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牽頭,聯合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及各大電影院線共同發放問卷,選擇經營相對成熟、較有活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影院為調研主體,其中,一線城市24.3%,二線城市41.1%,三線城市34.7%;影院規模以500座-1500座中等規模影院為主,合計佔77.7%;開業5年以內的影院佔五成,5-10年的影院佔四成。累計回收有效樣本187份,執行時間為2020年4月。
疫情爆發以來,電影院作為電影產業的重要一環,受到嚴重衝擊。經過四個月來舉國上線團結一心的抗疫戰鬥,目前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復產,人民生活重回正軌。影劇院在國務院的統一指導安排下,也將復工提上日程。但我們必須看到,影院經營有其特殊性,放映內容上需全國統一排片、盈利模式上上下游聯動傳導,營銷效果上更加依賴群眾口碑傳播。因此,為迎來影院順利復工,全面摸排影院現存狀況,做好相關復工準備非常關鍵。儘管疫情給影院帶來不小損失,但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積極協調幫助下,電影業上下游幾相關配套部門展現出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感人局面,觀眾並未離場,此時的困境也給我們影院行業結構性調整和戰略性重組帶來機遇。
為準確詳實地瞭解因疫情持續影響,影院業的困難、損失、變化調整以人員存續狀況等各方面情況,全面評估疫情後影院業態,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及建議,中國電影家協會發起組織了本次調研。
參與此次調研的院線包括萬達院線、新影聯院線、上海聯和院線、南方新幹線、金逸珠江院線、大地院線、北京紅鯉魚院線、江蘇幸福藍海院線、北京長城沃美院線、橫店院線等19家院線。
第一部分 疫情對影院經營狀況的影響及損失評估
一、影院處於虧損狀態,規模較小影院損失相對較大
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總票房22.38億元人民幣,同比2019年下降88%。調研資料顯示,2000座以上規模影院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規模影院同比下降88%,500座以下規模影院同比下降91.3%,小規模影院受創程度最大。
從運營成本看,對受訪187家影院提供的資料分析得出,第一季度每家影院平均收入為34.45萬元,平均運營成本為117.9萬元,不同規模影院運營成本不等,但從對比資料上看,全部影院從2020年2月開始已經入不敷出。從全國範圍看,按全國影院12408家計算 ,一季度平均每家影院收入18萬元,大大低於受訪影院平均數,說明大量非核心地區影院虧損情況更為嚴重。
同時,通過對比不同開業年限的影院虧損情況來看,開業7年以上的老影院和2019年以後新開業影院平均虧損情況較為嚴重,而4-6年較為成熟的影院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
二、放映業一線從業人員面臨生存壓力,或將導致裁員
受訪187家影院,平均每家專職員工15.4人,兼職員工7.5人,以此推論全國12408 家影院的一線從業人員總數在30萬人左右。
調查顯示,在3月底,已有20%的影院進行了裁員,這些裁員的影院大多是1000座以下的中小規模的影城,依此也可以判斷小規模影院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另外,裁員影院中,2019年新開業的影城有7家,佔受訪樣本中新開業影城的29%,疫情對新影城打擊較大。
另有12%的影院表示,目前正在進行薪酬調整,不排除後期裁員的可能。這意味著在後疫情時期,如果難以在短時間內復工復產,經營壓力將導致影院裁員的比例會進一步增加。
調研顯示萬達院線旗下626家影院,已經有部分經營困難影城人員離職,但尚未進行大規模裁員。經求證網傳裁員30%的資訊並不屬實,但就萬達影城系近15000人員工來說,平均每月1.3億元左右的人員成本支出,壓力確實較大。
但我們可以看到,仍有68%的影院表示堅持不裁員,以各種方式度過難關、儲存實力,以待未來。
三、疫情持續影響下,超過四成影院或面臨生存困境
