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日期間,城市居民出遊熱情和消費意願高開緩走,出遊人次領跑旅遊收入。家國情懷拉昇紅色旅遊熱情,遊客在行程中廣泛參與文化活動,領略傳統文化之美,增強當代文化自信。都市休閒遊、省內近程遊、郊區鄉村遊、自駕遊、親子和研學遊成為假日旅遊市場新亮點。
一、旅遊市場總體“高開緩走低收”,旅遊消費熱度明顯低於出遊人次
國慶假日期間,受伊犁疫情和區域性地區雨雪天氣影響,城市居民出遊熱情和消費意願高開緩走,國慶節假日旅遊市場總體呈現“高開緩走低收”走勢,旅遊消費熱度明顯低於出遊人次。往年旅遊收入由接待人次口徑計算,當前則按照出遊口徑,今年的旅遊收入與往年不能直接對比,旅遊收入提振速度慢於出遊人次。
從消費看,人均消費下滑明顯,專項調查顯示,低消費人群比重增大,55.1%的遊客人均消費低於500元,比去年提高9.6個百分點。消費結構方面,近四成花費主要用於餐飲,住宿、交通等大額支出專案對旅遊消費支撐不夠。
圖1 國慶假日國內出遊人次和國內旅遊收入
二、“本地人遊本地”特徵明顯,中遠端旅遊需求未能充分釋放
國慶假日期間,遊客出遊距離和遊憩半徑雙收縮。遊客平均出遊半徑141.3公里,比去年縮減71.7公里,減少33.66%。目的地平均遊憩半徑13.1公里,比去年縮減1.1公里,減少7.75%。“3小時”旅遊圈成為假期主要活動範圍,以都市休閒、近郊遊為主的“本地人遊本地”特徵明顯。從遊客群體來看,城鎮居民更青睞遠方的風景,其在300公里以上出遊距離的比重為12.2%。
圖2 國慶假日遊客出遊半徑和目的地遊憩半徑
受天氣和區域性疫情反彈影響,中遠端旅遊需求短期受到抑制。從民航資料看,國慶期間民航旅客運輸量較2020年同期減少19.6%,平均客座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個百分點,日均執飛航班同比少2千多架次。“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群體,時間充裕的銀髮一族出遊足跡明顯延伸,出遊距離隨著年齡而增長。
圖3 10月1日-7日已執行航班數量
圖4 不同年齡群體出遊距離比例
假日期間,有超過半數的遊客選擇自駕出行,自駕遊成為主要出遊形式。中青年遊客群體更喜歡自駕遊,45-60歲的遊客群體自駕比例為61.3%。城鎮居民將自駕作為假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自駕比例比農村居民高11.9個百分點。上海、江蘇、山東、安徽、雲南、寧夏、貴州、內蒙等經濟比較發達或者地域遼闊、市域間距較大的地區自駕比例較高。
圖5 不同年齡群體自駕比例
三、都市休閒、近郊鄉村遊成為主流
都市休閒遊、鄉村遊成為出遊熱點。特別是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為特點的“輕旅遊”“微度假”“宅酒店”成為很多人的熱門選擇。調查顯示,五成左右遊客選擇城市周邊鄉村和郊區公園遊玩,體驗秋收、賞秋色,泡溫泉,採摘受到遊客歡迎。從出遊範圍看,農村遊客選擇本省市內及城郊旅遊的比例高達35.4%,比城鎮居民高8.9個百分點;城鎮居民選擇跨省遊的比重為23.9%,比農村居民跨省遊高5.2個百分點。
從遊覽區域看,遊客年齡與城郊鄉村的需求成正相關,與對山林水草景區和人文景區的需求成負相關。高收入群體對人文景觀和山林水草自然觀光景區的需求更高。親子旅遊、研學旅遊需求集中釋放,45歲以下的遊客更喜歡和家人一起出遊,比例高達四成左右。
圖6 不同年齡群體的遊覽區域偏好
圖7 不同收入群體的遊覽區域偏好
錯峰出遊和二次出遊特徵明顯。很多遊客選擇錯峰出遊,假期中段遊客近程遊返回後,本地休閒需求接續釋放。從停留時間看,2天以內的遊客比重比去年增長近5個百分點,停留時間3-5天的遊客比重縮減較多。年輕人喜歡高頻、短時的“輕旅遊”,2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一日遊比重高達22.3%,停留時間2天內的比重為54.3%。“慢旅遊”“深度遊”更受年長遊客群體喜愛,45-60歲群體選擇2天以上的比重達到72.5%。
圖8 遊客停留時間
圖9 不同年齡遊客停留時間
