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搞管理|Scott -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

前端早早聊發表於2020-01-17

image.png

前端早早聊大會目標成為用得上,聽得懂,抄得走的前端大會,計劃 2020 年辦 12 期,第一期 2020 年 1 月 11 日在杭州夢想小鎮舉辦,報名 450 人,到場 230 人,話題聚焦在 「前端轉管理」,來探討大家常遇到的問題:

三五年後我大概率走上管理,之前該做什麼準備呢?
老闆提拔我帶前端小組,我內心慌慌該怎麼應對?
真有 35 歲天花板麼,我要不要堅持走前端這條路?
技術編碼做好多年,現在轉型管理是對的選擇麼?
公司業務發展太快,我怎麼才能帶好 3 人到 50 人?
我老闆懂不懂管理,我想看看別人公司怎麼做的?
...

會議的五位講師工作經驗從 5 到 15 年不等,帶的團隊從 5 到 50 人不等,這些問題他們是如何處理的呢,一路怎麼走來的呢?這 5 場乾貨的分享一定會帶給大家完全不同的觀察視角:

正文開始

本文是第三場講師 - Scott 的講稿文字版,來看看他是如何講的,觀看視訊請掃碼文末二維碼,回覆 “早早聊第一期” 即可獲得其他 4 篇文章、錄播視訊及 PPT 地址

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前端開發已經進入了深水區今天下午跟大家聊的這個話題 - 是如何完成管理轉型:

自我介紹

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現場的很多同學對我可能比較瞭解了,我再簡單介紹下。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2.jpeg

我的職業生涯就 3 段:

  • 第 1 段,原先在阿里,做了 4 年前端
  • 第 2 段,後面,腦子一熱,出來創業了,創業之後,就就倒閉了,倒閉之後,這第2段就沒了
  • 第 3 段,就跟小夥伴去了現在的這家公司—宋小菜

這就我的三段職業生涯。

我還有一個身份,是慕課網的講師,2013 年之前學習使用 Nodejs,自己走了很多彎路,覺得這些彎路的經驗值得跟大家做個分享, 所以就在慕課網上陸續做了一些課程。

但這兩三年,在積極地做職業的技術轉型,就沒有時間去做程式設計課程了,這就是我的一個簡單的履歷。

我真正做技術管理,其實是最近這三年時間。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3.jpeg

我們團隊的變化就是這上面幾個數字。最開始是 6 個 APP,現在小程式各種端加一起有 60 多個應用。前端的成員的話,從最開始的 5、6 個人到現在的 20 個人。

我們這個團隊的前端技術專家一開始是沒有的。發展到現在,我們有 7 個前端技術專家,一部分是外面招進來的,大部分是自己內部培養起來的。還有前端技術主管,一開始是沒有主管的,現在有 4 個前端主管。這是團隊的變化。

所以從這個資料上,大概能夠知道,我基本上完成了我的前端職業轉型。

分享前三句話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4.jpeg

第 1 句話:今天到場有 200 多號人,這大大超出我的預期。我相信,我們中的大部分同學,未來都可能會走上一個管理,或者說泛管理這樣一個的崗位。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5.jpeg

第 2 句話:雖然說我們今天下午有這麼多講師,有這麼多視角和觀念,去跟大家分享這樣的經驗。但實際上,真正能把這種經驗轉化成你的經驗,再內化成你的能力,其實它的路徑是不太一樣的。也就是說,實際上我們的觀點和視角更多的是啟發性的,真正你在管理中具體怎麼解決問題,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6.jpeg

第 3 句話:我自己經常這樣想,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假如說是 40 歲或者 45 歲來回望今天,也許或許是明年的某個時刻,你完成了你的一個決策,就是要做技術管理,或者說是是部分架構部分管理。那麼其實你的這個時間軸拉長之後,實際上,這件事情並沒有當下想象中想得這麼焦慮,它其實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小段的歷程。

分享大綱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7.jpeg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這 4 個部分:

  • 第 1 部分:我的視角中程式設計和管理的不同。
  • 第 2 部分:如果真的要做準備,將要轉管理的時候,在之前、之中、之後可以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工作,然後找到自己的一些優勢點。
  • 第 3 部分:具體在工作中,或者說是在管理中,一些比較實用方法論。
  • 第 4 部分:我會還原我帶這個團隊到現在的過程中,簡單的心路歷程中的一些工具方法。

程式設計與管理的不同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8.jpeg

首先,就是我們看看程式設計和做管理到底有哪些不同?