截至目前,將近半數的影院賬上資金不足,現金流告急;多達42%的影院認為自己有“關門大吉”的風險;只有10%的影院有可能轉手繼續經營,此外28%的影院表示“等待總部統一安排”。近年來影投影管公司發展迅猛,新建影院多為資產聯結型,影院收入均要上交部分到影管公司,單體影院基本不具備抗風險能力,因此影院的存亡更多要看其所屬總部的產業結構和資本實力。
通過對裁員/不裁員影院的虧損狀況分析有所發現,裁員確實降低了影院的損失,裁員和減薪影院的虧損額明顯低於不裁員影院。不裁員影院中,規模在1500-2000座之間的影院虧損額最大,這一部分影院也是經營成本最高的影院,同時他們也是各地市較為優質的影院,堅持不裁員說明對行業長期信心堅挺,這部分影院的生存狀況是需要重點關注和支援的。
四、多數影院預計復工後恢復期需要3-6個月,依靠新片救市
恢復營業之後影院會迎來爆發式觀影熱潮嗎?調研顯示九成影院並不看好疫情後短期內恢復活力。半數影院認為,恢復營業後要達到疫情前的觀影狀態,至少需要3-6個月,還有37%的影院認為需半年以上時間。
據我們組織的第一階段《觀眾觀影意願調研報告》資料顯示,疫情後觀眾最希望進影院觀看“新片”,這與影院的需求相同。九成以上的影院認為無論是“國產新片”還是“進口新片”都是拉動觀眾觀影的重要因素。而“復映片”只是填補新片短缺空白的手段。但在疫情結束後的恢復期內,因為新片持續觀望的可能性較大,扎堆上市的積極性不會太高,這就需要行業聯手集體自救。以往經驗顯示,策略良好、型別精準、營銷到位的復映片也能收穫不錯的票房成績,並且疫情後復映片多為片方公益提供,所有收入歸放映端所有,因此積極組織放好復映片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
如何通過“復映片”刺激觀眾觀影慾望?影院建議復映視覺效果震撼的3D、科幻等型別影片,突顯影院放映裝置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從而達到撬動觀眾走回電影院的效果。
五、預測2020年全年票房將同比減產60%左右
根據2019年的月度票房資料模型我們做了一個2020年票房模擬測算。
我們分別以6月、8月、10月假定為復工時間起點,以2019年月度票房為參考,票房收入從復工首月佔比去年同期30%起逐月遞增,按6個月恢復到90%的程度計算。正常估計,6月復工年票房預估218億元左右,同比下降66%;8月復工年票房預估128億元左右,同比下降80%;如10月復工年票房預估6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91%(此模型僅供參考)。
調研顯示,約五成的影院經理認為全年票房同比減產60%。
第二部分 放映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對策及措施實施效果
一、各地扶持政策相繼出臺,加大對影院扶持力度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地政府積極展開調研、出臺政策,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放映業度過難關。自2月1日以來,北京市、上海市、遼寧省、陝西省、江蘇省、浙江省、湖南省、廣東省、山東省、廣西省、四川省等地相繼出臺多項綜合政策措施,從專資補貼、稅收減免、金融貸款、租金費用減壓、放映補貼獎勵、就業失業保險等各方面給予企業紓困引導。
調研顯示,截止4月初,超過四成的影院表示政策扶持有實質性幫助,已收到包括穩崗補貼、宣傳發行補貼、重點專案特殊補貼、免交社保等在內的多方面補貼;有15%的影院表示尚未落實有關政策,或力度較小。
二、影院積極展開自救,多種措施刺激行業復甦
根據調查,如果將來繼續營業,為幫助觀眾迴流,影院擬採取的自主性措施,我們分析總結為五大類:
1、加強防疫,增加信心。做好全面消毒及衛生防疫措施、疫情緊急預案,宣傳告知,打消觀眾對衛生、健康方面的疑慮,幫助觀眾恢復信心,消除恐慌感。
2、降低票價,讓利觀眾。採取線上優惠和線下促銷的方式,接動觀眾步入影院,促進二次消費。對於經典老片復映開放免費場,復映初期對不分賬票房影片採取低價促銷或預約免費觀影。
3、佈陣線上,營銷先行。通過影城公眾號、當地知名博主、網路自媒體宣傳影院恢復營業,全力調動觀眾觀影興致。加大線上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小程式、抖音、快手等新傳播渠道,推廣影院復映資訊。重點宣傳線上商城,突出無接觸售賣。
