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業品控能力,探討服裝行業未來發展

數加小高發表於2021-11-09

品質管理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本錢。加強品質管理 . 不僅能帶動其它管理工作,而且還能降隆低產品本錢,增加企業利潤,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企業信譽。因此,品質管理是經濟繁榮的重要根底,它已受到世界各國政府與企業的高度重視。

從總體來看,我國服裝工業的開展目前仍處於成長階段,服裝產品總體質量還不算高,在產品檔次、技術裝備、經營管理上與先進的工業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這些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服裝工業技術裝備整體水平偏低。世界先進國家的製衣裝置已普遍採用微機控制和機電一體化,並向高速化、連續化和自動化方向開展。我國的服裝裝置經過近年來的技術改造雖有了較大的改善,但從技術裝備的總體水平來看仍很落後,儘管有些工序如布料的檢驗,紙樣推檔放碼、排料、衣片裁剪等操作有些已由計算機控制,使工作逐步從勞動力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但縫紉、整燙等工序還大量使用人工勞動,服裝工業加工手段的落後是影響我國服裝出口的一個重要要素。

(2)紡織面料檔次低,輔料質量不過關。面輔料與服飾配件缺乏配套開展,不能滿足國內外高檔服裝的市場需要,嚴重影響我國服裝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3)產品質量意識薄弱。許多企業管理人員的品質意識較差,工人中也存在因計件工資制只追求數量而無視產品質量的現象。目前,我國服裝行業中通過國際ISO9000認證的企業比例相對其它行業要少。

(4)管理落後,生產效率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裝生產開展很快,各類服裝企業約六萬多家,但在這些企業中,根本屬於“小而全”勞動密集型生產模式,管理人員管理的水平不高,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後,產品生產週期長,生產效率低,產品結構和產品質量不能跟上國際市場的變化。

(5)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產品設計開發力量薄弱。由於我國服裝工業根底薄弱,開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是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尤其是既精通服裝生產又精通服裝設計、外貿、金融和管理的複合型人才更是匱乏。長期以來,外銷服裝的生產不能自行設計,而是依靠“三來一補”加工。由於設計、開發力量薄弱,資訊流通不快,至今在國際服裝領域內,幾乎沒有我國的名牌服裝和著名服裝設計師。

(6)服裝市場無序競爭。由於我國服裝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經營方式簡單,造成了服裝市場的無序競爭。供求關係不穩定,供求矛盾突出,大量的仿製、假冒產品衝擊了大型服裝企業集團產品的開發實力。

上述原因是我國服裝產品低附加值和出口創匯額低的主要原因。我國服裝生產雖仍居世界第一,但已受到制約,在數量上不可能再有大的增長。因此,服裝工業將緊密依靠科技進步,使服裝企業升級;加快技術改革,調整產品結構,創國產服裝名牌,使成衣化率達80%以上;服裝CAD技術普及率提高到5%,逐步縮小與興旺國家的差距。

隨著我國商品市場的繁榮,產品競爭日益劇烈。在貿易往來的過程中,成衣的質量是服裝市場競爭的關鍵。生產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必須加強企業內部品質管理,實施品質控制。這是企業生產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

1. 物料採購

在物料採購質量管理中,需實現物品入庫的批次號和檢驗結果以及所放貨位相匹配,庫存管理模組根據以上資訊實現時效報警,質量追朔,狀態查詢等功能。另外,質量管理需關聯供應商,與企業共享來料檢驗、製程中的物料質量資料,並針對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實際質量進行等級評分。

2. 生產流程

每一個生產工單都有完整的首件檢-巡檢-全檢-實驗檢-入庫檢流程,通過對原材料、半成品的檢驗,鑑別、分選、剔除不合格品,並決定該產品或該批產品是否接收。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轉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

3. 智慧資料

困擾很多製造企業的質量問題,不是生產不出高質量產品,而是產品質量不穩定,合格率常常忽高忽低且找不出規律與原因,企業不知作何提升。訂單交付完就算了,沒有分析、比對的意識。

4. 人員權責

生產企業接到客戶訂單後,各部門如何配合工作,如何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交貨給客戶。質量管理要求明確人員權責,使部門人員定崗、定位、定責。如:品質部在公司中,一般扮演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角色,並不只是發現問題,暴露問題,踢氣球似的,把問題踢出,監督別人做好,改善;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協助其他部門改善,這樣發展,公司的價值才能不斷上漲。

5. 軟體輔助

質量管理是全過程、全公司的,而各個過程之間,各部門的工作必須是有序的、有效的。所以,一個企業生產管理者如果能在適當的時候引進先進的資訊化管理理念,利用資訊化軟體技術改善舊有的生產管理模式,將會顯著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用有限的投入為企業創造無限價值。

最後,生產質量管理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提高質量,也不是單純的降低成本,而是實現二者的密切結合,目的是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生產質量管理一定要由傳統的“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實時分析、主動預警、問題追蹤,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降低損失成本。

(sofastsoft.com)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6149/viewspace-284128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