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信念,哪的燈塔
 
毫無疑問,消費傾向受到廣告營銷的影響,不過更重要的是,營銷公司能否更高效地知道關於營銷活動的“哪些”“如何”“多大程度地”的問題,也就是說,從優秀到卓越的公司必將把目光投向如何成功影響消費者,營銷成功的動力之源是什麼。
 
作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部分,如果說過去遙遠、形而上的人性洞察、哲學觀念、意識形態、營銷理論是廣告人信奉的營銷聖經,那麼,下一輪意義上的數字營銷時代,越接近營銷物件,越“從群眾中來”,將越能走進群眾中。
 
數字營銷時代分幾個階段,過去傳統廣告公司所執著的憑創意搞定甲方和幫甲方觸達客戶的靈丹妙藥的功效邊界在縮減,技術的傳播力正走上前臺。創意,說到底,是試圖挖掘出那神來之筆般讓所有人都忘掉功利性計算,心甘情願完成消費的過程;另一面,創意也許對於極致理性人的理性購買分析具有助推作用,推動消費主體在左腦思維下做出更傾向於甲方客戶的選擇。但在效果能如此被清晰謀劃的時代下,創意制勝論走向式微。
 
一切都始於遊戲規則的變遷。過去單向的營銷代理包裝出來的甲方客戶的聚光燈式表演轉變為“消費者說了算”:閱讀量、轉發量、點選量、搜尋排名、點評資料、退貨數、下載、月活等客戶行為將會影響進一步的營銷效果和市場決策。過去說“顧客是上帝”,但那時候的“上帝”是不能說話的,它僅僅是一個抽象的集合性名詞,誰都知道服務“上帝”就要給他/她(們)高品質的、實惠的、貨真價實的等一系列關於產品的褒義形容詞構成的描述性內容,但現在,“上帝”能說話了、更多樣化,且在同質化競爭時代,即使價格很美麗、效能很優秀,一成不變、整齊劃一的產品和服務遠遠不能滿足個性的、變化著的客戶。隨各種新變化,客戶也意識形態化了。
 
從傳統營銷到數字營銷,營銷的動力之源發生根本性的轉化,營銷理論大師舒爾茨說:“過去的營銷者喜歡控制一切,他們控制包裝設計、廣告、促銷、公關和新聞媒體,但是今天我們已經無法再這樣控制下去了,因為藉助網際網路……整個市場的控制者已經由品牌變成了消費者,我們無法全盤控制也就意味著營銷需要改變了。”60年代推出的由外而內4P營銷理論(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宣傳Promotion)讓位於90年代興起的由內而外的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理論(特勞朋的4C理論,舒爾茨的4R體系、SIVA理念)。
 
演繹和部分意義上,營銷代理公司、品牌方、顧客是三個方向屬性的利益群體,而歸納和整體意義上,他們是經濟市場中的組成鏈條,任何一方的錯位都將導致市場活動的失序。網際網路下的經濟世界正越來越將顧客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上帝”現身,信念更加清晰:長期主義的、基於客戶價值實現的商業模式是真正撬動數字營銷的支點。
 
這樣的主義、價值的實現來自於對人生、生命的根本感悟,對世介面貌的哲學洞察,這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變。正如有關觀察人士所言,有的營銷企業,看起來藉助數字化技術,發展很猛,不過是抓住了時代的隻言片語,大概率是虛幻的煙火。方向不變的是人類信念燈塔。對這種燈塔的認知,成為了最大的考驗。
 
守正出新,行穩致遠
 
什麼時候興起的網際網路,什麼時候就出現了數字營銷。數字營銷比起傳統營銷來說是新鮮事物,但對於網際網路下的各領域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早在上世紀80年代,4A當亡的呼聲就在數字營銷的大旗下高漲起來,到了新千年全球網際網路泡沫潮,數字營銷的號角聲隨之減弱,開始重新定位,這並不奇怪。
 
比如,短暫退潮之後,數字營銷在時代大浪潮下以更大的聲勢發展起來,從SEM、SEO、EDM到電商營銷、內容營銷、社會化營銷等營銷手段百花競放,24歲的Google、18歲的Facebook似乎成為國外數字廣告的風向標;在中國,兩微一抖和小紅書、優愛騰等平臺投放也似乎成為數字營銷的流量集散地,PC端、移動端、OTT端三大流量池經歷著被爭奪、填滿、價值重估的變遷和重塑。
 
進入後疫情時代,數字營銷的發展更加有所不同。比如Dmitry Atamanyuk預測性地指出,特殊時期全球數字化程式加速,為傳媒從業者指明瞭更為明朗的前景,保持思維和技術的持續更新成為了“新常態”。
 