我把不同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是物件不同,第二是策略不同,第三是所需要的能力不同。

  1. 物件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9.jpeg

我們都說談物件,你談 A 物件跟談 B 物件肯定是不一樣的;你在你程式碼裡面去 new 這個例項物件的時候,物件也是不一樣的,所以物件非常關鍵。

我們問一下,如果是做技術開發的時候,我們的物件是誰?或者說我們的使用者是誰?或者說我們要負責的內容是什麼?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做管理,我這邊標紅的部分,像技術、決策、專案的實施結果,其實就是我們做工程師,所要直接負責的內容,永遠不可能跳脫出這個之外。如果說把技術決策和專案結果,已經做得非常棒了,實際上這個時候作為工程師,也是就是說你的職業生涯也是比較成功的了。

如果想要邁到管理的象限,這個時候就不可避免地,你要為產品結果負責,還要為業務結果負責。所以說產品、業務、專案跟技術加在一起,其實就是我們做管理的時候所做的事兒。然後在這個事兒之上,其實就是人。我們做事的時候,只要關注事就行了。但做管理的時候,要關注人,所以這邊就是人和事。

那這個人和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因為你作為管理者,你會被授權,你被授權的除了有資源以外,還有就是人。對於人這塊,其實就是對於人的排兵佈陣。很多公司都聊這個詞,為什麼要做排兵佈陣呢?或者說管理者,他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權利呢?

實際上,公司在它既定的方向上,可能是 3 年或者說 13 年或 15 年的長度上,它每一年,都有它每年業務的一個目標。比如說打下華東、打下華南、打下東北,它的業務目標裡面,它需要中後臺的支撐,可能是技術,可能是產品,可能是資料。那在支撐的裡面就會有一場場所謂的戰役,我們前面所聊的方向叫作公司的一個大戰略。大框架下面公司一場場戰役,比如說站叫做我們用半年時間把我們全網的 GMV 衝到兩個億,這也叫一場大戰役。

這個戰役拆下來到每個團隊裡面,根據每個部門職能的不同,都會有自己所要負責的部分。比如說他可能是做使用者的運營,使用者的擴充套件,也可能是做產品本身的開發。在這一塊,實際上我們在做的事情就是,我們要根據我們團隊的結構、組織的狀況,去做一個戰術的安排。戰術安排實際上就是你對於人的排兵佈陣。在什麼樣的時候選什麼樣的人,讓他做什麼樣的事,拿到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我對管理這兩個字的理解。也有很多人說,其實我們能看到一些別人的分享的管理文章。比如說管人、理事、搭臺,或者說叫做管人、管錢、管優先順序,其實都差不多。

所以人、事這塊,就是管理的物件。左邊就不展開了,主要看 PPT 右邊這塊。右邊這一塊往下再聊一點,就是我們排兵佈陣,其實它背後也是有邏輯的。並不是說員工跟我的關係好,我就用他,也不是說員工他的技術能力最強,我就用他。實際上它背後會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實際上就是我們對於人的選用育留。

有些時候那個專案可能看上去很美好,我覺得那個專案的機會很大,但是這個專案不見得就會給那個最強的人去做。因為你可能是想要把一個比他稍微再弱一點,但是潛力很大的一個人培養起來,所以這就是是人的選用育留。

在選用育留這一塊,其實剛才志遙同學他也提到了,實際上就是處理三件事情:

  • 第 1 件事:員工他有沒有能力去做這件事情?
  • 第 2 件事:員工他有沒有意願把這個事情做下去?
  • 第 3 件事:在過程當中,整個組織環境是不是允許他去做這件事情?

2. 策略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0.jpeg

聊完了物件,我們再聊一下策略,從程式設計走向管理確實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從前是做事,然後順便做人,只要這個人不太過分就好,大家相互能夠合作,把專案推進到位就 OK 了。現在其實不僅僅是做人做事,還要學會去搞人搞事。

這個搞人不是說把人搞壞。你從社會上招人是搞人。你在公司把一些不好管理人優化掉,也叫搞人,有些同學可能去年績效是 A,今年績效是被上半年失戀的狀態拖得不好,你把他的狀態拔起來也就搞人。

