展到今天,金融結構已經非常龐大複雜,更擁有為數眾多的細分子 行業,但其核心一直未有改變:

2.1 提供信用風險解決方案

首先來談談信貸市場。眾所周知,資訊不對稱是債權投資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引致的逆選擇過程將使得無人敢於對企業放貸。歷史對此提供了兩種解決方案: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

間接融資方案下,銀行建立了一整套成本高昂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使得自身具備了信用風險管理的優勢能力。據此,銀行扮演了信貸市場上信用風險的承擔者角色,並根據“誰承擔最大風險誰獲得剩餘索取權”的原則,獲得了存貸利差抵補運營成本以及信用成本之後的剩餘索取權。

而在直接融資方案下,傳統來說信用風險的管理由眾多專業性相對有限的投資者分散承擔。固然直接交易成本是明顯降低了,但信用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往往明顯下降,從而導致逆選擇效率損失的上升。

兩種體系之間的邊界主要由二者的相對成本來決定。當銀行體系的總成本(包括逆選擇的效率損失、運營成本以及信用成本)低於金融市場體系時,銀行便在信貸市場中佔據一個更有效的位置,反之亦然。正是因此,近代金融普遍都是從銀行間接融資開始發展的,因為在彼時的社會分工浪潮中,銀行發展出來的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明顯地強於其他實體。這就是亞當斯密所推崇的社會分工帶來的能力優化。

但這種能力的優化同樣面臨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約束。而與銀行能力增 長趨緩相對應的,隨著機構投資者佔比的上升,(風險管理規模門檻的跨越、知識技能的擴散以及技術的提升等因素共同幫助)市場投資者開始具備了一定的信用風 險管理能力,這以運營成本的小幅提高為代價降低了信用成本以及逆選擇的效率損失。因此,直接融資開始日漸替代間接融資而成為主流。

2.2 提供專業化的金融投資服務

金融機構的另一個核心功能就是實現金融投資職能。隨著社會閒餘資金的積累和沉澱,資產管理的需求就因此而產生。但資產管理同樣需要專業能力,而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擁有金融資產的法人與個人往往都不具備足夠的這一能力。於是,一部分客戶選擇將資產管理功能外包出去,由此產生了基金、信託和保險行業(投資型保險產品)這類專業投資機構。同時由於投資實踐的高度複雜性,即使是機構投資者仍然需要專業的賣方研究支援。而另一部分客戶選擇自己從事資產管理活動,但這也 意味著需要大量的投資諮詢服務支撐,由此帶來了投資顧問、私人銀行的業務機遇。

由於投資活動的高度複雜性,相關客戶需求往往是隱性的,需要大量的開發和引導才能夠有效釋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金融投資需求是一項“推”(即需要供給方主動推廣)而非“拉”(已經有現成而明確的市場需求)的業務。

2.3 組織支付體系

現代貨幣體系的核心是,幾乎所有的經濟主體,都必須通過商業銀行的支付體系來完成絕大部分的交易活動。這給予了商業銀行在接觸客戶方面的壟斷效能力。

以中國為例,當前官方的支付體系包括了大額實時支付系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支票影像交換系統、境內外幣支付系統、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等一整套繁瑣複雜的體 系。不論是個人、企業甚至非銀行金融機構,只要想通過轉賬完成交易就必須在商業銀行開立賬戶。企業法人的取現行為受到嚴格限制,而且使用現金進行大金額交 易成本非常之高。正因此,商業銀行壟斷性地擁有了接觸每一個客戶的能力,而且依託於賬戶活動,可實現對企業和個人經濟活動的實時監控。

在支付體系的基礎之上,銀行更近一步發展了代收代付、代發工資、借記卡、託管、現金管理等功能。

2.4 提供保險保障

該項功能基本為保險行業所特有,通俗而言就是收取保費並提供風險保障。

少 數保險產品的市場需求明確、責任簡單易比較,屬於“拉”的產品。例如交強險,由於其屬於強制性義務,且合同條款簡單、責任清晰,因此橫向間的比較就會很容易,而價格競爭就會很明顯。但對於大多數保險產品來說,一方面是品種繁多、條款複雜、設計差異性大,另一方面市場需求通常也並不明確,需要挖掘和引導,因 此普遍屬於“推”的產品。

在銷售之外,保險保障功能的另一個核心是精算。精算指的是對未來風險的分析、評估和管理。有效的精算體系是保險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保險公司更好地識別客戶、合理覆蓋風險、獲得死差等收益。

2.5 提供投行、經紀、外匯買賣等牌照服務

除此之外,由於牌照管制等原因,金融機構還在其他一系列業務上擁有壟斷地位,例如投行、經紀和外匯買賣等。

投行業務一方面與牌照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卻也具有明顯的定製化服務特點。

經紀業務同樣受到牌照管制,而在賬戶體系上具有類似銀行支付體系的特點。

外匯買賣業務對於技術、能力和服務則十分有限,該項業務如果有超額利潤主要都來自於牌照的壟斷。

3、網際網路要素與舊金融模式的碰撞

那麼,當低交易成本、大資料、人人組織與雙邊平臺這些網際網路要素開始重塑金融,會對這個行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舊金融模式是否會如同商貿、造紙等行業一樣淪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恐龍?金融業的既有業務中,什麼將被替代而什麼將得到保留?

