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主要的手機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的手機達14.7億部。根據中國迴圈經濟協會測算,中國一部手機的平均壽命是3.62年,每年產生大約3-5億部廢舊手機,其中只有5.2%的手機能夠進入明確的回收渠道。 

由於資源的迴圈供應鏈無法有效匹配,大規模的可再生資源市場尚待形成,手機制造商很難在中國找到可追溯的、高質量的可再生材料。廢舊手機通常會流向不同渠道,或被轉賣或重新利用。在某些情況下,其零件、部件和材料能夠得到回收,但最終只有較少一部分能被有資質的公司處理。

促進金融創新

迴圈手機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塑膠和金屬材料的流動和利用的認識。其中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金融創新。金融生態系統的主要影響因素將在擴大迴圈經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銀行能夠藉助債券、貸款、基金、股權和碳市場等創新金融產品為綠色專案提供擔保。雖然最近融資的增長前景看好,但仍然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擴大迴圈經濟。

全球多個國家的政府部門現在承諾為建設低碳環保基礎設施的發展予以資金,以證明發展迴圈經濟的決心,吸引私營企業和投資者投資。其中的亮點措施有碳減排設施(CERF)——中央銀行以1.75%的成本透過商業銀行為低碳專案投資提供的低融資機制。 

為進一步提升該機制的針對性,以助力低碳轉型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要求金融機構披露有所關聯碳減排貸款的資訊,以及此類貸款所帶來的減排量。截至目前,有21家中國金融機構和兩家外國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其中。這些金融工具將起到一定的消解風險作用。

對零碳產業叢集的長期投資也是其中一個例子,這種產業叢集往往涉及很多生產商。國家開發銀行已經做出了45.47億元人民幣的貸款承諾,用於建設中國第一個資源迴圈利用基地和零廢棄(zero waste)城市國家試點專案——徐州迴圈經濟產業園(一期)。 

為了吸引投資並支援塑膠和金屬從線性利用向迴圈利用的轉變,我們能夠借鑑其他行業轉型的經驗,特別是能源領域的可再生能源轉型。全球塑膠行動夥伴關係分享了塑膠行業的發展並提供了一系列案例研究。

此外,綠色專案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如何安排這對於為金融部門創造機會也很重要。政府應當藉助現有的金融工具,如可持續發展債券,為迴圈解決方案創設和構建更好的基礎設施。

構建生產者驅動的迴圈供應鏈

從目前手機的迴圈供應鏈來看,關鍵是要鼓勵廠商與原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和第三方機構合作,構建可再生材料的標準和認證體系。行業應在構建手機報廢資訊保安處置信用體系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資訊保安處置企業白名單,進一步增強相關負責人管理制度。

全球電池聯盟致力於構建行動夥伴關係並調動生產、採購、加工、製造和回收方面的資源,以實現可持續和負責任的電池價值鏈。特別是電池護照,將提供可靠的指標資訊,逐步形成質量印章,獲得電池全生命週期合格獲取、管理、回收和使用的認證記錄。

為推動迴圈型手機的發展,應構建根據RoHS標準的環境檢測分析實驗室,認證後可進行內部監測。例如,華為不斷更新其限制化學物質清單,並構建了相應的實驗室,對產品中選用的化學物質進行專業、嚴格的檢測。

建立多利益相關方的回收系統

此外,還應當強調生產者責任延伸(EPR),在生產者承擔經濟、環境和資訊責任的基礎上,為生產者和經銷商制定標準化的回收目標。同時,構建認證標準,確保企業能夠以規範、環保的方式處理廢舊手機,從而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合作回收。

要鼓勵單位和個人對企業廢舊手機回收和二手交易進行監管,構建獎懲制度,促進手機回收和安全處置。最後,制定資訊公開制度,進一步提升資訊透明度,讓消費者能夠跟蹤和監督手機回收過程。

延長手機的生命週期

製造商藉助採用更耐用的元器件並予以調整最佳化和維修服務來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可擴充套件性和效能,這不僅能夠從技術上延長手機的使用壽命,還能夠促進人們轉向綠色消費。(歐盟電子通告倡議提出將手機壽命延長至不少於5年。)

加強教育和宣傳

我們能夠分別針對迴圈供應鏈中的消費者和參與者開展教育和宣傳活動。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教育活動不僅要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認識,更要倡導綠色消費和綠色生活方式。對於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相關活動涉及管理培訓、資訊披露、政策、標準和規範,以及夥伴關係、技術培訓、傳播和指導等。

本文作者

宋莎

世界經濟論壇自然與氣候中心中國合作伙伴關係主管

馬金津

中國迴圈經濟協會國際合作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