那第 2 個就是搞事,搞事的話,就不可能坐在那裡等公司給你分配所有剛剛好的機會,有些機會是需要你跨出去做的。所以這邊從做事、做人到搞人、搞事,是策略上的不同。

  1. 能力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09.jpeg

然後是能力上的不同。能力上的不同,我把它分成這三大 Part,這些是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

首先你既然是管理,下面一定是有同學的,你跟這個同學加在一起,或者說你的老闆加你加在一起,總之是一個團隊,也可能是個小組。這個團隊本身也是有要求的,就是我們這個團隊要有他能力上的一個標準,或者說是一個期望的目標。

我這邊是把我們公司自己總結下來的一些能力展示了出來:

  • 研發能力
  • 創新能力
  • 資料應用
  • 行業技術標準
  • 智慧財產權壁壘
  • 技術商業化

我們把它分成這麼幾層能力,最上面是最基礎的最核心的能力,也是你最有價值的能力,最下面可能是一些更務虛的,可能是一些更長期的能力。

為了促成團隊養成這些能力,裡面一個非常核心的環節,就是通過你怎麼樣的排兵佈陣,怎麼樣的選用育留,讓團隊慢慢具備這樣的一個能力。這個時候你做為一個管理者,你身上所要具備的能力,就不能僅僅是一個專案的管理能力,也不能僅僅是一個程式碼的架構能力,在這寫上面是你的技術能力、架構、程式設計、運維等等,下面是你的產品、業務、管理能力的綜合提升,這就是你對自己的一個明確的要求

在上圖右側,你既然要讓團隊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通過個人的修煉達到這樣的一個程度。具體去做的時候,實際上你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員工,活生生的人。這個時候你要具備一個能力,叫做發展組織個體的能力。因為你要因材施教,每個人的就是他的性格是不一樣的,他的成長背景是不一樣的,你不能用一套方法論用到所有人身上,所以需要針對不同員工,採用不同的方式,然後能夠讓他的專業能力可以逐漸提升,讓他能夠會做,然後通過過程上的這種激勵,包括各種手段讓他能夠願意去做,最後可能是跟員工之外的,你能夠促成整個組織環境的效率等方面,讓他更容易去做, 這是你要具備的能力。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2.jpeg

這個圖就簡單看一下。作為管理者,如果想讓自己的價值跟團隊價值在一起最大化,你可以從技術創新、流程優化、團隊的合作,整個公司戰略、大盤的影響,然後業務的驅動、商業決策的形成,包括團隊管理上綜合去提升。實際上背後的能力就是技術業務、產品。

尋找自身的優勢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3.jpeg

這個時候如果說,我真的是想清楚要做管理了,我要看一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做管理,或者說我如果要做管理,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長板去打,你不能拿自己的短板去打。

比如說我要做管理,但是我的大腦能力不太好,我連 Vue 都不太會用,這時候在團隊裡你拿這個點去打,肯定是不太行的,所以要從自己身上的長板去打。我總結為去尋找自身的一個競爭優勢,我把它分為 4 個,就是從技術產品業務人脈上去找。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4.jpeg

這是我 17 年自己畫的一張圖,這個圖其實本身是沒什麼意義的,但它背後代表的是我的一個態度,即我的一個人生態度。就是我時刻準備著未來可能出現的大危機、大困難,甚至是戰爭這種,我內心裡面有這樣一種危機感

所以這是我的一個人生的態度,在態度上我就會對很多不同優先順序的、不同維度的事情都分配不同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然後把它們放在一個圖上綜合來看。

在這麼多的所謂的權重裡面,哪一些我的權重是比較高的?然後在這比較高的權重裡面哪些是不到的能力長板?哪些是我的能力短板?哪些對我當下和未來的價值是比較大的。通過這個圖天天想天天想,想了很久之後,自己想清楚了。但是其實你在這個時候,你還沒有把你跟團隊的關係想清楚,這時候你要想的是,把我剛才我自己的所謂的人生態度裡面的一些價值點拿出來之後,把它放到團隊裡面的時候,這個團隊還需要什麼?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5.jpeg

這個是在團隊的時候,我就去看全中國所有用 RN 開發 APP 的團隊,持續問他們:你們現在團隊有多少人?你們融資到什麼階段了?你們技術棧目前建設程度是怎麼樣的?有多少員工?有的是我跑到上海跟人家不認識,通過三層的網際網路人脈,找到那個人去約吃飯,用這種手段讓我對這個行業充分的摸底,然後再發現我所在的團隊可能潛在的優勢能力短板是什麼?所以前面那個是找自己的能力長版,第二是找我所在這個團隊,他的能力長板,包括它的短板。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6.jpeg