3.1 網際網路要素同樣存在侷限

我們前述的網際網路四大要素形成了巨大的革新力量,但與其他任何事物一樣,這一力量同樣是有自身侷限的。這種侷限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

(1)“推”或曰主動營銷的能力相對不足。

網際網路經濟在“拉”的產品方面具有巨大的成本優勢。當市場的需求已經明確,網際網路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將產品投放給最終消費者。但當市場需求還處於有待挖掘和引導的潛在狀態,即面對的是“推”的產品時,最好的銷售渠道卻仍然是“人”。

這裡就涉及到營銷的本質。營銷就是在感知價值之下出售產品和服務的行為。當市場需求已經十分明確時,感知價值已經趨於穩定,因此成本的差異就成為廠商競爭的決定性因素。顯然,網際網路模式對於節約成本而言具有巨大的優勢。

但 如果客戶和市場對於產品服務的價值缺乏認識,那麼無論再怎麼壓縮成本,都可能發生產品無法實現銷售的情況。這種狀況下,營銷的關鍵已經轉為如何提升客戶的感知價值。特別是在一些高度複雜、專業性強的產品和服務上,提升感知價值的過程通常涉及到高強度、高頻度和個性化的互動溝通,並且人際之間的信任關係會在 其中起到巨大的催化劑作用,而這些作用是網際網路模式難以實現的。

(2)大資料缺乏突破性創新的能力

如果說低交易成本因素提供了網際網路模式在價格競爭方面的優勢,那麼網際網路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就來自於大資料。通過更有效地發現現實的相關性,大資料將幫助提高產品和服務定製化的有效性。

但大資料也有自己的短板。大資料分析方法依賴於這樣的前提:對過去資料的分析結論同樣適用於未來。這一前提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成立的,但如果遇到需要突破性創新的情況就會暴露出弱點。因此,即使是《大資料時代》也不得不承認大資料仍將面臨一些侷限,特別是:“卓越的才華並不依賴於資料”。“史蒂夫·賈伯斯多 年來持續不斷地改善Mac筆記本,依賴的可能是行業分析,但是他發行的iPod、iPhone和iPad靠的就不是資料,而是直覺——他依賴於他的第六 感。當記者問及賈伯斯蘋果推出iPad之前做了多少市場調查時,他那個著名的答案是這樣的:‘沒做!消費者沒義務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

是的,大資料提供了對過去資料的更有效分析方法,但正如我們無法通過運用大資料來預測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業態一樣,在“管理未來”方面仍然離不開人類智慧的高度參與。

3.2網際網路要素與舊金融模式的碰撞

讓我們將網際網路帶來的衝擊,與金融的上述核心放在一起,看看會有什麼樣的碰撞。

首 先,交易成本的節約對於大部分金融核心功能而言作用有限,但網際網路支付網路的建立打破了銀行對支付的壟斷這一點意義重大。前者的原因很明確:投資和絕大部分保障型產品都屬於“推”的產品,面對的主要都是隱形需求,成本節約的作用遠不及提高感知價值來的大。但後者的影響將是非常長遠的,網際網路企業因此獲得了接觸客戶、培養關係和品牌並積累資料的良機。目前不論是在支付網路的組織和清算上,還是在收單方面,網際網路企業都已經全面進入支付產業鏈,而阿里巴巴[微博]已經 在謀劃發行信用卡

其次,大資料對於投資和保險產品只起到一定的輔助提升作用,但有可能明顯提升當前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和保險公司的精算能 力。預計大資料的採用將能夠幫助金融機構提高產品設計的有效性,並優化營銷資源的配置。更重要的是,大資料有可能帶來信用風險管理技術的顯著提升。未來掌握相關資料及其分析方法的機構可能在銀行、評級機構或信用債投資者的競爭中佔據明顯優勢,並且可能會推動中國融資體系加速脫媒化。類似的情況也將發生在保 險的精算上。例如未來如果有公司能夠掌握醫療的大資料,那麼就能夠在壽險、健康險等產品上獲得精算定價上的優勢。

第三,人人組織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各項金融功能畢竟都具有相當的門檻,類似“自媒體時代”這種大規模業餘化的力量對於跨越這一專業性門檻來說意義非常有限。但其間接影響仍然是網路平臺等方面的競爭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最 後,雙邊平臺可能在信用風險管理、投資和保障方面有一定推動作用,但期待不宜太高。我們認為不論是P2P貸款、網上理財產品銷售平臺還是網上保險銷售平 臺,都具有一定的跨邊網路外部性,但與人人組織面臨的侷限相同,同邊網路外部性難有彰顯,這使得這些模式在解決信貸市場逆選擇問題上以及“推”的產品銷售方面都難有建樹。但我們這裡談論的是雙邊平臺的直接作用,就其間接作用來說,由於平臺為銀行提供了密切接觸海量客戶的機會,併為基於大資料的信用風險管理 提供了可持續的資料優勢來源,雙邊平臺反而是網際網路金融競爭的核心。

3.3當前網際網路金融的幾種典型模式和我們的評價

(1)以支付寶[微博]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支付

網際網路支付模式打破了銀行對於線下支付的壟斷,這一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在網際網路這個新的經濟領域引入競爭,未來隨著網際網路支付佔比的不斷提高,銀行的壟斷收益將被持續分流。提供支付服務的收益絕不僅體現在相關的手續費收入和資金沉澱利差收入上,還使得網際網路企業能夠深度接觸到龐大的客戶群,並構築 了大資料的資料積累基礎。因此,線上支付是網際網路金融對銀行當前經營模式威脅最大的領域之一。

