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一種常見心理疾病,它的出現總是讓人始料不及。因此有很多研究試圖探討抑鬱症的成因以及抑鬱症與家庭的關係。如果父親或者母親存在抑鬱症,是否會容易把這種症狀“傳遞”給自己的子女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被越來越多的研究確定是存在這種“傳遞”現象的。母親抑鬱與子代抑鬱有關聯已經被證實,但是對於父親抑鬱與子代抑鬱風險的關係卻研究的很少,並且觀點也並未統一。

近日,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研究團隊在《JAMA Network Open》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基於16項觀察性研究,超過715萬對父親與後代的資料,首次透過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探究父親的抑鬱與子代患抑鬱症的風險的關係,發現父親抑鬱使子代抑鬱的風險增加42% [1]。

圖1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08380

目前已發表的幾篇文章來說,關於父親抑鬱與子代抑鬱風險之間的關聯存在兩種不一樣的說法。Jacobs RH等在2015年發表的研究表明與父親沒有患抑鬱症的的孩子相比,父親患抑鬱症的孩子得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61%[2]。除此之外,還有Leis JA[3],Lieb R[4],Liang CS[5]等研究者發現了類似的關聯:抑鬱症父親的子女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2-3倍

相反的是,2002年發表在澳大利亞的一篇前瞻性文章[6],2013年英國的研究資料[7]以及2016年發表在荷蘭的調查性文章[8]均表明父親的抑鬱並沒有增加子女患抑鬱症的風險。

基於以上一些調查工作,研究者對父親與子代的抑鬱關係進行了系統性綜述和Meta分析。透過對著名的5個資料庫(Embase、PUBMED、SCOPUS、INFO和WEB of Science)檢索了從資料庫建立到2022年12月15日的文獻。

研究最初得到了16699篇文獻,其中有6093篇文獻在這幾個資料庫中是重複存在的。按照標題和摘要對文獻的內容進行篩選後得到34篇相關性高的文章,其中符合納入標準(如研究物件為人類;以英文形式書寫;為觀察性研究設計-病例對照、佇列和橫斷面研究設計;使用優勢比(OR)或相對風險(RR)報告)的文獻有16篇(圖2)

 

圖2 納入研究的流程圖

混雜因素的矯正對於回顧性分析或者前瞻性分析的文章來說至關重要,因此研究者對這些文章是否對混雜因素進行矯正進行了統計(圖3)。在納入的16項研究中,有14項研究對混雜因素進行了矯正,並提供了矯正後的結果。父母的年齡和子女的性別是大多數研究中的混雜因素,其中有4項研究矯正了母親的抑鬱和藥物使用,2項研究矯正了父親其他的精神障礙。

 

圖3 混雜因素的矯正

由於Meta分析是綜合了多個研究的結果,得出一個可靠的結論。但不同研究者之間水平差異較大,並且搜尋到的文獻質量也會參差不齊。因此,在進行研究結果合併之前,納入文獻的要進行質量評價。研究人員根據NOS文獻質量評價量表(圖4),對14項佇列研究的質量進行了評估。12項研究被列為高質量的研究(其中有6項評分為9分,另外的6項評分為8分),2項研究為中等質量(評分為7分)。

 

圖4 NOS文獻質量評價量表

正如我們前面介紹的那樣,對於父親抑鬱與子代抑鬱風險之間的關聯不同文獻的結果有所不同,在研究者納入的16項研究中,其中只有11項結果表明父親抑鬱與其子女抑鬱風險增加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圖5),隨機效應Meta分析結果表明發現暴露於父親抑鬱的子女患抑鬱的風險比未暴露於父親抑鬱的子女高42%。

圖5 不同研究隨機效應Meta分析森林圖

透過亞組分析發現,與那些將父親的抑鬱症狀作為暴露的研究相比,將父親抑鬱障礙作為暴露因素的研究子代抑鬱的風險要高得多(12% vs 65%)。同樣地,如果終身被父親抑鬱影響得子代會比僅在產後以及兒童早期患抑鬱的風險高(58% vs 5% vs 22%)

另外的一個亞組分析是測量抑鬱症的量表,發現使用診斷工具(即評估的抑鬱障礙)比使用篩查工具(即評估抑鬱症狀)來測量相比,子代患有抑鬱症得風險增加(56% vs 14%)。

本篇系統性綜述以及Meta分析仍然存在一些侷限性,大多數研究的混雜因素並沒有統一,比如母親抑鬱已經報導了對子代抑鬱有明確的影響,但是隻有部分研究矯正了這部分混雜因素。此研究也只適用於發達中國家,不能推廣至發展中國家。

綜上所述,父親的抑鬱與子代的抑鬱風險顯著相關,但是具體機制卻仍不清楚。隨著患抑鬱症的兒童和青少年人數不斷增加,父母可從自身角度出發,先對自身的精神狀態有個清晰的認知。

參考資料:

[1] Dachew B, Ayano G, Duko B, Lawrence B, Betts K, Alati R. Paternal Depression and Risk of Depression Among Offspr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Netw Open. 2023;6(8):e2329159. Published 2023 Aug 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29159

[2] Jacobs RH, Talati A, Wickramaratne P,Warner V. The influence of paternal and maternal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n offspring psychiatric disorders. J Child FamStud. 2015;24(8):2345-2351. doi:10.1007/s10826-014-0037-y

[3] Leis JA, Mendelson T.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sychopathology: minor versus major parental depression. J Nerv Ment Dis. 2010;198(5):356-361. doi:10.1097/NMD.0b013e3181da8514

[4] Lieb R, Isensee B, Höfler M, Pfister H, Wittchen H-U. Parental major depression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 in offspring: a prospective-longitudinal community study. Arch Gen Psychiatry. 2002;59(4):365-374. doi:10.1001/archpsyc.59.4.365.

[5] Liang CS, Bai YM, Hsu JW, et al. Associations of parental mental disorders and age with childhood mental disord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with four million offspring.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21;32(5):825-833. doi:10.1007/s00787-021-01914-3

[6] Brennan PA, Hammen C, Katz AR, Le Brocque RM. Maternal depression, paternal psychopathology, and adolescent diagnostic outcomes.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2;70(5):1075-1085. doi:10.1037/0022-006X.70.5.1075.

[7] Pearson RM, Evans J, Kounali D, et al. Maternal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natal period: risk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offspring depression at age 18 years. JAMA Psychiatry. 2013;70(12):1312-131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3.2163.

[8] Middeldorp CM,Wesseldijk LW, Hudziak JJ, Verhulst FC, Lindauer RJ, Dieleman GC.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psychopathology: psychiatric problem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their child’s problems.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16;25(8):919-927. doi:10.1007/s00787-015-0813-2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