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融科技創新排行
RK 企業 備註
1 螞蟻集團 旨在為世界帶來普惠金融服務
2 平安人壽 開放式專業管家平臺、資料化經營、資料化客服
3 同盾科技 率先實現全站業務系統敏感資料“可用不可見”
4 宇信科技 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提供商
5 神州資訊 加速佈局金融科技賦能銀行轉型
6 軟通動力 雲端智慧服務激發資料價值
7 馬上金融 消費金融“AI+場景+交易+信用”模式
8 光大科技 構建分散式資料共享治理模式
9 科大訊飛 AI邂逅金融服務,探索金融toB更多可能
10 金山雲 發揮科技的想象力,打造消費金融智慧營銷體系
11 信安世紀 銀行密碼中臺安全建設方案
12 雲從科技 攜手工商銀行開創“AI+金融”合作新模式
13 商湯科技 將“AI新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
14 曠視科技 打法升級,建立城市物聯網護城河
15 金融壹賬通 科研人才集聚引爆創新力
16 依圖科技 首家通過隱私資訊國際權威認證的中國AI公司
17 天雲大資料 AI重構商業實踐,開啟空間財富之門
18 眼神科技 眼神科技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助力金融科技升級
19 騰訊金融科技 有所為有所不為,做“精品理財”
20 京東數科 “做底層能力輸出者”
21 銀聯商務 “支付+”為疫情防控常態化全面賦能
22 鯨算科技 鯨算科技助力泰國匯商銀行(SCB)數字化轉型
23 中數智匯 用金融科技賦能銀行“零接觸”對公開戶
24 黑瞳科技 新一代反欺詐落地,助力中國實現“天下無詐”
25 深醒科技 深耕安防領域人臉識別方向
26 微模式 人工智慧影像識別引領者
27 頂象技術 釋出國內首部反團伙欺詐白皮書
28 通付盾 安全防禦守護者
29 快商通 快商通聲紋識別反欺詐解決方案
30 車車科技 始終致力於推動車險產業數字化
31 高登世德 資產證券化資訊系統服務提供商
32 冰鑑科技 獨立第三方的風控模型&解決方案
33 睿智科技 打破金融資訊非對稱,促進金融繁榮與普惠
34 興業數金 思考未來生態,構建金融科技團隊
35 文因互聯 專注認知智慧技術
36 虎博科技 牽手國富人壽,用黑科技開拓智慧保險新機遇
37 通聯資料 引領投資進入人工智慧時代
38 愛保科技 致力於做全球最懂保險的科技公司
39 GEO集奧聚合 使用者視角AI決策引擎,助力金融機構精準施策
40 百融雲創 信用科技助力數字金融,堅持守正創新
41 百望雲 用資料搭建一個高密度的創新“場”
42 融都科技 智慧營銷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
43 慧安金科 AI賦能監管科技,專注風險防控
44 建信金融科技 融合技術手段創新,多方案促消費
45 中科虹霸 在虹膜識別領域乘風破浪
46 妙盈科技 為金融機構打造一雙AI“火眼金睛”
47 華軟金科 攜手溪塔科技共推區塊鏈開源創新及應用
48 有限元 有限元AI智慧雙錄系統
49 中科聚信 秉承一顆匠心,以智慧信貸保駕金融4.0健康發展
50 華控清交 讓資料真正成為生產要素
2020.08德本諮詢/eNet研究院/網際網路週刊選擇排行
“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

當前資訊化浪潮席捲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推動金融行業發展到全新階段,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成為繼網際網路技術之後變革金融行業的全新力量。

金融科技強調的是金融和科技的結合,落腳點在科技,以人工智慧、大資料、互聯技術、分散式技術和安全技術等底層關鍵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日益深化為特點。銀行、保險等傳統金融業依靠這些技術實現自身轉型發展,技術創新催生了智慧投顧、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監管科技等新興領域。

2019年8月,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這是我國金融科技領域第一份科學、全面的規劃,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面對風口,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每一個置身其中的機構都開始加大發展步伐,完善技術,明確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

可以說,當下科技對於金融的促進不再侷限於渠道等淺層次方面,而是開啟了“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金融與科技的深層次融合,改變了金融渠道、獲客等前端環節,也在驅動產品設計、風控、合規等中後臺領域的變革。

助力傳統金融業的轉型

面對金融科技帶來的劇烈變化,“金融+科技+網際網路”如今已成為大部分商業銀行的戰略方向。銀行不斷依託自身優勢從戰略層面強化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構建新業務形態,變革其組織、流程、運營、技術等,建立新業務體系。因此,過去幾年,銀行、金融科技企業和第三方服務公司一直在合作推出新的應用和服務。