但目前網際網路企業在線上支付產業鏈中的功能仍 然是不完全的,主要體現在第三方支付賬戶功能仍存在不少侷限之上。目前相比銀行的賬戶體系,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賬戶體系在轉賬匯款、投資理財等方面的功能都還有所不及,而還不具備跨行資金歸集、髮卡、自動代收代付、取現、發放貸款等功能。更核心的是,目前網際網路支付賬戶體系是社會資金流動的“下游”而非“上游”。上游存款的派生主要來自於銀行貸款,隨後這些資金才陸續進入包括零售在內的各細分領域。如果將存款派生比喻為大動脈,則支付寶雖然覆蓋面極廣, 但仍更類似於毛細血管。也正因此,雖然淘寶的交易量已經相當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左右,但資金沉澱僅相當於存款總額的0.2%以及儲蓄存款的 0.5%。

(2)阿里小貸

阿里小貸是當前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中另一個可能產生長遠影響的模式。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微型貸款運營成本的極大降低,這是阿里小貸對中國金融的核心貢獻。

阿 裡小貸有幾個基本要件:(1)依託於雙邊平臺的資料積累。(2)寄託於大資料技術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協助有效控制了信用成本。(3)依託於雙邊平臺的銷售體系,實現了運營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微型企業才能進入銀行授信的合理邊界。過去在傳統的授信模式下,小型和微型客戶授信面臨的最重大問題就是運營成本過高。近年來中資銀行積極擴充的批量化信貸工廠模式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據此銀行可以明顯降低從事小微貸款的運營成本。因此我們看到,近年來已經有銀行成功將對公信貸客戶群下移至100萬左右戶均貸款這樣的規模。但阿里小貸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繼續顯著地降低了小型特別是微型企業授信的運營成本,使 得戶均貸款萬元左右的微型客戶獲得授信成為可能。當然,阿里小貸的這一模式嚴格地依賴於阿里巴巴這一交易平臺。

目前阿里小貸尚不構成對銀行的直接衝擊。其優勢仍然在銀行傳統金融模式所無法覆蓋的微型客戶群。判斷短期內阿里小貸仍然會致力於深耕微型客戶這個藍海,而不至於向上進入小微企業貸款領域,與銀行發生直接衝突。

(3)P2P貸款

我們對當前國內的P2P貸款模式持保留態度,原因在於我們認為與阿里小貸不同,P2P貸款高度依賴於個人徵信體系,自身往往不能夠提供有效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案。這使得這一模式在面對特別是系統性風險的衝擊時將顯得十分脆弱,一旦發生較大範圍的逾期就可能觸發逆選擇問題。

(4)餘額寶

餘額寶在原理上賺的是利率市場化時間差的錢。

為 存款提供貨幣市場利率本是金融機構的應有之義。不論美國或者韓國,經過利率市場化之後,存款利率都逐步向貨幣市場利率靠攏。中國當前的利率市場化壓力主要體現在短端特別是活期存款之上,當前0.35%的活期存款利率在放開之後有向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靠攏的壓力。當前的利差保護因此構成雙刃劍,一方面固然保 證了銀行獲得壟斷的高利差,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銀行在面對餘額寶這類的價格競爭產品時難以應對。

不過餘額寶的熱潮將只會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未來當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放開之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上行將最終充分抵消掉餘額寶的收益率優勢。

(5)網上理財產品銷售平臺

如前所述,由於投資需求具有典型的“推”的產品特質,因此只是單純將這類產品陳列在網上的模式並不能有效推動銷售。而如果相關平臺配備了大量的銷售人員,則又會回到傳統模式上,成本優勢將喪失。

我們認為,這些網上金融產品銷售平臺的興起主要來源於渠道高收益的刺激。由於銀行對終端銷售渠道的高度壟斷,近年來金融產品的銷售成本不斷走高,例如基金的尾隨佣金率已經上升到50%乃至於70%,從而刺激了銀行渠道競爭品的出現,而與模式優越性無關。

3.4 將被替代的和不能被替代的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熱潮的興起,近期我們聽到了大量的關於金融業被改造被替代的預測。而經過我們前述的分析,我們也終於能夠對哪些金融功能將被替代,而哪些將通過吸收網際網路技術之後大體維持原貌做出客觀合理的判斷。

3.4.1 被替代的和被顛覆的

(1)受到網際網路模式威脅最大的將是現金業務。其實自改革開放以降,票據、借記卡、信用卡等支付工具的推行就一直在替代現金交易。而未來隨著網際網路支付的進一步普及和移動支付的推廣,現金在交易中的角色將被進一步邊緣化。

(2) 大資料將深度改造目前金融體系的信用風險管理模式。阿里小貸已經作為一個成功的例子,證明了大資料在信用風險的管理上可以比傳統模式有明顯的提升,從而體現為總成本(逆選擇效率損失+信用成本+運營成本)上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非系統性風險的管理上,因此其優勢領域主要包括小微企業貸 款和消費信貸,而高系統性風險的房地產開發貸款等不在此列。