最後我把我自己大概理清楚了。首先,對我自己的一個內心的態度、人生態度和價值訴求比較明確了,我用幾個詞把他給抽象出來。

我自己的價值訴求:

  • 獨特,我自己活著就要跟別人不一樣的人生;一個事情很有趣,也可以叫做獨特。
  • 利他,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對他人有價值,對他人有幫助,如果這個事情做完之後,對他人沒有價值,沒有幫助,我就沒有去做的動力了。
  • 團隊,我做一個事情,我很喜歡跟別人一起來做,如果只是我自己單幹的話,我會覺得這個事情做半年還行,再長的話我也不想去做了。
  • 成就感,不管什麼事一定要有收穫,收穫可能是物質的,可能是精神的,但不管怎麼樣都要有自己的收穫,只有收穫才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可以驅動我持續的做下去。

然後我再看自己的一個優勢:

  • 業務 Sense 強,可能是我最大的優勢。
  • 社交意願很強,但社交能力其實不咋地。
  • 產品敏感度還行,至少不算是個短板。
  • 技術視野還算是寬的,也不算是太大短板,也就是說拿後面兩個跟別人去比,其實可能就不行了。但是綜合來看,還算是 OK 。

然後再看自己底下的一些東西:

  • 危機感,就是我自己的危機感強,我覺得危機感強本身也是一種優勢。
  • 洞察力,我的洞察力還算比較強。
  • 模仿力,我也會抄嘛。我跟很多團隊聊,他們 RN 的建設,我抄了半年,我就抄的比他們還要好了,這是抄的能力。
  • 執行力,想好就去做,說到做到推進落地去拿結果的能力,彌補自己思維深度和戰略規劃能力。

這是我對自己的總結。我把自己的理完之後,發現說我可能還真的適合去做管理。

閉環的能力訓練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7.jpeg

OK,那麼剛才第2趴就是給大家這樣一個視角去看一看。

我總是在問自己要不要做管理?我今年 31 歲,我不轉怎麼樣?就在焦點上焦慮的時候,實際上背後可以用這樣一些路徑的方法去問自己,然後去問身邊團隊,去問這個行業,這個“問”可能不是直接問,而是通過拿各種素材和資訊,進行加工分析,跟自己去做結合之後,試圖梳理出幾個模糊或者相對清楚的方向,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有些強項上去轉管理是 OK 的。

利用能力長板做管理

我記得我上個月去深圳的時候,遇到一個同學,他轉管理,他就只有一個能力非常長板,他非常擅長 "搞員工關係"。就是他到任何團隊裡面,老闆都對他很放心,不論他幹多少活,他總是能搞定他老闆,然後也能搞定他的業務方,同時大家跟他相處很愉快,對他平價總是很高。

也不是說,他不好好做事,他也正常的做事,這個事別人做 70 分,他還能再往上加 10 分到 15 分,是通過他的方式去加的。所以他就覺得這是個長板,他就去轉了管理。

抽象管理問題

這邊聊到一些具體如何轉管理,或者說是在工作中去做一些比較複雜的事情。我們去寫程式碼,可能是那個事情是比較複雜的,但是其實做管理,很多問題也是比較複雜的。

比如說你明年的年底,你們公司業務線有變化,要裁一個業務線,然後這個時候需要你們你團隊的 10 個人或者二三十個人要優化掉三個員工,讓你非選分選三個出來,選誰?

雖然都是 N+1 合法合理,但作為管理者你的壓力會很大,你就必須做這個決定,而且要把它執行到位,這種事情是比較難的,所以說對這都是管理中會面臨的一些比較複雜的事情,他背後可能反應的是你招人進人的標準沒把好關進來了不合適的人,或者中間管理過程不到位,或者是公司戰略層沒有做好頂層設計,最終全公司共同為這樣的結果買單,抽象出來看到問題本質才能在後期去避免。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8.jpeg

我這邊是把我自己的一些經驗進行一個抽象,巨集觀上的方法,通常我做事是按照這個套路去做的。

  • 定位:我不管做什麼事,我都會花點時間想一想我在那個裡面,我的環境跟我之間的關係,所以這是定位。
  • 摸底:我要看一看環境,看看我自己,看看周邊。
  • 規劃執行
  • 沉澱:這個事做成之後之後,要把它沉澱成團隊的文件能力,對內對外輸出。

這是我基本的套路,這等於我標紅的是規劃執行裡面價值共識,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其實很多管理者,在說我們管理不好做,或者說掛了的時候,通常掛在這一層,你做的事拿不到公司的資源,拿不到老闆的授權。

我們看完了巨集觀套路,留一個問號,什麼是價值共識?

