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IO:避開數字業務執行中的三大陷阱

qing_yun發表於2023-11-14

(文:Gartner研究副總裁 沈哲怡)

2023年Gartner CIO和技術高管調研顯示,受訪者中67%的高管認為其數字投資未能實現預期業務價值。數字業務是中國企業機構的重中之重,因此資訊長(CIO)熱衷於展示數字投資對業務的影響。為避免數字業務執行中的陷阱,領導者需要平衡多個專案之間的數字投資,明確各項投資對業務成果所做的貢獻。

陷阱1:降本增效的優先順序高於增加營收

在2023年Gartner CIO和技術高管調研中,63%的中國受訪者將促進卓越運營列為過去兩年數字投資的首要目標,其次是改善客戶體驗(41%)、提高成本效率(31%)、實現營收增長(24%)以及推出新產品和服務(24%),見圖1。

(圖1:過去兩年的數字投資目標)

這表明,企業機構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降本增效,然後才是如何增加營收。然而,這種做法並不能幫助實現業務價值。雖然IT預算停滯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經濟放緩,但一直以來由於IT領導的數字投資對降本增效的偏愛,使企業更有可能將IT作為成本最佳化的目標。由於預算有限,CIO可能會進一步依靠成本和效率最佳化來顯示其價值。不過業務運營有最低人數和技術要求,成本壓縮存在下限。另一方面,業務發展則不存在上限。CIO應該更專注於發展業務和改善客戶體驗來擴大其對業務的影響力。

陷阱2:渴望實施多項數字計劃,但缺乏有力的財務論證

2022年Gartner企業增長戰略調研顯示,中國的業務領導者希望透過多項數字化舉措來推動未來增長。這些舉措涉及多個營收領域,例如釋出新產品、改進客戶體驗和開發數字生態系統,也包括一些降本增效的措施,如提高效率和改善決策等(見圖2)。

(圖2:推動未來增長的數字化專案)

考慮到未來兩到三年內的經濟壓力,企業機構不太可能投資願望清單上的所有內容。此外,調研顯示大多數中國企業青睞有較好ROI預期的專案,所以CIO應該更加專注於有較好財務論證結果的專案。

陷阱3:數字能力未轉化為業務成果

中國企業機構多年來一直在建設數字技術和運營能力,Gartner的數字化執行記分卡(Digital Execution Scorecard)顯示,企業機構已經在這方面具備了較高的能力,例如:擁有數字技能的IT員工佔到IT員工總數的35%,基於雲的應用佔到應用總數的30%,跨職能的業務IT融合團隊佔到應用開發團隊總數的33%(見圖3)。然而,這些能力並未轉化為業務成果。數字化執行記分卡顯示,大中華區(參與調研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受訪者透過數字產品和服務、平臺業務和“即服務”模式實現的營收貢獻,只有個位數。

(圖3:數字能力與業務成果缺乏關聯)

數字能力水平較高,但對業務成果的貢獻較低,這無助於中國CIO展示其業務影響。部分原因在於,CIO通常不直接對業務營收負責,也不接受針對此類指標的評估。

為此,CIO應該確定實現未來業務目標所需要的數字化能力與目前水平的差距,投資具體技術和能力以彌補差距。同時,要把技術能力與業務指標掛鉤,並對應到IT團隊所有層級員工的KPI中。

來自 “ Gartner公司 ”, 原文作者:Gartner研究副總裁 沈哲怡;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GC3lfv04iUy0pVJcWjfN7w,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