接下來我們的問題就會是:基於大資料的全新信用風險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是資料還是技術?我們傾向於前者。而大資料時代,資料資源的分佈卻又是高度不均衡的。在信用風險管理產業鏈中,若最終由銀行掌控大資料資源,將意味著銀行觸角的進一步延伸和客戶基礎的大規模下移,這對於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和脫媒化的壓力將有極大的幫助;若由評級機構掌握資料,則直接融資體系將極大受益,資訊不對稱的逆選擇問題將顯著弱化;若由擔保機構掌握資料,那麼陸金所模式將大行其道,直接融資佔比將迅速上升並且多數投資者都將向擔保機構購買信用風險衍 生品;若由網際網路企業掌握,那麼就看該企業打算專精於銀行、評級抑或擔保,當然由於銀行模式收益率更高,阿里小貸得到複製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網際網路時代,資料的壟斷權將來自於雙邊平臺。這是唯一可持續的資料優勢的來源。因此未來對平臺的爭奪將是極重要的戰場。

(3) 保險精算的大資料改造。當前保險公司的精算假設通常建立在全社會和行業公開資訊以及公司自身積累的資料基礎之上,預測準確性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大資料時代,掌握有資料資源的主體將形成顯著的競爭優勢。例如我們可以假設這樣的情景:某家保險公司將中國的大部分醫療機構納入了其構建的“網上醫療綜合服務平臺”,由此獲得了獨佔性的醫療大資料資源。據此,該保險公司顯著提升了對投保人預期壽命評估的準確度。在擁有了精算優勢之後,該保險公司為優質客戶(即預期壽命短於保險公司一致評估值、能為保險公司提供死差益的客戶)開出的較低費率將吸引這些客戶流入,而劣質客戶(為保險公司帶來死差損的客戶)將因為較高 的費率而流向競爭對手。這就幫助保險公司構築了核心競爭優勢。

(4)“拉”的產品將全面線上化。未來市場需求顯性化、設計簡單因此容易橫向 比較的金融產品將全面不適用於高成本的銀行、券商物理網點和保險代理人隊伍,主要在網際網路實現銷售。這些產品包括銀行存款、交強險、貨幣市場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在客戶端看來差異度非常小)等。但不排除隨著消費者金融消費意識的增強,以及金融專業能力的積累,一部分金融產品可能從“推”的 產品轉為“拉”的產品。

3.4.2 被改造的和功能轉換的

(1)支付體系將更為立體化

網際網路時代亦離不開賬戶 服務,只不過有更多企業繞過了牌照管制來分食蛋糕。但是未來的支付體系將更加立體。移動支付將帶來更便捷的支付;微信掃描二維碼支付等新功能昭示著收單主 體的日益多樣性;包括支付寶在內的網際網路企業會繼續補足賬戶功能的短板,包括轉賬匯款、取現、發行虛擬信用卡、資金歸集等,甚至可能嘗試發行實物卡;此 外,部分券商此前也在不斷建設和強化支付結算功能,他們也可能加入到戰團中來。

(2)網點功能將進一步切換

有些觀點認為未來80%的物理網點都會消失。對此我們持保留態度。首先我們想要看看現在的網點都在做些什麼,因此選取了一家銀行綜合性網點作為樣本:

長 期內將逐漸被替代的業務主要是現金存取以及一小部分手續業務。由於監管部門的嚴格要求,很多手續的辦理仍然必須在物理網點。更重要的是,新客戶的擴充和存 量客戶的營銷都屬於“推”的業務,是網際網路模式難以替代的,未來的工作量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持續提升。此外,保管箱等業務同樣無法網路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至少在虛擬現實系統得以推廣之前,服務體驗也是無法網路化的。也正因此,相比於網際網路,物理網點服務仍然能夠提供其他附加價值,額外滿足顧客社交和尊重等心理需求。

簡而言之,物理網點固然可能分流一部分現金和手續業務到網上,但客戶擴充和營銷職能的職能要求反而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在網際網路的起源地美國我們看到,雖然機構總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年下降,但分支機構的數量卻始終保持穩定增長,次貸危機也未能改變這一趨勢。

類似的結論同樣適用於券商等非銀金融機構的營業部

3.4.3 不會被替代的

我 們預計,理財諮詢、保障、資產管理等以“推”為主的業務條線,以及投行、託管等牌照業務將不會受到網際網路金融的明顯影響。固然,交易成本的下降可以使這些業務略有受益,大資料的採用也有助於業務部門設計出更有效的產品,並採用新技術提高營銷資源的配置效率,但基本的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不會發生改變。在這些 業務上,網際網路帶來的改變僅限於工具。

3.5 金融業競爭邏輯的變化

網際網路新要素的植入,將會使得過去金融業者早已適應的業態發生重大改變。

3.5.1 平臺的競爭成為核心

雙邊平臺將在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中居於核心地位。原因在於(1)平臺是資料壟斷能力的唯一可持續來源,而資料資源是未來銀行信貸業務競爭的核心。(2)通過平臺,企業可以與客戶保持密切的接觸。(3)平臺具有明顯的自然壟斷性,這導致了贏者通吃的遊戲規則。

因此我們看到,各家大銀行已經先後意識到平臺的重要性並開始逐步發力建設自己的電商平臺,而網際網路企業依託於平臺循序進入金融領域的意圖亦十分明晰。

3.5.2 贏者通吃

傳 統金融模式下,由於交易成本較高,市場呈現分割狀態,各競爭主體的市場份額相對分散,大部分機構都有飯吃。但網際網路金融下的競爭秩序完全不同,軟硬體上的規模經濟以及平臺和大資料的自然壟斷特徵使得70-20-10定律將在各個細分領域內充分發揮作用,從而形成“贏者通吃”的遊戲規則。換而言之,沒有弱點 但也沒有長處的金融機構在網際網路金融中是無法生存的