今年1月,鯨算科技與SCB(泰國匯商銀行)宣佈成立合資金融科技公司Monix,5月份,雙方聯合推出首款100%純線上數字化信貸產品,主要為泰國民眾提供小額、無抵押借貸類服務。

正是通過鯨算集團旗下閃銀的AI智慧匹配引擎,雙方才可以建立並強化科學、專業的客戶識別體系和能力,從而向更多以前無法獲得信貸服務的客戶提供高質量貸款。更重要的是,當前打造“虛擬化銀行、數字化銀行、資訊化銀行、智慧化銀行”已成為銀行業的轉型趨勢,但是對於泰國銀行業來說,囿於技術、人才等限制,在數字化轉型中一直處於“有動力無資源”狀態。此次鯨算集團將6年多來經過國內市場檢驗的業務模式、數字化經驗等,拿到泰國市場上進行應用,無疑加速了SCB的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金融科技作為保險業變革的重中之重,也正在從根本上改變和顛覆商業保險模式,為保險業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保險機構利用金融科技改變經營方式、創新保險產品、優化業務流程,不斷催生出一些新型發展模式。

以平安人壽旗下全方位移動金融生活服務平臺“平安金管家 APP”為例。該APP架起了客戶與代理人之間的橋樑,其生態圈概念不僅能為客戶提供所有的保單管理服務,還可提供保險產品、健康管理及生態運營場景服務,實現代理人與客戶的高頻交流。金管家APP在資料化服務、客戶經營、科技開發等方面持續創新,不斷提升平臺運維能力,正體現了平安人壽踐行“科技+”戰略、邁向全面資料化經營的發展方向。

風控:推動金融科技迴歸本源

通過科技賦能的方式,改變傳統金融行業本身,標誌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進入到賦能型時代。但廣闊的發展前景下,安全風險和行業規範問題也難以忽視。在機遇與風險並存的當下,把握鼓勵金融科技創新與防範金融科技風險之間的平衡,成了金融科技發展的難點和焦點。

科技帶來的機遇和風險,最終還需要科技手段來解決。近幾年,傳統金融機構不斷加速向技術依賴型企業轉型,而許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在完善自身風控體系的同時,對傳統金融機構提供風控能力輸出支援的服務,依靠科技手段及時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例如,快商通就針對太平洋保險使用者登入、理賠身份稽核等細分業務場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聲紋識別反欺詐解決方案”,以幫助其提升理賠風險能力,降低線上詐騙帶來的損失。與傳統核身方案相比,快商通身份核驗方案的優勢在於:大額交易安全認證方面,聲紋比對和動態驗證碼都可以在服務端完成,甚至在手機等移動端被病毒感染或木馬挾持的情況下,仍可以為賬戶提供安全保護;遠端面籤提效方面,引入快商通聲紋識別解決方案後,太平洋保險可以在與客戶通話的過程中進行無感聲紋認證,綜合判斷客戶身份的匹配情況,協助作息遠端面籤,減少欺詐風險。

其中,金融反欺詐、金融業務身份核驗,正是“聲紋識別反欺詐解決方案”的兩大核心功能。

無獨有偶,同樣致力於生物識別領域的眼神科技,深耕金融行業16年,則是通過生物識別+金融的三步走戰略,實現生物特徵資料管理+核心演算法能力+視覺化平臺服務+渠道接入支撐,四維一體,解決銀行在生物識別能力範疇內的場景接入共性,為銀行風險防範、降本增效的同時,還能提升銀行使用者的良好體驗。

其研發的多模態生物識別平臺,更是能全面提升銀行的全場景身份核驗能力、交易資料分析能力、第三方資料整合能力。用AI尋求銀行服務場景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平衡點,這是眼神科技一直在做的。

而要想多維度保障金融資訊保安,從服務端貫徹到使用者端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為了解決以往密碼應用存在的安全問題,滿足銀行業務發展及監管方面的需求,信安世紀創新性地推出了全密碼安全服務平臺,可以幫助銀行建立一套包含業務快速接入、運維監控、審計及金鑰、演算法服務、認證服務等在內的規範、開放的全密碼應用體系,在進行統一的密碼安全建設工作的同時,為銀行業務系統提供高效穩定的安全密碼服務、統一的密碼裝置管理、統一的身份認證服務、統一的口令管理、統一的實時監控告警、全景智慧分析以及統一的服務介面。

風控能力是各大金融科技公司業務能力的核心,也是其科技能力的集中呈現。從目前來看,智慧化風控體系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通過大資料、演算法和模型等先進的技術和工具,大幅度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最終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平衡,將是金融科技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重點。

結語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是資源配置和巨集觀調控的重要工具。金融與科技彼此賦能、彼此成就,相互的作用產生出更加強大的效能,成為推進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而這,便是“金融+科技”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