PDCA -> TPDCARS

然後看一下微觀的一些方法: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19.jpeg

PDCA 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我在 PDCA 上加了擴充套件,簡單的加了一下 T/RS,然後它就比較閉環了。

  • T --就是我們很多時候在公司去捕捉機會,包括說去摸底,我把他管成把它叫做一個琢磨。
  • P -- 就是我們具體的規劃。
  • D -- 就是執行過程。
  • C -- 就是在我們過程裡面進行糾偏,包括去看結果。
  • A -- 就是後續的 Action 包括目標優化等等這些。
  • R -- 就是針對整件事情無論是月度、季度年度的覆盤總結,也就是 Review。
  • S -- 技術覆盤它是一個全方位的覆盤,然後S 就是我們的沉澱,包括說我們的分享。

所以說這是我自己做事的一個閉環鏈路,任何一件事情除非特別小,只要是相對大一點,比如說這個專案超過了兩週,我會對這個事情本身,去做這樣一個梳理。這就是一個就是在公司在做管理的時候,特別是面對很多成員去合作的時候,他的一個做事套路。

我在小菜是如何轉型的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0.jpeg

然後,對我自己做管理轉型,這件事情做個小小的一個覆盤。

image.png

- 管理上崗三問

我這邊是建議大家,也可以用這種問題來問自己。

我將要去帶團隊的時候,或者說我未來要帶團隊的時候,或者說我不想做管理。我老闆非把我提上去做管理的。那個時候,我問一問我自己內心裡面我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成就?

我當時的答案是我想做,我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職業規劃?

我未來職業規劃,想成一個合格的創業者,然後,我自己需要準備什麼條件,因為,團隊既然讓你過來當管理者,一定是團隊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的。這個時候我就要充分去理解團隊的現狀和能力,包括我要去拿到授權。

怎麼定義為合格的管理者?

你可以用一些量化方式給自己一些答案。

我當時定義自己,是用圖上這種方式去定義的,我把自己的職業規劃完全是按照一年一年的維度,全部做到羅列。然後把我的能力分成上下兩半,**上面這一半是****專業能力,下面的一半是通用能力。通用能力,跟做工程師,還是說去做產品,都沒什麼太大關係的能力,它就是通用能力。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2.jpeg

上面的一半,實際上就是做程式設計師的技術能力,我把我自己,按逐年自己的心理狀態想要的東西,所付出的精力和時間,得到的收穫,包括我的薪資,包括我的公司,全部做了一個圖。然後通過這個圖,我就能夠把我自己一個成長路徑,包括說我未來想要成長路徑,大概理得清楚。

上面就是說你要做管理,上崗三問,要問清楚。

- 看見年輕人的擔心

然後要看你看完自己,就要把眼光看出去,看你所在團隊同學,看現在年輕人他們在關心什麼事情?我這邊是抽的 4 個,我認為年輕人最關心的。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3.jpeg

  • 成長:成長,非常重要,在一個團隊裡面,不管,做基建還是做業務,如果不能持續的,給同學帶來成長,他在這個團,呆下去的鬥志,和他的意願,就會降低。你可以讓他做業務,做半年,你讓他做一年,可能就很危險了。
  • 薪資:他的成長一定要有配套上,行業或者說公司的一些對應的回報,如果持續沒有回報的話,或者回報不達預期,也會出現,他的意願度會降低。
  • 氛圍:他所在的團隊裡面,跟各個業務方,包括跟內部員工之間的溝通相處的方法方式,就是可以判斷這個氛圍,是不是相對 OK 的?
  • 平等:可能我把它用這個詞不太準確,實際上是說,一個公司的管理層級是不是很深,績效考核是不是很硬,人和人之間關係是否特別的僵硬。這就是說,他在這個公司裡面,感覺到它是一家比較像網際網路公司,還是說,是像一家比較傳統的這種公司。