3.5.3 跨界競爭

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下,新技術的引入以及新商業模式的不 斷創新,使得金融與網際網路企業之間、金融各個子行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由於諾威格定律(當一家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超過50%以後就不要指望市場份額翻番了,而應致力於培育新的增長點)的作用,優勢網際網路企業對於ROE明顯偏高的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的進入壓力將會是持續的,而網際網路催生的新經濟弱化了金融行業的各種進入壁壘,這些都意味著激烈的跨界競爭。未來跨界競爭的日益白熱化將顯著強化中國金融業的競爭壓力,從而再一次地導向這樣的結論:一味追求保守 而不思進取的金融企業將被加速淘汰。

4、網際網路金融將是共生和競合的生態

我們已經對網際網路將如何改變金融做出了判斷,那麼未來這種全新的金融業態將由網際網路企業還是金融機構來主導推進?將是淘寶擠垮銀行,還是銀行收購淘寶?

我們並不認為未來的網際網路金融格局將是你死我活、有你無我,相反這會是一個金融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共生的生態。兩類企業既會有激烈的競爭乃至於正面廝殺,更會有大量基於比較優勢的合作與分工,而這種競合的格局將會更有利於網際網路金融的長期發展。

4.1 金融機構與網際網路企業各自的跨界實踐越來越多

10年前,網際網路與金融還是兩個完全沒有競爭的領域,二者之間的交集僅體現為網際網路為金融提供資訊管理的解決方案、金融為網際網路提供融資等服務。但時至今日,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大規模進入傳統金融的業務領域,而金融企業也在蓄勢反擊。

網際網路企業的金融化毋庸贅述。第三方支付、微型貸款、金融產品代銷等都已經有很成型的產品。近期淘寶籌劃中的“聚寶盆”則瞄準的是“銀銀平臺”的業務機遇,這將進一步把戰線拉長。

雖然常常被忽視,金融機構方面的創新其實也不少。一部分創新是改良型的工具創新,包括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移動支付、遠端理財、iTM等。其中,招商銀行的空中理財和交通銀行的iTM雖然市場關注度不多,但其實具備著改變金融業務模式的潛質,不過二者的實際效果在目前為止都還有限。

另一方面的創新則是模式上的。近年來,各家銀行都已經顯著加大了對網路平臺的投入力度。目前,大部分全國性銀行都擁有了一定規模的網上商城,同時建行的善融

商務、交行的交博彙、招行的出行易、民生銀行的民生電商所搭建的框架都很巨集大,分別效仿了淘寶、阿里巴巴、攜程等的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網際網路金融的 部分要素。同時,中國平安的陸金所在模式創新上更為大膽,保險公司演變為借貸平臺的組織者和信用風險的擔保人。上述這些都對相關的網際網路業態構成競爭。

4.2 金融機構的比較優勢

不同型別的企業在網際網路金融中的角色分工,以及能夠分到的價值份額,根本上都取決於這些企業的比較優勢。我們認為,金融企業在網際網路金融競爭中的比較優勢在於:

(1)壟斷性的線下能力。雖然網際網路模式下金融企業受到網際網路企業越來越多的挑戰和衝擊,但舊金融模式下相關的資源和能力仍然高度壟斷在金融機構手中。例如,線下支付的物理網點、ATM機和POS機幾乎全部都由商業銀行掌握,而保險行業的代理人隊伍這一關係銷售網路也是網際網路企業根本無法比擬的。

(2)金融專業能力。由於大部分金融業務都具有高度的專業性,人人組織帶來的大規模業餘化不會折損金融機構在這些業務上的專業能力的價值。因此,包括資產管理、投融資顧問、產品設計等金融專業能力,都是網際網路企業無法通過技術進步用更低廉的成本獲得的。

(3)強大的資本實力和雄厚的客戶資源。整個金融業一年淨利潤上萬億,總資產過百萬億。所有的企業以及幾乎所有的個人都是金融業的客戶,其中除了對少數超大型企業之外,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都保持了優勢的博弈地位。

4.3 網際網路企業的比較優勢

(1)創新基因。網際網路的生存競爭是一場殘酷的搏殺,一旦跟不上創新方向就將面臨被淘汰的威脅。因此,創新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基因和本能。

(2)更符合網際網路精神的企業文化。與金融機構等級森嚴的管理架構相比,網際網路企業的文化氛圍更符合“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網際網路精神。也正因此,由網際網路企業發起的商業模式,往往更能夠有效激發人人組織、構建雙邊平臺,實現網際網路模式的最大價值。

(3) 監管套利。需要承認的是,網際網路的很多創新其實是繞過了現有的監管框架,從而降低了相關成本或無需遵守某些規則,因此佔有了監管套利的優勢。由於網際網路經濟形成之初處於無監管狀態,因此網際網路企業得以跨越過去各種藩籬和壁壘。例如阿里小貸,就不需要受到信貸額度管控,也不需要滿足資本充足率、撥貸比等監管 要求,因此相比銀行貸款就形成了某種優勢。此外,第三方支付和餘額寶也不同程度地繞開了線下吸收存款以及存款利率管制的相關規定。