4、組織放映、公益行動。22%的影院希望疫情恢復初期政府積極組織包場放映、公益放映重點影片、主旋律影片和抗疫題材影片。與銀行、商場等進行異業聯盟活動,進行資源置換。對復映片組織公益放映,免費邀請抗疫人員、影城會員等觀影。
5、品質嚴控、轉型升級。影院的“沉浸式”消費體驗不會改變,影院的未來是觀影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優化。影城應深刻考慮經營策略,尋求與消費新潮流新趨勢有效結合的改變。
第三部分 疫情對放映業的長期影響評估及對策建議
一、 疫情持續發展對放映業帶來的中長期影響
1、恢復期較長。人員密集的影院是疫情防控重點場所。全球疫情嚴重,短期會給影院復工經營帶來很大影響,即使復工開業,短期內客流量不會明顯反彈,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恢復期,影院利潤會大幅度降低。
2、全年票房收入減少。國內外新片上映受到疫情衝擊,影響了電影市場整體發展以及今年的國內市場票房收入預期,國產及進口影片在生產製作環節斷檔,造成之後的影院放映內容的“空窗期”,未來一段時期內票房收入都將受到影響。
3、運營成本增加。影院無現金流,停業停工導致無收入,同時影院的人員、消毒、安全、衛生等防疫經營成本增加,影院賣品收入一落千丈,再加上必要的升級改造等成本,影城利潤很難保障。
4、網際網路帶來發展新變化。調查顯示,疫情期間一些影片嘗試線上放映的方式對影院終端放映形成競爭態勢,對後疫情時期影院經營帶來新課題,新變化,新可能。影院放映業必須積極考慮融合之措施,積極應對以尋求新機遇。
5、中小影院加速迭代。年票房收入處於尾部的中小影院,或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調查顯示,第一季度收入直接導致全年虧損,今年影院行業會有關門停業、整體收購、公司集體轉型等諸多現象出現,部分影院認為此次疫情有可能會加速終端市場的進一步整合及優勝劣汰。
二、疫情持續發展加速中國電影產業結構性調整
1、供給側和消費側均面臨嚴峻考驗。影視專案停拍,影視劇專案數量急劇下滑傳輸到上游影響平臺方的庫存供給。製作、發行方面,許多片方由於疫情影響資金吃緊,拍攝成本減少,製作週期延長,供給側下滑對影城的上座率產生影響。消費側,疫情影響下,公眾面臨收入降低、娛樂方向轉變、聚集社交恐懼等,在觀影意願和行動上也將反映出消極的趨勢。
2、觀眾的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包括消費心理、消費能力、消費需求等也在疫情的影響下發生了一些的變化,觀眾觀影信心短時期較難回升。未來線上首映很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嘗試,電影+網際網路將會逐漸普及。電影出品會部分轉移在網際網路線上平臺,線上文娛產業將全面提速,網際網路平臺的視訊消費會分流部分觀影群體。
3、電影投資放緩。疫情會導致影視行業固有的產業鏈條出現脫節,比如影片投資、影院食品、電影周邊、商業體內的客群活躍度下降等。疫情導致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市面上的投資資金。電影投資屬於高風險行業,未來對內容投入將更加慎重。過去存在盲目投資、重複建設,多影院扎堆在同一商圈的惡性競爭局面會重新整合。同時也給房地產、大商業的過度擴張降溫。在商業專案中,多方搶標,爭抬租金,導致影院經營者給房地產業打工,交高額租金的不理性局面將會遏制。
4、行業整合加速。疫情的重擊,讓行業認識到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同時也促進了行業更快速的市場整合。加快影院多元化發展,兼併小型影院公司,影院行業洗牌,推進影院專業化建設。對於中國電影產業來說,如何更好地匹配經濟形態的發展進度;如何更好地迎合廣大群眾的消費理念,並有序正向輸出引導;如何更好地考慮電影本身產品形態的形式多元和管理多元,是必須考慮的。影院行業經此疫情,會有一輪優勝劣汰,數量和質量上均會發生變化。
三、後疫情時期放映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自2015年起,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銀幕數最多的國家,年票房產量佔全球四分之一左右,是全球新興的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是好萊塢最大的海外票倉,2019年中國為全球影業增長貢獻了5.4%,是世界電影市場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國電影放映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期,2019年全國共有超過7萬塊銀幕,並正在經歷著優勝劣汰、淘汰冗餘產能的行業自我調整優化期。儘管影院快速發展中難免出現擴張不均衡、競爭能力缺失、盈利壓力增大等問題,但是我們仍能看到,影院的放映設施裝置日趨完善、競爭活躍、創新能力強,同時積極謀求線上線下整合的優化發展。
