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立夏,不僅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也標誌著萬物進入旺盛生長。

天氣逐漸悶熱,難免想飲用一些冰爽的飲品降降燥。奶茶,便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最優選擇——十步一家的奶茶店,各色各樣新出的飲品,好像很適合給夏天降降溫。

但人們在享受“夏天的第一杯奶茶”來淺淺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慾時,往往忽視了奶茶很可能是個隱形的“健康殺手”。

為什麼這麼說呢?拋開植脂末以及澱粉小料不談,即使有“無糖”的選項,其實大部分人在點奶茶的時候,還是會選擇“七分糖”或者“半糖”,不然奶茶不就失去靈魂了?

正是這個新增糖,出大問題——不僅使人“瘋狂發福”,還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Nature:奶茶長胖的機制找到了!

果糖使腸道絨毛增長40%,促進營養吸收

果糖是一種天然存在於水果和蜂蜜中的甜味劑,也是高果糖玉米糖漿的一種成分,常常被新增在奶茶中作為重要的“甜味來源”。從歷史上來看,人們目前消耗的果糖量達到頂峰,當然代價也很明顯——肥胖症和癌症發病率的激增。

那麼,奶茶中的果糖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地誘發肥胖的呢?Nature上刊登的Dietary fructose improves intestinal cell survival and nutrient absorption研究,深入探討了“果糖肥”的背後機制。

研究發現,膳食果糖能提高腸道細胞的存活率,增加腸道絨毛長度。絨毛長度增加了,腸道的表面積也隨之擴大,增加了對高脂食物的營養吸收和脂肪含量。具體來說,餵食含果糖飲食的小鼠的絨毛比未餵食果糖的小鼠長25%至40%,從而使小鼠體重增加。

DOI:10.1038/s41586-021-03827-2

絨毛(villus)是排列在小腸內部的細長毛髮狀結構。絨毛擴大了腸道的表面積,幫助身體在食物透過消化道時從中吸收營養,包括脂肪。因此,絨毛長度的增加與動物的營養吸收、體重增加和脂肪積累增加息息相關。

為了探究高果糖飲食與腸道絨毛長度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將小鼠分成3組:不含果糖的對照飲食、含有葡萄糖不含果糖的標準高脂飲食(45%的熱量來自於脂肪)、等熱量的高脂飲食(葡萄糖被蔗糖取代,蔗糖中一半葡萄糖,一半果糖)。

研究結果令人驚訝!儘管每組小鼠消耗的能量相同,但與不含果糖的高脂肪飲食組相比,以蔗糖形式餵食果糖的小鼠,體重和脂肪量明顯增加,而且小腸絨毛更長。

餵食果糖的小鼠體重更高,絨毛更長

此外,與無蔗糖的對照組小鼠相比,以蔗糖形式餵食果糖的小鼠在口服脂肪後,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更高。

這些資料表明,飲食中的果糖可以增加腸道絨毛長度和營養物質的吸收。

緊接著,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果糖組小鼠的新陳代謝變化,發現果糖的一種特定代謝物,稱為1-磷酸果糖,在細胞中高水平積累。在缺氧的腸道細胞中,1-磷酸果糖透過抑制丙酮酸激酶(PK)的M2異構體,增加了腸道上皮細胞的存活率,從而增加腸絨毛的長度。

果糖代謝增強了缺氧細胞的生存能力,並降低了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綜上,在高果糖的餵養下,小鼠的腸道絨毛長度增加了25-40%,導致更多的營養吸收和脂肪囤積,從而誘發肥胖甚至癌症的發生。

研究者之一Goncalves博士補充道,“雖然果糖本身沒有害處,但是果糖攝入過多就有害了。我們的身體並不是為了吃那麼多果糖而設計的。”

近10萬人、長達24年隨訪:

每天500毫升奶茶,結直腸癌風險翻倍!

當然,以上研究是基於小鼠實驗的。不過,已有人群研究證實,經常性地飲用奶茶以及其他的含糖飲料會顯著增加患癌風險,尤其是結直腸癌。

胃腸病領域頂級期刊Gut上刊登的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研究,對護士健康研究II中收集到95,464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4年的隨訪,並證實了“含糖飲料與結直腸癌患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結果顯示:在成年後,與攝入含糖飲料<1份/周的相比,飲用≥2份/天的女性罹患早發性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了1.18倍!如果在青春期就飲用更多的含糖飲料,早發性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則會更高。

doi: 10.1136/gutjnl-2020-323450

歷時24年隨訪發現,95464名受調查的女性中有109例早發性結直腸癌發生。

在校正了其他影響結直腸癌發病的因素,含糖飲料對早發性結直腸癌的影響仍舊顯著。

具體來說,在成年期,含糖飲料攝入≥2份/天的女性早發性結直腸癌的風險是含糖飲料攝入<1份/周的女性的2.18倍;而每天多攝入一份含糖飲料,早發性結直腸癌風險增加16%。(注:1份為236.56毫升)

成年期含糖飲料攝入與早發性結直腸癌發病風險

此外,在這項前瞻性佇列研究中,另有41272女性在1998年回憶記錄了她們青春期(13-18歲)的膳食攝入。根據這些記錄,研究人員同樣發現:

在青春期,與含糖飲料攝入<1份/周的女性相比,每天飲用≥2份含糖飲料會導致早發性結直腸癌的風險升高了2.41倍。換言之,每天多攝入一份含糖飲料,早發性結直腸癌風險增加32%。

13-18歲含糖飲料攝入與早發性結直腸癌發病風險

實在是愛喝奶茶或其他含糖飲料咋辦,是否有替代方法呢?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代糖飲料及果汁的攝入與早發性結直腸癌關係不大,以每天一杯代糖飲料/咖啡/脫脂牛奶/全脂牛奶代替每天一杯含糖飲料,能夠使早發性結直腸癌風險降低17%-36% 。

純淨水和茶替代含糖飲料,雖然也有降低早發性結直腸癌發病風險的趨勢,但在本項研究中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

替代飲品的影響情況

綜上,本研究揭示了在青春期和成年期攝入更多的含糖飲料,會顯著增加年輕人群中早發性結直腸癌的發生率,而用咖啡、牛奶、代糖飲料替代含糖飲料能夠降低該病風險。

中山大學團隊開展國人調查發現:過多攝入含糖飲料才是痛風的元兇

事實上,稱奶茶為隱形的“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經常飲用奶茶帶來的健康損害遠不止上述提到的這一點兒,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外,內分泌及代謝疾病也是一大重災區,比如痛風。

眾所周知,痛風是由長期高尿酸血癥引起的慢性疾病,其中飲食因素,如酒精、紅肉、海鮮,是公認的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發作的風險因素。每每身邊出現痛風患者,人們都會提上一嘴“少吃海鮮少喝酒”,可見飲酒致高尿酸的觀點早已深入人心。

但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研究團隊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發表的研究,恐顛覆先前的認知——更高的含糖飲料攝入量,與更高的血清尿酸鹽(sUA)水平以及更高的肥胖率之間有著緊密聯絡;更為顛覆的是,用含糖飲料取代酒精攝入,竟是早發男性痛風的主要飲食危險因素。

換言之,早發性痛風患者的高血清尿酸鹽水平和高肥胖率,主要歸因於高含糖飲料攝入量,而非其他常見的痛風相關飲食因素。奶茶竟然超過啤酒“拔得頭籌”,成為痛風幕後的終極BOSS?!

https://doi.org/10.3389/fnut.2022.916811

在研究者收集到的全部655名痛風患者中,94.6%為男性,59.1%為早發性痛風。其中,所有早發患者均為男性。

此外,所有納入研究的痛風患者均被要求填寫一份涉及10種食物的食物頻率調查問卷,包括:動物內臟、紅肉、海鮮、酒精、含糖飲料(SSB)、咖啡、牛奶和奶製品、火鍋、慢煮湯和茶。

對比不同組間的食物攝入頻率發現,與遲發性痛風相比,早發性痛風患者會攝入更多的紅肉(101-200克/天:43.6% vs. 26.0%)、含糖飲料(每週>4次:27.9% vs. 7.7%)、牛奶和奶製品(每週1-2次:28.5% vs. 16.6%);但後者比前者攝入更少的酒精(每天>84克:8.5% vs. 21.5%)和茶(每週>4次:35.7% vs. 52.4%)。

不同組間的飲食因素差異

那麼,在諸多飲食因素中,哪個才是“罪魁禍首”呢?

校正了潛在的混雜因素後,進一步的資料分析顯示,在早發性痛風患者中,含糖飲料的攝入量與sUA≥600 μmol/L和肥胖率之間均存在著顯著正相關。

具體來說,與每週<1次相比,每週飲用>4次含糖飲料或導致sUA≥600 μmol/L的風險升高110%;每週僅飲用1-2次含糖飲料,肥胖發生風險會升高150%!

食物攝入頻率與痛風風險之間的關聯

綜上,早發性痛風患者的特點是更高的sUA水平和肥胖患病率;而更高頻地飲用含糖飲料,也會導致sUA水平和肥胖率越高。作為“致病效果”超過酒精的飲食因素,對痛風高危人群來說,限制含糖飲料的飲用量刻不容緩!

奶茶雖好喝,千萬別貪杯。如果實在是喜歡喝奶茶,不如嘗試自己動手做一杯真奶真茶的純奶茶!

什麼?你問小編在炎熱的驕陽之下急需“續命”咋辦?那就首選“無糖”的或者用咖啡或涼茶代替吧。

參考文獻

[1]Taylor, S.R., Ramsamooj, S., Liang, R.J. et al. Dietary fructose improves intestinal cell survival and nutrient absorption. Nature 597, 263–267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27-2

[2]Hur J, Otegbeye E, Joh HK, Nimptsch K, Ng K, Ogino S, Meyerhardt JA, Chan AT, Willett WC, Wu K, Giovannucci E, Cao Y.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intake in adult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risk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mong women. Gut. 2021 Dec;70(12):2330-2336. doi: 10.1136/gutjnl-2020-323450. Epub 2021 May 6. PMID: 33958435; PMCID: PMC8571123.

[3]Li QH, Zou YW, Lian SY, Liang JJ, Bi YF, Deng C, Mo YQ, Yang KM, Dai L. Sugar-Sweeten Beverage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Obesity and Higher Serum Uric Acid in Chinese Male Gout Patients With Early Onset. Front Nutr. 2022 Jul 12;9:916811. doi: 10.3389/fnut.2022.916811. PMID: 35903455; PMCID: PMC9318574.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