(4) 平臺競爭方面的先發優勢。目前國內已經形成了不少頗具規模的網際網路雙邊平臺,包括淘寶、阿里巴巴、攜程、京東、大眾點評、噹噹等,此外還包括微信、微博、 開心網等潛在雙邊平臺,而這些平臺都掌握在網際網路企業手中。由於平臺經濟具有自然壟斷特徵,現有平臺將會對後來的進入者產生明顯的阻礙。

4.4 競合與共生的生態

4.4.1 網際網路與金融企業都不可能擴張至對方的絕對優勢領域

不論是網際網路企業從事金融,還是金融企業進入網際網路領域,謀求的都是協同效應,而非簡單多元化。事實上,由於企業文化和業務性質的巨大差異,二者進入對方的絕對優勢領域反而都會有明顯的不適應。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控制經營風險從來都是重中之重。因此進入高風險的新技術、新模式開發領域(中“矽谷”大獎的機率低於被汽車撞死),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完全是無法想象的,更不用說企業文化的巨大沖突了。

類似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將對進入一部分傳統金融領域嚴重缺乏興趣。例如若網際網路企業打算真正從事存款業務,就必須接受銀行的定位,同時承擔隨之而來資本充足 率、撥貸比等監管要求,從而失去自身的監管套利優勢。又例如投行、投資這類業務人力成本極高且沒有廉價的技術解決方案,與網際網路業務基本沒有協同效應,而 網際網路企業既缺乏相關的專業能力,企業文化又存在著明顯差異,我們看不出有進入這些領域的合理性。

在兩個優勢領域中間的交疊部分,則是雙方直接衝突的戰場。其中,雙邊平臺的競爭處於最核心的地位,沒有平臺資源的企業想要構建自己的平臺,而擁有平臺資源的企業則謀求建立自己的支付、貸款等功能。

4.4.2 大企業謀求壟斷優勢而中小企業將尋求合作

之所以擁有金融能力的企業想要建設自己的平臺,而擁有平臺的企業想要建設自己的金融能力,原因在於雙邊平臺與金融功能之間具有顯著的協同效應。(1)網際網路時代,平臺是資料壟斷能力的唯一可持續來源。(2)通過平臺,企業可以與客戶保持密切的接觸。再加上平臺具有明顯的自然壟斷性,贏者通吃的遊戲規則下競爭將非常慘烈。

但對於非重量級的金融和網際網路企業來說,面臨的最優博弈策略卻並非自建平臺和功能,而是合作和外包。贏者通吃規則下平安銀行這樣的非重量級選手自建的平臺成為最終贏家的可能性非常有限,而對於eBay這樣規模相對較小的平臺來說,自己構建昂貴的信用風險管理能力也並不經濟。因此,雙方分別將平臺獲客功能和金融服務功能外包給對方,實現合作共贏,是一個合理而現實的選擇。這種模式同樣值得其他非重量級選手效仿。

但共生和競合卻未必意味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格局是穩定的。在中間戰場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可供競爭和搏殺。究竟哪一類機構將在這個戰場上佔據上風,將取決於資源投入的決心、戰略的正確與否及其執行力、外部環境的變化等諸多因素。

5、中資銀行需重新評估網際網路金融戰略

目前中資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戰略沿兩條線索展開。一是傳統地將網際網路作為技術工具和新的渠道,持續使用網際網路技術來改良當前的業務體系。但網際網路企業不斷在金融領域取得商業模式上的突破,越來越多的銀行意識到網際網路對金融的改造是模式上的。因此,沿著第二條線索即以雙邊平臺建設為核心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變革也正 在快速展開。目前16家上市銀行中有14家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雙邊平臺。

5.1 銀行網路平臺建設的四種模式

目前銀行的網際網路雙邊平臺建設主要有四種推進模式。

模式1:信用卡商城。由於經營網際網路業務並不在《商業銀行法》規定的銀行業務範圍之內,因此銀行通常通過信用卡商城的形式進入,提供各類商品的分期付款銷售。

模式2:附屬的電商平臺。此後,一部分銀行開始提供分期數為1的購買方式,從而在基礎功能上與一般的電商平臺已大致相同。其中,擴充力度大的銀行已經不滿足於消費品銷售,而開始模仿阿里巴巴、攜程、付費通乃至於大眾點評。

模式3:獨立的電商平臺。畢竟在“信用卡商城”這 個定位下,銀行電商平臺的擴充處處受到限制,而且銀行文化與網際網路文化差異過大也會造成制約。因此,民生電商的成立是一個突破性創新。民生電商與民生銀行 之間沒有股權關係,解決了合規性問題,又能夠脫離銀行管理模式根據網際網路經濟的特點展開經營,是目前最具優勢的電商模式。

模式4:與現有平臺合作。如前所述,與規模偏小的平臺合作將是中小銀行一個重要的獲得平臺資源的方式。平安銀行與eBay的合作就是典型。

5.2 當前銀行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大缺陷

雖然各家銀行大都搭建起了自己的雙邊平臺,模式也日趨豐富,但實際運營中卻仍有著大量的不足:

(1)戰略上重視度不夠,資源投入不足

兩個原因使得中資銀行對於網際網路金融戰略重視不足。一是對網際網路金融可能造成的衝擊認識不足,對於網際網路模式下“贏者通吃”的殘酷性認識不足,對於銀行在平臺競爭中作為追趕者的後發劣勢認識不足。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是,部分銀行決策層缺乏足夠激勵犧牲當期業績來為未來投資,特別是在網際網路金融這麼一個未來盈利前景存在著大量不確定性的領域投資。

