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共同釋出了《體育藍皮書: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發展報告(2017~2018)》。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是我國重點培育的體育產業國家隊和排頭兵,對充分發揮產業叢集的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和區域輻射效應,全面帶動全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檔案精神,全面梳理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發展成就,國家體育總局持續開展了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專題研究,旨在通過建立科學的研究體系,揭示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發展水平、成長態勢和發展潛力,並以年度報告的形式直觀呈現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對全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引領成效。
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經過多年培育,已形成多業並舉、種類齊全的發展格局,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健身休閒、體育場館、體育用品等多領域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已經形成,呈現多元化發展之勢。
一、體育服務業呈現旺盛活力
體育服務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業態,統計樣本資料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服務業增加值為194.10億元,佔體育產業的51.19%;產業地位不斷提升,發展潛力得以充分釋放,開始發揮出體育產業發展調結構、促轉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資料顯示:一是體育競賽表演業快速發展,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領域吸納從業人員9764人,創造增加值7.69億元,同比增長30.12%;競賽表演類示範單位和專案吸納就業2164人,營業收入11.08億元,同比增長3.55%。二是體育健身休閒業內容更加豐富,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領域吸納從業人員25944人,創造增加值19.80億元,同比增長10.06%;健身休閒類示範單位和專案吸納從業人員3877人,營業收入13.14億元,同比增長24.90%。三是體育場館服務業業態更加多元,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領域吸納從業人員11110人,創造增加值12.07億元,同比增長7.10%;場館服務類示範單位吸納從業人員1603人,營業收入19.56億元。四是體育培訓與教育業更加火爆,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領域吸納從業人員22728人,創造增加值16.80億元,同比增長14.68%。五是體育用品銷售業貢獻較為突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在該領域吸納從業人員52883人,創造增加值76.25億元,佔據體育服務業的1/3強。體育服務業的核心業態得到快速發展,呈現旺盛的活力。
二、體育製造業推進轉型升級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體育用品製造業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資料顯示: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從業人員達到229570人,創造增加值152.72億元,佔到體育產業的40.27%,表明體育用品製造業的貢獻仍保持較高地位。進一步梳理顯示,體育用品製造企業數量為2390家,佔比僅18.94%,說明示範基地體育用品製造企業規模較大,生產能力明顯較強。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製造企業營業收入為348.01億元,同比增長15.53%;用於創新研發投入達到12.52億元,同比增長21.79%。由此可以看出體育製造企業開始逐步重視創新驅動的重要作用,通過積極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水平,進一步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三、新興業態融合化態勢明顯
近年來,各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堅持“融合發展”戰略,“體育+”已成為拉動消費的新熱點。以體育旅遊、體育健康、體育金融與資產管理服務等為代表,融合體育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新業態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新興服務業態吸納從業人員18251人,創造增加值40.03億元,佔體育服務業增加值的20.62%,成為新興體育產業中貢獻最大的一類;以新型融合業態為主的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吸納從業人員2262人,營業收入15.96億元,同比增長161.21%。當前國家體育產業基地新興體育產業已全面進入上升通道,政策引導、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激發各基地體育產業發展活力的重要發力方向。
體育產業與會展服務、金融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等領域不斷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晉江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每年舉辦“晉江體博會”,已成為面向國內外展示晉江製造的視窗。萊茵達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浙江黃龍體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起成立高達50億元的浙江省體育產業基金,成為國內體育金融服務業的典型代表。上海五角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區域內成立了上海運動與健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體育產業產學研相結合的典型代表。未來,隨著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行業不斷髮展,產業鏈不斷延伸,體育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將進一步凸顯。
總體而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向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建設“健康中國”戰略和落實“全民健身”戰略,以及不斷釋放體育產業政策紅利,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的各行業必將實現跨越式發展,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主體進一步多元、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產業融合進一步深化、產業聚集效應和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未來,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各行業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方面將貢獻更大力量。
體育競賽表演業是我國體育產業的核心產業,輻射範圍廣,帶動能力強。體育改革不斷深化,群眾性和商業性賽事審批權放開,體育產業的改革紅利促進體育競賽表演業發展,以在示範基地內舉辦的中超賽事、CBA賽事、中網、大師杯等為代表的國內頂級IP賽事迅速發展,各基地舉辦的馬拉松賽事、自行車賽、帆船賽事、汽車大獎賽等一批極具特色的商業賽事迅猛發展,促使體育競賽表演業迎來井噴式發展。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體育競賽表演業創造增加值7.69億元,同比增長30.1%(見圖1),體育競賽表演業成為近幾年增長較快的行業。隨著體育觀賞型消費的不斷增加和賽事服務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體育競賽表演業將會出現持續性增長。
為了進一步刺激體育競賽表演業的發展,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頒佈212號檔案《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121號),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體育競賽表演業專業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業和優化體育賽事市場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作為體育產業發展的國家隊,2017年累計舉辦全國性體育賽事150餘項,舉辦大型賽事240餘項,表現出高階別賽事體系逐漸完善、群眾性賽事蓬勃開展、賽事品牌影響力日漸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的特點。體育競賽表演業快速發展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推動全民健身發展,提升城市形象。
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