保持放映業的活力是中國電影業繁榮發展的基礎,是中國電影面向觀眾服務觀眾的陣地視窗,是文化休閒娛樂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是國家文化宣傳的重要輿論陣地。政府和行業協會應積極採取措施手段,從政策引導、行業倡導等方面規避疫情後行業無序發展,保護行業核心競爭優勢,因勢利導在調整中完成行業轉型升級,在下一階段的全球電影競爭中佔有先機,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加強政策全面落實。在疫情長尾期業內應積極做好復工復產規劃、制定復工復產計劃,加強宣傳,保護行業信心。專資返還和稅收的減免能起到提振行業信心,解決燃眉之急的作用,政策要及時落實、各地統一,盡一切力量扶持行業,並做好持續扶持較長時間的準備。
第二、保護核心競爭力。疫情雖加速淘汰冗餘產能,或對本就面臨經營困境的企業最後一擊。但加速行業迭代應平穩有序,避免對核心競爭力造成致命打擊和影響。中國雖有47條院線,但經營體量、管理能力、抗風險能力完全不同。電影放映市場是全國一盤棋,因此,巨集觀調控和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可對疫情後仍堅持營業的影院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對2019年放映成績較好的影院給予一定獎勵;協調銀行等金融資本對優質企業發放低息貸款、貼息貸款、信譽貸款。
第三、調節網際網路電影與院線電影矛盾。疫情期間影片轉向線上放映雖是權宜之計,不具備長期複製可能性。但從這一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其根本矛盾在於網際網路電影與院線電影在發展中長期處於各自單行道上。產品本質相同,但商業模式完全互斥,未能形成一個共生共榮生態圈。網路電影本質上是電影,定義為首先在網際網路發行的電影,其內容創作規律一致,製作群體也基本重合。因此網路電影應與院線電影、電視電影一樣,統一歸口管理,統一發行秩序,統一計算收入。在尊重各自商業模式和發展規律前提下,最大化解決電影放映視窗期的矛盾問題。
第四,協調組織提前入市的新片。疫情後復工初期行業應積極協調組織、合理安排入市新片,以各種方式方法拉動新片提前入市信心。新片是疫情後拉動影院消費的有效的手段,強片新片越早入市,影院疫後恢復期越短,傳導到上游製片業、投資界,越快恢復生產信心,才能真正重啟電影業。
小結
疫情對電影全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影院作為終端最直接地體現了損失的嚴重。但國家出臺政策積極扶持電影行業,各大院線的影城也在積極努力應對疫情。4月29日,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主持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會議,對下一步推動我國電影在疫後更好更快發展作出安排部署。他說“冬天總會過去,春天已經到來,只要廣大電影人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就一定能排除萬難,再創中國電影新輝煌。”對於影院來說,復工的意義並不在於票房,而是一種行業逐漸步入正軌的積極訊號,是為整個電影市場的全面復活邁出第一步。儘管復工尚需等待,但各影院負責人都十分理性,客觀看待影院的情況,努力為將來全面復工調整出更合適的節奏。這也正是給院線冷靜思考的機會,未來影院可通過升級盈利模式來提高抗風險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服務。我們有信心終會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攻堅戰,影院終將會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