也正因此,我們認為各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的資源投入上普遍算不上充足。雖然看不到公開資料,但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電子銀行相關支出在各家銀行總費用中的佔比不會太高,而大部分的電子銀行支出的主要投向領域又將是ATM這些線下能力以及網銀、手機銀行這種渠道類產品,而在雙邊平臺上的投入恐怕非常有限。

(2)內部管理中網際網路文化與傳統銀行文化存在衝突

目前絕大多數銀行的網際網路平臺都還是放在銀行傳統的管理體系內運作,但網際網路文化與銀行文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們相信這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制約銀行平臺的發展。

這些反差包括:第一,“矽谷大獎”與按部就班的銀行升遷體系的差異。矽谷的技術天才們之所以每週自願工作70-80乃至於100個小時,根本原因在於“矽谷大獎”的激勵:一旦企業成長為下一個google或facebook,那麼就有天文數字的財富作為獎賞。與此相比,銀行內部缺乏這麼一個外部資本市場的激勵機制,考核難以做到有效,晉升因此也就按部就班,薪酬也容易大鍋飯。

第二,強調創新的網際網路文化與強調風控的銀行文化存在衝突。創新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生存之道,但風控則是銀行的生存之本。前者勇於承擔風險,而後者傾向於規避風險。

第三,強調基層活力的網際網路文化與強調自上而下執行力的銀行文化存在衝突。創新更多地來自於市場一線,啟用基層活力是創新的重要基礎。例如矽谷企業的員工招聘中,初出茅廬能幹具體事情的年輕人可能比一個眼高手低的權威更有優勢。但當前中資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體系普遍更強調自上而下的執行,而且業務決策流程偏 長、決策權集中在與市場距離較遠的高階管理層。

(3)商業模式上對網際網路精神尊重不足

如前所述,網際網路模式的要義就是儘可能零價格地提供最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以圖擴大市場份額,獲得自然壟斷優勢。這裡的“價格”既包括顯性的產品價格,又包括便利性等隱性成本。但對於銀行來說,一方面是對網際網路模式認識不足,另一方面貸款等不少產品仍處於賣方市場,因此我們看到,當前上市銀行的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存在著大量與網際網路模式相沖突的地方,例如:

* 域名。所有銀行平臺都只是二級域名,其連結在銀行網站首頁繁雜的內容中毫不起眼,這顯著加大了使用者的搜尋成本。

* 平臺形象。所有的銀行平臺都沿用著銀行的傳統品牌、LOGO和品牌內涵。穩重有餘時尚感明顯不足的傳統銀行形象,給網際網路購物的主要客群——年輕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不討巧。

* 頁面組織。特別是一些大銀行的網際網路平臺,隨著內容的增加,頁面更多地按業務條塊來組織,而非基於客戶需求特點。一些銀行的頁面設計非常繁雜,這些都增加了使用難度。

此外,還有兩點很重要的對網際網路精神尊重不足之處,我們特別地將其單列如下:

(4)對於人人組織以及單邊網路外部性的忽視

由於對網際網路模式認識的侷限,我們看到所有的銀行網際網路平臺都只提供了跨邊網路外部性,而完全忽略了單邊網路外部性。如前所述,單邊網路外部性主要來自於低 交易成本基礎上的人人組織,目前常見的人人組織形式包括評價、信用評級、論壇等,但我們沒有看到銀行有提供這些功能的意識。

(5)銀行創設的平臺,銀行服務反而是短板

以 上大部分銀行網際網路平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隻對本行的客戶開放。如此一來,與網際網路企業的平臺相比,由銀行創設的網路平臺,其銀行服務反而是競爭短板。背後的原因顯而易見,銀行希望通過這些平臺強迫不擁有本行賬戶的消費者成為自己的客戶。但實質上,這些消費者更可能的選擇是離開。這一做法的邏輯出發點很顯 然是對“開放”原則的直接違背。

5.3 未來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幾個核心的擴充方向

面對網際網路這一顛覆性的技術進步,我有限的想象力能夠找到的依託於網際網路金融模式,銀行業務未來的擴充方向主要有下面4個:

(1)網際網路戰略平臺的建設。前文已經花了大量篇幅在這一方面的論述之上。

(2)小微貸款和消費貸款。小微貸款方面,阿里小貸已是珠玉在前。不僅止於此,依託於大資料的消費信貸同樣具備巨大的業務潛力。在已開發國家,消費信貸是銀行極重要的一塊業務,例如美國消費信貸佔總貸款的比例達到1/4。 但在中國,還沒有一家全國性銀行在該領域(除了信用卡業務之外)著力。當然,中國社會經濟環境有著種種限制,例如借貸消費與中國傳統的消費文化非常不相 容,又例如消費信貸通常違約率較高,而其清收工作可能會對銀行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形象構成負面影響。不過畢竟網購的群體借貸消費的意識在中國居民中明顯偏 高,且除了信用卡業務之外,中資銀行在消費信貸上的投入和能力都非常有限,這些都使得該領域可能成為下一個藍海。

