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早早聊大會,前端成長新起點,幫你提前二十天,站在新的起跑線,目標成為用得上,聽得懂,抄得走的前端大會,計劃 2020 年辦 12 期,由前端早早聊與掘金聯合舉辦。
- 第一期 2020.1.11 在杭州舉辦,主題 「前端轉管理」,450 人報名參加,反響強烈
- 第二期 2020.2.29 線上上直播,主題 「前端搞基建」,760 人報名參加,反響強烈
- 第三期 2020.3.28 線上上直播,主題 「前端搞搭建」,報名請加關注「前端早早聊」公眾號跟進歷屆大會 PPT/錄播視訊/圖文講稿,回覆 "大會" 二字獲取。
第三屆報名連結:www.huodongxing.com/go/tl3
- 團隊成立 3 年|小爝 - 如何推動基礎架構專案落地
- 團隊成立 4 年|堂主 - 如何推動前端團隊的基礎設施建設
- 團隊成立 5 年|Scott - 如何在人單力薄時立項推動基建
- 團隊成立 6 年|芋頭 - 如何在大前端團隊實現基建價值突破
- 團隊成立 12 年|崇志 - 如何設計大型前端團隊基建路線
本文是第四場講師 - 芋頭的講稿文字版,來看看他是如何講的,視訊及 PPT 未來在公眾號放出。
第一部分 個人和團隊介紹
個人介紹
- 大搜車資深技術專家
- 大無線相關架構、創新團隊管理
- 從業 10 年,做過和帶過前端、客戶端、服務端
- 熱愛分享,活躍於技術社群
- 沒夢想,有活幹就很開心了
團隊介紹
- 300 左右無線相關開發人員
- 整體創新和沉澱意識在集團內也是非常突出的
- 綜合型團隊較多,上升空間大
- 從 17 年開始就成立幾十人的無線基礎設施團隊
- 前端、客戶端、Node.js 領域均有較為成熟的基礎沉澱
個人和團隊職責變化歷程
公司 13 年開始組建開發團隊不久之後我就加入了,最開始負責公司的前端開發相關事宜,因為我以前就是在天貓做前端的。不過雖然主業是前端,但是我當時一直覺得自己應該是要走全棧道路的,首先因為開發完整的應用,肯定不止是前端一個角色的事情,另外就是前端的生態當時已經開始顯露出邊界擴充套件的苗頭,特別是 Node.js 的火熱,所以在團隊還沒有引入過多技術棧和做過多沉澱的時候,我自己率先去做了這方面的沉澱,具體就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實踐 Node.js 開發,而且是奔著完成完整的產品的前後端開發去的,雖然最後沒有說對 Node.js 的底層挖掘有多深入,但是的確讓團隊具備了初步的使用 Node.js 做開發的條件。當時在公司剛啟動的過程中,分工不是特別明確,還自學並做過一段時間的 Java 開發,這個經歷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這些都是團隊後來擴充套件價值邊界的基礎,所以探討基礎設施建設,為長遠沉澱的思路是貫穿始終的,是一切的基礎。
從這張路線圖來看,其中最重要的幾個拐點:
- 開始有意識的沉澱
- 開始用 Node.js 做業務
- 開始做資料視覺化業務
- 開始整合客戶端開發
- Node.js 下沉基礎服務
- 架構常態化、體系化
- 集團業務多樣性,團隊分散
- 基礎設施體系化、產品化、邊界擴充
- 綜合型團隊
最終團隊的沉澱和發展,一個是這個過程中的契機決定的,一個是公司業務發展狀況決定的,一個是自我沉澱的意識決定的,同時也是團隊積累的方法論決定的。
這裡我們不展開其他話題了,主要是這些過程,大家可以參考,可以拿去對映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團隊,用以說服老闆,為老闆提供思路等。
現在團隊大體的情況
我們團隊的組織架構其實一直在演化,有時候可能半年兩次的調整頻率,背後也是有一些原因在裡面的,這個等會兒會有專門的探討,這裡是我們過年之前大體的組織組成,其實可能 2 周後就不是這樣了,最近我又有一些新的思路,可能變化會很大。
