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新報告認為,在最貧困國家的主權債務飆升至危險的高水平之際,全球和國別債務跟蹤系統被證明並不完善,存在的差距加大了評估債務可持續性以及讓過度負債國家迅速進行債務重組和實現持久經濟復甦的難度。

《發展中經濟體債務透明度》報告是對全球和國家主權債務監測系統的首次全面評估。報告發現,目前的債務監測依賴於由不同機構拼湊起來的、具有不同標準和定義的、可靠性程度參差不齊的資料庫。這種不一致導致低收入經濟體公開可用的債務統計資料存在巨大偏差,在某些情況下可相當於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30%。

世界銀行集團行長戴維·馬爾帕斯強調:“最貧困國家將揹負著幾十年來的最大債務負擔走出疫情,但有限的債務透明度將推遲調整和關鍵的債務重組。提高債務透明度需要一個健全的債務管理法律框架,綜合債務記錄和管理系統,以及全球債務監測的改善。國際金融機構、債務人、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方,比如信用評級機構和民間社會,都可以在促進債務透明度提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報告指出,40%的低收入國家已有兩年多沒有公佈主權債務資料,而許多公佈主權債務資料的國家往往僅限於中央政府債務資訊。許多發展中國家越來越依賴於“資源支援貸款”,即政府獲得以未來資金流為抵押的貸款。從2004年到2018年,“資源支援貸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新貸款中的比例接近10%。至少有15個國家持有這筆債務,但沒有國家提供抵押協議的細節。

中央銀行還利用回購和掉期等貨幣政策工具,以便於政府向外國債權人借款。然而,這些貸款既沒有包括在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也沒有記錄在國際金融機構的資料庫中。最貧窮經濟體的國內債務市場也是不透明的:報告指出,只有41%的經濟體將市場拍賣作為發行政府債券的主要渠道,而使用拍賣的經濟體只向投資者提供零星資訊。

世界銀行集團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債務透明度是各國發展程式中的一個關鍵步驟,因為債務透明度有助於吸引新投資、改善問責制和減少腐敗。世界銀行的全面債務報告系統仍然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外債可核查資訊的唯一來源。所有世界銀行借款國(超過100個)必須報告任何公共機構所欠外債的詳細情況。此外,世界銀行的可持續發展金融政策(SDFP)鼓勵有資格獲得國際開發協會(IDA)貸款的國家實施具體的績效和政策行動(PPA),以提高債務透明度、金融可持續性和債務管理水平。

有效的債務監測並不容易,但可以實現。報告應按優先次序制定一份詳細的建議清單,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年公佈有公共擔保的公共債務統計數字;鼓勵協調收集和交流資料;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債務記錄和管理系統。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