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程三國現場釋出了《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與去年相比,這一報告新增了中國書店網路打卡排行榜和品牌書店(非新華)經營調查兩項。
2019年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TOP20
報告指出,源於近年來國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援,在全民閱讀活動的持續推動下,我國的書店數量在不斷增加,更為重要的是,實體書店的發展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是內涵豐富,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最美書店不斷驚豔亮相,成為新的城市文化地標;二是校園書店、社群書店和鄉村書店異軍突起,亮點紛呈,深受讀者喜愛;三是品牌書店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四是大資料、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開啟了知識服務的新模式;五是書店業態多元多媒,供應鏈協同共享,智慧化管理與服務加速,書店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2019年中國總共有多少家書店?程三國表示,中國網路綜合書店打卡大資料顯示,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書店開啟資料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其中新華87家,民營129家。程三國認為,2019年每天有8219家餐廳倒閉,倒閉率91.6%,相比較於這一資料,過分放大書店閉店的聲音既不尊重資料,也不符合事實。
新華書店排行榜
與此同時,程三國還現場披露了一組資料,2019年中國書店總量有70000多家,印度為21800家,美國是13968家,德國6000家,而這意味著2019年中國應該是世界上書店總量最多的國家。相比較中國的新開店數量,過去一年,美國只有99家新書店,小於樊登書店一年新開書店數量,英國只有15家,小於中信書店一年新開書店數量。此外,報告還顯示,2019年書店最多的五個城市分別為成都、南京、瀋陽、西安、重慶。
品牌書店(非新華)資料
什麼是書店重做?為什麼我們需要討論重做?為什麼需要重做的是書店價值?書店重做後的新價值可能是什麼?報告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2019年,實體書店行業呈現兩個基本態勢,一是連鎖書店規模擴張繼續,二是不同規模書店普遍在業務上進行多元嘗試。而由此帶來的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規模增量到底在哪裡?《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引入“重做”概念,大膽提出一個未來書店核心價值的構想——消費者的“學習場”。
報告顯示,在整個圖書出版發行行業層面的整體趨勢是:閱讀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消費者購書總量持續增加,圖書出版和圖書零售均保持穩健增長,但圖書消費的增長,網上書店佔據大半,餘下的份額並不足以惠及整個實體書店行業。在此種背景之下,圖書零售渠道的變遷已經不可逆轉,而且即便同價有可能實現,受制於消費者往來實體書店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與網上書店相比,實體書店在為消費者提供購買便利上仍然具有天然的劣勢。因此,實體書店的大規模營收增長不能寄希望於一般圖書銷售總額的增長。
近年來,在生存壓力之下,多元業務已成為實體書店傳統圖書零售業務之外的探索,但迄今為止,這些圍繞在“書店 +”框架之下的探索,如疊加文創產品、藝術品等新的銷售品類,疊加餐飲、培訓、活動乃至住宿等服務,都尚未帶來規模增量,恐怕也很難帶來規模增量。因此,報告中特別提出了“學習場”的概念,也就是說,書店重做後的新價值是成為消費者的“學習場”——通過各種書與非書的內容,閱讀與非閱讀的形式,服務於讀者的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