首先,我負責的團隊是偏基礎設施輸出的,但是又不是那麼絕對,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組織結構呢?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一個是團隊在做技術設施過程中,嘗試直接影響業務,最終做的一些創新的方向,演變成了創新平臺(類似於創新實驗室的定位,通過技術挖掘直接改變業務程式),另外一部分是純粹的架構是很難穩定的獨立存在的,所以基礎設施團隊在到達一定階段之後,需要和業務有一些交叉的邊界,特別是前端領域,千萬不能一條繩子上栓死,不管做什麼最終衡量價值一定是對業務、商業的影響,在前期,團隊和業務爆炸增加,很多架構上的問題需要專人解決,一旦解決可以大幅提效,但是當核心痛點得到解決之後,打磨和挖掘是需要的,但是如果大量人力還是耗在一些需要做但是不緊急的事情上,價值會慢慢削弱,所以,作為佈局的人,需要認清這方面的事實。
目前來看,我們團隊現在的整體組織架構是比較健康的:
- 基礎設施,這部分已經比較成熟,更多是標準化、打磨、產品化。
- 基礎服務,Node.js 的練兵場,也是直接影響業務的前沿陣地,當然一些小的基礎服務也很成熟了,大的基礎服務,還需要服務公司雲平臺、PaaS 平臺的建設輸出,這是具有長遠價值,而且很深刻的事情。
- 創新實驗室,高精尖,探索業務最前沿,利用基礎沉澱大幅提升業務能力,也是團隊邊界探索的前沿陣地。
- 業務團隊,前後端一體團隊,一個是利用基礎設施更快的孵化業務,一個是成為基礎設施的試煉場,雙贏,同時也是團隊承擔更多責任的突破口。
第二部分 核心基建介紹
本節,我會簡單羅列一下我們的基建覆蓋場景,因為內容太多,所以沒有把內容展開,也沒有講某個領域我們具體做了什麼,我會適當展開一下,大家感興趣可以會後找我,或者只是把這個當做一個目錄參考。
對於我們做過的基建,我也簡單的做了一下分類:
- 應該有的:最基本的,必備的,行業常見的,完整的,專人負責的,到了某個階段必須要有的基礎設施。
- 日常沉澱:可以沒有,但是有了可以在某個領域提效的,通過長時間有意識積累出來的,偏最佳實踐的基礎設施。
- 影響生存的:做不好,這個領域就混不下去的,例如 Node.js 基建。
- 創新探索的:端的領域擴充,全棧領域擴充,創新價值探索的,往往是一些看起來可有可無,但是可以給業務帶來巨大想象力的事情。
- 產品化探索:慢慢將基礎設施產品化,而不是純粹是技術方面的輸出。
具體內容,這裡不展開了,這個章節還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索引目錄,當大家沒有思路的時候,可以從這裡面尋找一下是否有可參考價值的內容。
另外,在這些目錄之外,簡單總結下經驗:
- 從日常痛點中挖掘基建內容
- 時刻抱有沉澱意識,不管是大到大型系統,還是小到一個方法,時刻考慮提效、複用、可維護
- 培養有以上意識的人,給予足夠空間和引導
- 主動挖掘業務痛點
- 不要等待別人指派任務,經常停下來看看業務上、商業上、產品上,有沒有通過技術手段可以高效解決的問題,例如偏創新的沉澱,業務不敢想或者想不到,我們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想
- 適當時機打造正規軍
- 正規軍需要有正確的職責定義,需要自我挖掘和解決問題,強調產品思維,團隊價值可感知
- 邊界試探
- 行政上,向上說服,或者是技術上,不斷打破邊界是非常必要的,最基本的,不要給自己設界
第三部分 典型專案簡介
除了提供以上的目錄索引之外,雖然鑑於時間有限,不能針對某些內容展開詳情,如果是這樣,可能每個事情都可以講 1 個小時,但是又想既然提到這些內容,還是應該簡單展開幾個內容,表面介紹一下,可能會給聽的同學帶來一點更具體的價值,所以這一章節,我想簡單介紹下幾個事情的大體解決思路或者方案,正好關注某一塊事情的同學可以借鑑或者探討。
移動標準容器和移動平臺
現在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都是基於移動端開展的,所以移動端的基礎設施是很重要的,而移動端的發展趨勢,整體又是在向跨端開發的方向演進,不管是 H5,還是 RN,還是現在流行的 Flutter,我們把這類業務執行的環境成為“容器”,容器和容器之間偏向於獨立,每個容器是一個業務單元或者一個執行環境,之間通過路由排程,另外也通過路由可以和 Native 原有的生態互相排程,可以說“容器”是承載移動端業務最核心的部分,其他基礎設施要麼隱藏其後,要麼直接和它關聯,容器是業務和基礎設施之間互通的唯一出口。
