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VUCA時代的敏捷型組織?

Worktile發表於2019-06-27

 

e3e90777aae5c0ac7693da9292213437.jpg

 

王明蘭 --原華為、微軟創新與轉型教練、華為雲SaaS產品總監,著名精益&敏捷轉型專家

VUCA最早來源於冷戰時期,在現代世界意指商業世界越來越不確定性,越來越易變,越來越不可預測,我們已經進入到了VUCA時代。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0.22.38.png

 

我們再也不能用原來的那種傳統的、計劃驅動的方式來工作,因為時代的不確定性,所以大家要擁抱變化。敏捷本身也是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越來越發展壯大。如果倒回來很多年之前,敏捷不會發展壯大,因為我們還沒有進入這樣的時代。

以前,企業的生存週期比較長,但是現在企業的生存週期越來越短,從前的幾十年、上百年,現在是十年,十五年。不確定性越發嚴重,所以企業不斷的探索怎麼能夠讓自己更加適應市場的變化,適應這個時代,這是很多企業都在嘗試敏捷轉型背後的驅動力。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0.26.57.png

 

這本書大家知道是什麼嗎? TEAM OF TEAMS ,這本書是很火的暢銷書,叫 賦能 。

在我們看來這本書的內容和名字,實際上講的就是大規模組織裡面怎麼能夠提升組織的適應能力。賦能講的大家都知道,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軍隊怎麼改變自己來應對恐怖組織的襲擊。我總結了整個書裡面介紹了美國軍隊做了哪幾項改變:

1-從集中化軍事集團變為小規模特種部隊作戰單元;
2-高度視覺化的一些戰形迅速做出科學決策;
3-持續的反饋和調整

這三點實際上 不僅適用於戰爭 ,這本書 成為暢銷書並不是因為描寫戰爭 ,而是 他在商業領域非常通用 。

我在很多公司做過敏捷諮詢,發現不同的企業裡對敏捷轉型的迫切性是不一樣的,有的企業非常迫切,有的企業還是屬於無所謂,有的企業覺得想,但是又不敢。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0.43.12.png

 

什麼樣的企業會更加迫切呢? 有這樣一個調查,如果企業的經濟環境越來越不確定,這種企業它對轉型就更加迫切。比如通訊業:像諾基亞、諾基亞西門子這種通訊行業的企業做敏捷非常早,華為雖然不怎麼講,但是在中國的民企裡華為做敏捷是最早的一個,華為從08年就在做,默默無聞,因為華為不鼓勵員工出來說。

此外,銀行業裡基本所有的國有大行都在嘗試敏捷轉型。為什麼要轉型呢?也是一樣地面臨業務的壓力。

那到底什麼樣的組織才能稱為一個敏捷型組織呢?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0.46.59.png

 

我總結了敏捷型組織需要三力:

第一個快速的響應力;
第二個強大的執行力;
第三個是需要持續的創新力。

光說三力挺容易的事情,同時具備三力,具備極致的情況下的企業非常非常少。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0.56.13.png

 

快速的響應力

快速的響應力需要一家企業它的組織結構需要能夠快速響應。

什麼樣的組織機構需要快速響應?如果做一件事情都要層層去審批匯報,然後到最頂層就是審批下來才能往下下達,這種企業,它的響應力一定不會快。

敏捷型的組織是什麼樣的?敏捷型組織倡導的是端到端的價值鏈的打通。 比如我我在一些銀行企業裡做諮詢,銀行裡的研發團隊想在手機銀行裡面上線一個小功能,這本身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一般來說一個團隊就搞定的事情,但是他們不一樣,上線一個功能需要拉通七、八個團隊,七、八個團隊裡又跨越了三、四個部門,上線這個功能,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如果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非常快就上線了,但是在銀行這種組織裡就做不到。做不到並不是因為人的能力差,也不是因為技術差,就是因為 組織結構太複雜。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跨越其他的團隊,甚至是其他的部門去協同才能完成。敏捷組織需要的是把這些組織結構打通,構建為全功能的團隊,讓這些團隊能夠向一個創業型團隊一樣具備高速的響應力。

因此, 建設敏捷型組織的結構,就是要把組織結構扁平化,打破壁壘,讓每個團隊都像創業團隊一樣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1.01.23.png

 

Scrum團隊本質上就是最小的敏捷型組織單元 ,Scrum團隊每個成員他們構成一個團隊之後,就不再依賴於其他團隊,就能夠交付一個端到端的,這是Scrum的本質之一。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1.01.47.png

 

Scrum的發明人 Jeff Sutherland 在這兩年新出了一本書叫 《敏捷革命》 ,這本書出的意義就是它描述了Scrum在IT以外的行業裡的應用,這點是蠻有突破性的。敏捷雖然發展這麼多年,大家以為只是在軟體開發領域,沒有想過在軟體開發以外還可以應用。但是Jeff Sutherland在這本書裡介紹了他將Scrum應用在各種各樣的行業,包括聯合國、政府、電視臺等等沒有任何軟體開發的工作裡。

Scrum的本質並不是和軟體開發相關的,它的本質前面列的《賦能》裡的三點一樣:

1-跨職能的團隊
2-本質是小迴圈
3-早失敗

 

acb50083-6c2d-4c65-8454-7a6e3bd53a22.png

 

強大的執行力

執行力這個話題已經談了很多年了,歷史上敏捷跟執行力沒什麼關係,敏捷不要什麼命令控制,好像對執行力感覺是自上而下的。

我之前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理解的,但是這幾年我一些企業的研發以外的部門做諮詢,發現這些部門的領導是非常希望有方法幫助他們來去構建執行力的,但是他們沒有這樣一個有效的方法。我發現敏捷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幫助他們打造執行力。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上午11.54.34.png

 

這個暢銷書叫 《執行》 ,雖然沒有提到任何敏捷的理念,但是裡面講的執行的方法,都很有敏捷的思想,這點是蠻讓我吃驚的。比如講的領導需要具備的七條基本行為:

第一、條瞭解企業和員工
第二、堅持以事實為基礎
第三、確立明確目標和實現目標的先後順序
第四、跟進
第五、對執行進行獎勵
第六、提高員工能力和素質
第七、瞭解你自己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下午1.48.40.png

 

持續的創新力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下午1.51.06.png

 

從組織來說,最核心的就是最大的動力就是危機感,因為一個組織如果沒有危機感就沒有動力去創新,華為為什麼有持續的創新的動力?因為它太有危機感了。

光有危機感還不夠,企業需要一套機制融合了自上向下和自下而上來構建持續的創新力,OKR正是提供了這套機制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下午1.52.41.png

 

OKR機制讓組織從體制上擁抱創新機制,自下向上。

我覺得OKR整套體現了敏捷的原則,它相當於是敏捷原則在HR領域裡面探索出了一套方法,但是又跟敏捷這個詞又沒有什麼關係,這是很奇怪的。因為它允許組織它可以確定除了設定不確定目標之外,還可以自上而下反饋自己的目標。

 

螢幕快照 2019-06-25 下午1.54.05.png

 

最後總結,敏捷組織需要構建的三力是:快速的響應力,強大的執行力,持續的創新力。光有響應力沒有執行力,這樣組織就會想做的很多但是沒有辦法落地執行;如果沒有持續的創新力,這個組織就會容易被顛覆。


文章來源:Worktile敏捷部落格

歡迎訪問交流更多關於技術及協作的問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