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TOP50
RK 企業 備註
1 工業富聯 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
2 匯川技術 目標是推進工業文明,共創美好生活
3 新鬆 涵蓋機器人全產業價值鏈
4 大疆 致力於用技術與創新力為世界帶來全新視角
5 埃斯頓 以創造中國機器人的世界品牌為使命
6 博實 致力於民族裝備工業的振興
7 拓斯達 堅持“讓工業製造更美好”的品牌主張
8 埃夫特機器人 ‘智’造智慧化裝備,解放人類生產力
9 三豐智慧 以智慧控制技術為核心
10 華中數控 用“中國大腦”,裝備“中國製造”
11 鑫益嘉 致力於網際網路+智慧產品的科技創新
12 新時達機器人 主要產品為多關節工業機器手與SCARA機器人
13 小魚在家 致力於打造智慧家庭硬體終端和服務
14 海康機器人 致力於持續推動智慧化,引領智慧製造程式
15 臻迪科技 以“創造一項改變世界的業務”為願景
16 機科股份 專業提供智慧高階製造裝備及系統整合
17 新世紀機器人 有智慧平衡控制系統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
18 智通機器人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器人柔性加工系統”
19 哈奇智慧 聚焦“AI+人居”,提供智慧社群解決方案
20 創澤智慧 工信部“智慧公共服務機器人”領域全國五家揭榜單位之一
21 智昌集團 秉承人機共融創造社會價值的使命
22 固高科技 專注運動控制及其自動化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
23 拓野機器人 從事工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
24 福德機器人 致力於讓機器人進入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25 未來夥伴機器人 主要從事夥伴機器人的尖端技術研究
26 首鋼機器人 致力於中國機器人應用技術產業的發展
27 沃迪裝備 重視建立和維護自主品牌
28 艾薩克機器人 立足細分市場,為密集型行業提供專用機器人
29 開元機器人系統 為使用者提供了數百套中厚板機器人焊接系統
30 金石機器人 主打桁架式工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
31 思必馳 打造實用、有趣的人機互動體驗
32 井源機電 致力為客戶提供基於AGV的系統物流解決方案
33 摩西機器人 開創機器人服務於人類的世界
34 艾博機器人 致力於機器人系統應用
35 馳眾機器人 主導產品為工業移動機器人AGV
36 穿山甲機器人 將人工智慧、大資料融為一體,打造智慧場景
37 銘賽機器人 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原則
38 寒武紀智慧 專注於提供教育硬體、內容、服務
39 博思電子 專注於中國智慧機器人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
40 嘉騰機器人 致力於無人搬運車領域的研發、生產、銷售
41 鬆慶智慧 提供高附加價值的自動化產品及解決方案
42 科沃斯 以“讓機器人服務全球家庭”為使命
43 廣州數控 促進人與機、機與機、機與工廠的有機交融
44 捷瞬機器人 面向實體制造業提供智慧製造綜合性服務
45 越疆科技 主打桌面家庭機器人
46 普華靈動 專注移動協作機器人本體與系統
47 金剛蟻機器人 致力於家庭智慧機器人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48 roobo 致力於打造領先的智慧機器人整體生態體系
49 智慧佳科技 以教育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為主
50 中科機器人 推動工業生產自動化,實現客戶效益最大化
2020.08德本諮詢/eNet研究院/網際網路週刊選擇排行
人類為什麼需要機器人?

21世紀初,中國的工業製造還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模式。生產車間內人員密集,大型機器裝置與人“共舞”,工人在投入日常繁重的勞動之餘,還要時時保持警惕,以防被機器所傷;到了夏天,酷熱使車間內的環境更加惡劣,而為了做好安全防護,焊裝車間的工人需要全副武裝,終日汗如雨下。這樣的景象,給了當時的許禮進極大的衝擊。

2002年,許禮進去德國學習,當他進入德國的汽車生產車間時,他驚呆了,映入他眼簾的是清一色的機器人流水線,與國內的生產車間有著天壤之別。

“國內外這麼一對比,智慧化裝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進智慧化裝備,就可以不需要這麼多工人,不需要工人在生產線上做這些髒、苦、累、差的活了。”許禮進說。埃夫特“‘智’造智慧化裝備,解放人類生產力”的企業使命也由此產生。

可以說,人類解鎖科技機器人,也是在解放人類自己。

機器人可以做哪些工作?

從早期的掃地機器人到幾年前的建築機器人再到近兩年的寫作機器人,機器人的使用場景正在逐漸擴大。它們不再侷限於一些常規的工作,連寫作這樣的腦力活動也能夠攻克。

在今年的疫情期間,機器人更是承擔了消毒、送餐、測溫等工作,不僅緩解了前線醫護人員的壓力,還大大降低了病毒交叉感染的風險。

這些使用場景的開拓一次次重新整理著人類的認知,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於機器人必要性的思考:既然機器人能做許多人類做不了的工作,還能把那些人類做得了的工作做得更好,那機器人是不是可以取代人呢?

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

以醫療機器人為例,它們能夠儲存、對比、搜尋大量的病例,還能檢測藥品名稱和質量,這些都是尋常醫護難以企及的;但醫生從業多年累積的臨床經驗,以及對於病人的人文關懷,也是機器人無法代替的。雖然現在已有部分應用於臨床的手術機器人,發揮著機器人高精確度、高抗壓能力的優勢,但它們無法單獨完成手術,仍然需要醫生的指導和協助。

再比如建築機器人,它們能夠代替建築工人完成許多繁重、高危的工作,但在涉及到房屋規劃、裝修設計等的問題上,它們往往力有不逮。寫作機器人固然能寫出精彩絕倫的文章,其所用到的素材仍然離不開人類的整理和匯入。機器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質量完成從1到100的過程,但它們尚不具備從0推進到1的能力。

因此,就目前來看,機器人還不能代替人,它們只能代替一些人類所不擅長的工作,或者是把人類從一些簡單、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機器人產業前景如何?

2020年以來,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日漸凸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受到空前的重視。在時勢和政策的雙重推動下,5G、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多種智慧技術頻發利好。

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20多萬座的5G基站建設,5G網路初步覆蓋各大城市和鄉鎮;5G裝置與套餐也已經陸續推出,加快著5G下沉的步伐。在各方的推動下,機器人與5G的融合可謂恰逢其時。疫情期間,導診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等都已經支援5G,而工業網際網路的逐漸完善,又給了機器人領域的企業從硬到軟的變革方向。

此外,按照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預測,社會生活各領域對於機器人的需求將只增不減,這無疑是機器人企業發展壯大的最佳時機。革命已來,這個程式正在加速。

結語

讓我們改變“試圖通過對果施加影響來改變果”的習慣,專注和耕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