針對容器這塊,初期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把公司大部分移動端業務都從 Native 開發轉移到 H5 和 RN 的技術棧上,其實使用 H5 和 RN 本身並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只是把問題放到場景裡就會變得複雜,團隊的構成,業務的性質和量,組織架構,都會帶來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而作為基礎設施的開發,需要不斷去平衡和解決這其中出現的問題,克服重重困難把方案落地,最終解決根本的痛點。
這個問題,在做 RN 落地的時候,體會最為明顯,大概講一下落地 RN 需要考慮的問題:
- 團隊構成,移動端相關業務,客戶端居多
- 業務性質,偏 B 端,業務線多,短期內指數級增長
- 組織架構,業務線之間關係比較獨立
- 技術問題,平臺差異仍然存在,效能和體積等
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做的解決方案:
- 面向 Native 開發友好,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學習 React,甚至 JS,不需要花時間瞭解 RN 固有的一些機制和問題
- 面向傳統流程友好,開發、部署、聯調、提測、釋出、更新,原有 APP 的流程習慣儘量不破壞,否則需要改變一大批人的工作習慣
- 業務粒度控制,業務單元隔離
- 平臺差異抹平,業務變薄,基礎變厚,犧牲靈活性,帶來標準化等
最終我們對 H5 和 RN 開發的諸多賦能慢慢演化成這些部分。
關於整個移動端開發,除了容器和業務開發比較緊密之外,其實我們的輸出是更大的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的價值輸出,可能不限於開發上的提效,還包含一些產品層面的沉澱,甚至是商業上的沉澱。
移動平臺分幾個階段?
- 第一階段,偏工程層面,開發標準化,執行環境標準化,平臺基礎能力標準化
- 第二階段,偏產品層面,與業務無關的能力標準化平臺化,賦能快速搭建(不止是開發層面)新的業務 APP
- 第三階段,偏業務層面,賦能內部 APP 業務層面平臺化,應用互通
- 第四階段,偏行業層面,平臺化 APP 的能力對行業開放,另外助力生態公司快速搭建自己的 APP
這幾個階段不一定是遞進,有交合,也要有孵化沉澱的意識,有些事情從現在可能就要考慮未來的形態。
具體可以做哪些事情?我認為核心兩個方面:
-
第一個方面,移動架構的基礎沉澱,意義:集團所有業務線 基礎複用、H5/RN 跨業務遷移複用、高效標準的工程能力。賦予這些意義的能力,包含:
- 基礎的執行環境(容器/路由/公共元件等)
- 業務開發提效設施(開發腳手架/持續整合/釋出更新)
- 配套的基本的開發系統(託管/日誌/報警)
-
第二個方面,快速低成本搭建或完善 APP 的能力,於內部、子公司、生態公司、行業公司。賦予這些意義的能力,包含:
- 開發基礎設施層面的快速搭建(包含第一個方面的所有能力)
- 產品層面的快速搭建(訊息中心、閃屏、更新、客服、IM、掃一掃、搖一搖,資料等)
- 業務層面的快速搭建(業務單元化後在 APP 間無縫遷移,外部業務快速整合等能力)
持續構建和持續部署
接下去介紹下我們再持續整合方面做的嘗試,嚴格來說,我們提供的不是持續整合的流程最佳實踐(團隊太多,整個流程不急著標準化),而是持續構建和部署的能力。
這裡面的複雜度主要是:
- 技術棧很多,Vue、React、React Native、iOS、Android、小程式、Node.js。
- 上層抹平技術棧
- 業務線和專案很多,前端專案接近 1000 個,RN 專案接近 300 個
- 打包資源要保證
- 構建部署方式需要標準化、集中化
最終,我們把所有無線的技術棧的整合流程做了抽象,每個技術棧的腳手架來適配,例如:
- 環境抽象(測試/穩定/預發等)
- 動作抽象(建立/打包/部署等)
然後把所有這些抽象到一個集中的服務中,提供出 PaaS 服務,上層只需要告訴我專案是什麼技術棧,需要做什麼動作,其他就可以不關心了,當然我們也有預設的上層最佳實踐實現,但是業務也可以自己構建上層的持續整合流程。針對集中打包部署的效能問題,引入 tekton 叢集流水線處理任務。
