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最近因為工作需要,在看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東西。看了好幾本書,比如安筱鵬博士的《重構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邏輯》、付曉巖老師的《銀行數字化轉型》、鍾華老師的《
數字化轉型的道與術:以平臺思維為核心支撐企業戰略可持續發展》等。數字化轉型看上去很虛,看得見摸不著。所以,我就想,與其在虛無中找不到抓手,不如實打實學習某個領先企業的實踐,先不談其理論和實踐是不是足夠先進、完善和周到。邊學邊查,領會其理論和實踐後,再結合自身企業的情況查缺補漏,實際上就是提出具體的數字化轉型需求,這也許是一種學習路徑。正好目前有機會學習到《華為數字化轉型必修課》,所以藉此機會好好整理下思路。
第一模組企業 為什麼要數字化轉型
第1 講體驗提升1:提升使用者體驗,應該從哪裡開始?
數字化轉型有很多目標,比如體驗提升、效率提升和模式創新等,但華為把使用者體驗提升作為首要目標。
這裡涉及到幾個問題:
-
第一個問題,“使用者”是誰?“使用者”和“客戶”的區別是什麼?簡單點理解,使用者就是使用你產品的人,客戶就是購買你產品的人,有的時候客戶和使用者就是同一個人,但是在不同的產品中這兩個人的角色或者關係又是變化的。在華為看來,他們的“使用者”包括是指華為內部的員工和管理者、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客戶,以及華為業務生態中的合作伙伴、供應商和開發者。可以看出,使用者通常包括客戶,客戶是一種特定的使用者。服務好使用者,而不只是客戶,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企業,往往只關注付錢的客戶,而疏忽了真正的使用者。
-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是“使用者體驗”?華為說,良好的體驗不只是笑臉相迎那麼簡單。“使用者體驗”一詞,是尼爾森·諾曼集團(Nielsen Norman Group)的聯合創始人唐·諾曼(Don Norman)在90年代發明的,“使用者體驗包括終端使用者與公司、服務及其產品互動的方方面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發明了這個術語是因為我認為人機介面和可用性太窄了。我想要在這個系統中涵蓋個人體驗的全部方面,包括工業設計,圖形,介面,物理互動,和手冊。”根據百度百科,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E/UX)是使用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受,它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通俗來講就是“這個東西能否給我帶來價值,是否容易使用,用起來是否舒服”等。
-
第三個問題,華為為什麼把使用者體驗放在數字化的首要目標呢?這是因為使用者體驗是使用者首先就會感知到的,不好的使用者體驗的產品,客戶就不會繼續用,其它東西比如效率、功能等再好也沒用。華為希望數字化能讓企業的業務可以讓其使用者的使用變得更簡單、更快捷、更安全、更愉悅。
文中提到任總曾經批評華為說過的一句話“資訊流跑不過物流”。咋一看,感覺不太可能啊,資訊流通過網路光速傳輸,怎麼可能跑不過輪子上的汽車呢?實際上,轉念一想,在很多傳統流程中,確實存在資訊流跑不過物流的情況。比如在供應鏈中,貨物明明已經通過物流送到了客戶手上,但系統裡面的貨物狀態還是顯示為沒發貨。說到底,資訊流還是人為操控的,資訊不會自己流動起來,只有人才能讓資訊流動起來。
要實現數字化所要求的良好使用者體驗,華為認為要從五個層面遞進式地去做工作。
第一個層級:全量全要素連線
這裡有三個要點:
-
全量:要覆蓋所有業務物件,這就要求企業有統一的業務物件清單,並進行有效管控。
-
全要素:是指每個業務物件的全部屬性的資料都要被收集到。這要求企業要有明確的資料字典,以及資料收集要求。個人認為,這個有些偏理想了,實際上還是要根據業務需求來確定需要收集哪些資料。
-
連線:資料不能是孤立的,孤島式的,而應該是互相連線的。這要求企業必須有資料倉儲。文中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智慧城市方案中,路口的資料、人流的資料、車流的資料之間要打通,才能做出智慧紅綠燈系統,自動根據車流和人流資訊去調整紅綠燈的時間。
“全要素”其實還涉及到另一個概念,就是資訊化和數字化的區別。60年代工業革命誕生的時候,誕生了一系列的資訊化的手段,包括ERP,CRM,PDF,MS等等。
第一個區別,資訊化系統都是事後記錄系統,都是管理系統,不是給業務用的,是給管理人員用的,不是給使用者用的,只是給少數專業人士用的。在做數字化的時候,要去構建整個行業所有要素,業務物件的數字孿生。資訊化跟數字化的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它們能不能由一個事後系統一個記錄系統,變成一個包含事前預測、事中干預到事後回溯這樣的一個完整的業務作戰使用。
另一個區別,資訊化只需要業務物件的部分屬性的資料,主要是管理性的;而數字化則需要採集業務物件的全量資料,包括管理性的和執行性的。
以航班管理為例,傳統的資訊化的航班管理系統只需要航班的機型、機務人員名單、起飛時間、到達時間、起飛城市、到達城市、是否準點等資料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做一個數字化航班系統,這些資料遠遠不夠,還要收集飛機飛行過程中油耗、裝置執行狀態、沿途天氣等等資料,為航班更精準排班、更合理油量、更合理路線等的決策提供資料依據。
第二個層級,實時。
實時,指的是資料的及時反饋,讓資料實時發揮作用。道理很簡單。比如銀行業的風控系統中,如果做不到實時反饋,那麼就無法抓住違規交易。還有比如電商中常見的商品推薦,如果不能做到根據使用者的實時頁面瀏覽資料,實時給出推薦的商品,那銷售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要做到實時,必須具有實時大資料處理平臺。在傳統企業中,大資料平臺往往偏批處理,主要是為了給領導層出各種報表,因為時效性要求不高,也許一天只能給出來就行。因此,這一層就要求數字化企業需要具備實時大資料處理能力。
小結
綜合“全量全要素連線”和“實時”這兩層,對要做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提出的需求主要有:
-
建立企業級資料治理體系和資料架構,梳理出全部業務物件及其全部屬性,建立資料字典
-
建立IT系統的資料採集規範,按要求進行資料採集並實時匯聚到資料倉儲,並通過資料治理體系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和唯一性
-
建立資料倉儲,儲存原始資料和處理後的資料,為資料連線創造條件
-
建立實時大資料處理平臺和資料中臺,對實時採集的資料進行實時處理,並通過資料服務對外暴露
-
建立資料科學家團隊,根據業務需求,對資料進行各種形式的處理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