誰都可以成為下一輪意義上的數字營銷時代之執牛耳者。加速將驅動數字化的基本完成,數字營銷或許將成為營銷的前提條件,數字營銷的主體將不再是和傳統營銷比起來兩者誰更重要,而是數字營銷如何深入發展,實現健康和良性營銷。
 
首先,是在全球經濟放緩,廣告預算減量的大環境下,包括數字營銷公司在內的營銷人應如何適應行業新生態,走出發展陰霾。
 
其次,數字營銷公司在走過野蠻生長階段、流量紅利消退、行業內卷深化的新發展階段,如何進一步挖掘市場空間,走出紅海困境。
 
第三,技術是數字營銷公司無往不勝的利劍,但惡意利用技術穿透性造成的消費隱私受侵犯、資料安全、營銷詐騙等問題不僅引起了大量消費者的“不適”,負面消耗著廣告主的信任,也帶來更為嚴格的行業監管政策,數字營銷公司面臨其技術根基被摧毀的隱憂。
 
對於新的問題,不只要創新,或更要擺正位置。《道德經》講“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是指在堅守正道,把握客觀規律,正確為人處世的大前提下善於創新,突破教條和陳見,在變化的世界中隨機應變,銳意進取。營銷是商業經營的排頭兵,營銷的槓桿作用直接關乎著市場的縱深和未來企業經營的長遠價值,作為新技術、新行業、新生態,“數字營銷”這一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新物種要以正心、正身、正行的態度對待新問題,在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中看到變與不變,充分利用自身的新優勢,將新的問題轉換為新的優勢。對於一頓操作猛如虎,無視市場規律、業內共識、行業底線的投機取巧在新一輪的行業大洗牌下,恐怕將難以繼續乘風破浪。智商在情商的基礎上,或才可發揮少許所用。
 
“專注、極致、口碑和快”被很多人認為是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發展七字訣,如果說專注、極致主要是講產品和運營,快講整體的執行力的話,口碑就是這一切的結果,也是成功營銷的歸宿。貫穿整個過程,守正出新,是營銷行穩致遠之道。在《我的前半生》裡,男主賀涵在很多人眼裡是不折手段、心狠手辣的營銷一哥,實際上給外人看的光鮮背後是對客戶推心置腹的諮詢意見和不計較回報的付出,如此才有了諸種不正當競爭手段都難以撼動的行業地位。因為,口碑形成,品牌打響,就如同護城河般獲得了市場屏障。不短視、不貪圖眼前利益,“守正”內在的紅利也就隨之而來。
 
元宇宙,元人生
 
元,其古字形像為頭部突出的側立的人形,本義是人頭的意思。頭位居人體最高處,而且功能非常重要,具有首要的、第一的位置。也用來表示天地萬物的本源、根本;Meta,在古希臘語言中有“在……之後,超越”的意思,據說小扎精通和希臘文親緣緊密的拉丁語言,酷愛古羅馬時代,其公司的新名字Meta“象徵著總有更多的東西要去構建,總有下一章的故事”。變與不變,文明的含義在歷史長河中忽隱忽現,很遙遠也很眼前。
 
不知道祖克伯建造元宇宙的夢想是否能實現,就像不能確定當今自稱是元宇宙、具有這一名稱屬性的公司是否能夠實現其市值期待一樣。但確認的是,天下苦無元宇宙久矣,當這一名詞被提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它是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符號:超越現在,開創未來。其結果既必包括光明燦爛之例,也會像很多很多的過往一樣,亦必包括眾多一地雞毛的現象出現併成為笑談,這取決於行於其中者的質量、重量、品行、品味、胸懷以及格局。
 
過去,已經開啟了賽博空間、雲上經濟等看起來充滿新故事的空間,未來,不管是向內,還是向外,對宇宙之元的探索更不會停止,這是一種終極。這種探索與其說是一種超越,不如說是在新的開放視角中更接近和迴歸萬物的本質,在新的行動中碰撞出新知。
 
營銷也應該在不同的宇宙時態中轉身蝶變。無數次,營銷內容(行)與營銷本質(知)相遇,碰撞出知行合一的營銷奇蹟之花,比如口碑,它就是以首先尊重自己為前提,尊重客戶的意見、注重與消費者溝通、增強參與感中讓商業活動在動態互動下空前繁榮;無數次,營銷奇蹟被短見者自我破壞,它成為指鹿為馬,民意以三人成虎的形式出現,誠意流失了,謊言與急功近利的價值觀摧毀了進一步勝利的基礎。
 
營銷的本質就是無數次的重建與返回,不同的技術物質條件和人群秉性結合而成時代,時代的先進性需要具有高擎信念之燈的群體照亮。相信,終有真正優秀者會站出來。
 
幾千年文明是基石,有正義感的多於其它,偉大復興將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