這裡,其實我們提供的不是一個持續整合的基礎設施,而是持續整合更底層的抽象沉澱,未來它可以適應業務各個階段不同的訴求,屬於基建底層的基建。
Node.js 框架生態
每個前端團隊都應該關注一下團隊在 Node.js 方面的積累和沉澱,Node.js 在我們團隊現在發揮著各種各樣的作用,其中很多領域不是一天兩天的沉澱可以做到的。
例如:
- 前端生態本身,腳手架、持續整合中的各種服務、資源管理、開發用的服務等,脫不開 Node.js 。
- 創新應用的探索,不管是偏技術的,還是偏產品的,要完成一個完整價值的輸出,服務端總是脫不開的,有了 Node.js 沉澱,任何應用都可以你們自己團隊內部孵化,而不需要依賴外部共建。
- 業務開發或者服務開發,模糊大前端團隊邊界,公司大了,職位高了,職責會越來越要求綜合,你的職責就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前端問題。
為了做到這些,我們在 Node.js 探索的過程中,一直在刻意沉澱:
- 早期,在團隊內探索,前端生態的,甚至是一些小功能嘗試 Node.js 實現。
- 後來,Node.js 嘗試做獨立業務,過程沉澱一些最最基礎的 SDK 和最佳實踐,例如配置管理,非同步任務、一些常見庫的選型固定等。
- 後來,Node.js 嘗試做底層服務,穩定性和效能要求等加深,慢慢在社群框架上固定選型,上層封裝腳手架、配置管理、介面管理、文件管理等。
- 後來,更進一步模糊和 Java 生態相比的弱勢和差異,Dubbo 接入,全鏈路接入,訊息佇列,非同步任務等完全和 Java 打通(而不是重新造輪子),這個階段結束時,做技術選型,技術棧的差異已經不成理由。
正是有這些基建,保證了 Node.js 生態的發展,同時間接促進了團隊承擔更多的責任。
元件庫和功能庫
最後,分享下比較基礎的元件庫沉澱吧,這部分沉澱是比較基礎的,也是早期做了之後發揮價值比較大的部分,主要分為兩部分,UI 元件庫和功能元件庫。
UI 元件庫,我們全部都是自建,當然我並不推薦硬造輪子,自建的主要原因還是配合公司自己的設計規範去做落地,過程中我們也會直接借鑑一些社群元件庫的設計來實現,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面向集團內跨業務的一些訴求,我們在所有元件庫之上做了一個統一的主題色管理機制,配合 APP 還可以自動切換主題,另外就是做了一些業務元件管理的能力,拋開最基本的 UI 元件,一起共建有一些業務特點的業務元件。
在功能元件方面,更多是來自於業務的沉澱,例如 分享庫,整合所有平臺的分享能力,然後內建一些分享鑑權的實現等,最終暴露給業務,是一個簡單配置即可擁有強大功能的庫,基本可以解決公司所有業務的分享相關問題。類似的元件還有很多。
另外,針對元件庫和功能庫,早期可以投入專門的人力去開發,但是後續維護,需要慢慢向共建轉變,這個也是我們的一個經驗教訓,之前有開發夥伴一直專門負責元件庫的開發和維護,投入產出比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降低。
創新平臺
從 18 年底開始,我就一直在想“端”這個詞的另一層含義,前端、客戶端、服務端,我們都趟過,但是這還不是全部,我當時就在想“端”可以有更多機會和價值,放眼到行業裡,雲端、裝置端等概念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對映到公司內,技術上、業務上,都有可以匹配的點,所以後來就下定決心,團隊邊界一定要向裝置端這個領域延伸,當然真正的延伸是需要業務上的突破口的,脫離開業務去做物聯網去做裝置控制意義不大。
後來隨著公司業務發展,19 年初的時候,我們敏銳的發現不少新業務想要嘗試新穎的銷售和營銷方式,其中涉及到很多裝置的場景,於是我們順著這些場景去挖掘(甚至比業務看的更超前),慢慢幫助業務實現目標,另外也在設計實現的時候刻意分層,思考未來底層的沉澱和更多場景的賦能。所以後來就有了 SoucheOS 和 Souche IoT 最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把裝置能力和遠端控制能力做了去業務場景的抽象,有了這些能力,我們可以快速在上層適配各種業務場景,並且順便把集團內的辦公裝置線上化、測試機線上等支援了。另外這塊還有對一些社交軟體的控制能力,這個也是基於裝置底層能力的挖掘,配合裝置平臺,可以輕鬆實現遠端和群控。
