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數字化轉型方法論以及其背後“環割”哲學

lumin1020發表於2020-06-22

    【IT168】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這已成為業內共識。但在現實中,很多數字化轉型計劃還是陷入重重困難,其原因大多在於企業內部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還不夠透徹。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最佳實驗場,華為的數字化轉型之道有哪些特別之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存在哪些誤區,有沒有獨特之處?

  “數字化轉型一定是圍繞體驗創新、效率提升和模式創新這些方面產生來為企業帶來價值。”6月22日,華為雲BU副總裁、華為雲首席數字化轉型官蘇立清在華為Cloud & AI Live“從大道到實踐,數字化轉型三部曲”的主題對話中透過“十六字箴言”揭示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關鍵以及數字化轉型背後的“環割”哲學。

  華為雲BU副總裁、首席數字化轉型官蘇立清(右)與鈦媒體聯合創始人/首席研究官、ITValue發起理事萬寧(左)在Cloud & AI Live暢談數字化轉型實踐

  數字化轉型方法論

  目前受疫情影響,許多企業的管理和運營服務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戰。擁有超過19.4萬員工,900多個分支機構,15個研發中心,36個創新基地,業務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為,卻在這樣的疫情面前能夠從容應對,保持著正常的服務管理和運營。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最佳實驗場,華為數字化轉型的收效已經顯現。蘇立清將其歸結為“五轉”方法論:

  一是轉意識。“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一直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數字化轉型是資訊部門的事情,實際上數字化轉型一定要貼近業務,才能更加快速、敏捷反應出業務的本質。”蘇立清認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其實是一個雙人起舞的過程,只有兩者一起合作共舞,才能真正釋放數字化轉型的價值。

  二是轉組織。“過去的企業IT架構像老母 雞下蛋,提一個需求後IT做一個響應。未來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架構應該類似火腿腸架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來協同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蘇立清用形象的比喻解釋道,華為數字化轉型在組織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個“鐵三角”:BET團隊是IT和業務深度融合的“火腿腸”式混編團隊,透過協同業務部門來更快速、更敏捷地滿足業務訴求;華為HIS(IT Service)數字平臺將華為多年轉型的經驗和資料,沉澱在平臺中成為服務,並能被各業務場景靈活呼叫,讓技術創新來驅動業務的成長;OCC運營指揮中心可實現線上運營,實現運營模式轉型,簡化管理。

  三是轉文化。“數字化轉型在IT架構以及業務架構上都會發生變化,目前微服務化已成為一個趨勢,因為它能夠更好地解構業務。在這種情況下,平臺文化就變得非常重要。”蘇立清指出,企業不僅要構建平臺,還要使用平臺。只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一起構建平臺,平臺才能變成生態像土地一樣不斷成長,形成不斷迭代的新型架構,以滿足企業更高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四是轉方法。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對業務的解讀,只有做到業務物件數字化、業務流程線上化、業務規則結構化,才可以實現業務的自動化,真正為業務的高效運轉產生一個很大的價值。

  五是轉模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基本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存量IT系統架構老舊的問題,企業既想構建面向未來的以云為基礎,以資料為驅動,微服務化的一個新型架構,又想保護原有投資似乎很難兼而所得。對此,蘇立清給出的藥方是——採用Bi-Model雙模方式其實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這樣既擁抱未來也能適應過去,可謂是立而不破的IT架構。”

   “十六字箴言”揭示轉型關鍵

  華為認為數字化轉型和變革一定是要“多打糧食和增加土地肥力”,也就是說一定要為業務產生價值。

  蘇立清指出,華為所理解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必須圍繞實現業務效率的提升,才能夠真正使得業務投入了IT,能產生真正增值和效率的提升。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商業模式也會發生深刻的變化,甚至包括企業產品形態在內也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數字化轉型也要支撐業務模式的新變化,來使能公司更高效率的提升。

  “華為數字化轉型最關鍵的是要明白我們的客戶是誰。”蘇立清指出,“我們總結認為,華為的使用者是終端使用者、消費者、合作伙伴、供應商以及很重要的一群人——內部員工,我們也要幫助這些員工來重視他們的體驗以及提升效率。”

  華為在大量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中,摸索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同樣,華為內部的數字化轉型也是非常成功的,蘇立清將其歸結為“十六字箴言”。

  “上下同欲”——數字化轉型一定是企業高層重視,並且驅動企業形成一個數字化轉型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數字化轉型的基礎。

  “雙輪驅動”——數字化轉型一定是雙人舞,就業務和IT一起共同參與來做數字化轉型。因為數字化轉型本質上是資訊科技來幫助業務提升效率的,業務部門天生是要參與的,所以雙輪驅動非常重要。

  “眼高手低”——對準價值。數字化轉型一定是要有一個總體規劃,同時要特別關注落地的效果,也就是說要實現業務的價值,無論是幫助業務提升了效率也好,以及增加了體驗也好,或者是說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好,一定是要產生價值,這樣就會實現這樣的一個數字化轉型氛圍,透過不斷地迭代,從小的成功積累,變成大的成功,企業數字化轉型形成一個“馬太效應”,形成一個良好氛圍。

  “立而不破”——傳統的企業既想擁抱未來的、新型的雲、人工智慧,以及數字為驅動的新型IT架構,又要將過去存量的系統也要融合進來,Bi-Model雙模式這種立而不破的架構,將是適合很多企業不斷數字化架構演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

  數字化轉型的“環割”哲學

  事物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經歷曲折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過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就如同攀登螺旋上升的樓梯,無論樓梯有多高、臺階有多陡,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向上,從量變到質變,又從質變開始新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再發生質變,如此迴圈往復,方能實現目標。

  蘇立清透露,華為內部設定了一項特別的獎章——荔枝樹勳章,以獎勵華為在數字化的轉型,或者對業務創造價值和創新上的一些有貢獻的員工。實際上,荔枝樹勳章背後存在一個大大的數字化轉型的“環割”哲學。

  “荔枝樹要想結出美味的荔枝,必須經過環割作業,只有承受這個很大的創傷,然後才能產生這樣的一個動力,結出果實。”蘇立清指出,“像荔枝樹一定要結出果實,IT一定要為業務產生價值,只有把挫折變成內在的一個動力才能結出碩果,只有敢於自我革命,才能從內部開啟禁錮,實現自我重生。”

  在數字化轉型大背景下,國家提出新基建戰略。蘇立清認為,新基建其實利用雲、AI、5G等新技術來幫助構建一個新的資訊高速公路,來幫助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這也意味著數字化程式也將從馬車時代步入高速公路時代。對於企業來說只有擁抱這樣的大時代,才能加速數字化轉型進度。

  蘇立清最後強調:數字化轉型時難免遇到壓力,IT部門需要勇敢拼搏,頂住壓力,最終為業務部門創造價值。其實這才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真正哲學!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5512/viewspace-269994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