(3)基於移動資料的渠道選址和功能優化。若能夠擁有相關大資料基礎,銀行可以通過分析客戶在表達出金融需求時的地理位置資料,來優化網點、ATM機等渠道的選址和功能。

(4)基於大資料的產品研發和營銷體系優化。在擁有了相關資料資源之後,銀行可以通過大資料分析尋找更能打動客戶的產品設計和營銷方式,以此來優化自身的產品,並提升營銷資源的配置效率。

5.4 銀行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個建議

由於前述的一系列不足,目前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中間戰場地帶的角逐中處於明顯的被動防守狀態。若有一些中資銀行真實地希望在網際網路金融中建立優勢,我們有如下建議:

(1)指導思想的根本改變

商 業銀行應該將網際網路金融上升到全行戰略的層面,而非僅僅是年度工作報告中一級條目渠道建設下的一個二級條目。銀行管理層需要認識到的是,中國經濟在日益互 聯網化,僅就現狀來看,銀行在網際網路經濟中的競爭地位就已經明顯不如線下經濟,而且網際網路企業還在不斷拉大對銀行的競爭優勢。網際網路企業的平臺在快速做 大,相對於銀行的先發優勢在迅速積累。更何況有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實現上百億的年利潤,股票市值已經超過交通銀行。留給銀行的空間和勝算在隨著時間而流逝。

(2)加大資源投入

目前銀行仍然在享受著高達20%左右的ROE,而網際網路業務是未來的增長點。用現金牛業務支援增長型業務,這是戰略管理中一個很淺顯的結論。目前銀行仍有足夠的財務實力參與競爭:若某家大行將每年在網際網路金融上的投入增加20億,這將僅降低銀行利潤不到1%(對於交行和招行來說影響也不到3%),但就足以形成顯著的優勢。阿里巴巴2011年全部的營業支出也只有47個億。此外,商業銀行還擁有巨大的客戶基礎,若能夠動員這些企業客戶加入銀行的網際網路平臺,就有望明顯強化跨邊網路外部性。

(3)更具獨立性的組織結構

民生電商的組織模式是值得其他銀行效仿的。這種架構一是解決了合規性問題,使得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再受到銀行業務範圍的限制;二是解決了企業文化的衝突問題;三則可能突破銀行的考核和薪酬體制,提供更有效的激勵機制。即使是繼續放在銀行體系內,中資銀行仍應通過更多地授權來降低銀行既有的文化和考核、薪酬對互 聯網金融板塊的制約。

(4)品牌形象內涵的重新定位

令人遺憾的是,中資銀行過去的品牌形象一來高度重疊缺乏辨識度,二來穩重有餘而時尚感太差,三者不夠立體和豐滿,這些都會影響到對目標網際網路客群的營銷。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國大部分銀行的LOGO都是高度同質化的:紅色、藍色或者綠色的圓。

我們也列出國際上主要銀行的LOGO作為對比。其中絕大部分都具有鮮明的個性。

LOGO的高度同質化反映的是多重原因作用下,中國的銀行不敢有特色。這似乎是出於這樣一種擔憂:一旦選擇了某種個性,就意味著需要放棄一部分市場。但事實上商業模式本來就是不捨不得,任何一家銀行都不可能在所有細分市場上都贏得絕對優勢,而不敢放棄在外圍市場上的資源投入,就不可能在核心目標市場上擴大優勢。而在 網際網路領域,沒有特色就更意味著被遺忘。

如果中資銀行對於全面更改品牌形象、LOGO和品牌內涵心存顧慮,那麼完全可以考慮另一個替代方案,即推出網際網路金融子品牌。這個子品牌不僅可以有全新的LOGO、口號和品牌形象,更可嘗試推出吉祥物乃至於固定品牌代言人,讓品牌建設更加豐滿立體,最終目標是明顯強化對目標客群的吸引力。

(5)充分尊重網際網路精神,遵循雙邊市場商業模式

* 獨立域名。在全新的子品牌下,銀行的網際網路平臺應儘可能採取便於傳播的獨立域名。

* 按客戶需求組織頁面。

* 激發單邊網路外部性。不論是評價、信用評級、論壇或其他形式,銀行應儘可能地為客戶間的直接或間接交流創造便利。

* 對其他銀行的客戶開放。我們不認為這方面存在著技術或者監管的問題,善融商務、交博彙等已經實現了這一功能。

*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考慮與其他銀行機構建立網際網路金融聯盟。

(6)專業化和細分化也是一個選項

若無法在通用型的平臺競爭中成為主要選手,銀行也可以選擇一些細分市場和專業領域。例如為某些產業鏈構建交易平臺等,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開競爭壓力。類似平安銀行與eBay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

6、投資建議

6.1 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篩選機制對於市場化的銀行更有利

套 用一句老話:網際網路金融給銀行業帶來的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認識不足、行動遲緩的銀行未來將面臨越來越窘迫的競爭局面:平臺建設的後發劣勢日益難以扭轉。而對於成功把握網際網路金融趨勢的銀行來說,接觸客戶的渠道能力將顯著增強,其信用風險管理等業務能力將持續受益於大資料技術,從而幫助其深挖小微貸款和消費

信貸這些藍海業務的機會。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剛剛拉開帷幕,我們也難以判斷中間戰場的勝負輸贏。但網際網路金融歷史性地提供了又一個銀行業內的優勝劣汰篩 選機制,通常來說這種機制會對更為市場化的銀行有利。

6.2 風險提示

我們的想象力可能低估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