第四部分 組織架構的探索
分享完了一些具體的內容,接下去想和大家探討下在基建過程中的其他演化和思考,首當其衝的是組織架構的變化,平常大家都會講,技術不分優劣,更重要的是看場景。組織架構就是場景之一,不同的組織架構下可能需要不同的做事思路,也會產生對基建的不同訴求。不過同時,為了做好基建,也需要不斷調整組織架構。這裡的組織架構可能更多是一內一外,上層組織架構決定了要做什麼事情要怎麼做事情,而為了做好事情,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內部組織架構。
內部組織架構調整重點的考量:
- 基建重點是不斷轉移的,伴隨組織架構的調整
- 基於技術棧組織,還是基於專案輸出組織,看階段,看團隊
- 純粹的驅動力人才培養
- 業務和基建,創新和基礎,相輔相成
第五部分 專案管理的探索
基建專案的管理,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這有多方面影響:
- 角色單一,不像正常專案一樣有做規劃的、做項管的、做質量的、做銷售的,在基建專案裡,可能都是一個人
- 開發人員容易糾結於技術本身,忽略溝通、管理、可控等環節的重要性
- 技術專案複雜度較高,如何群策群力,同時又能正確一致地決策
所以,我們發現專案管理的幾個重點:
- 如何立項一個有價值的專案
- 如何推動專案最終實現交付
- 如何將專案推向你的目標場景和使用者,產生最終的價值
在我們團隊,做過很多嘗試,這裡只把一些可能有參考價值的方法介紹一下:
立項
立項包含多個層面,例如方向的確立,專案的確立,迭代的確立。
- 長遠規劃
- 對於方向的確立,例如在做裝置平臺之前,我們是有對這個事情的想象和探討的,對我個人來說,偶爾會停下來,排除干擾,思考一下一些大方向的可能性,這些思考會站在一些假設之上,例如我們未來業務會向什麼方向傾斜,所以我們未來可能會有個什麼平臺,最完美狀態是什麼樣的,如何在業務中發揮極大價值,不過這些想象可能永遠都達不到,但是價值是可以不斷分層和降級的,想的足夠遠,但是也要分解成階段回到當下。在我思路比較活躍的時候,我會把這些想法寫成“長遠規劃”,然後講給團隊裡的骨幹聽,探討一下,或者同步下站在比較高的角度對這些事情的想象,如果你認同,可以參考,把事情一步一步做成,如果不認同,可以發表你的想法
舉幾個之前長遠思考過的幾個方向:
- 開放平臺服務 -> 開放平臺產品 -> 雲平臺工作視窗 -> PaaS ISV 工作視窗 -> 服務場景管理編排 -> 移動開放平臺等,我們做的當然還遠遠不夠,未來要做什麼,可以參考的方向很多。
- 移動端基礎設施->運營平臺-> PaaS 開發平臺,賦能內部、集團、行業,mPaaS 是可參考的標品。
- 等等,通常這些思考,會參考行業產品,考察業務、商業上的發展等
- 調研報告
- 長遠規劃可能更偏向理想情況,真正要開始一個專案,需要做更為細緻的分析,確保接下去投入的資源是有價值、可持續的
- 這些事情,其實有點類似於產品經理需要做的事情,做使用者調研,需求調研,或者是自己分析出來的痛點,但是在整理想法後,也是需要和對應的業務方勾兌交流,修正思路
這裡,其實最好能引入一些產品方法論,例如“使用者故事”,需求分析文件,從不同型別的使用者的角度,開始分析背景、問題、思路、方案、改進後的使用者路徑、感受等。我一直想跟大家強調,做技術設施,一定要鍛鍊自己的產品分析能力,因為沒有人會幫你去分析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需要靠自己去挖掘方向和需求,如果你還是一直等待需求的出現,那你是走不遠的。
- 可行性方案
- 最終,在確定一個專案之前,需要有書面可行性方案,並且組織參與者和相關者對可行性方案進行評審,並做修正
不過這些流程都不是絕對的,看專案型別可以適當調整,並不是絕對的所有專案都要經過最細緻的流程,有時候,過於細緻的流程,雖然可以保證事情的可控,但是也會拖慢進展,有些技術專案,反而是越快越好,需要快速試錯,這其中平衡,還需不斷調整。
推進