四、遊客在行程中厚植家國情懷,紅色旅遊城市和景區持續升溫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2週年,建黨10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首個”國慶節,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首個”國慶節。紅色旅遊景點人氣高漲,居民愛國熱情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居民參與紅色旅遊主動性不斷增強。電影《長津湖》激發文化市場熱度,帶動紅色旅遊小高峰。紅色旅遊成為家庭親子游的重要主題,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紅色勝地。
旅遊景區、度假區、歷史文化街區等植入了很多紅色文化元素,用紅歌、快閃、花塑、大屏等方式為祖國慶生,也拉動了餐飲、購物、休閒等消費業態。遊客對紅色旅遊體驗的感知方面,調查顯示,50.2%的遊客認為紅色文化講解和傳播有創新,55.5%的遊客認為場景設定有創新,48.5%的遊客認為文化活動有創新。45歲以下游客群體認為紅色旅遊在文化講解、場景設定和文化活動方面比較有創新,旅遊感知比較滿意,45歲以上中老年群體對場景設定的滿意度較高。科技在紅色旅遊中的運用更易得到年輕人的認可。
圖10 遊客對紅色旅遊創新的感知
五、遊客廣泛參與文化活動,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間
從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典籍中的傳統文化,到偉大工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承載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當代文化,從戲劇場到菜市場,文化和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主客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間的特徵更加明顯。遊客廣泛參與文化活動,國潮風受到遊客熱捧,專項調查資料顯示,84.9%%的遊客參與2項及以上文化活動,比去年提升9.6個百分點。其中36—45歲、45-60歲的遊客參加2項及以上文化活動的比例均超過87%。參觀博物館和歷史文化街區遊客比例分別為52.8%、44.4%,其中城鎮居民的比例分別為54.10%、45.70%,均比農村居民高11個百分點。
夜間旅遊也點亮了夜間假日生活,不僅是燈光閃耀,還植入了更多的傳統和現代文化元素,比如戲曲、戲劇、音樂等舞臺藝術、影視作品、旅遊演戲,創新提升遊客體驗感和參與感,成為假日旅遊消費新亮點。
圖11 假日遊客遊覽景點型別
六、客源地旅遊市場景氣普遍高於目的地
國慶假日期間,從客流分佈看,四川、江蘇、廣東既是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又是重要的客源地。旅遊目的地TOP10省份遊客接待量和TOP10客源地遊客出遊量,均佔到了全國的六成左右。在旅遊目的地TOP10省份中,北方地區僅佔兩席。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份接待排名明顯前移。
從遊客淨流入流出來看,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山東等24個省份淨流入領先。廣東、上海、福建、北京、黑龍江等7個省份全部為淨流出,淨流入省份同時也是重要客源地,旅遊客源地景氣度普遍高於目的地。國慶期間遊客由全國周邊向中南部地區流動的趨勢明顯。
表1 國慶旅遊目的地、客源地TOP10
圖12 國慶遊客淨流入省份
圖12 國慶遊客淨流出省份
七、“南密北疏,南熱北溫”特點顯著
國慶假日期間,陝西、吉林、北京、河北、山西等北方多地因天氣和疫情原因,旅遊市場熱度下降。南方各地天氣普遍晴好,旅遊熱度升溫。多個省市倡導無必要不遠行,受疫情防控影響,很多遊客將遠端出遊計劃向近程旅遊轉移,出遊需求在區域性區域集中釋放。從地域分佈來看,熱門接待城市和淨流入城市TOP15,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北方城市均只佔3席,旅遊市場南熱北溫特點明顯。
表2 國慶旅遊目的地、客源地TOP10
作者:楊素珍
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