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可能大家看到【工作效率】,第一時間會想到是編碼技巧、開發環境、效率軟體、vscode 外掛或者開發環境、CI/CD。
不不不!
以上那些確實可以提高業務的生產效率,應該說是每個程式設計師的必備本領,屬於技術能力範疇,也叫硬實力。(這塊有時間另開一篇分享)
不少程式設計師,特別是初中級的常有個誤區,就是隻要技術牛逼就行了。其實不然,但業務越複雜牽扯的人越多,軟實力就關鍵。
本篇分享是有來由的,故事要從前些天的需求方找我訴苦說起。
簡單介紹下本團隊,大概十幾人,初級前端較多,採用梯隊管理設立兩個小組長分別管理他們
前些天,A B 兩個專案的需求方先後跟我投訴某個小組長專案進度延期。按說對應的需求技術難度並不高,沒理由延期太久的。
於是我拉上了需求方、前端開發負責人、服務端、原始資料供應方等相關人員開了個覆盤會。 在覆盤後發現,其實影響進度的不是技術,而且跨組協作上的問題,
**總結了以下幾點:
- 開發對業務理解不足,部分功能實現後返工修改
- 溝通能力不足,造成誤會和無效等待
- 小組長任務分解和管理能力不足,資源排程不合理
- 個別成員責任心不強,抱著 xxx 不是我負責,我不管的心態**
提煉出關鍵字後,是【業務理解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主人翁意識】。這些都是軟實力,並不容易量化考核。
作為團隊 leader 顯然不能對這些問題坐視不管,那怎麼去提升這些能力呢?
有句話叫老生常談,很多理念和方法論大家可能都聽過,但並沒有真的認可和執行它們。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通過集體培訓、單聊、設定相關目標、推薦工具和方法論等形式,去不斷強化大家的思維。
拋磚引玉,以下是我做培訓的思考總結:
提升物件 / 能力緯度:
小組長 | 組員 |
---|---|
業務理解能力 | 業務理解能力 |
管理能力 | 執行能力 |
溝通能力 | 溝通能力 |
總結能力 | 總結能力 |
主人翁意識 | 主人翁意識 |
任務推進能力 |
提升方案
-對組長 - 單獨交流
在平常的工作中刻意化強調這些思維,傳輸思想認識
-對組員 - 集體培訓
對組員其實也可以一對一交流,不過高頻率會佔用很多時間,培訓、分享會的時候去講這些也是不錯的方案
-制定要求及任務
分析和總結能力,可以一定程度反應在需求文件和技術總結上。
-驗收任務完成情況,作為績效一部分
加入獎懲制度,可以提高大家的積極性。軟實力考核可以依據需求技術等文件、需求方投訴、任務質量和進度等方面
提升方法論
業務分析能力提升
如果沒法清晰理解需求/bug 的時候,可以試試 5W1H 分析法
,問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逐個尋求答案後再連串起來
5W1H 分析法
bug | 需求 | |
---|---|---|
what | 什麼問題,影響如何 | 什麼需求,價值在哪 |
where | 哪個環境,哪個模組 | 哪裡需要 |
when | 何時發生,觸發條件 | 何時需要 |
who | 相關人員是誰 | 相關人員是誰 |
why | 原因是什麼 | 為了什麼 |
how | 如何解決 | 如何實現 |
目標管理能力
人腦不靠譜,請及時記錄資訊
當然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有的人喜歡用文件,有的人喜歡寫紙張上。而我喜歡紙張打草稿,然後關鍵資訊記錄到文件裡。
草稿也不是胡亂塗畫,這裡我推薦一頁紙工作法
,輔助刻意化培養思維邏輯。
一頁紙工作法
(圖片來自網路)
當然,不需要畫的這麼漂亮 :)
Notebook 便籤
便籤用於記錄一些事項的概要,個人的 todolist,可以時不時看一眼。
提高溝通能力
推進事項、減少誤會
溝通的本質交換資訊並達成共識
溝通通常來說,有兩個場景,即發起溝通方
和接收溝通方
。
發起溝通方
【提前梳理好內容】
- 明確自己的意圖和期望
- 資訊完整,需具備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
- 組織好語言通順性
- 考慮好對方可能的提問,並做好回答準備
發起溝通方 | 接收溝通方 | |
---|---|---|
直接對話 | 【提前梳理好內容】 1. 明確自己的意圖和期望 2. 資訊完整,需具備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 3. 組織好語言通順性 4. 考慮好對方可能的提問,並做好回答準備 | 【提取重點】 1.對方意圖和期望 2.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 3.不可自己猜測對方意圖 4.不做沒把握的承諾 5.不替他人回答情況,除非你真的瞭解 |
文字溝通 | 【同上】 關注回答情況,如果對方長時間未響應,及時跟進 | 【同上】 避免已讀不回 |
專案管理平臺
諸如禪道、ones、tapd 之類的專案管理平臺,做好以下幾點,也有利於減少溝通和團隊管理成本(每個團隊都有對應的規範,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 迭代管理做好分類
- 需求、缺陷描述要清晰
- 進度、狀態及時更新