基建專案,如果是一個人或者一帶一,推進問題可能還不大,但是通常很多會涉及到跨技術棧角色的合作,甚至是跨團隊的合作,要保證這樣的專案更好地落地,還是需要較為規範的專案管理方式的,其實這裡和普通的業務專案沒有太大的差別,技術方案評審,排期,介面文件等。
這裡提到架構設計,不過說實話,一個系統剛開始的時候,很難給出完整的 C4 架構設計,這裡提到的 C4 架構設計,更多是在專案迭代過程中,逐漸梳理細化出來的,用以向外同步資訊和內部參考迭代。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點,是里程碑的分解和制定,基建專案通常體量不可控,如果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龐大的完整的方案,交付時間幾個月,這時候就要想想裡面是不是充滿了不可控的風險,這幾個月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業務訴求、組織架構、人員變動,所以一定要把目標分解里程碑,每個里程碑有個階段的產出,注意這裡的里程碑不是把一個長的任務直接切開幾份變成短的任務,而是每個里程碑你交付的可能都是一個最小可用的整體,早期儘快成型,後期迭代優化增加新特性,要養成分解達成的習慣,而不是一蹴而就。
運營
技術運營也是基建的一個逃不開的比較磨人的話題,特別是對於大一點的團隊來說,基建的落地是需要自己去主動推動推廣的,對基建的輸出的要求不是做個庫做個框架這麼簡單,而是輸出一個產品,你需要準備資料,講清楚來龍去脈,講清楚你的理解,講清楚你的優勢,建清楚如何使用,形式可能各種各樣,文件當然是必備的,白皮書也是需要的(文件更多是介紹如何使用,白皮書是告訴別人為啥要用),分享是基本的但不一定是有效的,工作坊是更有效但是成本較高的,需要自己平衡和探索。另外就是技術運營要是持續性的,而不是一次了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愛用不用。
下圖裡我們給團隊的產品甚至都訂做了文化衫,去強化大家對基建產品的瞭解
第六部分 其他經驗總結
通過剛才講的一些內容,我們簡單總結一下。
要做好基建,較為核心的點:
- 組織架構保障。不管是最初的先行小組,還是後來專門的基建團隊培養,Leader 要做好組織上的保障,為基建爭取空間
- 專案管理推進保障。架構專案的特殊性,需要有方式解決推進管理,確保結果落地
- 沉澱意識。Leader 自己要非常敏感,同時挖掘培養有沉澱意識的同學,沉澱都是來自於日常工作
- 貼近業務價值。不要脫離場景造輪子,無法發揮價值,也得不到上下級的認可。
另外,一些細節的注意點:
-
不要給自己和別人挖坑
- 不要盲目擴充套件團隊技術棧
- 完整的開發過程和使用文件
- 切忌假大空,上來就規劃一個平臺,最終只有一個爛攤子
- 適當嘗試,適當投入,但也要對風險合理評估,並有規避方案
- 想的可以儘量遠,但是要回到當下根據實際情況分解節奏
-
但是也要適當造輪子
- 適合自己的實現,按照自己的路徑迭代
- 磨鍊團隊技術能力,增加對技術細節的深入,為未來做沉澱
- 系統思維其實很難養成,需要場景
- 需要平衡,資源、風險、投入產出比、可持續性,對自己的團隊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
注重系統思維
- 學會自己做決策和負責任,而不是執行任務,或者完成交代
- 更透徹的理解一個問題
- 不斷追問自己為什麼要做一個事情
- 理解的起因是否也是基於某個結論
- 例如:我要做 xx,因為 xx 業務說他們需要 xxx
- 為什麼要這樣做
- 層次感,規劃、系統架構、價值體現方面,隨時解耦重組
-
切忌半途而廢
- 逼自己挖掘深度價值
- 當然也不要盲目挖掘,確保大方向是對的
- 慢慢系統化、產品化、嘗試打通任督二脈
- 切忌浮於表面,蜻蜓點水
-
克服孤獨感
- 熱愛、相信、投入、開放
- 主人翁意識,為輸出及其價值負責和決策
第七部分 今日分享總結
最後,大家有問題,可以加我微信探討,或者在行上約我面聊,感謝大家。
第三期 2020.3.28 線上上直播,主題 「前端搞搭建」,掃碼關注「前端早早聊」公眾號參與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