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上一篇如何衡量工具平臺的效能價值?推匯出了一種度量模型,通過具體的資料指標來衡量效能價值,讓內部工具/平臺的價值也能看得見、說得清
那麼,對於正在做或者將要做的工具平臺,如何進一步提升其效能價值呢?
一.效能價值有哪些影響因素?
首先,工具的關鍵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
工具總是為解決問題而生的
選定目標問題之後,接著通過工具化、平臺化等自動/半自動的手段來嘗試解決,並通過效率和體驗兩方面的提升體現出解決方案的效能價值:
效能價值 = 效率價值 * 體驗因子
進一步細化:
工具效率 = 問題規模 / 操作時間 工具效率 = (不用該工具解決所需的)時間成本 / (用該工具解決所需的)時間成本 工具體驗 = 易用程度 * 穩定程度
因此,工具的效能價值取決於 4 個因素:
-
問題規模
-
操作時間
-
易用性
-
穩定性
提升工具效能就是想辦法增大分子、減小分母,即提升問題規模、易用性、穩定性,降低操作時間
二.如何提升問題規模?
對於選定的目標問題,其規模通常是固定的,所以關鍵在於如何選擇目標價值最高的問題:
問題的目標價值 = 目標使用者量 * 需求頻率 * 單次的價值
多數情況下,我們傾向於選擇目標使用者量更大的問題,因為解決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比解決只有小部分使用者才會遇到的特殊問題更有意義
然而,需求頻率與單價對目標價值的影響卻不那麼顯而易見:
其中:
-
首選高頻高價:非常難得的需求,如果有,優先滿足
-
不做低頻低價:此類需求不值得做
-
高頻低價、低頻高價並重:大多數需求都是這兩類,選擇也都集中在這裡
在高頻低價與低頻高價之間,產品經理的一般策略是:
高頻抓使用者,低頻做利潤
也就是說,前期先通過滿足高頻低價的需求獲得大量使用者,中後期再將低頻高價的需求考慮進來:
先利用高頻低價的需求抓使用者,因為高頻場景和使用者互動的機會多,而低價的輕決策場景可以降低使用者進入門檻,容易拉新、引流;再用低頻高價的需求做利潤,因為單價高了,可以切分的蛋糕才大。之所以採取這樣的先後次序,是因為必須有海量使用者做基礎,低頻需求的總量才足夠大。
三.如何降低操作時間?
當然,如果有明顯的待優化項,應該儘快去做,先把工具自身的效率提升到相當高的水準,減少使用者等待工具運轉完成的時間
但如果工具本身在耗時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化空間,此時就需要將目光從區域性的工具中移出來,放眼全域性考慮整體優化:
流程上,甚至協作模式上的變革通常有機會顛覆先前解決問題的關鍵路徑,繞過既有工具的效率瓶頸,從而大幅降低操作時間
四.如何提升易用性?
工具型產品的第一要義是使用者會用,讓使用者至少會用,才能體現產品的價值
易用性要求產品功能儘可能地符合使用者心智(至少要保證核心功能的易用性),簡化互動,降低使用者上手使用的學習成本:
從使用者心智向產品功能做對映,極致的易用是符合直覺,上手即用
那麼,首先要明確使用者心智,做法非常簡單:
告訴使用者,這個工具能給你解決什麼具體問題。
接著(在產品功能不那麼符合直覺的階段)先教會使用者怎麼用,功能引導、新手教程/視訊、幫助文件等都是不錯的方法,旨在提升易用性,讓使用者先用起來。同時根據使用者真實反饋不斷優化使用體驗,縮小產品功能與使用者心智之間的差距,使之最終符合直覺:
-
心智負擔小(學習成本低)
-
互動友好
-
UI 美觀
-
核心功能流程順暢
除了讓產品功能向使用者心智靠攏外,還有一種非常規思路是培養使用者心智(即改變使用者直覺,使之符合產品功能),多出現在顛覆式創新的場景,必須改變使用者根深蒂固的直覺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五.如何提升穩定性?
從使用者心智向產品效能做對映,極致的穩定是完全信任,從不懷疑工具會出問題
與易用性相比,穩定性是客觀而明確的,單從技術角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確保穩定性,例如:
-
降低 crash 率:持續關注 top 崩潰,及時修復影響範圍較大的
-
減少 bug 數:持續觀察 bug 增長趨勢,快速迭代修復,收斂功能性問題
-
減少操作失敗次數:記錄失敗操作,分析改善常見誤操作,同時反向豐富功能
其中,值得注意是記錄失敗操作,以搜尋功能為例,失敗操作包括:
-
搜尋服務出錯
-
搜尋無結果
-
搜尋結果與預期不符(結果沒有幫助)
從技術上看,後兩類並不屬於操作失敗,但同樣值得關注,因為無結果的搜尋通常意味著語義化/模糊搜尋功能不夠完善,或者相關內容有缺失,這些資訊對於豐富產品功能很有幫助。同理,不符合使用者預期的搜尋結果也是一種有價值的負反饋,有助於發現問題,改善使用者使用體驗
六.如何提升使用者量?
當工具的效率和體驗都達標後,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提升使用者量,放大工具的價值
與其它產品相比,工具型產品的難點在於:
-
可替代性強
-
使用者不知道(有工具可以用)
-
使用者粘性差,容易流失
強的不可替代性是決定性因素,作為唯一選項自然不必考慮使用者量的問題,例如小程式開發者工具
如果不具備強的不可替代性,就要通過其它手段來增加使用者的替換成本,常用的策略有場景化運營、社群運營、內容運營等
場景化運營
將工具與使用場景緊密關聯起來,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做工具型產品一定要時刻追問使用者在什麼樣的場景下會想到開啟你的產品,這個具體場景就是一切運營的基礎
圍繞一個核心場景,充分滿足關鍵需求,成為該場景下的最優解決方案,從而解決使用者不知道的問題
另一方面,場景化的溫馨提示有助於提升產品的溫度,讓使用者感受到人性關懷,而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
社群運營
加強產品與使用者,以及使用者與使用者的聯絡,建立社群是提高使用者粘性的有效手段,例如:
-
運營一個群組:將冰冷的工具做成能夠交流的“活人”,拉近產品與使用者的距離
-
增加社交功能:使用者訂閱產品更新,使用者之間關注、評論、點贊等,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通過群組將產品的變化告知使用者,這種持續的頻繁正向反饋能夠激發使用者反饋問題的積極性,增強產品與使用者的聯絡
社交化聽起來與供內部使用的工具平臺有些距離,實際上並不遙遠。以前端工程為例,像公共元件/程式碼片段、Code Review、新手教程/API 文件等都可以有簡單的社交功能(點贊、評論),看似細小,卻有助於提升使用者的參與度
內容運營
與社群一樣,內容也是一種場景延伸,將工具產出的內容也作為工具的一部分,例如:
-
WPS 與稻殼兒模版
-
Git 與 Gist
工具引導使用者輸出附加價值,從而提升工具的整體價值(工具 + 共享內容)。另一方面,使用者將產生的內容分享給其它使用者,也有助於提升自身的影響力,互相促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