所以成長薪資氛圍平等的員工管理與相處關係,這 4 個東西,是需要管理者看到眼裡的,這 4 個點員工 care 的,因為他每天都在感受這個東西。

所以我一開始就說,我需要把我自己想清楚了,然後,把員工他的擔憂想清楚了,然後再來看團隊中存在的問題,你才不會對真實現狀判斷做出誤判。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4.jpeg

- 診斷團隊問題

我當時(剛空降過去)其實問題特別多,我是把它進行了抽象之後,梳理出這麼八大類

  • 大家都沒有職業規劃
  • 基本上員工頭三個月,走好多人,所以大家心裡都不穩定
  • 技能短板多,當時只能只會去寫 APP 的 RN,然後,Nodejs,小程式,PC, H5 通通都不太會。
  • 跟合作方合作,跟產品運營合作,情緒化嚴重,動不動就拍桌子了。
  • 整個工具經驗意識和能力都很弱
  • 對業務不太關心,我這個產品, 只要 UI 還原了之後,剩下是都跟我沒關係。甚至提測過來,那個問題,我想修就修,我不想修不修。甚至說,業務一旦上線,OK、業務上線那一刻,就是我工作的終點,以後的所有的事情我都不太關心了。
  • 沒有梯隊能力,非常好的同學,在做一個非常機械的業務工作,然後,有些比較難的事,找一些能力相對中等的人過來做,然後老是出現延期。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5.jpeg

- 晉升通道現狀

第 2 個摸底,因為我們關注成長,所以要關注公司能不能提供成長的環境跟配套的制度。我當時去理公司所謂的晉升通道。我們公司一開始其實只有口頭上的晉升通道,沒有落實到紙上。當然有很多人都跟我一塊來推,我們大概推到一年半左右,就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嚴謹的晉升的通道體系。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6.jpeg

- 能力梯隊現狀

第三個摸底是能力梯隊。只要公司業務擴得比較快的時候,員工每天都在進,那一年下來人數變化會比較大。所以你自己想想說公司的這樣一個環境裡面,我這個團隊整體能力的形狀是怎麼樣的?我希望都是P5這樣偏執行層的,還是說都是 P7 這種專家?

這個形狀你可能要想一想。我們團隊當時最大的問題是,一開始是沒有頭的。後來有個頭之後,發現有頭有腳沒有腰,就是沒有人去帶這些同學,所以這是我們團隊中間的一個狀態。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27.jpeg

- 業務產品現狀

最後一個就是去摸底業務,其實我個人建議最好是進到業務裡面去摸業務,不要聽產品經理瞎說。當然他說的你可以聽,但聽完之後不能全信。你可以進到業務裡面,跟業務方、跟銷售、跟你公司運營,跟他們去聊一聊,一起吃個飯喝個酒,聽一聽他們對公司業務的理解。

我相信通過這個過程之後,你跟公司的業務同學,會有比較深的一個交集,建立一個相對信任的關係。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交集以後,你拿到了一手資訊,不是被產品經理加工過的資訊,這個就非常有助於你去做一個相對比較嚴謹的預判。

- 如何達成共識

現在就聊了剛才留下的問題,怎麼達成共識,第一個是如何跟老闆和合作方達成共識:

我這邊是拿基建這件事情舉例子,怎麼達成共識。達成共識的很多時候,很多人都是感性的,其實是不聽道理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都不得不信,這東西叫做數字,一定要有數字,要有案例,要有具體可衡量的東西,才能去說服別人。

這是我當時嘗試啟動基建的時候,做的事情。那個時候是要把整個公司的研發體系從 0~1 開始做起來,我背後都要有很多資料,把這些資料嘗試提煉出來,有些不好提煉的就算了。大部分的資料實際上都可以提煉出來,你用人肉表格去記都可以。

你可以偷偷做兩三個月,把結果做出來,然後拿這些資料去說服你老闆,去說服你的業務方,去說服大家,讓大家認同你做這個事情的價值,所以這是我說的第1層共識,讓大家知道,假如這個事情是做基建,讓大家能夠認識到基建的本質是在提效降本,這件事情對公司是有幫助的,本質上是在幫公司省伺服器、省人、省錢。

線上產品質量也會比較高,所以本質是提效降本。但你上來就跟他講,我們為了提效降本,要做基建,他說他是不信的。所以你要拿具體的東西能夠去跟他達成第 1 個共識。

第二個是如何跟同學們達成共識:

我們做基建,其實大家都知道,很多時候做業務能讓技術有成長,但基於業務的成長的深度和豐富度可能沒有基建來的快。所以說,可能你 70% 時間是在做業務,30% 時間是在做基建;也可能是團隊 10 個人裡面 7 個人在做業務,3 個人在做基建。但不管怎麼劃分,實際上我們最終要讓同學們感知到,如果說你想要主動的成長,你就可以主動地參與基建,這個基建可以是虛擬專案,可以是持續常年的專案。

這就是達成第二次共識,通過基建可以大幅抵消做業務的情緒,他心裡感覺不太愉快的沒成長的感覺,然後可以給他帶來一些比較實際的成長。所以這就是剛才說達成共識的方式。

總結&建議

真的要轉型成功,我認為還是要回歸到人事雙修,一隻眼看人,一隻眼看事兒,兩個都要同時看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31.jpeg

我們把剛才聊那麼多的方法,從上而下大概做個梳理。

  • 首先,要自我定位,我是誰?一定要清楚你的職業規劃,可以慢慢想,但這個東西不能停。
  • 第二,要理得清自己的優勢。你要做管理,一定要先拿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去做,而不是拿自己短板去做。
  • 第三,要摸底通透。尤其是公司的戰略意圖非常重要,因為這個東西,它能決定你在公司裡講的這個話本身別人是否認可? 它的背後,就是你對公司這個意圖的理解是不是準確的。然後去摸底整個組織的形態和現狀。因為很多時候,團隊裡面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管理者要去承擔的東西,如果你都不去推動,那就更沒有人去推動了。大家都不去推動的時候,員工的感受就非常不好。
  • 第四,真正去做事,解題。我們把做事節奏,大概給做出來。有些時候你會發現,一年下來,一直在做業務,很難抽時間做基建。這時候你要去調節奏,比如說一開始用一個人,中間用三個人,再後面就變成兩個人。你要對節奏形成一種感覺,它既能滿足業務成長,也能滿足同學成長。對中間平衡點的把握,它的背後,是你對具體的排兵佈陣、專案推動節奏的把握。
  • 第五,理順一個能力模型和打磨梯隊能力。讓所有同學都認同公司成長的那麼幾套標準,跟公司的期望的點,大家都知道說我奔著目標去一定沒錯,所以最後才能達到所謂的組織養成。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32.jpeg

上面這個圖大家看一下就好,今天時間關係,不再深入展開,基本上就是管人,理事,人事雙修

人和事:

  • 人,就是選用育留
  • 事,就是你面向的技術、產品、業務和管理

最後再給大家一點建議,剛才說了人事雙修,一隻眼看人,一隻眼看事。這邊再加一個叫上下同心,對上有交代,對下有啟發。

如何在中小前端團隊中完成管理轉型.033.jpeg

  • 對上有交代,我分成兩個方面::
    • 第 1 個是戰略理解,先不說你能不能戰略驅動,但最起碼做到對戰略準確的理解。
    • 第 2 個是專案實施,這就是拿結果的能力。這個成績是讓你的老闆,你所在組織的上面的整個組織體對你能夠信任,對你能夠授權的一個基礎,
  • 對下有啟發,要跟同學善於去達成各種各樣的共識,你可以跟他講說,你在這個團隊裡面再做兩年,我可以讓你的個人身價增值更多。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講,假如有的同學他非常關注薪資,你可以這樣跟他講,達成一種共識,來逐步調整他的穩定性也是可以的。

因為大家在一個公司裡面去成長,其實就是公司提供的這樣一個場景而已。然後考核激勵你要幫員工去爭取,儘可能大到福利和回報,這是一個管理者應該去做的事情。

今天的分享基本上就這些內容,很多內容只是簡單列了套路和框架,沒有做深度的延展,希望這些粗的觀點對大家工作產生有幫助。

近兩年 Scott 觀察到前端行業已經完全進入競爭的深水區,各大小公司的前端 TL 剛剛上任,初帶團隊,針對前端工程師這個群體,應該怎麼管人理事,搭臺拿結果,幫帶有成長,就成立了這個全國的前端技術主管學習交流群,在人的選用育留上互相學習成長,入群的門坎是你有實線或者虛線在帶團隊,請加 Scott 微信: codingdreamer 邀請入群,同時,未來的前端早早聊大會行程動態、資料下載請掃碼下方的公眾號:

2.png

1.png

看完若有啟發,就點贊關注評論再來個轉發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